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南极

2021/9/26 12:58:31
万年历日历:南极知识
南极知识
南极的鱼能在冰天雪地中健康成长因为体内有啥

导语:南极是时节最寒冷的地方,但即便天气寒冷,仍有很多生物在这里生长。例如,我们熟知的企鹅,此外还有鱼等。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好奇:南极的鱼能在冰天雪地中健康成长因为体内有啥?到底南极的鱼为什么能在冰天雪地成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南极的鱼能在冰天雪地中健康成长因为体内有啥

南极的鱼为何能存活

含有抗冻蛋白质。银鱼、南极鳕鱼等多种生物都会制造抗冻蛋白质来帮助它们在冰水中生存。按理来说,它们体液中会形成冰晶,使脆弱的细胞膜和细胞组织破裂,然而,抗冻蛋白质会依附于冰晶的表面,起到阻遏冰晶的作用。

一般而言,鱼作为一种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水温的改变而改变,变得和水温一样,以此来适应周围的环境。鱼类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鱼类血液的冰点是-1℃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温度到-1℃以下,鱼就会被冻成“冰棒”。而南极海水的温度常年低于这个冰点温度,普通的鱼儿是无法在这里生存的。

可是科学家发现,南极的鱼不仅没有被冻成冰块,还若无其事地游来游去,繁衍生息。那为什么这里的鱼不怕冻呢?

以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南极鳕鱼为例。南极鳕鱼体形较粗、较胖,表皮是一种自然的带有黑褐色斑点的银灰色。它主要生活在南极附近比较寒冷的海域之中,甚至在位于南纬82°的罗斯冰架附近都有可以找到它们。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与其他地区的鱼相比,生活在南极的鱼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成分——糖肌,以它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这些鱼面对寒冷。科学家把这种东西叫作抗冻蛋白质(Antifreeze Proteins),这种抗冻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能与冰或水相互作用,降低水结冰的温度。除此之外,还能随着海水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夏天,抗冻蛋白停止产生,直到冬天才继续发挥“魔力”。

抗冻蛋白有两种主要功能:

冰天雪地中的鱼

第一是热滞活性(the rmalhysteresis activity,THA),抗冻蛋白以非依数性形式降低水溶液的冰点而对其熔点(melting point, MP)影响甚微,从而导致水溶液的熔点(MP)和冰点(freezing point,FP)之间出现差值。即它可以改变冰鱼的体内环境,降低血液的冰点,阻止冰晶的形成。

第二是冰重结晶抑制(ice recrystallization inhibition,IRI),冰重结晶(IR)解释了一个热力学上有利的过程,其中较大的冰晶的形成以牺牲较小的冰晶为代价,较大的冰晶对于冷冻保存的细胞以及栖息在极地或寒冷地区的生物体可能是致命的,而抗冻蛋白可以在非常低的浓度下抑制冰重结晶。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形成了冰晶,抗冻蛋白会把冰晶的开放面直接黏住。这是一种直接干涉,从物理层面干预了冰晶的变化,使得它们无法轻易地扩张、融化或者重新冻结。这样就保障了安全的体内环境,让冰晶数量变得很少,而且很稳定。

南极鱼身上的这种蛋白质使得它们可以在零度以下的水域维持非结冰的状态。也就是靠这种“天赋”,南极鱼才能在冰冷的海水里自由游弋。

南极的鱼生存奥秘:

南极的鱼

在与罗斯海相对的南极大陆的麦克默多海峡,长年水温从海面直到水下的几百米,都在零下1.9℃左右,而栖居在这种环境中的某些鱼类,血液的冰点却在零下2.0℃到零下2.1℃之间,由于血液的冰点比海水的冰点要低一些,所以它们在低温下生活,才不致被冻死。

