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算不算

2020/7/14 18:37:55
万年历日历:算不算知识
算不算知识
立冬算不算冬天

算。中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起始。冬季以“立冬”为起始,至下一“立春”前结束。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的意思;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入冬标准是什么

气象上的入冬标准是:立冬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那5日中的首日即为入冬日。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的四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等于或低于10摄氏度算是进入冬季。“候平均气温”四季划分指标: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候平均气温大于22℃为夏季;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四季划分也有从天文角度划分的方法,即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至翌年2月为冬季。

冬天进补原则

冬季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


立秋算不算秋天

立秋节气后的天气变化是早晚凉爽,中午比较热,在这一段时间内还是比较炎热的,因为立秋后有秋老虎的说法。那么,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说说,立秋算不算秋天?立秋是算秋天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立秋算不算秋天

立秋算秋天,立秋代表着秋天已经来临了,在一些地区秋季是非常容易下雨的,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这个时期都会比较烦恼,因为很多人不爱下雨天。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入秋。近代学者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温度(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据此,候平均温度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这是近代从气温变化角度来划分四季的方法。

立秋节气的小常识

1、立秋时节在民间也被人们称为七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

2、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3、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4、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都是会在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秋老虎。

立秋风俗有哪些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立冬等于入冬吗

立冬节气到来后,冷空气会常常发力,这会让北方地区迎来供暖季。有些朋友对立冬的相关内容感兴趣,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立冬等于入冬吗?立冬算不算进入冬天了?以下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立冬等于入冬吗

立冬不等于入冬,入冬指进入冬季,北半球一般将12月、1月和2月视为冬季,南半球则将6月、7月和8月视为冬季。进入冬季天气变寒冷。

立冬:“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

气象概念上的入冬是依据数据观察,需要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才能确认气象学上的入冬。

而节气学说的立冬则是将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均分为15°一份,360°划分成24份,每个节气代表地球和太阳间相对位置的一个点,所以,节气实际上是一个更加宏观的“天文观察”的概念。立冬这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25°,若是夜晚观看星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位,也就是正北方,所以,农历的十月又称亥月,对应易学十二消息卦象的坤卦,六爻皆阴。

虽然说节气上的立冬并不意味着入冬,天气还会如小阳春般温暖,但切不可借口“春捂秋冻”而如夏日般薄衣轻纱,开篇提到的反季节的着装方式,对身体的逐渐伤害可谓大矣。

立冬晴一冬凌是什么意思?

立冬晴一冬凌是民间一句谚语,描述的是立冬的降水情况,相似的还有“立冬阴,一冬温”。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立冬这天是晴天,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就会出现冰凌交加、雨雪相伴的严峻天气。

不过这句谚语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一些地方则有立冬忌雨宜晴的说法,如:

1、湖南兴宁有谚语“立冬无雨一冬晴”,认为立冬日宜晴忌雨。浙汀杭州、汀西南昌也有“立冬晴,一冬晴”的说法。

2、四川地区立冬日忌阴雨喜晴,因为晴天可保牛马不被冻伤。四川广安有谚语说:“立冬有雨一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淋”。

立冬适合喝的汤

番茄百合猪肝汤

材料:猪肝300g,小番茄4个,百合适量,姜3片。

做法:1、猪肝切薄片,用开水烫一下,捞出。猪肝选择颜色淡、接近粉色的口感会比较好。

2、将猪肝腌制约10分钟。如果想让猪肝充分进味,可在煲汤前将切好的猪肝加入酱油、酒、胡椒、生粉适量。腌制时应用手抓,使调料充分混合。

3、番茄切块,与百合用中火煮约10分钟,加入姜片。煲汤用的番茄应挑选手感较硬的。切前先用开水烫一下,这样易将外皮剥掉,不会有皮浮在汤上。百合如选用新鲜的,应挑选表皮洁白光鲜的。如用干百合,可适当延长煲煮时间。4、加入猪肝及适量调味料,中火煮30——40分钟即可。

食效:补血、润肺、清火。

苹果银耳瘦肉汤

材料:瘦肉400g,苹果1个,蜜枣6颗,银耳、胡萝卜适量,姜3片。

做法:1、瘦肉切厚片,苹果去心切块,胡萝卜切块。苹果和胡萝卜不用去皮,因为果皮营养很丰富。但苹果籽容易上火,一定要去掉。此款汤易将味道释放出来,所以煲好后不仅汤好喝,瘦肉味道也很鲜美,建议选择后臀尖切较小块。中老年人食用宜选择精瘦肉,小朋友食用不妨选择五花肉,汤的口感会更好。

2、在锅中加入约6碗水,放入瘦肉、苹果、蜜枣及胡萝卜煮开后,再用中小火炖约30分钟

3、将银耳洗净,泡软。在起锅前20分钟放入锅中。

4、加适量盐,即可上桌。食效:润肺、化痰、美容。

玉竹猪瘦肉汤

组成:玉竹30克,瘦猪肉150克,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先将玉竹洗净切片,用纱布包好,瘦猪肉洗净切块,然后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熟后加精盐及味精调味即成。

