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立秋

2020/7/25 12:20:09
万年历日历:立秋知识
立秋知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这一天意味着一整年的收获,是一个代表好的意头的节气。我国有许多节气,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立秋节气,那么,小编就来说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立秋是24节气的第多少个节气?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中国医学也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谚语

(1)立了秋,把扇丢。

寓意:立秋时节,秋季开始,气温总趋势由热转凉,夏天酷热的天气很难再现,人们可以把手中的扇子放下,不要再贪凉。

(2)立秋三天遍地红。

寓意:春天种下的作物,到了秋天就要逐渐泛红成熟了。

(3)立秋三天,寸草结子。

寓意:立秋之后,作物步入成熟期,就连一寸长的小草也开始结子。如蒲公英的种子,就会随风四处飘落,到来年春天又会发芽生长。

(4)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寓意:立秋之后,已过了大部分作物的播种时节,如此时才种芝麻,已无收获的可能性。

(5)七月立秋慢溜榴,六月立秋快加油。

寓意:立秋若是在农历七月。日子感觉过得慢;立秋要是出现在农历六月,人们就会感觉日子过得很快。

立秋当天吃什么食疗

1、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2、黄精煨肘

[配方]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3、五彩蜜珠果

[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立秋了把扇丢是谚语吗

立秋过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天气开始不那么热了。常常听人说起,立秋了把扇丢,但是有些朋友不清楚立秋了把扇丢是谚语吗?立秋了把扇丢是属于中国谚语吗?今天就来给大家强行分析一波,希望大家看完就懂了。

立秋了把扇丢是谚语吗

是谚语,立秋了把扇丢是指立秋以后,天气凉了,不需要扇子了,就可以把扇子丢了。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8月7、8或9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指立秋以后,天气凉了,不需要扇子了。

其他谚语

“二八月,乱穿衣”的意思是: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穿得多,甚至捂得严实,而有的人则穿着轻薄的衣服。

“夏雨少,秋霜早”的意思是: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至于“八月里来雁门开”一般都是与“雁儿脚上带霜来”一起用。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的意思是: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也表明天气开始变冷了。

表示秋天的气象谚语还有很多,再举几例: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其意思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其意思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称“小阳春”。

气象谚语选录

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云在南,河水满。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屏山出云,不用问神。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嗡嗡响。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蚂蚁搬家天将雨。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蜜蜂迟归,雨来风吹。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十雾九晴天。早雾晴,晚雾阴。朝霞雨,晚霞晴。

雨蛙呱呱叫,下雨必来到。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恶。蚂蚁成群爬上墙,雨水淋湿大屋梁。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2022年的立秋是早还是晚呢?

2022年的立秋交节时间是在公历的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具体时间是20点28分57秒。无论是从一天当中的时间上来看,还是从农历月份上来看都是“晚立秋”。按这个来推断,今年立秋后的温度应给和三伏天的温度差不多。那么什么时候会凉爽呢?就要看“入秋”的时间了,计算方法文章前部已经交给大家了,我们可以回头看一下!

老话有“立秋一庚数末伏”的说法,意思是说,立秋之后仍有一“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天气依旧比较炎热。在东北地区感觉会更明显一些,早晚凉,到了中午又很炎热。但是,农谚也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到了立秋,冷空气离我们也就越来越近了。

古人在和大自然相处的时候,在立秋这天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形成了俗语农谚流传下来。例如,“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和“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等等,这些都是古人顺应农时和自然相处的智慧结晶。

另外,古人认为立秋的早晚,也应对这个收获时间。像农谚有“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的说法。

当然,农谚是有地域性的,加上现在天气变化较快,天气预报都很难达到精准,何况离我们更久远的农谚了。所以,我们作为了解来看就行了,在恶劣天气面前,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在,我们应对的手段并不多,旱涝都可能让庄稼减产或颗粒无收。

总之,今年是“晚立秋”,到了立秋温度和三伏天差不多,还要热上一段时间,“秋老虎”还会如约而至,在农田干活的时候,还要注意别中暑了。


2022立秋是不是秋天的第一天

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们对于节气是十分注重的,因为不同的节气,有着不同的讲究。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2022立秋是不是秋天的第一天?2022年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天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2022立秋是不是秋天的第一天

2022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天,立秋的意思是秋季的开始,表示收获的季节来临了,同时也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虽然立秋后便意味着秋季已经来临,但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时正处于三伏的中伏阶段,之后还有末伏,因此也有“秋后一伏”的说法。进入秋季后,初秋仍旧闷热,仲秋后便逐渐干燥、凉爽,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变为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立秋节气之后天气就会慢慢的变凉。

关于立秋的故事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的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对这凉意最为敏感的是梧桐。立秋一到,它便开始落叶。“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花镜》上说:此木能知岁。它每枝有十二片叶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如果闰月,就会多长出一片。

