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防腐剂

2021/9/26 13:00:47
万年历日历:防腐剂知识
防腐剂知识
防腐剂有哪些

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尼泊金酯、双乙酸钠、丙酸钙、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ε一聚赖氨酸、溶菌酶。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防腐原理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防腐剂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

中国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且都为低毒、安全性较高的品种。它们在被批准使用前都经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有动物饲养和毒性毒理试验和鉴定,已证实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要使食品有一定的保藏期,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的感染和繁殖。实践证明,采用防腐剂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经济、最有效和最简捷的办法之一。


保质期较长的食物是不是添加更多防腐剂

导语:通常我们在买食物的时候,都会看保质期,一般看到保质期较长的食物,第一感觉是可以放很久,但同时有有些担心,怕因为添加了很多防腐剂才有这么长的保质期。那么,到底保质期较长的食物是不是添加更多防腐剂呢?你觉得保质期长是食品有很多防腐剂吗?一起来了解。

保质期较长的食物是不是添加更多防腐剂

保质期较长的食物

不一定。食品保质期的长短跟食品本身的特性、杀菌工艺、包装形式有关。像醋、酒精类产品,保质期是比较长的,因为这类食品本身就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牛奶类产品保质期也比较长,这是由于这类牛奶制品采取高温灭菌和真空包装的方式,隔绝了氧气。另外,还有一些食品国家允许不标明保质期,也跟食品本身特性有关。因此,食品的保质期和防腐剂的添加量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专家解释说,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产品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有了这个标识,消费者就知道这个食品在什么时间之前食用是最佳的。”

食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在制定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在进行微生物试验时,常要检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食品不洁引起的肠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罪魁祸首通常都是相关微生物超标。

部分食品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

奶粉:马口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甜炼乳:马口铁罐装为9个月,玻璃瓶装为3个月。

麦乳精: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糖果: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罐头:禽类罐头为24个月,水果蔬菜罐头为15个月。

饮料:易拉罐、玻璃瓶装果汁、蔬菜汁饮料为6个月,玻璃瓶装果味汽水为3个月,罐装果味汽水为6个月。

酒类:11度—12度熟啤酒省优以上的为4个月,普通的为2个月;12度啤酒为3个月;10.5度熟啤酒为50天;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瓶装黄酒暂定为3个月;露酒为6个月。

此外,塑料袋装方便面为3个月;巧克力、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各为12个月,酱油和食醋为6个月。

关于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违法添加物

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中要求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需要严厉打击的是食品中的违法添加行为,迫切需要规范的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问题。食品添加剂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来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当,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滥用。

专家提醒市民,对食品添加剂无需过度恐慌,随着国家相关标准的即将出台,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必将更加规范。当然,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尤其不要购买颜色过艳、味道过浓、口感异常的食品。


防腐剂的危害

防腐剂的危害:1、影响生长发育。2、影响胎儿发育和健康,甚至造成畸形。3、损害消化道健康。4、影响药物药性等等。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生活中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

在各种零食中除了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之外,防腐剂量同样非常大,如果让孩子长时间摄入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到其生长发育。而且过量摄入防腐剂还有可能会危害儿童的肠胃健康,甚至诱发胃肠道疾病。

因此,国家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防腐剂不仅作用强大,而且还用途广,涉及到各个领域,但是一定要注意,防腐剂是不宜食用品,否则容易中毒。


防腐剂对人体有害吗

我们购买的很多食物都含有防腐剂,那么防腐剂对人体有害吗?当然,很多人提起防腐剂就是直皱眉头,认为此物并不好。还有食物保质期较长,有的则较短,这是因为防腐剂加的多的原因吗?下面就来为大家解惑。

防腐剂对人体有害吗?

过量摄入防腐剂肯定是对人的有害的,到在这里需要要强调的是,我国食品对防腐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都是在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含量内都是安全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购买食物中防腐剂的问题。

其实防腐剂的问题就跟吃盐有点类似,合理利用能发挥其优点,一旦过量摄入对健康就会造成威胁,盐这么看似无害的东西,吃多了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

保质期长是因为防腐剂多吗?

首先,保质期长短与防腐剂添加了多少没有必然关系,况且我国是规定防腐剂的添加范围的。食物的保存时间除了受到防腐剂的影响,还受水分含量、含糖量、含盐量等影响,比如泡菜、蜂蜜、酒,因为本身高盐、高糖、高酸,食物本身就有抑制生物菌群的作用,比其他食物相对而言保质期更长点。

食物不加防腐剂会怎么样?

如果食物没有了防腐剂,超市里很多商品甚至没有办法出现在货架上,有的食物价格甚至会因此变得昂贵,不添加防腐剂不仅会缩短食品保质期,还会增加食品的危险程度,所以合理利用防腐剂在在目前还是必要的,至少现在还没有其它更健康的东西来代替防腐剂。


保质期较长的食物是不是添加更多防腐剂

导语:通常我们在买食物的时候,都会看保质期,一般看到保质期较长的食物,第一感觉是可以放很久,但同时有有些担心,怕因为添加了很多防腐剂才有这么长的保质期。那么,到底保质期较长的食物是不是添加更多防腐剂呢?你觉得保质期长是食品有很多防腐剂吗?一起来了解。

保质期较长的食物是不是添加更多防腐剂

保质期较长的食物

不一定。食品保质期的长短跟食品本身的特性、杀菌工艺、包装形式有关。像醋、酒精类产品,保质期是比较长的,因为这类食品本身就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牛奶类产品保质期也比较长,这是由于这类牛奶制品采取高温灭菌和真空包装的方式,隔绝了氧气。另外,还有一些食品国家允许不标明保质期,也跟食品本身特性有关。因此,食品的保质期和防腐剂的添加量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专家解释说,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产品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有了这个标识,消费者就知道这个食品在什么时间之前食用是最佳的。”

食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在制定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在进行微生物试验时,常要检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食品不洁引起的肠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罪魁祸首通常都是相关微生物超标。

部分食品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

奶粉:马口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甜炼乳:马口铁罐装为9个月,玻璃瓶装为3个月。

麦乳精: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糖果: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罐头:禽类罐头为24个月,水果蔬菜罐头为15个月。

饮料:易拉罐、玻璃瓶装果汁、蔬菜汁饮料为6个月,玻璃瓶装果味汽水为3个月,罐装果味汽水为6个月。

酒类:11度—12度熟啤酒省优以上的为4个月,普通的为2个月;12度啤酒为3个月;10.5度熟啤酒为50天;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瓶装黄酒暂定为3个月;露酒为6个月。

此外,塑料袋装方便面为3个月;巧克力、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各为12个月,酱油和食醋为6个月。

关于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违法添加物

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中要求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需要严厉打击的是食品中的违法添加行为,迫切需要规范的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问题。食品添加剂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来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当,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滥用。

专家提醒市民,对食品添加剂无需过度恐慌,随着国家相关标准的即将出台,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必将更加规范。当然,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尤其不要购买颜色过艳、味道过浓、口感异常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