与栖息在冰海中的鱼类不同的是,栖息在温带的鱼类,它们血液的冰点却只有-0.8℃左右,这些鱼类,就无论如何都不能在酷寒的海水环境中生存了。温度鱼类的血液冰点下降,主要由存在于血液中的低分子物质,尤其是氯化钠(NaCI)在起作用。于是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是否生活在冰海里的鱼类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盐类。就目前人类所知,氯化钠等盐类对生活在南极海域鱼类血液冰点下降所起的作用,还不到70% ,这就使人想到,那一定是有另外的物质在起着神秘的作用。

在1953年,美国沃兹堡海洋研究所的斯科兰德等人发现,生活在南极海域的鱼类血液中,都存在着一种高分子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使得这里的鱼类血液冰点降低。随后,他们为阐明这种物质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70年前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德佛里斯等人又指出:上述那种具有抗冻作用的高分子物质,实际上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糖蛋白质。他们从生活在南极海的,两种特殊鱼类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糖蛋白质,称为“冰点下降糖蛋白质”(缩写为FPD糖蛋白质,FPD是英文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的缩写)。它们主要有三种,用超速离心法和渗透压法测定它们的分子量时表明,三种FPD糖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别为:11,000、17,000、21,500。三者之间除分子量不同外,在化学组成上没有任何差别。

这种被分离出来的FPD糖蛋白质的作用,并不能通过摩尔浓度与冰点下降度之间的关系来说明(通常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越大,冰点的下降度越大)。这三种糖蛋白质虽然其都是化学性质一样的蛋白质,但当其结构成较大分子量的此类糖蛋白质时,其分子量越大,抗冻效果就越明显地增大。如果我们用每毫升溶液所含溶质的毫克数这样一种浓度,来与糖蛋白质和氯化钠对冰点下降的作用相比较,就会发砚:当浓度都在10毫克/毫升以下时,虽然NaCI的作用比FPD糖蛋白质要大,但是,当按摩尔比计算时,FPD糖蛋白质的作用,实际上要比NaCI的效果大约200~500倍。此外,研究者还发现,FPD糖仅起着降低血看障低血液冰点的作用,而对物质的熔点几乎没有影响。

存在于鱼血液中的三种FPD糖蛋白质的浓度,总浓度为8毫克/毫升左右,它能使血液的冰点降低约0.6℃。

由此可见,极地冰海中的鱼类在长期的进化中生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特珠物质,如FPD糖蛋白质,以及NaCI等盐类所起的作用,终于能使鱼类巧妙地降低血液的冰点,从而使海水的温度高于它们身体血液的冰点,它们也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极冰下生活了。


南极北极哪里更冷为何

南极的面积比较小的,这里的天气非常恶劣,所以这是没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学习一下,南极北极哪里更冷为什么?南极北极哪个地方更冷为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南极北极哪里更冷为什么

一、获得太阳辐射热量不同

1、南北极的太阳高度有所差异。太阳高度是太阳辐射的决定因素。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圆体,其北极半径比大地平均水准高10米,南极半径比大地平均水准低30米,这就使得南极地区某一纬度的全年平均太阳高度小于北极,而太阳高度越小,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常年气温越低。

2、日地距离的变化。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地球正好处于近日点附近;而南半球的冬季,地球会转到远日点,这就使得南极的冬季比北极更冷。

3、南北极地区极昼、极夜的日数不同。由于地球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放慢,所以在南极圈里一年中的极夜数要比北极圈里的极夜数多。也就是说,南极地区向宇宙空间释放热量的时间比北极要长一些。

二、大气环流条件不同

南北极地区处于高纬度地区,常年受极地高气压控制。但南极周围被海洋所包围,海洋上空被“低压”控制,因而经常由大陆中心向其边缘地带吹极地东风。风力强劲,风速高达100米每秒,南极还因此得名“世界风极”。相对而言,北极地区是地势较低的海洋,周围被大陆包围,极地东风的风力相对较弱。

三、下垫面状况不同

1、海陆位置的影响。南极地区由南极大陆和附近岛屿构成,虽然被海洋环抱,但因为东部高峻的地形,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较小。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且在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下,自然比南极更为“温暖”。