梧桐在清明节开花,如果不开花,这年的冬天就会十分寒冷。在院子里栽上一棵梧桐树,不但能知岁,还可能引来凤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所以,皇宫里是一定要栽梧桐树的。

立秋这天,太史官早早就守在了宫廷的中殿外面,眼睛紧紧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一阵风来,一片树叶离开枝头,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于是一人接着一人,大声喊道:“秋来了”、“秋来了”,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

不等回声消失,盔甲整齐的将士们护卫着皇帝蜂拥而出。他们要去郊外的狩猎场射猎。射猎有两重意思。一是表明自即日起,开始操练士兵;二是为秋神准备祭品。一声号角,将士们扑进森林,由远而近,把麋、狐、兔、鹿驱赶出来,让皇帝用箭射。

在皇帝狩猎的同时,遥远乡村里的人们也忙碌了起来。爱美的女孩,会摘几片梧桐的叶子,剪成不同的花样,插在发髻上。顽皮的孩童正围着她们起哄,妈妈喊他们回家了。先洗手,然后伸出来,妈妈在他们的手心,每人放七粒赤豆,再递给他们一碗井水,让他们“咯崩咯崩”咬碎了豆子,和着井水吞下。据说吃了之后,不生痢疾。

爸爸呢,这天也要放下手里的活儿,去街上赶集。最重要的事,是买鸡头菜。买好了,掺些麝香,拿一张大荷叶包上,用红绳子系在腰间,哼着小曲回家。立秋要吃鸡头菜。鸡头菜的学名叫芡,爆炒了吃,脆而爽口。《神农本草经》上说吃芡能让人耳目聪明。

奶奶前一天就开始忙了,又要采地里的瓜,又要拿竹竿打树上的果子,还要把茄子蒸熟了,放在院子里晾干。等到立秋的晚上,大家都吃过饭了,她笑眯眯地,一样样端出来,让大人孩子,边纳凉边吃。

吃剩了的桃核不能乱扔,要给奶奶。于是孩子们就一个一个,捧着满把的桃核给她。奶奶用手掀起围裙的两只角,让孩子们放进去。桃核要一直留到除夕的晚上,把它们投到炉灶的火里烧掉。这样就会不得感冒,免瘟疫。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著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立秋的传说

立秋代表秋季开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个收获的季节。立秋后,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一个转折点。那么,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来说说:立秋的传说是什么?立秋的传说故事有哪些?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秋的传说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的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对这凉意最为敏感的是梧桐,立秋一到,它便开始落叶,“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花镜》上说:此木能知岁。它每枝有十二片叶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如果闰月,就会多长出一片。梧桐在清明节开花,如果不开花,这年的冬天就会十分寒冷。

在院子里栽上一棵梧桐树,不但能知岁,还可能引来凤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所以,皇宫里是一定要栽梧桐树的。

立秋这天,太史官早早就守在了宫廷的中殿外面,眼睛紧紧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一阵风来,一片树叶离开枝头,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于是一人接着一人,大声喊道:“秋来了”、“秋来了”,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

不等回声消失,盔甲整齐的将士们护卫着皇帝蜂拥而出,他们要去郊外的狩猎场射猎。射猎有两重意思,一是表明自即日起,开始操练士兵;二是为秋神准备祭品。

一声号角,将士们扑进森林,由远而近,把麋、狐、兔、鹿驱赶出来,让皇帝用箭射。

在皇帝狩猎的同时,遥远乡村里的人们也忙碌了起来。爱美的女孩,会摘几片梧桐的叶子,剪成不同的花样,插在发髻上。顽皮的孩童正围着她们起哄,妈妈喊他们回家了。先洗手,然后伸出来,妈妈在他们的手心,每人放七粒赤豆,再递给他们一碗井水,让他们“咯崩咯崩”咬碎了豆子,和着井水吞下。据说吃了之后,不生痢疾。爸爸呢,这天也要放下手里的活儿,去街上赶集。最重要的事,是买鸡头菜。买好了,掺些麝香,拿一张大荷叶包上,用红绳子系在腰间,哼着小曲回家。

立秋要吃鸡头菜。鸡头菜的学名叫芡,爆炒了吃,脆而爽口。《神农本草经》上说吃芡能让人耳目聪明。

奶奶前一天就开始忙了,又要采地里的瓜,又要拿竹竿打树上的果子,还要把茄子蒸熟了,放在院子里晾干。等到立秋的晚上,大家都吃过饭了,她笑眯眯地,一样样端出来,让大人孩子,边纳凉边吃。吃剩了的桃核不能乱扔,要给奶奶。于是孩子们就一个一个,捧着满把的桃核给她。奶奶用手掀起围裙的两只角,让孩子们放进去。桃核要一直留到除夕的晚上,把它们投到炉灶的火里烧掉。这样就会不得感冒,免瘟疫。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著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立秋介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立秋后吃什么水果最好

