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日晕

2020/7/14 18:37:54
万年历日历:日晕知识
日晕知识
日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我国,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的日晕奇观,比较被大家熟知的就是在2008年奥运圣火湖南传递结束后,天空出现了日晕奇观。好多朋友想来了解下,日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日晕是由什么因素形成的?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日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日晕的形成条件是当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就会形成冰晶,这些冰晶聚集到一起就形成了卷积云,只有六菱体的冰晶才能折射太阳的光线,将光线分解。另外在卷积云形成的过程中,大气层必须保持稳定的状态,没有形成强风,稳定和规则分布的冰晶才可以折射出日晕的现象。日晕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多日同辉的现象,这是和观测者的观测角度有一点的关系。

日晕多出现在春夏季节日,日晕现象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前兆。当积雨云不断的聚集后,云层的厚度会慢慢增加,积雨云的饱和度越来越大,最终冰晶会从高空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后融化,最终形成降雨。所以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所以见到日晕现象的时候,要做好防风防雨的准备,天气可能也会带来降温,注意防寒保暖。

因为日晕现象是和太阳光的折射有关系,所以人们在观测日晕现象的时候,不能要用肉眼长时间的光看,尽量可以佩戴墨镜后观看,或者短时间的用肉眼观看日晕现象也是可以的。

我们把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这种光圈叫“晕”。太阳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日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月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现象。晕圈的颜色一般是内红外紫的,成彩色光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在月亮周围形成光圈。有时也呈银白色光圈。这些‘晕’其实就是卷层云,我们上科学课的时候也说到,冷空气遇到暖和的湿空气,就形成要下雨的云。这时,天上很冷,水滴都冻成了六角形的冰晶,当晚上的月光照射这些冰晶时,就形成了月晕。月晕有大圈,如图1。也有小圈,只在月亮边上出现。

广州日晕

广州日晕:2008年04月06日12时36分,广州上空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灰白色圆环,圆环的旁边则是从内而外依次出现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光环外围的七色光圈各色之间的过渡十分清晰明朗。13时05分,光环消失。广东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何夏江介绍说,这种比较少见的天气现象就叫做日晕。“中午有高云、卷层云,看到的是日晕。有完整而且明显的22度晕圈,色带排列内红外紫。”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日晕虽然少见,但也会在春夏季节现身。

2008年7月13日中午,在忻州神池的天空中出现了日晕,持续了1个钟头。

韶山日晕

湖南韶山日晕:2008年6月5日,奥运圣火湖南传递在韶山结束后,天空出现日晕奇观,毛氏宗祠前为圣火欢呼的人们仰望奇观。当天奥运圣火湘潭、韶山传递结束仪式后现场出现日晕奇观。在韶山管理局工作的毛岸平早早等候在交接点上,当手中的“祥云”被点燃后,他高擎着火炬,另一只手不断向周围群众致意。在韶山的50名火炬手中,还包括现任韶山村党支书毛雨时、抗震救灾英雄蒋爱兵等人,蒋爱兵点燃设在终点的圣火盆,奥运圣火在韶山的传递结束,同时在湖南的传递也随之落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在韶山的奥运圣火传递结束之后,天空中的太阳出现了一圈光晕,非常美丽。日晕也吸引了大批观看圣火的观众观看,并啧啧惊叹。

耒阳日晕

湖南省耒阳市日晕:2008年8月8日10时40分在湖南省耒阳市上空出现日晕现象。城区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拿着手机,相机对着太阳拍照。都说从未见过这美丽的景象,并且相信是奥运能够成功举办的预兆。日晕现象持续到11时55分结束。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

导语:虽然日晕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但想要看到它,还是要讲缘分的。有的人可能一天内看到了几次,但有的人可能一次都没有见过。对于没见过的人来说,真的很像知道它长什么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的,即日晕壮观唯美的图片汇总。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1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2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3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4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5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6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7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8

日晕简介:

晕,又叫圆虹,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它的形成与高云有关。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往往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以太阳为中心、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冰晕。

在某些国家,一年至少有130天会出现最普通的22°日晕。

日晕观测:

晕出现时不要长时间用肉眼观看日晕,以免灼伤眼睛。天气要下雨时,往往会在高空中出现象鸟类羽毛般的卷云,接着在卷云的下面6千米左右空中出现含雨的卷层云。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即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这就是日晕。

日晕说法:

日晕多出现于春夏季节,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其意思就是若出现日晕的话,夜半三更将有雨,若出现月晕,则次日中午会刮风。日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但说这种现象可以预兆气候的旱涝,地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天文知识