2、海拔高度的影响。南极大陆平均海拔是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气温和海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平均每升高1千米,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

3、反射率的影响。冰雪层对太阳光的反射力极强,南极大陆几乎全部掩盖在厚厚的冰盖之下,冰层的厚度从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因此,南极冰盖阻挡阳光的本领明显比北极强,所以温度也更低。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没有白天和黑夜吗

有白天和黑夜。每年南、北两极,“极昼”、“极夜”交替出现。一年内大致连续六个月是白昼(称极昼),六个月是黑夜(称极夜)。

极昼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一极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极昼的范嗣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有关,其边界与极点的纬度差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所以每年春分过后,北极附近就会}f{现极昼,此后极昼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到夏至日的时候会达到最大,其边界会到达北极圈。夏至过后北极圈附近的极昼范围就会逐渐缩小,到秋分时极昼完全消失。

秋分过后,南极附近开始m现极昼,此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同会越来越大,到冬至日时达到最大,边界会到达南极圈:冬至口过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会逐渐缩小,到春分日时会完全消失。就这样周而复始,其周期为一个同归年。

极昼与极夜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原来,地球在自转时,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3.4°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个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南、北极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

昼夜交替出现的时间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改变的,纬度越高,极昼和极夜的时间就越长。在南纬90°,即南极点上,昼夜交替的时间各为半年,也就是说,那里白天黑夜交替的时间是整整一年,一年中有半年是连续白天,半年是连续黑夜,那里的一天相当于其他大陆的一年。


南极海岛惊现120米长巨妖海怪

导语:据外媒报道,近日,一位名叫Scott C Waring的人声称,他曾经看到神秘的北海巨妖游过靠近南极洲的迪塞普逊岛海岸。这只海怪似乎有120米长,形似巨型乌贼。Waring也想到了已经灭绝的史前蛇颈龙,因为这个巨型海兽掀起了巨大的波浪。也有人认为这像是人工制造的物体,一个水下不明飞行物,该照片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北海巨妖现身谷歌地图?形似乌贼身长120米

Waring表示,这个生物看起来像北海巨妖,谷歌标尺显示有30米长,形似巨型乌贼,加上触角可能超过60米长。Waring在南纬63°256.73,西经60°5732.38发现这个巨型海怪,但他无法解释如何或从何处获得这些精确的坐标。

北欧民间传说中有一只大怪物,它经常出没于北海冰冷的海水中,而且还会伸出巨大的触脚攻击过往船只。阴谋论者斯科特C.华林声称他在南纬63°2'56.73"西经60°57'32.38",即南极洲附近的迪塞普申岛海岸发现了传说中的挪威海怪。


南极海岛疑似出现海怪 体长30米像蛇颈龙

从谷歌地球上看,这只海怪从头到脚有30米长,身体中部犹如一只巨型鱿鱼。不过华林的另一种揣测是,它是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蛇颈龙。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属调孔亚纲鳍龙目,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个体较大,且长颈,因以得名。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世界尽头、无人居住的南极究竟是什么样的

《蓝色星球2》在2017年强势回归之后,小编跟随着导演的镜头,进行着一次次紧张激烈的探险,奔向我们地球上面积最广阔,但又知之甚少的海洋。在长达5年的拍摄过程中,BBC拜访了39个国家,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洋几乎所有的海域。

而这其中,最让小编感慨的就是,以“万年”为最小计数单位的南极冰盖之下,竟然藏着一个缤纷的海洋世界。你大概会想象自己是生活在那里的一条鱼,在大自然的法则之下,或悠然自得、或小心翼翼的生存着。

但南极这片古老的土地,它不属于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可以前往,却没有一位常驻居民。被冰雪加冕的南极大陆,那个看似可望不可及的世界尽头,无数次出现在梦里,此生一定要去一次。

