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到预防脂肪肝,很多人认为应该避免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吃素,但这样真的能预防脂肪肝吗?有人认为,长期吃素也不一定能有效预防脂肪肝。那么,你觉得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到底经常吃素还会不会得脂肪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
肝
有可能。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比如蛋白质的摄入不足,造成肝脏内脂肪运作失调。而且吃素摄入高碳水的食物,身体会将碳水转化为脂肪,进行储存,从而危害身体。
脂肪肝具体病因: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预防:
预防脂肪肝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会得脂肪肝,多与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尤其是不良的饮食。脂肪肝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忌口,否则容易加重病情,那么脂肪肝不能吃什么呢?平时饮食应尽量少吃的食物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
脂肪肝不能吃什么?
1、酒精类。
脂肪肝患者一定要少喝酒甚至不喝酒,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在肝脏进行解毒、分解,而此时的肝脏功能已经不全了,代谢酒精是非常困难的,对肝脏健康不利。
2、辛辣、刺激性食物。
脂肪肝患者体质多属湿热内盛型,如果这个时候多吃辛辣、刺激热性食物的话会助湿热,不利于病情的稳定和恢复。所以,脂肪肝患者平时的饮食应避免食用辣椒、韭菜、羊肉、胡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油腻高脂肪食品。
脂肪肝的患者本身对脂质代谢就有障碍,所以摄入油腻高脂肪食品是很难被身体代谢掉,反而会增加肝脏脂肪的堆积,进而加重肝脏脂肪化的程度。脂肪肝患者应少吃猪油、羊油、黄油、奶油等。
4、高蛋白食物。
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功能大不如前,所以想要代谢一些营养较高的食物就相对困难许多,比如高蛋白质食物。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会使血氨升高,肝脏无力将血氨迅速转变为尿素时,就易诱发肝昏迷等中毒反应。
5、高糖食物。
像蔗糖、果酱、巧克力糖等含糖量高的甜点也是不适合脂肪肝的人食用,这些食物会给肝脏代谢造成负担,如果糖分无法被极力有效利用,就会在体内转变为脂肪,会加重脂肪肝病情。
6、用药注意。
脂肪肝患者不能大量服用药物(包括某些维生素、草药),这些都会肝脏带来负担,使肝脏的受损状况雪上加霜。患者用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绝不能擅自加大药量。
以上就是关于脂肪肝患者的饮食禁忌,如果想要病情恢复得更快,上面的饮食禁忌需注意。
导语:平时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脂肪肝,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很多人觉得脂肪肝和平时吃太多肉有关,所以如果患上了,就会减少甚至不吃肉。但实际上是这样吗?如果体检查出脂肪肝还能继续吃肉吗?到底得了脂肪肝还能不能吃肉呢?我们一起来了解正确说法。
体检查出脂肪肝还能继续吃肉吗
低脂的可以吃。脂肪肝患者可以适当的吃肉,但是不能吃高脂肪、油腻的肥肉。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比如长期饮酒、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吃的太快,睡眠不足,经常熬夜,缺少体育锻炼等都会导致出现脂肪肝,一般起病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是在体检中发现肝脏肿大,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乏力、便秘等症状。
脂肪肝饮食注意事项:
1、绝对禁酒。
2、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3、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
4、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
5、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6、忌食煎炸食品。
7、不吃巧克力。
脂肪肝注意事项
8、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9、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
10、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个苹果,就应该减少主食50克。
11、山药、白薯、芋头土豆等,要与主食米、面粉调换吃,总量应限制。
12、每天摄入的盐量以5--6克为限。
13、葱、蒜,姜、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
14、经常吃鱼、虾等海产品。
15、降脂的食品有:燕麦、小米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发莱以及菜花等绿色新鲜蔬菜。
16、晚饭应少吃,临睡前切忌加餐。
17、如果肪肝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者转氨酶升高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降酶药物和鱼油类保健品,但不宜过多服用。
脂肪肝的症状:
脂肪肝
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脂肪肝造成肝功能损伤,易造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是脂肪肝常见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现象之一。注意与肠胃等消化系统疾病相区分。
