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立夏即夏天的开始,立夏之后,景色会逐渐向夏季变化,慢慢的,树木越发的茂盛,夏花开始绽放,直到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我国古代诗人其实描写立夏节气的诗句古诗还蛮多的,你读过哪些关于立夏的诗句古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立夏时节的优美古诗句吧。
关于立夏的诗句古诗 立夏时节的优美古诗句
立夏古诗
《立夏》
赵友直(宋代)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立夏》
陆游(宋代)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咏廿四气诗 立夏四月节》
元稹(唐代)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立夏古诗句
《阮郎归立夏》
张大烈(未知)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宋代)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前二日作》
陆游(宋代)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立夏诗句
《立夏日纳凉》
李光(宋代)
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
《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
王迈(宋代)
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
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
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
春到园林邮传哉,藤阴次第庇莓苔。
愿春长在人长健,何惜与春归去来。
《立夏》
薛澄(宋代)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导语:端午节是一个节日内容非常丰富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传统美食也是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习俗。那么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品你知道吗?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当然要有粽子了,除了粽子还有很多的美食,下面我们就从古诗词里看见端午节美食。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1、粽子
端午食粽的习俗由来已久,且盛行不衰。时至今日,端午节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种类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口味有咸甜之分。南方粽子以苏州、宁波、嘉兴等地最负盛名,馅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枣泥为主;北方粽子以小枣粽为代表,常见馅料有小枣、果脯等。
2、饮雄黄酒
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不过,因雄黄具有抗菌、解毒、燥湿功效,故到了端午节这天,还会有人家会以雄黄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黄熏条的,希望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3、茶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有煮茶蛋和盐水蛋吃的习俗。当地人还将鸡蛋、鸭蛋、鹅蛋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给小孩挂在脖子上,希望孩子平安无事、逢凶化吉。
4、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地农村在端午这天要吃大蒜蛋。是将大蒜和鸡蛋一起吃煮了早餐食用,有些地方煮大蒜蛋时还会放几片艾叶。早餐吃大蒜、鸡蛋和烙油馍,据说可以避“五毒”。
5、油糕
端午节吃油糕是陕西蓝田县的传统习俗。油糕是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桂花、核桃仁、玫瑰花和猪油制成的馅,然后下油锅炸。炸好的油糕金灿灿的,外酥里甜,一口咬下去,让人垂涎三尺。
6、打糕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过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打糕是将艾蒿和糯米饭放在石臼或木槽里,用长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7、煎堆
煎堆,又叫麻团、麻球等,是用面粉、糯米粉或番薯粉和白糖调成糊状,下油锅炸制而成,很有嚼劲,特别香甜。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煎堆。相传古时,闽南一带端午前后是雨季,民间说天公破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停了,人们都说天补好了,这一食俗也就流传至今。
8、艾馍馍
端午食艾可以杀菌驱虫,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不少地方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后与艾蒿一起蒸馍馍吃,口感清甜、柔糯。
9、面扇子
端午吃面扇子流行于甘肃、宁夏一带。当地人把发面做成扇子形状,有多层,每层撒上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形状的花纹,再染上颜色,极为好看。
10、薄饼
闽南、温州部分地区,端午节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用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锅上摊成形似圆月、薄如婵娟的半透明饼,卷上炒熟的豆芽、瘦肉丝、香菇等馅料,做成筒状食用,跟春卷做法相似。
11、绿豆糕
武汉、南京、芜湖、西安等地端午这一天必定会吃绿豆糕。“糕”与“高”同音,寓意飞黄腾达,与端午粽子一起吃又有“高中”的意思,对于准备参考的学子来说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12、五黄
“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江浙一带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江南传统中的端午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现用黄酒替代)。
13、五红
据说端午节吃五红可以驱五毒,整个夏天都能辟邪避暑。不过,五红的内容各地并不一样,这些食物的共同特点就是煮熟后呈红色。五红一般至红苋菜、龙虾、红油鸭蛋、烤鸭、黄鳝。
其实,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主要都是为了祛暑辟邪。
14、五白
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端午的特色是吃五白,五白一般只茭白、白斩鸡、白豆腐、白切肉、白蒜头。