日晕是什么意思 出现日晕预示着什么

日晕多久出现一次 下一次日晕是什么时候

日晕古代预兆是什么 日晕天象预示着什么

佛家看日晕预示着什么 佛教日晕是什么的征兆

日晕古代预示灾难发生 古代日晕代表什么灾难

太阳晕圈有什么征兆 太阳晕圈原因是什么

日晕预示着什么 日晕出现是地震的预兆吗

日晕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日晕奇观是什么现象


日晕和月晕是什么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看到天空中奇妙的现象,那就是日晕和月晕。有些朋友不清楚日晕和月晕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就来讲讲,日晕和月晕是什么意思?日晕与月晕的含义是什么?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日晕和月晕是什么意思

日晕的意思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月晕的意思是光透过高空卷层云时,受冰晶折射作用,使七色复合光被分散为内红外紫的光环或光弧,围绕在月亮周围产生光圈。

日晕或月晕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一般日晕预示下雨的可能性大,而月晕多预示着要刮风,月晕有时候会有缺口,缺口的方向便是刮风的方向。所以,民间有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和“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卷层云本身不会产生降雨,但其后的含有大量水分的中低云就有可能下雨,所以我们才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晕’的出现预示着很快就会刮风下雨。是不是出现‘晕’就一定会刮风下雨呢?不一定,是不是刮风下雨就要看卷层云而后的中低云是怎么发展的。

如果它们继续发展,云量增多,云层增厚,就会刮风下雨。无论是接连数天的‘晕’还是昙花一现的‘晕’,都应看‘晕’后中低云的发展速度。中低云发展移入快,降水来得快;发展移入慢,降水也就姗姗来迟;不移入,则不会有降水。

日晕和月晕的介绍

日晕、月晕都是由冰晶折射而成的,与彩虹产生的原理一样。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句气象谚语指天气变化,本意则是月光照射在云层上而出现了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

晕可分为有“小晕”和“大晕”,“小晕”即22度晕,“大晕”即46度晕。小晕是以发光体为圆心,角半径为22度的一种内圈呈淡红色,外圈偶尔为紫色或白色的光环,光环内的天空明显较光环外的暗。而大晕则是角半径为46度的晕环,十分少见,一般比小晕暗。

月晕在古代称为毛月亮,也有地方称之为风圈。

日晕的传说

天上出现很多太阳,确实很多人没见过。除了担心地震,还有老百姓想起了古代传说后羿射日的故事。这个传说讲的是在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于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

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弓箭,开始了射日的战斗。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想起这个故事,人们就猜测,这次大庆出现四个太阳同时出现,会不会和古代一样,大庆也会天干地裂,出现持久的干旱呢?

大庆市地处北方的松嫩平原,属于典型的半干旱气候区。一直以来,大庆市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水分不足,有十年九旱的说法。那么,这次天上出现这么多太阳是会不会出现地震或者加剧干旱?会不会真的像传说那样带来巨大的灾难?一时间,市民们议论纷纷。大庆市气象局召集专家会商讨论这种气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天上出现这么多太阳,许多专家也是第一次看到。通过查阅气象资料和结合这几天大庆的气候,专家们判断这应该是一种日晕的现象。


日晕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导语:日晕即太阳周边出现一圈光晕的现象。有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意味着会发生旱涝或地震啥的,但实际上,这并没有科学依据,它其实只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那么,到底日晕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日晕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日晕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日晕成因

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与高云有关。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往往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以太阳为中心、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冰晕。

晕通常呈环状或弧状,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由太阳照射冰晶反射至人类眼睛称为“日晕”,而月球照射冰晶反射至人类眼睛则称为“月晕”。 大气中的冰晶通常是由卷状云带来,当太阳光射入冰晶时,则反射于人类眼睛,产生环状或弧状的卷圈,通常为内圈红光,而外圈为紫光。

划分:

分为9,18,20,22,23,24,35,46度晕,这些晕里22度最常见,其次46度,其他十分少见。

锥晶晕,按光路通过锥面的路数不同,它一共有6种度数: 9°,18°,20°,23°,24°,35° 。

在1997年智利的一次冰晕中,科学家发现了28°的晕 。

关于日晕的征兆:

日晕

天上出现很多太阳,确实很多人没见过。除了担心地震,还有老百姓想起了古代传说后羿射日的故事。这个传说讲的是在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于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

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弓箭,开始了射日的战斗。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想起这个故事,人们就猜测,这次大庆出现四个太阳同时出现,会不会和古代一样,大庆也会天干地裂,出现持久的干旱呢?

