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雨水节气之后,降雨会增多,到了惊蛰节气的时候,雨水自然是比之前丰富一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天一定会下雨,一般惊蛰这天会打雷,将惊蛰的冬眠动物惊醒。那么,在民间惊蛰下雨有什么说法呢?到底惊蛰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一起来了解。
惊蛰下雨有什么说法
惊蛰下雨
俗语“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意思是说,到了惊蛰节气的时候,如果这天前后(不一定是惊蛰这一天)有下雨或者是打雷,那么这一年的麦子收成就很好,农民将会迎来大丰收。
古人的这句话是有几分道理的,在过去的时候麦子在南北方都曾大量种植,而到了惊蛰节气的时候越冬的麦子就要开始返青了。这个时候如果出现降雨,那对于小麦的生长自然是有利的。而麦子长得好,这样就为丰收打下了基础。相反如果惊蛰节气了还没有降雨,预示着这一年的雨水不多,农民就会为此而担忧。
同时这句俗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在惊蛰节气的时候下雨,就顺应了节气,这也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这一年风调雨顺,自然农作物生长良好,麦子将会迎来大丰收,堆积在卖场如同土堆一样。从这可以看得出来,农民都是期望在惊蛰节气前后能降雨,或者是打雷的。毕竟惊蛰节气以后,农民就要开始忙碌了,这个时节大地开始回暖了,农民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期了。在民间还有着“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的说法,所以在惊蛰节气的时候降雨,对农民是相当有利的。
气候特征:
惊蛰气候
气温回升快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
病虫多发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雷响不断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
惊蛰时节农事:
惊蛰农事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春雷响 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种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时节。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开始春耕。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水稻方面日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可以开始播种旱育秧。
1、俗语:“重阳无雨立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晴。”意思是说在立冬前后,如果没有下雨,意味着整个冬天就会少雨,会影响庄稼地的,如果不够湿润会影响农作物过冬。2、“立冬雨,雨淋淋”,说明如果这一天下雨,那么降水就会增多,土壤也不愁灌溉了。立冬下雨据说可预示今年整个冬天的走向,而大部分说法都是以立冬下雨预测冬季不好的,但这毕竟是民谚,具体天气变化还需根据气象中心发布的天气预报为准。
立冬三候简介
我国古代将立冬以后15天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一候”是指立冬期间头5天。“水始冰”,即水面开始结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意思是,这时水面上只凝结了一层薄冰,不会太厚,不至于很坚硬。这种情况主要指黄河流域,其他地方则有所不同。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的水面此时可能已结了厚厚一层冰,而南方地区的水面依然微波荡漾。
“二候”是指立冬后第6~10天。“地始冻”,即土地表面开始冻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土气凝寒,未至于坼。”意思是土地凝结寒气,但未至于龟裂。这种情况是否会出现也是因地而异。
“三候”是指立冬后第11~15天。“雉入大水为蜃”,直译是野鸡进入江河中变成大蛤。古人认为“蜃”是大蛤,能吐气成楼台状。立冬后,野鸡之类的禽鸟不多见了,而江河海边却可以见到外形及颜色像野鸡的大蛤,古人便认为野鸡到立冬后变成大蛤了。
从“天子始裘”到“水始冰”“地始冻”,都表明立冬是入冬的标志。如按现在的入冬标准,须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才算入冬,则节气上的立冬不一定代表入冬,是否入冬,还要看具体的天气状况。
什么是入冬
入冬的意思是冬天的开始。天文上认为北半球的冬季是从12月至3月,我国以立冬为入冬的标志。从气候学上来说,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C,五天中的第一天算作冬季的开始。冬季,是四季之一。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对应农历“十、十一、十二、”一共三个月。
惊蛰是24节气中的一个,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惊蛰这个节气在农民眼中是很重要的,惊蛰的到来说明农耕也要开始了。但是大家应该知道在惊蛰前后会有春雷出现,于是就有惊蛰打雷这个说法,大家知道惊蛰打雷有什么说法吗?一起来看看吧。
1、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这是在农村地区所流传的一句农谚。字面意思就是:在惊蛰到来之前打雷下雨的话,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因为山区的地势相对而言比较高,这样的地势是很有优势的,那就是利于其储水和排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2、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这也是一句谚语,这句谚语描述了农耕的景象。每年在惊蛰这个节气的时候,春雷就响起来了。这个时候天气逐渐回温,雨水也增多了,这也就意味着农民朋友要开始春耕农忙了。
3、惊蛰闻雷米似泥:这句农谚的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在惊蛰这天开始打雷下雨,这就意味着今年的粮食会有个大丰收。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在惊蛰这一天就应该打雷,毕竟“春雷响,万物长”,在惊蛰节气当天打雷了,那也表示这一年的节气是准时无误,这样预示着今年风调雨顺。
4、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还没有到惊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雷下雨了,这就表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阴雨绵绵的天气,这样天气很影响农作物的成长的,更会影响其收成。因为惊蛰的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耕种,如果这个时候天气阴雨绵绵,并且温度不能持续回升,会导致农作物无法发芽及播种。自然生长周期会受到影响,产量当然就会不高了。
从古籍的记载来看,寒食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冷食、扫墓祭祖、踏青春游等。但是有些地方却又寒食节不能扫墓的习俗。那么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呢?其实寒食节不能扫墓说法只在部分地区流传。主要原因是寒食节禁烟火,不能点火烧纸,因此有些地方有不在寒食节扫墓的传统。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扫墓 寒食节不能扫墓说法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不能点火烧纸,因此有些地方有不在寒食节扫墓的传统。
寒食节也可以扫墓
