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年中

2020/7/8 16:02:41
万年历日历:年中知识
年中知识
一年当中最冷的三个月份

要说最冷的季节就是冬季了,不过因为我国南北差异大,所以气温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说10月份北方已经开始降温变冷,而南方的十月份很有可能还是耀阳高照,刚出秋老虎。那么,一年当中最冷的三个月份是哪些呢?到底一年中哪几个月最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当中最冷的三个月份

最冷的月份在冬季,分别是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一共三个月。“冬月”就是农历十一月的别称,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我们常说,“寒冬腊月”,指的就是春节前的三个月。这三个月分别称为:十月——寒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

这三个月合起来,就是“寒冬腊月”这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个月,那么,农历十一月为什么叫冬月?

关于冬月的来历,根据农历历法,冬至节气必须出现在农历十一月,如果出现误差,则用设闰月来进行调整。如果在一年中没有闰月的话,农历十一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十一个月份,又因为农历十一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所在的月份,所以农历十一月又被称为冬月。

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说明早在黄帝时,就是以冬至为元旦了,正因此,农历十一月被称为冬月。

另外,冬月是农历十一月,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周朝时,冬至曾经是“年”,就是“岁首”“元旦”。后来的“冬至大如年”就是因为“冬至曾是年”,因此古人把冬至所在的那个月份叫做冬月。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和历法的改变,这种冬至节曾是年节的叫法已慢慢被人们遗忘。

有人把冬月和冬至混为一谈,其实这也好区别:冬月是农历的月份,而冬至是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

三九是最冷的时候吗?

每年冬至来临,就开启了数九寒天的序幕。从冬至这天开始,以每九天为一个时段往后数,第一个九天就称为“一九”,第二个九天称为“二九”,第三个九天称为“三九”,以此类推,一直数到第九个九天,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再加九天就到了春分节气。

古代御寒保暖方式有限,劳动人民为挨过漫长的寒冬,就以“数九”方法消遣,当数完九九消寒歌,也就盼来了大地回春的季节。

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但三九真如传闻中所说是一年中最冷时段吗?中国统计了近30年来全国“数九”期间的平均气温,从中不难看出,三九和四九确实是全年最冷的一段时间,而三九以微弱优势战胜四九,成为全年最冷的时段。

进入五九以后全国气温呈现明显回升的趋势,尤其是六九(立春)以后,南方不少地方开始回暖,可以沿河看到杨柳吐绿,此时春天的脚步从南向北开始推进。等到“九九”数尽,春天的步伐已经接近长江中下游流域,全国近三分之一区域会纳入春季版图。

从近30年来的平均气温统计来看,我国有近五分之四的国土最冷时段出现在三九、四九。冬至节气过后,随着太阳辐射的热量减少,地面储存的热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少,北方大部在三九期间进入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段。而南方大部大多是在四九更冷一些,这其中包括江南东部、华南大部。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明显,因此也不是所有地方最冷时段都出现在三九四九。在云南大部、西藏东南部等地,一九二九期间就进入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时段。而在我国东南沿海,以及海南岛中北部,最冷则出现在五九。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放假吗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日意义是体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表达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那么,大家知道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放假吗?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要放假吗?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解决你的困惑,欢迎更多的朋友来阅读。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放假吗

不放假,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节日,不是法定节假日。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起源

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其实也是因为秋季确实是农民收获的一个季节,而这个节目日的起源应该也是国家专门为这些辛勤劳动的农民们设立的节日。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对于农业本身就是非常的重视,所以即使到了如今,农民和丰收一直也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的,因为有了农民们,我们才有这么多的粮食。所以说在18年的时候,中国农民丰收节就应运而生了。这也是我们国家考虑到这些农民们的辛苦繁忙,专门为农民而设立的一个节日。所以说国家也是从这种历史渊源的角度来考虑,为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专门设立一个农业的节日,也是希望能够鼓励这些农民们继续劳作,而不会让他们感觉到不受到重视,这个节日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不仅仅是为了农民,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民族能够融合在一起,共同庆祝一个丰收的节日,因为在秋季十分,其实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基本上都会拿起锄头去田地里面收获新鲜的稻谷。所以说基本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这种秋收的习俗,所以这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为农民,也为我们许许多多的民俗,有一个能够共同融合,共同庆祝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庆祝丰收,为丰收而干杯!