适应症:养阴,润肺,止咳。适用于热病伤阴之咽干咳嗽、心烦口渴、秋冬肺燥干咳、肺结核,干咳、冠心病、轻度心脏功能不全、阴虚盗汗等病症。用法:吃肉喝汤。


立冬算不算进入冬天了

在立冬时节里,虽然偶尔有舒适温暖的天气,但大部分的时候是比较冷的,常常有冷空气的活动。那么,大家清楚立冬算不算进入冬天了?立冬意味着进入冬天了吗?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大家未知的内容有所帮助,解决大家的困惑。

立冬算不算进入冬天了

立冬算进入冬天了,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所以立冬就是进入冬天了。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立冬的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天寒地冻从此时开始,气温降至零下,水开始结冰,低温维持之后便出现地冻的现象。“雉”是指野鸡,“蜃”指大蛤。

冬季的划分方法

按照传统四立划分: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天。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冬季以“立冬”开始,至下一“立春”结束。

按照气温划分:我国南方还未入冬。以气候平均温度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至候平均温度10℃以上时结束。立冬这个时间点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进入冬天,甚至在我国南方还会有“十月还有小阳春”。

立冬有什么讲究

1、立冬的时候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晚起早睡,白天去外面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2、立冬的时候可以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因为太过重油盐的会造成身体负担,吃点苦瓜和苦芥菜可以增加食欲开胃,也能防止秋燥。

3、立冬的时候防寒因为此时气温骤降,所以工作成了首要任务,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立冬是每年的几月几日?是冬天的第一天吗?

4、立冬的时候适当进补,要合理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例如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虾、鸽、鹌鹑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能够抵御冬季的寒气。

各地区的立冬传统食物

1、赤豆糯米饭

江南水乡在立冬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赤豆糯米饭可补气养血,健脾养胃。

2、咸肉菜饭

老苏州们立冬日喜欢吃咸肉菜饭,是特定习俗。用大青菜、咸肉、米醋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不过咸肉并不是一款健康食材,其含盐量、脂肪、胆固醇及亚硝酸盐等物质皆超标,不推荐作为养生使用。

3、饺子

在京津地区,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有的还讲究吃“倭瓜”馅的饺子。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人们认为吃外形酷似耳朵的饺子可以避免冬天耳朵受冻。

4、麻子果

江西上饶在立冬日有家家打麻子果来“补冬”的习俗。麻子果是流行于上饶、抚州一带的汉族特色小吃,就是将蒸烂的糯米捣烂捶打,捏成小团,再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而成的一种甜食。糯米含糖量高,糖尿病、肾病、肥胖等症不宜食用。

5、团子

江苏无锡在立冬时节要“吃团子”。立冬的团子是用新上市的秋粮做成,包裹有豆沙、萝卜、猪油、酱油制成的馅,味道好。不过,猪油属于高危食品,不推荐经常食用,也不适合立冬养生。

6、炒香饭

在广东潮汕有立冬吃甘蔗和炒香饭的习俗。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香饭,广受汕头市民的欢迎。


补班算工作日吗

行业有360行,每一种行业的工作都是很辛苦的。上班的日子总是要拼命的,这也让节假日变得弥足珍贵。除了上班,大家都知道补班,那么,大家知道补班算工作日吗?补休算不算工作日?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补班算工作日吗

要看具体公司是怎么规定补班制度的。

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在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时,不能将正常工资抵消加班工资。原劳动部发布的《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明确规定,凡是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补休的,均应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150%、200%的工资;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则应该另外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工作日的计算方法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

周六补班加班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如遭到拒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工作日的相关内容

1、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日为:5天

(原则上:自每周一至周五,周六和周日为工休日--完全适用国有机关和事业单位)

(企业除外:企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全年的法定工休日为:104天(12个月所有的周六和周日);

3、全年的法定节假日为:11天

(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4、一年的法定工作日为:365天/年-104天/年法定工休日-11天/年法定节假日=250天;

5、每一个季度的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4个季度=62.50天;

6、每一个月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12个月=20.83天;

7、每一天的法定工作时间(小时数)为:8个小时;

8、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时间为:5天/法定周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40个小时;

9、每一个月的法定工作时间为:20.83天/法定月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166.64个小时;

10、每一个季度的法定工作时间为:3个月*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500个小时,或62.50天/法定季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500个小时;

11、每一年的法定工作时间为:12个月*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2000个小时,或250天/法定年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2000个小时;

12、每一个月的加班时间,法定为36个小时;

13、每一个季度的加班时间,最多为“3个月*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108个小时;

14、一年的加班时间,最多为:12个月*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432个小时;

15、每一个月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允许为: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203个小时;

16、每一年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允许为:2000小时/法定年工作时间432小时/年加班时间=2436小时。


五四青年节国家法定假日

一直以来每年即将到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五四青年节算不算法定假日?其实关于五四青年节国家法定假日的问题,我国早有明文规定,五四青年节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国家规定,在五四青年节5月4日当天,14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五四青年节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国家规定,在五四青年节5月4日当天,14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进一步明确年龄上限后,将有3亿多年龄在14至28周岁之间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节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对青年的关爱。

《办法》指出,各部门和各用人单位应自觉遵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切实保障青年的休假权利。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五四青年节来源

五四青年节,为民国初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节日,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它来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