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地震最新消息,今天(2日)中午北太平洋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其为海域地震,对此大家都比较担心会不会引发海啸,那么,到底此次地震会引发海啸吗?从海啸形成条件来看,此次地震引发海啸概率不高。
北太平洋发生5.8级地震
北太平洋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2日12时53分在北太平洋(北纬31.45度,西经133.40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会引发海啸吗?
概率不大。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
该地震带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80% ,集中了全世界80% 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90% 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包含地区:
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国家: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文莱、加拿大、哥伦比亚、智利、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东帝汶、萨尔瓦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尼、日本、中国、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拿马、秘鲁、菲律宾、俄罗斯、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鲁、美国。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海沟:阿留申海沟、布干维尔海沟、克马迪克海沟、日本海沟、千岛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菲律宾海沟、琉球海沟、汤加海沟、雅浦海沟。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可可斯板块、欧亚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南美洲板块。
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最新消息,今天(9日)下午14时07分亚得里亚海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为海域地震,那么,会引发海啸吗?根据海啸的发生条件,此次地震并没有达到引发海啸的条件,所以发生海啸的概率不高。
亚得里亚海发生5.6级地震
亚得里亚海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9日14时07分在亚得里亚海(北纬43.90度,东经13.35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亚得里亚海位于什么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
其中一部分从堪察加开始,越过中亚,另一部分则从印度尼西亚开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它们在帕米尔会合,然后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区,再出亚速海。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 ,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释放在海岭地震带。
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 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
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亚得里亚海简介:
亚得里亚海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大海湾。在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之间,通过南端的奥特朗托(Otranto)海峡与爱奥尼亚海(Ionian Sea)相通。长约800公里,平均宽160公里,平均水深444公尺,最深处1324公尺,面积131050平方公里。北浅、南深,平均水深240米,南部最大水深1324米。
海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空晴朗,日照充足,高温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旋活跃,阴雨日多,海域东岸降水量较多,个别迎风坡处降水量达4000毫米以上,背风坡和西岸降水较少。
导语:墨西哥是一个海岸线非常长的国家,这也早就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墨西哥位于比较活跃地震带上,经常会发生地震,如此就有可能会引发海啸。那么,墨西哥7.4级地震会引发海啸吗?到底地震引发海啸的条件是什么?一起来了解。
墨西哥7.4级地震会引发海啸吗 地震引发海啸的条件是什么
地震海啸
可能会引发海啸。在墨西哥发生7.4级地震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向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发出海啸预警。
据当地消息,地震还在瓦哈卡州海岸引发了一场小型海啸,但暂时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墨西哥地震局称,瓦图尔科(Huatulco)海滩的海平面上升了60厘米。这个海滩以往颇受美国和加拿大游客青睐,但现在由于新冠疫情变得非常安静。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地震引发海啸的条件是什么?
海啸成因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虽然中国的海岸受海啸的影响不大,但中国东部的海岸地区地势较低,许多地区,特别是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只高出海平面几米,受海浪的浪高影响极大。从成灾的角度来看,小海啸,大灾难的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做好灾害预防工作。
为什么海啸来袭之前,海潮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呢?大多数情况下,出现这一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导致海面下降。海啸冲击波于一般海浪相比,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地震局所称,地震海啸是指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两种,前者是海啸到海岸时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后者则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所以,看到海潮不正常回落,往往是灾难来临的前兆。
地震专题: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今日(1日)地震最新消息,北京时间今早5时42分意大利南部海域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80千米。那么,既然是海域地震,会引发海啸吗?从引发海啸的地震条件来看,此次地震还不构成引发海啸条件,所以导致海啸的概率不大。
意大利南部海域发生5.4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1日05时42分在意大利南部海域(北纬39.95度,东经15.60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80千米。
会引发海啸吗?
概率不大。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意大利位于什么地震带?
地震
意大利位于欧亚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也叫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并包括非洲北部,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地震带,总长约15000公里,宽度各地不一,在大陆部分常有较大的宽度,并有分支现象。环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其余的较大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欧亚地震带西起葡萄牙、西班牙和北非海岸,东去经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伊朗至帕米尔北边,进入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南边沿喜马拉雅山山麓和印度北部,又经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至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
地震
欧洲很少发生地震,但意大利则是个例外,这是因为它处于非洲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非洲板块每年都在以2厘米左右的速度上升,释放能量,这使得意大利随时处于地震的“活跃地带”,尤其是山脉绵延的中部地区。因此意大利每隔5到10年就会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从地质学角度分析,意大利所属的亚平宁半岛本就属于地震多发地,地质断层几乎贯穿整个国家。亚平宁半岛以西属于欧亚大陆板块,以南为非洲板块,后者以缓慢速度向北移动。此外,半岛以东还存在一个朝东北方向移动的阿德里亚小板块,几大板块间的挤压或者拉伸可能引发地质活动,待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
