日历狗
日历

老黄历术语:纳婿是什么意思

    老黄历   术语   含义
《老黄历术语:纳婿是什么意思 纳婿的含义是什么》

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没有人会随意嫁娶,如果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婚嫁形式的时候,更是要注意了,避免因为不吉利的事情给婚姻添上不吉利的影响。尤其是在纳婿这件事情上,要格外注意。那么纳婿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就来看看老黄历术语:纳婿是什么意思。

纳婿的含义是什么

老黄历术语:纳婿是什么意思

指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同嫁娶。

入赘婚姻即指男女结婚后,男到女家成亲落户的情形,这百种婚姻多是女家无兄无弟,为了传宗接代者招女婿上门。旧社会有一种陋习,男到女家成亲落户要随女家的姓氏,被称为“倒插门”,“小子无能更姓改名”等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的观念,大力提倡男女度平等,一夫一妻制,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也大大弱化,只是居住地方。

入赘的婚姻仪式通常比较简单,不事铺张。但也有华侨或殷富之家,先让入赘的男子来家居住,而令女儿到外祖母家专居住,到了婚娶吉期,照样有花轿到外祖母家去迎亲,照样担嫁妆和鼓乐伴行,家中照样安排等新人的队列,用热烈的炮声迎接新娘入门,照古例踢轿门、请出轿、牵新人上厅堂行交拜礼,同样鼓乐喧天炮声震地,大宴亲友和宾客,用热闹的场面把入赘形式加以掩盖,使男子堂而皇之地娶属亲,女儿照样坐花轿“出嫁”做新娘。

旧时裕固族的招赘女婿婚习俗

过去,裕固族长期存在重女轻男的思想观念,这也许是母系社会的遗风。家中大部分生产事务及全家生活的操持,都由女子承担。女子以终身守家为习惯,继承父母家业,多不愿出嫁离开父母。又因女子身价甚高,索要彩礼较重,正式结婚费用较大,家底不丰裕的牧民之家,一般无力娶妻。

在男子无力迎娶,女子以守家为荣的情况下,产生出了招赘女婿婚。招赘女婿婚,一般是家里只有一女而无男,如果女儿出嫁,父母无人赡养,父母过世之后,这一家就绝了户,家业无人继承,只好招赘女婿上门,支撑门户,继承祖业。

招赘之前,待女方的舅舅等主要亲属商讨同意,物色好女婿,并且征得女婿的舅舅、父母的同意,然后,女婿可提前一两年到女方家,在女方家生活、劳动,了解女方家的情况,在朝夕相处中和女方建立感情。经过一两年的共同生活,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姑娘又到了结婚年龄,选择良辰吉日,请来姑娘的舅舅和主要亲戚,给姑娘举行成人礼的戴头面仪式。

女方家事先请来一或两个有儿有女有丈夫(意为福寿双全)且动作利索的妇女,在仪式上给姑娘梳头戴头面。请来戴头面的妇女给姑娘送一份礼品,即一把崭新未用的梳子,一块海螺骨磨成有眼的白色圆骨块和绑扎头面的头绳。梳洗穿戴整齐,姑娘给每位客人倒一碗酥油茶之后,使用“扎拉帽子”(即顶部有红缨穗、高顶宽沿、后部卷起的白色毡帽)遮住脸不再讲话,由戴头面的妇女将其扶到小帐篷就座。这天家里要招待宾客。

在姑娘举行戴头面仪式之前,女婿回到父母家,由其舅舅或父亲、叔叔一两人陪同,把女婿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事先为新姑爷准备一套新衣服,一根系腰(即红色绸、缎腰带),一截煮得半熟的羊干腿骨(裕固语称“尧达曲珠尔”)。新女婿进门之后,由两男子相帮给女婿换上新衣,勒上系腰,把羊干腿别在腰带上;一名男子“冠戴新郎”时,高声叙说“阿斯哈拉”、“尧达曲珠尔”。冠戴叙说完毕,招待客人。

在当天下午,为客人做一顿羊肉面条饭,上饭之前,姑娘的父亲给来的每位客人回敬一条哈达,并说招待不周等客气之词。吃饭之后,客人纷纷离去。

裕固族有“大事小事,一顿饭食”之说,吃饭之后等于宣布这桩喜事操办结束。当晚女婿姑娘同居,开始夫妻生活。来的客人都要带一份礼品,大多是一包茶砖,两瓶白酒,一块二尺见方白布的哈达。姑娘家还要答谢请来戴头面的妇女,给每人一疋白布、一疋蓝布(原来一疋布约一丈五六尺长)。

招赘女婿婚,除上述情况外,也有事先物色好女婿,女婿不提前到女方家,到了女方举行戴头面仪式那天才招赘上门的。还有事先没物色好合适人选,姑娘又到了举行成人礼戴头面的时候,就先给姑娘戴头面,之后有合适者再招赘进门。这种后来者,一般不举行什么仪式,进门后就一起生活、劳动。

招赘进门的女婿,有财产继承权,在家庭中以主人身份自居,这种生活一般比较稳固,女子也有终身依托之感。如果生活几年,感情破裂,男方离去之时,还可带走部分家产。

这种情况一般不多,招赘的男子多属家中兄弟多,家中无力为其娶妻或家庭不和睦者。而在今天,裕固族已很少见此等婚俗。除他们的结婚程序中保留了一些传统仪式外,其他方面已和汉族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