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热浪

2021/9/26 13:06:51
万年历日历:热浪知识
热浪知识
热浪是怎么形成的

一到酷暑的天气,太阳高悬在天空,像一个大火球,大地像被烤焦似的,地上的热浪是一阵一阵地袭来。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好好来了解下,热浪是怎么形成的?热浪是如何产生的?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热浪是怎么形成的

(1)目前热浪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天气中出现的反气旋或高压脊现象,而反气旋导致气候干燥,那意味着所有热浪将会导致气温升高,而不会蒸发湿气。如果存在潮湿的条件,比如地面是湿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地面就扮演了一个空气调节器的角色。

高温与热浪两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高温是热浪的结果,热浪是高温形成的原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高温都是热浪袭击引起的。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季节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高温酷热天气。

(2)全球变暖和热岛效应是热浪形成的主因。全球气候变暖是北半球及我国夏季高温热浪事件频繁出现的大背景。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加强了极端高温事件的剧烈程度。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生产、交通集中,在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内燃机燃烧、机动车行驶等方面消耗能源的同时,都有一定的废热排放,使城市区域增加许多额外的热量收入。同时城市规划建设使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植被减少等。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

全球多地遇罕见热浪袭击

巴黎—灼热无情的热浪烧焦了大片地球,杀死了数百万无法逃脱的人,阴影是无用的,因为浅水体比流经人血管的血液还要温暖。这是一部新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但它所描述的令人窒息的恐怖可能更接近科学而不是小说。而今年,全球多地遇罕见热浪袭击。这波热浪究竟有多疯狂,请看下面这些数据:

北美西部从6月份开始暴热,最高温度在50℃上下,但酷暑并没有离开的迹象,这周将迎来第二波热浪。加拿大西南部海岸,以生产生蚝等贝类海鲜闻名世界,但自从异常高温侵袭,已经约有10亿只在浅水海域的生物被活活烤熟。

加拿大西南部海岸10亿只海鲜被热浪烤熟

酷暑也正在欧洲蔓延,西班牙出现了47℃高温;连靠近北极圈的芬兰,往年夏季的平均温度在20℃,今年却在北部地区测得33.5℃的百年新高温纪录;俄罗斯是高纬度的国家,但莫斯科近日出现连续高温,13日气温升至32.7℃,创下8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中东和海湾地区,虽然夏季以炎热而闻名,那里温度经常超过40℃,但今年温度高于50℃。

中东和海湾地区今天夏天也是异常炎热

当然,或许你认为这些地区和国家离我们很遥远。而现在,我国多个地区也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如江苏、内蒙古、浙江、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湖南、重庆、福建…气温虽然没有前面提到的地区那么高,但也高达37℃~39℃。

总之,在全球范围内,热天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频繁,而我们经历的冷天却越来越少。今年的高温影响深远,太平洋西北部有数百人死亡,无以计数的海洋生物在创纪录的高温下死亡…人类健康、农业生产都受到了重大威胁。


高温热浪是一种气象灾害吗

高温热浪来了,人人都在说太热了,天气热的人们都要熟透了,热的像火海,也热得像蒸笼。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高温热浪是一种气象灾害吗?高温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吗?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高温热浪是一种气象灾害吗

高温热浪是一种气象灾害,它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远高于龙卷风、洪水、强风暴等灾害。气象部门提醒,近期白天尽量减少户外作业,年老体弱者尤其要注意,谨防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记者从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获悉,该院7月份以来,已收治47名中暑病人,其中危重23名,最近几天热射病患者明显增多,基本每天都有。

老年人大部分为经典型热射病,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独居老年人要特别引起注意,很多老年人不习惯开空调,高温天里容易中暑。

子女应尽量帮老人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在家中备足清凉饮料,准备防暑降温的药物,劝说其减少外出活动,如老人出现不适尽快送医就诊。

进入高温天后,心梗发病率明显上升。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韩楠楠表示,最近接诊的因高温来就诊的病人中,除了单纯中暑的,大多是有其他疾病、因天气热引起不适的。比如有老年患者因高温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而导致晕厥。

医生提醒,夏季闷热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胸闷气短,再加上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容易出现胸闷胸痛的情况。特别要警惕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这类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

高温对人体的影响

众所周知,人类的体温是恒定的,那么为什么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或金风送爽的秋天感觉舒适,而在炎炎盛夏便很难受呢?这是由于不同的温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同,高温对人体温度的调解不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水分蒸发来调节体温,使之适宜外界和内在的条件,在高温天气里,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受到限制,易造成热量积蓄在人体内而引发中暑,由此可见,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持续性高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据测定,当气温在35至39.9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奇热;当气温高于40摄氏度时,人们就感觉到酷热难当。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至37摄氏度。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过长,会给肌体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持续的高温天气还会导致农业生产的高温热害。会使灌浆后期的早稻遭受“高温逼熟”,导致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也使得脐橙、柑橘等水果幼果脱落严重,农业的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