据气象专家介绍,日晕是一种常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它的形成与高云有关。高云一般由微小的冰晶组成,这些冰晶相当于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高云中蕴含的冰晶时,经过两次折射、反射便形成了日晕。由于蕴含冰晶的高云一般是雷雨天气入侵的“先锋”,所以日晕的出现,往往预兆着天气在短时间内便会转坏。故民谚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之说。

但说这种现象可以预兆气候的旱涝,地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先关谚语:

日晕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础润而雨,日晕而风。(出自《诗经》)

月光带枷,大雨落下。

月亮生毛(晕或华),大雨冲壕。

晕的出现,是由于有富含冰晶的卷层云存在,而卷层云通常出现在气旋的前端。与气旋对应的地面锋面后方数百公里处,就是云雨区。随着地面锋的推移,云层愈来愈低,风力逐渐增强,并有降水出现。因此,日(月)晕的出现,就预示着风雨天气即将到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晕的出现一定是下雨的征兆、月晕的出现必回刮风,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天气条件。如若只是气旋的边缘经过,则不一定会有雨,也许只是云层增厚、风力增强、风向改变而已。在热带气旋的外缘也有卷层云存在,同样会形成晕。所以在台风季节,低纬度地区看到天空存在卷云并出现晕时,可能是台风将至的征兆。

天文知识

佛家看日晕预示着什么 佛教日晕是什么的征兆

日晕古代预示灾难发生 古代日晕代表什么灾难

太阳晕圈有什么征兆 太阳晕圈原因是什么

日晕预示着什么 日晕出现是地震的预兆吗

日晕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日晕奇观是什么现象

日晕奇观图片2021最新 日晕壮观唯美的图片汇总

日晕奇观是什么意思 日晕是彩虹吗


日晕天象预示着什么

看到日晕天象的时候,大家总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想法,因为看上去很奇特而且壮观。有些人觉得日晕天象是有预示作用的,那么,大家知道日晕天象预示着什么?日晕预兆着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日晕天象预示着什么

古人认为,如果天空中出现日晕的现象,不但不是好的兆头,还是一种灾难的象征。例如,日晕后会出现旱涝,地震等灾害,还有一种说法是预示这战争。但不管预示这什么,我们都要有科学的依据,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人该有的态度。

日晕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兆,预示着灾祸。从阴阳学的角度看,日晕的出现和阴阳交和有关系,阴阳交和则意味着男女关系。因此,古人说“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阴阳不和,昏姻错乱,淫风流行,男女互相奔随,则此气盛。”(《尔雅。释名》)又说“晕不时见,女谒乱公。晕者,阴阳交接之气,阳唱阴和之象。今失节不见,似君心在房内不修,外事废礼失义,夫人淫恣而不敢制,故曰:‘女谒乱公。’”(《易通卦验》)或说“清明后十日晕始见,小雪日晕藏不见,晕不收藏,妇不专一。”

日晕的另一个预兆就是战争或者武力。在古代兵阴阳家看来,日晕是引导进攻的标志,“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因而随着虹进攻它停驻的位置,必然能获得胜利。“日晕有白虹贯内出外者,从所止战胜。”(《杂兵书》)“攻城,有虹从南方入饮城中者,从虹攻之胜。白虹绕城不匝,从虹所在击之胜。谨守其缺,贼乃从其地破走。”

日晕相关谚语

民间有个谚语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月晕的出现,就意味着风雨天气即将到来。所以,出现日晕现象并不是坏的预兆,只是一种正常的天气变化,也没有资料表明幻日和地震有关系。经过气象局专家们的耐心解释和宣传,大庆市老百姓终于放下心来。这次幻日现象给许多老百姓虚惊一场。我们如果多掌握一些气象知识,还可以根据气象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多日同辉

出现所谓的多日同辉这种天气现象,它所需要的气象条件是比较苛刻的。首先天空得有适量的云,这个云是产生几日同辉现象的物质载体,云太少了以后它形成不了,云太多了以后就会把光直接吸收掉,于是光也射不到地面上来。第二个条件就是空气中必须得有足够多的水汽,一般的都须为六菱体的冰晶存在,这样才能产生光的折射。最后一个就是对风的要求,风得比较小,大气层也得比较稳定,否则,有规则的冰晶就会被打乱,这样也形成不了有规律的光的折射现象。