这个节日是具有意义的,因为本身作为一个农民,他们平时非常辛苦的劳作能够获得收成,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城市里的人来说,仿佛已经习以为常,所以说这个节日也是想要唤醒大家对于农民伯伯的一种钦佩和感谢,也是对这些不仅为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为大家带来这么多好吃的粮食的农民鼓掌!

中国农民丰收节历史意义

一是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同步小康,才是真正小康。办好今年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引导带动农民群众共同参与见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充分展示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整体消灭绝对贫困的制度优势、中华农耕文明传承的无限活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

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造成巨大冲击。入汛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较重洪涝灾害也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夏粮再获丰收,更加凸显出“三农”工作“压舱石”“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办好今年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充分展现抗击疫情中“三农”领域表现出的稳健力量,及其背后悠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为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三是增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农民丰收节具有多重功能,能够产生很强的节庆效应,可以激发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拉动乡村消费、带动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价值。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民丰收节可以发挥特有的烘托和带动作用。


2022中秋节是9月几号

中秋是月儿圆,中秋也是月饼甜,中秋更是酒飘香,所以大家都在期待着中秋节的到来。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2022年中秋节是9月几号?2022中秋节时间是9月几日?以下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容,如果大家觉得不错,就是小编的荣幸了。

2022年中秋节是9月几号

2022年中秋节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六。2022年中秋节放假时间:2022年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中秋节吃什么

1、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2、鸭肉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中秋前后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3、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4、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5、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节祝福语

一、中秋佳节庆团圆,短信一条来连线;八戒端来如意饼,看你吃得似蜜甜;幸福玉帝来钦点,要你温馨又浪漫,好运一连到天边,阖家幸福遂心愿。中秋快乐!

二、中秋节来临百花香,一条信息带六香:一香送你摇钱树,二香送你贵人扶,三香送你工作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钱满箱,六香送你永安康。中秋快乐!

三、景是中秋美,月是故乡明;把酒庆佳节,合家笑盈盈;年年花相似,岁岁人更兴;三言又两语,字字总关情;问候传喜讯,更有好前景。中秋快乐!

四、中秋节,温馨夜,嫦娥翩翩飞奔月;花飘香,酒正烈,其乐融融心喜悦;眉头展,笑容绽,幸福美好常相伴;短信一条祝福传,愿你快乐到永远!

五、又是一年中秋到,想送你嫦娥,怕人家对你不屑一顾,想送你玉兔,怕你虐待动物,想送你月饼,怕你不小心吃太多会吐,只好发条短信传递真挚祝福:中秋快乐!

六、天很蓝,风很爽,中秋佳节到身旁;酒正烈,花正香,一缕相思情荡漾;月很圆,饼很香,一条短信诉衷肠;花好月圆人团聚,提前祝你身安康,幸福日月长!

七、做一只月饼送你,揉进我对你美好的祝愿;捧一轮明月送你,代表我真挚的情意;写一条短信发你,在这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祝愿日子越过越精彩!

八、年年岁岁中秋,岁岁年年月明,甜甜蜜蜜祝愿,蜜蜜甜甜心愿,开开心心过节,心心相系团圆,一字一句祝福,一句一次问候,万事如意中秋,秋中一切顺利。

九、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庆团圆。月饼圆圆心里甜,幸福快乐乐无边;果盘圆圆装得满,白果缤纷笑开颜;美酒佳肴桌摆圆,祝福声声送不完。短信送来我祝愿,愿你中秋合家欢!