全球多地饱受高温“烤”验

近期,我国北方多地遭遇高温热浪侵袭。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超过35℃的高温覆盖国土面积达343.9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六亿;华东西北部以及河南大部、湖北北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最高气温达38℃至40℃,局地超过40℃。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国家也正饱受高温“烤”验。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一则消息称,西班牙和法国的一些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平均气温高出10℃以上。法国国家气象局表示,这是自1947年以来最早的热浪。当地时间6月18日,法国迎来本轮热浪的气温最高峰,法国多达70个省份发布高温警报,多地高温纪录被打破,如法国南部比利牛斯省比亚里茨的气温在16时达到42.9℃,刷新了历史纪录;同日,英国也迎来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达30℃以上,这是英国连续3天刷新气温纪录。

当地时间6月19日,西班牙马德里,天气炎热,市民在喷泉边降温? 图/新华社

此外,高温热浪连续多日影响美国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美国国家气象局6月21日对多地发出高温预警,有报道称,全美东部和南部地区每天创下的高温纪录,或多达100多个。

在亚洲,百年一遇的超高温热浪天气从今年3月份开始便席卷印度。此前,印度西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分别达到了35.9℃和37.78℃,印度气象局称两地已面临122年来的最热时刻。


高温热浪天气形成原因

在高温热浪天气下,天空就像锅盖一样扣在头顶,空气中没有一丝凉风,树上的知了一直在吱吱作响。那么,大家知道高温热浪天气形成原因是什么?高温热浪天气出现原因有哪些?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高温热浪天气形成原因

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天气的形成原因。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

今年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亟须对高温热浪引起重视

一直以来,高温热浪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义。中国气象局规定,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温度超过35℃的天气过程称为热浪。而世界气象组织则将该温度设定为32℃。

对高温天气的形成原因,专家们的看法大同小异,认为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报告显示,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全球气温每10年平均上升0.07℃,而自1970年以来开始加速,最近50年平均每10年升温0.17℃。

二是天气系统触发。由于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同时气压梯度较小,几乎没有风,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往往以晴朗少云的高温天气为主。如果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某一地区,就会造成该地区干旱。除副热带高压外,大陆暖高压、热带气旋、热低压、弱冷锋等天气系统也会催生高温热浪。

三是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建筑范围大,使得城市地表的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有所变化,导致城市的温度比周围要显著偏高,对高温天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预警数据呈现高温“爆表”程度

6月以来,截至7月17日,除黑龙江、辽宁外,国家级、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布高温预警超1.5万条,包括红色预警2023条,橙色预警9932条,黄色预警4647条,蓝色预警121条。

其中7月10日发布的高温预警最多,单日达到了857条。7月14日,仅浙江、重庆、云南和江苏等地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就有70多条。

根据高温预警信号的划分标准,黄色高温预警意味着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橙色意味着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红色则意味着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高温仍将持续

17日至20日,随着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华南西北部等地出现降雨,高温天气得以缓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则持续高温闷热天气。21日之后,南方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7月27日至8月1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上海、江苏、浙江北部等地偏高1℃-2℃,可能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

高温天气对电力供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公众要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应当缩短工作时间。要特别警惕热射病,早防范、早识别、早治疗,尤其是老、弱、病、幼人群要做好防暑降温。高温天气下还要注意用电安全,电力部门应提早应对部署,防范因用电激增、电力负载过大引发的供应短缺和火灾隐患。


高温热浪类型主要分为何

夏天高温的时候,多数人都喜欢在空调房里喝冷饮、叫外卖,但也有一些人需要在户外进行一些工作。那么,大家清楚高温热浪类型主要分为什么?高温热浪的主要分类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高温热浪类型主要分为什么

主要分为干热型和闷热型两种类型。

干热型高温

气温极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在夏季,我国北方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经常出现。

闷热型高温

由于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气温并不太高(相对而言)时,人们的感觉是闷热,就像在蒸笼中,此类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由于出现这种天气时人感觉像在桑拿浴室里蒸桑拿一样,所以又称“桑拿天”。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等地经常出现。

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热浪袭击

6月以来,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热浪袭击,部分地区气温飙升至数十年来最高,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6月同期纪录。我国多地最高气温已突破6月极值,25日,我国38℃以上高温覆盖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40℃以上高温覆盖面积有13万平方公里,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38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6月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44.2℃)、山东沾化(41.7℃)等21个国家气象站突破历史极值。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受气候变化影响,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将出现得更频繁、更早、更强烈。