2、疲劳乏力
多出现于中毒脂肪肝患者身上,更加容易被忽视。
若是没有做什么事情就感觉虚弱无力的话,多是肝部出现了问题。
3、肝脏肿大
由于患者转氨酶常有持续或反复升高,又有肝脏肿大,易误诊为肝炎,应特别注意鉴别。B超CT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确诊仍有赖于肝穿活检。
4、内分泌失调
中度脂肪肝可加重肝功能损伤,造成肝脏的激素灭活功能减弱,影响内分泌系统运行。男性可能出现阳痿、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等,而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体重明显变化等症状。
5、蜘蛛痣
常出现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身上,重度脂肪肝患者有时候也可见。常出现在患者脸、脖子、手臂等较为明显部位,形装大小不一,因形似蜘蛛而命名。
6、黄疸
部分脂肪肝患者也会出现黄疸现象,多基于肝损伤造成患者体内胆红素出现代谢障碍而形成。
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是绝对需要注意的地方,若是饮食不良或者是吃了忌食的食物,对于病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
脂肪肝不用说就知道是肝脏上的疾病,而肝脏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有脂肪肝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为了自己身体着想,有了脂肪肝的人需要加强锻炼,管住自己的嘴,控制热量的摄入,还要有个规律的作息时间,才能消掉或者减轻脂肪肝。
多加强锻炼
在减轻脂肪肝的时候要多锻炼身体,多做运动,如果你体重有点肥胖,刚开始可以做一些轻一点的运动,乒乓球羽毛球之类的,到慢慢适应了之后再跑跑步打打篮球,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身体素质好了,体重瘦下来之后脂肪肝一定会消除的。
管住嘴
需要补充营养,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尽可能做到清淡饮食,像高脂、高糖、高蛋白、高盐这样的食物,要少吃,而像蔬菜水果等这些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则要多吃。绝对不能吃夜宵,容易增加肥胖。
作息规律
人体的脂代谢大多在夜间进行,很多人该睡觉时不睡觉,长期熬夜的结果无疑会促进脂代谢的进行,增加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为脂肪肝的发生与发展创造机会。
据调查发现,脂肪肝发病率现在在我国是处于一个逐年上升的阶段,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脂肪肝的困扰。那么了解什么是脂肪肝吗?哪些人群容易得脂肪肝呢?了解脂肪肝的相关常识,帮你远离疾病。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其实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体内的脂肪堆积超标了,引发的一种临床现象。医学上认定肝脏脂肪的含量,如果超过干重的5%可判断为脂肪肝。
脂肪肝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如果情况不严重,在临床是哪个没有症状反应,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哪些人群容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极容易找上以下几种人群,看看你中招了吗?
1、饮食结构错误的人群。
脂肪肝这种疾病和饮食息息相关,错误的饮食结构会导致脂肪肝。比如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就是平时吃太多大鱼大肉高脂肪类食物,这就会造成营养过剩。还有平时饮食过于单一,营养来源不广泛,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让脂肪肝有机可乘。
2、缺乏运动的人群。
一般肥胖的人患脂肪肝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几十倍,而这类人往往都缺乏运动。如果一个人平时的饮食会吃一些含热量比较高的食物,同时又缺乏体育运动的话,那么就容易导致能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人体内。久而久而,这类人不仅仅会越来越胖,还增加了患脂肪肝的机率。
3、长期酗酒的人群。
长期是酒酗酒的人患脂肪肝的概率也比普通人要高很多。这类人对酒精有过强的依赖性,依赖性过强会导致体内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β出现氧化受损的情况,导致血液和脂肪内的游离脂肪酸增加具有较强的毒性。还有部分的酒精氧化分解产生的乙醛最后与未分解完的乙醇进一步发生协同作用,诱发脂肪肝。
所以,想要远离脂肪肝,你就要避免自己成为以上的三类人群之一。
导语:说到预防脂肪肝,很多人认为应该避免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吃素,但这样真的能预防脂肪肝吗?有人认为,长期吃素也不一定能有效预防脂肪肝。那么,你觉得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到底经常吃素还会不会得脂肪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长期吃素也会的脂肪肝吗
肝
有可能。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比如蛋白质的摄入不足,造成肝脏内脂肪运作失调。而且吃素摄入高碳水的食物,身体会将碳水转化为脂肪,进行储存,从而危害身体。
脂肪肝具体病因: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预防:
预防脂肪肝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