从古代起寒食节就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寒食节是可以扫墓的,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所以也能看出,上坟就在寒食节的其中,这也说明了寒食节其实也可以扫墓,在说好多人都把寒食节和清明节一起过。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这也能印证寒食节可以扫墓。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节和清明节渊源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到后来,人们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也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东汉末年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流传全国,深入民心。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北魏、辽、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和参与,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雪是冬天其中的一个节气,虽然说现在看来一个节气对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要是放在以前,小雪节气的作用可不是一般的简单。尤其是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伯伯来说,节气可以预判天气,预判收成。比如说,小雪节气如果是下雪了就有着不同的猜测。那么,小雪节气下雪有什么说法呢?到底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为您介绍小雪这个节气吧。
小雪节气下雪有什么说法
俗语“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的字面意思也很简单,说的是在小雪节气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下了一场大雪,那就预示着来年会是一个丰收年。类似的俗语还有“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因为以前长工都是给地主家干活的,小雪节气没有下雪,表示明年的收成不好,这样长工就没活可干了。
其实这句俗语有三层意思,首先是小雪节气下雪了,就表示这一年的节气很准,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来年的雨水很均匀,不会有大的旱涝,会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其次是小雪节气下雪了,那么天气就开始寒冷了,这样就可以把地下面藏起来过冬的一些病菌和害虫都给冻死了,减轻了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最后一点意思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同时这些雪融化之后,还可以湿润土地,可以有效缓解冬旱。这个就和“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道理的,但是这句俗语也是在北方地区流传而已,在南方好多地方到了小雪节气还没有入冬,是不可能下雪的,除非天气反常。
有些人认为,小雪节气就应该下雪,这样才好。其实小雪节气的意思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并不是一个概念。小雪节气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这是一个气候概念。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意思是,“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改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足,因此称做小雪,这个期间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是比较频繁的。
在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指的是降雪强度较小的雪,是和大雪相对的。所以到了小雪节气的时候,一般黄河以北的地区这个期间就要开始下雪了,但是在黄河以南的地方一般不会下雪的。所以小雪节气不等于就会降雪。今年随着前几日强冷空气的到来,在北方好些地区早已经开始降雪了。小雪节气下雪,民间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来年会是丰收年。当然了不下雪,影响也不大,毕竟时代不同了,气候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老农谚也过时了。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
大暑来到,天气是酷热,日日夜夜盼着雨到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清凉,健康好运要到来。在大暑天的时候,是会遇到下雨的日子。那么,大家清楚大暑天下雨有什么说法?大暑时节下雨有什么讲究?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大暑天下雨有什么说法
大暑天下雨预示着这种凉爽的天气会一直持续到初秋,这个夏天都会很凉爽,凉夏虽好,但是也有弊端,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夏天日照最强烈,所以植物生长最旺盛,如果凉夏,对庄稼的生长极为不利。
大暑下雨各地区的说法
1、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如果遇到伏旱期那么农作物便会减产,所以在苏浙一带便有了这种说法。
2、我国部分地区有大暑大雨,百日见霜。的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暑那天下雨的话,再过100日便会见到霜。其实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大暑过后100日差不多就是霜降节气,霜降节气有些地区是看不见霜的,但是如果大暑那天下雨的话,霜降的天气就会比较冷,可以看见凝霜。
大暑的民俗活动
炎热的大暑,虽然日照强,雨水多,但是自古以来,在每年的节气里,中国人都会忙里偷闲,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取类比象,寄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饮伏茶。伏茶,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会在村口建一个茶亭,村里人会在茶亭里放上茶水,供给来往的路人解渴。
晒伏姜。在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胃寒,伤风咳嗽等有效果,且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很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船内载着各种祭品,进行祈福仪式后,这艘“大暑船”被送出海,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吃“仙草”。在广东地区,六月大暑要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于其很好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大暑时节,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多喝水外,更要多加注意饮食调理。日盛三伏暑气熏,堪舆多吃苦味、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苦瓜、冬瓜等食物。以及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等,食补增强体质。
大暑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夏季。
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是反映暑热程度已达到极点,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期间之所以这么炎热,首先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南京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酷暑,降水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发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节气最为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