针对我国6月中旬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华北黄淮的高温天气较历史同期相比有一定极端性,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处在高压暖脊控制之下,使得该地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另一方面暖脊控制下,天气状况较好,云比较少,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也有利于增温。暖脊相对稳定,加之冷空气总体较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华北黄淮等地气温持续攀升。

世界上最热的国家

第一个国家沙特

这个国家大家更加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富贵了吧。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油国,虽然仅今年因为经济下行的缘故实力缩水的有点厉害,在之前还是非常牛的。沙特除了令人惊艳的各种基础建设和摩天大楼之外,还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气温。

严格地说沙特的冬天还是比较舒服的,相对来说气温比较温和。但是夏天,尤其是盛夏来临的时候,空气中就好像能冒出火花一样的感觉。远处的热浪根本不足以代表此刻身上的酷热。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这里本身就很干旱,夏天更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干热,把人烤的非常不舒服。有记录显示,沙特盛夏最高的温度可以达到50度以上,这样的温度其实已经很不适合出门了,不用说烤鸡蛋了,肉都能烤熟。

第二个国家阿尔及利亚

这个国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它就在著名的撒哈拉沙漠的南边,受非常明显的大陆特性的形象,这里昼夜的温差非常的巨大。在夏天的时候最高温度可以达到55度。当然了如果只是看年平均气温的话,这里的数字只有17摄氏度。这还要归功于地表的小比热容和沙漠的影响。

第三个国家利比亚

利比亚是是世界上最为干燥的地区之一,它地处非洲的北部沿海地带。虽然守着大海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匮乏。这里的夏天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确实比较难熬,因为平均下来夏天的日均气温都在35度以上,加上几乎很少降水,所以这里的酷热时带着一种叫人绝望的情绪在里面。有历史记录的数据显示这里的夏季最高气温达到过57度。

也许是气温过高人也比较浮躁的原因吧,利比亚这个国家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太平。曾经的利比亚战争全世界都非常出名,而且即便是到了现代利比亚的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都是比较差的。

气温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还是上天造成的,单纯通过人为就可以进行极大改善的情况非常少。不过高温体验也算得上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自己尝试更多可能性也许会让人生变得更精彩。


高温热浪标准

高温热浪会使人的心情烦躁、神志错乱,容易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事故伤亡以及中毒、火灾等事件的增加,所以大家要引起注意。那么,大家知道高温热浪标准是什么?高温热浪的标准最新是什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一起看一下吧,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困惑。

高温热浪标准

世界气象组织建议高温热浪的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且持续3天以上。不少国家的气象部门也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标准,我们国家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

欧洲大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所以高温热浪的标准低于世界气象组织的建议气温。以瑞典为例,这里连续5天最高气温超过25℃就是高温热浪了。由于地处北欧,首都斯德哥尔摩在最热的7月里,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23℃。所以对于当地人来说,气温连续超过25℃就是比较炎热的天气了。

而对自己最“狠”的要数印度了,印度的高温热浪标准为平原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这个气温看着真吓人,不过对印度人来说这是家常便饭。印度大部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首都新德里年平均最高气温达31℃,最热的5、6月份月平均最高气温更是高达39℃,所以印度的高温热浪标准远超其他国家。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高温热浪可不止会让我们的身体难受,它对能源供应、社会经济运行等也会带来巨大影响,我们来看看各国都是如何应对的。想凉快,先种树,德国从1982年开始就立法强制推行屋顶绿化,现在新建或改建项目申报规划设计,都必须同时申请屋顶绿化设计,否则不予受理。濒临波罗的海的芬兰则是靠水吃水,首都赫尔辛基市政府近年来大规模修建冷却管道系统,抽取深海中的冰冷海水沿着城市管道流动,来为城市降温。

高温经济

高温经济是指由于持续已久的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的“清凉消费”在都市中一路走俏,家电销量大增、防晒用品受热捧、泳池生意火暴、出租车司机迎来了新一轮生意旺季等现象。

家电行业

家电销量大增,在火辣辣太阳的炙烤下,仿佛没有人会在意自己的钱包,发现空调、电风扇等异常热销,前来咨询、购买空调、风扇的市民络绎不绝。空调货架上不少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迎合节能减排的需求纷纷推出节能空调系列。