日晕介绍

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的光学现象,是太阳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卷层云中的冰晶折射或者反射而形成的。当太阳光被冰晶折射两次之后,就会分散中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光,然后在太阳周边形成一个或者多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彩色圆环,就形成了独特的日晕现象。一般日晕围绕太阳的环形,颜色绚丽多彩。日晕的出现也预示着天气可能要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般日晕在春夏季节出现的比较多,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俗语。所以日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天气变化的征兆,目前也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天气的变化,跟日晕有太大的关系。只能一定程度上证明天气可能有变化,天气可能会下雨或者变阴天。

日晕出线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用眼睛观看,避免灼伤眼睛。当然,我们在观察日晕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毕竟当我们在欣赏日晕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站的地方不合适而发生危险,或者是因为太过于关注日晕而导致被小偷盯上,丢失了财物。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当然,现在的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但是对于古代的人来说,这种景观往往都会被赋予神奇的色彩。而且日晕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在太阳或者是月亮周围出现了一道光圈,而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做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叫做月晕。


出现日晕预示着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在天上看到日晕,许多人觉得日晕看上去很漂亮,外面有一圈光环。有些人认为出现日晕是有预示的,那么,大家清楚出现日晕预示着什么?出现日晕天象预兆着什么?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出现日晕预示着什么

日晕预示着一种不祥之兆,也就是灾祸。从阴阳学的角度看,日晕的出现和阴阳交和有关系,阴阳交和则意味着男女关系。因此,古人说“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阴阳不和,昏姻错乱,淫风流行,男女互相奔随,则此气盛。”(《尔雅.释名》) 又说“晕不时见,女谒乱公。晕者,阴阳交接之气,阳唱阴和之象。今失节不见,似君心在房内不修,外事废礼失义,夫人淫恣而不敢制,故曰:‘女谒乱公。’”(《易通卦验》) 或说“清明后十日晕始见,小雪日晕藏不见,晕不收藏,妇不专一。”

日晕的另一个预兆就是战争或者武力。在古代兵阴阳家看来,日晕是引导进攻的标志,“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因而随着虹进攻它停驻的位置,必然能获得胜利。“日晕有白虹贯内出外者,从所止战胜。”(《杂兵书》)“攻城,有虹从南方入饮城中者,从虹攻之胜。白虹绕城不匝,从虹所在击之胜。谨守其缺,贼乃从其地破走。”(《黄帝占军诀》)

大家最熟悉关于日晕的说法就是白虹贯日。通常认为日为君王之象,虹为臣象。白虹贯日可以认为是臣下弑主的象征。两个著名的刺客故事出现了这个形象。第一个是“聂政刺韩相,白虹贯日。”(《战国策》)据说“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战国策》)这次刺杀真是惊天动地,聂政置兵戟卫士而不顾,直上而杀韩傀,居然一刀刺中两人,真是宛如白虹贯日啊。

另一个就是刺秦王,“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史记邹阳列传》)这个说法语焉不详,让人迷惑:既然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征兆,应该是成功之象,为何燕太子丹要害怕呢?但是另一种说法却是“荆轲发,后太子见虹贯日不彻,曰:吾事不成矣。后闻轲死,事不立,曰:吾知之矣。”(《列士传》)既然贯日不彻,当然预示着刺秦不利。

早期古人对于日晕的成因认识大多从阴阳学出发,或者认为日晕是其他天体变化而成,比如认为“镇星散为虹霓”(《河图稽耀钩》),“枢星散为虹霓”(《春秋运斗枢》),“霓者,斗之乱精也。斗失度,则投霓见”(《春秋演孔图》)。到了唐代,古人对于日晕虹的认识已经接近了现在的说法,著名学者孔颖达认为 “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礼记月令》疏)以“斜风细雨不须归”而闻名的唐代诗人张志和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模拟成虹的实验方法,“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而不可直者,齐乎影也。”(《玄真子》)到了南宋,以地理学闻名的著名学者程大昌记述了露滴分光的现象,“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欲坠不坠,则皆聚为圆点,光莹可喜。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同时,他还认识到峨嵋佛光也是同样的成因,“此之五色,无日不能自见,则非因峨嵋有佛所致也。”

日晕简介

日晕,又叫圆虹,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它的形成与高云有关。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且与太阳在同一圈上的冰晶,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往往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以太阳为中心、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冰晕。

在某些国家,一年至少有130天会出现最普通的22°日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