从古诗词里看见端午节美食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过端阳节的时候,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并且在家门口贴上了黄符纸,虽然贴了这么多辟邪的东西,但是还是担心债主找上门来,这首诗表现了贫困人民过端午的真实生活情况,幽默中带着一点苦涩。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1、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武元衡《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3、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杜牧《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9、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导语:每个节气,诗人都留下了相应的诗句,有的是描写该时节的景色,有的则是借景抒情。马上就是大暑节气了,那么,古人写下了哪些关于大暑节气的诗句呢?您最喜欢哪一句?以下是小编汇总的关于大暑节气的古诗词大全,一起来对这些大暑节气诗词鉴赏一下吧。
大暑节气诗词鉴赏
大暑节气
《西江月时在天长,正当大暑》
元代:尹志平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
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
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宋代:陈天瑞
迅翻趋炎歊,高标閟幽雅。
隐士何所营,茇之清荫下。
故居禾签生,帡幪若大厦。
熟卧南风边,飞梦游虞夏。
五弦天上鸣,击壤歌满野。
起来记遗音,析薪有樵者。
大暑古诗
《点绛唇题绛州花萼堂时大暑回自河中》
元代:王恽
一榻清风,故山邂逅欣相遇。
绿阴池树。荡漾瑶翻处。
赤日红尘,前日中条路。
人良苦。壮心如故。快叱王阳驭。
《乙未六月大暑》
元代: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
宋代: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夏诗》
南北朝: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大暑诗词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大暑道中》
宋代:彭汝砺
高堂卧清风,顾我岂不欲。
王事不可缓,驱车冒炎酷。
赤日暴形骸,毛发几焦秃。
义命有固然,勤劳不为辱。
《大暑息林下》
宋代:彭汝砺
溪流转东西,日色不可障。
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清旷。
行矣难少留,白云在吾望。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销夏》
唐代: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小暑来了,天气热了,雨时多了,西瓜熟了,出汗多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和作息。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小暑诗句古诗大全是什么?关于小暑的古诗词大全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小暑诗句古诗大全
1、《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2、《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3、《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4、《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5、《登沃州山》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6、《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8、《小暑六月节》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9、《纳凉》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小暑饮食习俗知多少?
考虑到炎热的天气,人们在夏天往往会吃得比较清淡。
一些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等功效。日常生活中,可以把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对安神入睡有一定帮助。
民间也保留着“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用新收获的稻米做饭,要祭祀祖先和“五谷大神”,也会吃尝新酒。城市里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再吃一些新上市的蔬菜等。
“鸭汤、冬瓜汤性凉,比较适合夏季食用。”王娟说,同理“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用荷叶、薏米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也可以适当食用。”
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滋补身体。有一种说法是,“羊”与”阳”谐音,夏季新陈代谢比较快,阳气损失较多,这样能够补充阳气。
小暑节气养生食谱有哪些
1、苦瓜排骨汤
苦瓜,排骨,酒一大匙,盐一茶匙,葱段,姜片,绍酒,盐适量。首先把排骨剁成块,汆水;苦瓜切成普通块;陈皮洗净;姜切片。然后凉水,放入姜片、陈皮、排骨2大火烧开,转小火炖30分钟。最后放入苦瓜炖20分钟,放入其他作料即可。
2、炒鳝片
鳝鱼1条,黄瓜半根,红尖椒半个,笋片、木耳、姜片、葱花、蒜粒各适量。料酒、酱油各1大勺,盐、味精、香油各适量。黄瓜洗净切菱形片;尖椒去蒂及子,洗净切三角块。鳝鱼切成两片,再切成菱形片,用一半料酒和酱油抓拌。油烧热,煸香葱茬、姜片、蒜粒,放入鳝片翻炒,调入酱油、料酒、味精、盐,见鳝片支楞起来,放入黄瓜、红尖椒、笋片、木耳,炒至黄瓜断生熄火,滴入香油。
3、素炒豆皮
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关于荷花的诗句:1、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4、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5、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6、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10、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11、山有扶苏,隰有荷华。1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14、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1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1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17、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18、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1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20、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21、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22、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23、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24、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