美容行业

防晒用品受热捧,夏日炎炎持续的高温同时也带动了各类防晒用品的销量上升,在一些大商场、超市,防晒霜等防晒用品成了大众青睐的必需品。炎热的夏天是广大爱美女性颇为伤脑筋的季节,夏天紫外线强烈,皮肤容易被变黑晒伤,为了抵抗紫外线的袭击,太阳镜、防晒用品就成为了女性出门的必备用品。不少商品都贴了热销、促销等标签,保湿、美白、防晒等各种护肤品占据着好几个专柜。防晒产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各种各样的防晒霜、防晒喷雾让人眼花缭乱。

服务行业

1、出租车、泳池生意火暴。由于高温,不少平时习惯走路的市民选择搭乘出租车,炎热的天气让出租车司机迎来了新一轮生意旺季。

2、餐馆、茶楼生意火。气温高了,买菜做饭热得受不了,所以到外面吃。美食街、餐馆、夜啤生意到处呈现火暴态势,夜间,露天场所就餐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相对于餐馆销售的升温,荼楼生意火暴就更为凸显,在一些的宾馆茶楼,往往从下午1点到晚上10点均是客员满坐。

3、西瓜、水果、奶荼、冷饮等消暑产品深受广大居民青睐。炎热的天气往往令这些冰凉消暑的食品销售火暴,销量猛增。


高温热浪的意思

夏日炎炎的季节,高温热浪袭来真的是非常的可恨,在40度的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们,每一天都热得快要爆炸。有些朋友不清楚高温热浪的意思是什么?高温热浪的定义是什么?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高温热浪的意思

高温热浪的意思是指持续多天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高温热浪的标准主要依据高温对人体产生影响或危害的程度而制定。中国除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外,其他地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华北东部、南部、黄淮西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除沿海地区)及云南南部、新疆中部和南部、内蒙古西北部年高温日数有10~20天,南疆盆地东部超过30天。

高温天气35℃是个槛,日常生活中,冷与热都会造成身体的不舒适。人的正常体温大约维持在36-37℃左右,根据各国的实验,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冬季12℃~22℃。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湿度较高时,气温达到35℃就需要引起人们注意了。当气温和湿度高达某一界限时,人体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以致超过人的忍耐极限,造成死亡事故。

未来极端高温将更多更强

今年3月,北极和南极的气温已经创下历史新高,两极的异常升温应被视为气候变化的重要预兆,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极端天气事件。4月,异常高温热浪袭击印度和巴基斯坦,且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给数千万人带来严重影响。5月,美国全国气温飙升,高温、干旱、暴风雨、洪水和野火等极端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侵扰美国50个州中的48个,超过1亿人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极端高温导致野火蔓延。据了解,西班牙是6月最早迎来破纪录高温的国家之一,其西北部萨莫拉省受火灾影响最严重,过火面积达3.1万公顷,波及18个村庄,成为该国自2004年以来的最大规模山火。

而气温飙升的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世界气象组织表示,由于气候变化,热浪到来的时间提前了。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目前所经历的只是“未来的预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也指出,未来全球绝大部分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将出现更多、更强、更持久的极端高温。

除了高温热浪,气候变暖还可能带来愈加频繁和严重的其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极端强降水、干旱、台风等。未来随着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暴雨及其引发的城市内洪和山洪等骤发性洪涝灾害也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干旱的范围将扩大,发生频次增多且强度增强;强台风比率会升高,风速也随之增加,防灾减灾形势愈加严峻。另外,气候变暖还将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海岸系统和低洼地区、人体健康、经济部门等领域带来不利影响。

美国得州数千头牛热死,加州死亡谷气温打破50℃纪录

一场席卷全美国的热浪正从南部和西部向东部蔓延,数十个州将迎来史上最热夏季,多地气温已经打破高温纪录。位于加州的死亡谷,气温更是达到122华氏度(50℃),打破了持续100年的纪录。美媒预计,全美将有超过2.3亿人遭受高温侵袭。美国国家气象局发表声明称:今年夏天,北美整个大陆的气温都将远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警告居民近期尽可能地呆在室内,并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增添不必要的危险。据统计,此次高温已经导致多人死亡,中暑送医人数也在迅速增长。

因为持续性高温,美国最大水库米德湖水位急剧下降,危及农业灌溉及居民生活。该水库75% 的供水用于农业灌溉。因为干旱缺水,加州大量农业用地处于闲置状态。专家警告,如果水库水位继续下降,建立在其上的胡佛大坝将无法再进行水力发电。

美国堪萨斯州极端的高温和潮湿天气导致数千头牛死亡,且高温持续威胁着牲畜。堪萨斯州牲畜协会一名发言人说,随着上周末堪萨斯州西部气温和湿度的急剧上升,以及凉爽的风的消退,牛群遭受高温并出现不适反应。该发言人还说,这些动物无法适应这种突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