十、中秋到,手机叫,祝福连绵真热闹,月亮照,好运到,吉祥如意把你绕,嫦娥俏,玉兔跳,为你挥杵捣仙药,月老笑,红线绕,为你尽把良缘挑!祝你中秋乐淘淘!


2022中秋节是9月几号

中秋是月儿圆,中秋也是月饼甜,中秋更是酒飘香,所以大家都在期待着中秋节的到来。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2022年中秋节是9月几号?2022中秋节时间是9月几日?以下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容,如果大家觉得不错,就是小编的荣幸了。

2022年中秋节是9月几号

2022年中秋节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六。2022年中秋节放假时间:2022年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中秋节吃什么

1、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2、鸭肉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中秋前后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3、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4、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5、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节祝福语

一、中秋佳节庆团圆,短信一条来连线;八戒端来如意饼,看你吃得似蜜甜;幸福玉帝来钦点,要你温馨又浪漫,好运一连到天边,阖家幸福遂心愿。中秋快乐!

二、中秋节来临百花香,一条信息带六香:一香送你摇钱树,二香送你贵人扶,三香送你工作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钱满箱,六香送你永安康。中秋快乐!

三、景是中秋美,月是故乡明;把酒庆佳节,合家笑盈盈;年年花相似,岁岁人更兴;三言又两语,字字总关情;问候传喜讯,更有好前景。中秋快乐!

四、中秋节,温馨夜,嫦娥翩翩飞奔月;花飘香,酒正烈,其乐融融心喜悦;眉头展,笑容绽,幸福美好常相伴;短信一条祝福传,愿你快乐到永远!

五、又是一年中秋到,想送你嫦娥,怕人家对你不屑一顾,想送你玉兔,怕你虐待动物,想送你月饼,怕你不小心吃太多会吐,只好发条短信传递真挚祝福:中秋快乐!

六、天很蓝,风很爽,中秋佳节到身旁;酒正烈,花正香,一缕相思情荡漾;月很圆,饼很香,一条短信诉衷肠;花好月圆人团聚,提前祝你身安康,幸福日月长!

七、做一只月饼送你,揉进我对你美好的祝愿;捧一轮明月送你,代表我真挚的情意;写一条短信发你,在这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祝愿日子越过越精彩!

八、年年岁岁中秋,岁岁年年月明,甜甜蜜蜜祝愿,蜜蜜甜甜心愿,开开心心过节,心心相系团圆,一字一句祝福,一句一次问候,万事如意中秋,秋中一切顺利。

九、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庆团圆。月饼圆圆心里甜,幸福快乐乐无边;果盘圆圆装得满,白果缤纷笑开颜;美酒佳肴桌摆圆,祝福声声送不完。短信送来我祝愿,愿你中秋合家欢!

十、中秋到,手机叫,祝福连绵真热闹,月亮照,好运到,吉祥如意把你绕,嫦娥俏,玉兔跳,为你挥杵捣仙药,月老笑,红线绕,为你尽把良缘挑!祝你中秋乐淘淘!


2020中伏是几月几号

导语:一年中最热在三伏天,而三伏天最热是在中伏,所以我们中伏到来时,一定要加强防暑工作。因为每年入伏时间不同,所以中伏时间自然也不同。那么,2020年中伏是几月几号?你知道今年中伏是哪天吗?我们来算一算。

2020年中伏是几月几号 今年中伏是哪天

中伏

2020二伏时间:公历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2020三伏天具体时间:初伏(一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中伏(二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末伏(三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伏天贴三伏贴:

三伏天时贴,三伏贴的主要材料是性质温和的中药材,平时也可以做,但是三伏天的时候做功效最佳,三伏贴可以对症如下疾病和症状: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性系统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月子伤风、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等。

7、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大寒节气的特点

大寒节气的气候特点是雨雪、大风、低温。大寒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吗

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大寒要下雨吗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