导语:立秋到来之后,天文意义上来讲,已经开始入秋了,而随着秋天的到来,气候上会越来越干燥,我们要多补水了。实际上补水不光是单喝水,还有多吃一些补水的食物,例如时令水果,也是有不错补水效果的。那么,立秋后吃什么水果最好呢?以下为您推荐立秋时节八大最佳养生水果。

立秋后吃什么水果最好 立秋时节八大最佳养生水果

立秋水果

1、香蕉

立秋吃香蕉能有效防秋燥。中医认为,香蕉味甘性寒,药用价值非常高,能促进肠胃蠕动,并能清热润肺、止烦渴、解酒毒。因此,燥热人士或者是在干燥的秋季里,都适合食用香蕉。

2、梨

秋季吃梨是最好的选择。梨肉香甜可口、饱满多汁,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等功效,润燥效果非常好。而且它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炖煮或者熬膏。

3、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的作用,是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的食疗佳品。将石榴捣成汁或者煎汤饮用,能达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的效果。

4、柚子

柚子是秋季时令水果之一,可以除胀、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对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柚子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丰富,对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病患者有很大的益处。此外,柚子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是枸橼酸,可以帮助消除人体疲劳。

立秋养生水果

5、桃子

秋天吃桃是“补秋膘”,对身体也比较有好处,能滋阴润燥,桃的营养也比较好。中医认为,桃性温,具有补气养血、养阴生津、止咳杀虫的功效。咱们老百姓常说“桃养人”也是这个原因,立秋食桃既体现了补虚防燥的食疗理念,又表达了果农们丰收的喜悦,预示着生活甜甜美美,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6、葡萄

葡萄的铁和糖含量十分丰富,是儿童、妇女、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此外,葡萄还能生津液、补肝肾、利小便、滋阴除烦,对治疗烦热口渴效果显著。

7、杨桃

杨桃味甘酸,性平,果肉水分丰富,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上风热咳嗽或者咽喉肿痛,鲜食杨桃可改善症状。如果小便热涩,可取鲜杨桃2-3个,洗净切碎、捣烂成汁,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

8、柑桔

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秋季吃水果注意事项:

立秋水果

1、不要吃容易上火的水果

秋季进食水果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水果,部分容易上火的水果不能够经常进食。水果的性质差异比较明显,如果总是吃一些容易上火的水果,很容易导致咽喉出现不适感,常见的菠萝、榴莲、芒果等最好不要一次性大量进食,这些容易上火的水果摄入过量可能会引发上火表现。

秋季本身就比较干燥,很多人会因为湿度不够而导致咽喉出现干燥、发炎的情况,如果还吃这些容易上火的水果,无疑是雪上加霜,容易导致咽喉出现不良症状。因此,在秋季选择水果进食的过程中应该挑选一些滋润型的水果。

2、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秋季进食水果也有很多注意的问题,不能够一次性摄入过多的水果。很多人在吃水果的过程中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总是一次性大量进食水果,这种行为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部分水果含有的糖分是比较多的,总是一次性大量进食水果有可能会出现血糖明显升高的表现,对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在进食水果的时候也要控制好量,不要一次性大量进食,防止某些不良后果的产生。

3、不要饭后马上吃水果

秋季进食水果十分适合,但是要挑选对健康有促进作用的水果来调养身体,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秋季进食水果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并非任何时间段都适合进食水果,部分人总是习惯在吃完饭之后马上就吃水果,这种行为并不可取。

吃完饭之后腹部有很多的食物堆积,正在进行忙碌的消化。总是饭后立刻吃水果容易增加胃部负担,甚至会导致肠胃消化功能的下降,同样对健康不利。因此,在秋季进食水果的时候应该挑选合适的时间,刚吃完饭之后不要立刻吃水果,最好在饭后1小时再进。


2021立秋几点

导语:立秋到来之后,我国一些地方开始入秋了,不过,仍有大部地区还没有达到入秋的标准,甚至有“秋老虎”出来作祟,天气仍然比较炎热。不过,据说如果是早立秋的话,天气会比较凉快一些。而具体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还得看今年立秋准确时间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立秋几点到来吧。

2021立秋几点 今年立秋准确时间点

立秋

14:53:48。具体日期:2021年8月7日。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立秋各地有什么活动?

立秋节气活动

1、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2、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3、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

4、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立秋节气

5、立秋节

立秋,表示秋天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6、秋社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社日节现在民间一般举办春社,南方沿海地区仍沿祭社(土地神)习俗,每到社日节时,普遍奉祀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7、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8、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9、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