飞猪旅行记录了2000个人去南极的真实体验,一路向南,极之所至,那里包揽了你所有的想象之中和意料之外,那个真切的南极,就在远方,有人已经开启,也等着你的到来。

穿越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是世界各地到南极洲的重要通道,被称之为“魔鬼西风带”,海峡中常常有狂风巨浪,有时浪高可达一二十米,从南极滑落下来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峡中。想要看到南极的美景,便要经过这惊涛骇浪的考验。

登录长城站

当你跨越了千山万水,到达了这片梦中的土地时,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长城站飘扬,定会被此时此景感动到流泪,这大概是来自祖国的一种归属感吧。

触摸万年冰川

晶莹的万年冰川散发着幽兰的光,乘上皮划艇,慢慢的靠近它们,伸出双手去轻轻触碰,恍惚间能将人带入一种神秘的境地。

雪地徒步,放空自己

城市的快节奏,在你不知不觉中已经吞噬了你大多数的思考时间,用一场雪地徒步给自己的节奏降降速,用片刻的宁静思考未来,整装再出发。

软萌的小动物

和软萌的企鹅、海豹、座头鲸才是这片极地的主人,作为客人的我们,除了美好的记忆,什么都不应该留下,什么都不应该带走。

乘皮划艇遨游

望着周围茫茫的冰川,漂泊在海洋中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沧海中的一栗,唯有将心胸扩展的如这海洋一般,能撑起小船,更能撑起游轮。

望着冰川海洋发呆

有一种惬意,叫静静地望着,就很美。冰川随着船舶移动,不知不觉中,守候一场日落,看它染红了目之所及的一切,心都随之平静了下来。

当你在写PPT时,南乔治亚岛的帝企鹅正跃出水面;当你看报表时,浮冰区的罗斯海豹在慵懒地享受阳光。

当你挤进地铁时,黑板须鲸的巨大尾巴凌空划下完美弧线;当你在会议争论不休时,万年白雪和幽蓝冰川正折射出神奇光芒。

当你还在感概南极的美景的时候,有人已经出发了。


企鹅在南极还是北极

企鹅是在南极。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属于企鹅目,企鹅科。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冰雪覆盖的南极便是企鹅主要的生存繁衍之地。企鹅也是现生最不怕冷的鸟类。它全身羽毛密布,并且皮下脂肪厚达二至三公分,它在摄氏零下六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很可能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南极陆地多,海面宽,丰富的海洋浮游盐腺可以排泄多余的盐分。企鹅双眼由于有平坦的眼角膜,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东西。双眼可以把影像传至脑部作作望远集成使之产生望远作用。

企鹅是一种鸟类,企鹅没有牙齿。企鹅的舌头以及上颚有倒刺,以适应吞食鱼虾等食物,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的牙齿。

企鹅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尽管企鹅的外表气度不凡,显得有点高傲,甚至盛气凌人,但是,当人们靠近它们时,它们并不望人而逃,有时好像若无其事,有时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时又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唧唧喳喳。那种憨厚并带有几分傻劲的神态,真是惹人发笑,也许,它们很少见到人,是一种好奇的心理使然吧。


南极有北极熊吗

大家都知道,在地球南极居住着可爱的企鹅,而北极有着北极熊。这时候,很多网友突发奇想,会提出:南极和北极一样寒冷,那么南极会不会有北极熊呢?而北极是否又有企鹅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南极到底有没有北极熊吧!

南极有没有北极熊

南极没有北极熊。虽然南极和北极看起来都是冰天雪地的,但实际上有巨大区别。北极圈以内主要是北冰洋,在冰层下面有丰富的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为生活在那里的北极熊提供丰富的食物。而南极圈多数由陆地构成,食物匮乏,故北极熊无法生存。

北极熊,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

北极熊在熊科动物家族中属于正牌的食肉动物,98.5%的食物都是肉类。它们主要捕食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纹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们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会打扫腐肉。

和其他熊科动物不一样的是,它们不会把没吃完的食物藏起来等以后再吃,甚至享用完脂肪之后就扬长而去,要知道对它们而言,高热量的脂肪比肉更为重要,因为它们不仅需要维持保暖用的脂肪层,还需要为食物短缺的时候储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