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是比较多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是几几年?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是在哪一年?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是几几年
核泄漏是2011年。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福岛县周边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路透社指出,这是自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最严重的一场核事故。
由于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的影响,总共有近5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大量日本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并对东京电力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然而,十余年过去了,仍有数十件诉讼案件未被了结。
日本最高法院首次要求东电赔偿福岛灾民
当地时间3月4日,围绕因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而避难的居民们要求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赔偿的3个集体诉讼,日本最高法院第2小法庭做出了驳回东电几乎所有上诉的决定。据此,共计约3600名原告将获得1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70万元)的赔偿。
报道称,3个集体诉讼分别为,福岛县和邻县的受灾者提出的福岛诉讼,前往千叶县的避难者提出的千叶诉讼以及去往群马县避难的群马诉讼。福岛诉讼要求赔偿10.1亿日元,千叶诉讼要求赔偿1.2亿日元,群马县要求赔偿2.7亿日元。日本政府和东电负担赔偿款的比例,将通过最高法院作出最终判断。
核电站事故等级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8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从4级提高为5级。这是日本迄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官员18日在记者会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和3号机组的核泄漏等级为5级,4号机组的核泄漏等级为3级。
3月26日,福岛核泄漏放射量达到6级“重大事故”水平。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近日启用“紧急状态放射能影响快速预测系统”(SPEEDI),以近期各地的放射能测定值为依据,对福岛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扩散量的数值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从事故发生的12日上午6时至24日零时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放射性碘的总量约为3万万亿~11万万亿贝克勒尔。这个数值已经超过美国三里岛核事故(5级),相当于国际评价机制的6级“重大事故”水平。而部分地区的土壤核污染水平,已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当。有分析称,核泄漏依然在持续,核电站周边的土地很可能无法再继续使用。根据国际原子能现象评价机制(INES),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性为最高等级7级的“特大事故”。官方说法是,切尔诺贝利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达到“几万万亿贝克勒尔”,也有说法认为,那次事故的放射总量实际为180万万亿贝克勒尔。
日本核辐射扩散至北京等7省市
继黑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之后,环保部门又在山东省、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浓度均在10-4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此外,在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还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其浓度均在10-5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
由于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仅相当于一人乘坐两千公里飞机所受辐射剂量的千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正常涨落范围之内,因此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海啸的危害主要是巨浪袭击海岸、带来洪水、冲毁房屋等灾害。地震是会引起海啸的,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讲讲,地震为什么会引起海啸?地震为何会引发海啸?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地震为什么会引起海啸
外在因素和内部原因的共同作用。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海啸出现垂直断层,深度小于20-50公里,震级大于6。5级条件发生;海水压缩性小,受到地震作用,水体以同等规模的形式传递能量。
海啸波进入大陆架浅海,深度变浅,能量更为集中,波高增大,出现10-20米波高的海啸。滨海区域,海啸波使海水发生陡涨,像水墙,伴着巨响,瞬时侵入,又迅速退去;先退后涨,反复多次,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印尼海底地震是太平洋、印度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互相碰撞的造成的海啸波,影响到印度洋沿海,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并非所有的地震引发海啸,引发海啸的必须是垂直运动的海底地震,震级大于6级。 5级以上,深度小于20--50公里。据统计,海洋发生的地震能造成海啸的只占4% 左右。
海上飓风、台风等气候也能引发海啸,为风暴海啸,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汕头市牛田洋海域受台风侵袭,正逢大潮,引发风暴海啸,浪高10米,造成万人死亡的结局。 有地理因素:广东省沿海地区有漏斗形的地形,牛田洋与珠江口就是这种地形,易加速大气和洋流漩涡,导致风暴海啸。
滨海沿岸的山崩、曾引发海啸,1702年,有明海域山崩引发海啸,波高达50米左右,造成15000人左右死亡的结局。
1964的安克雷奇市南部沿海地带的悬崖滑入太平洋引发海啸,浪高70米。
水下核爆炸引发海啸,在瞬间释放能量,使海水剧烈振荡产生海啸。规模与核爆炸释放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海啸也越大。
美国在各个海洋中都有核导弹的核潜艇。核武器是引发海啸的隐患。核爆炸引起的海啸是局部的,影响范围有限。
海啸计算与测量
由于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下降所引起的大海浪。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是海沟侧壁崩坍等,都可成为海啸的波源。海啸自波源区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在深水中其传播速度为,g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深。当水深为5000米时,v接近于800公里/小时。海啸在大洋表面上的振幅不超过数米,但优势波波长可达数百公里的量级,优势波周期可达数十分钟。地震海啸的规模与地震震级M近似有线性关系,M<7的海底地震,几乎不产生大的海啸。
当海啸趋向近岸的浅水时,振幅增加,特别是在U形和V形海湾中,若湾中水的振动周期同海啸周期相近,将产生共振,振幅有时可达20~30米,并以近于垂直的波前向海湾四周涌来,因此常造成巨大的灾害。
造成海啸的初始扰动,可发生在离岸很远的地方,初始波数也不多,但经过传播路径上的大陆架和海岸等的多次反射和干涉,波数增多,形成若干个很大的波,相互的时间间隔为数分钟或更长一些。通常第二个或第三个波为最大。在第一个大的波动到来前数分钟(或甚至达半小时),海湾中可观测到异常的海水倒退现象。
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大地震最多,深海海沟的分布也最广泛,故地震海啸多发生在这一海域。据统计,世界上近80% 的地震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四周沿岸地区,其中受地震海啸袭击最严重的是夏威夷,其次是日本。为减少地震海啸可能造成的灾害,在夏威夷、日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以及苏联的堪察加地区,都已建立了海啸警报系统。由于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c比地震引起的海啸波速度v大很多,可用以估计海啸波滞后于地震波到达的时间τ。在震中距为△的点上,。通过观测海洋声波,也可预告海啸波到达的时间。地震海啸拍岸浪头的高低,除与地震震级、震源机制等有关外,主要决定于港口和沿海地段的地形和海岸线形状。关于海啸强度的预测,目前仍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