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全球

2021/9/26 12:58:11
万年历日历:全球知识
全球知识
全球变暖带来了哪些灾害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大气、陆地、海洋等方面的变化。现在全球气候变暖了,那么,大家知道全球变暖带来了哪些灾害?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什么危害?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全球变暖带来了哪些灾害

1、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2、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

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3、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

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泛指各种时间尺度气候状态的变化。范围从最长的几十亿年到最短的年际变化。可分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现代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介绍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尺度约104~108年,主要根据动、植物化石及各种遗迹间接研究。据考证其间经历过几次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变化的过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尺度约102~103年,这时期已有人类出现,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录、动植物群的变化、树木年轮分析等手段研究。其间经历过温暖期与寒冷期、干期与湿期的交替变化过程,全球不同地区既有同步变化,又有反向变化;现代气候变化的尺度100~101年, 利用系统的气象记录研究。一般认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北半球广大地区气候回暖,尤其是北极和高纬度地区,气温上升显著,而南半球变化不大,到1940年前后变暖现象达到高峰,以后即开始变冷。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复杂。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将使中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尤其是江河流域和海岸带低地地区以及迅速发展的城镇,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山体滑坡。人类所面临的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也可能因高温多雨加剧。


全球史上最大台风

台风可能会造成出行困难,所以提前准备些干粮和饮用水,常用药品也要备齐。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台风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全球史上最大台风是什么?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台风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全球史上最大台风

一、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泰培(305公里/小时)。

世界最大的台风出现在1979年,名为台风泰培,出现的地方位于西北太平洋,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称之为超级台风泰培,他是有纪录影响范围最大、最低中心海平面气压热带气旋。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而2013年的台风海燕打破泰培台风维持34年中心附近最大阵风的纪录。

二、泰培台风半径1110千米,风速305km/h。

台风泰培暴风半径1110千米,最高风速由260 km/h至305 km/h,但由于其主要是发生在太平洋上,造成的伤亡并不多。

三、泰培台风受灾死亡情况。

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139栋房屋倒塌,另有1287栋受损,地上浸水8157栋,地下浸水47943栋,耕地受害25451公顷,船舶受害19只。在达到最高时速后,泰培逐渐减弱并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间断的降雨,导致了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最终泰培减弱为弱风暴并于10月19日在日本登陆,一共造成了68人死亡,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台风天个人防护注意事项

1.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2.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

3.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4.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

5.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

6.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7.台风天气会令路面出现积水、地滑,这些都会影响开车或者骑车,引发意外事故。所以司机开车一定要放慢速度,骑车的朋友在恶劣天气下最好选择步行、乘坐公交车。

8.台风来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9.如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千万不要接近,更不要用手去触摸,因为这极易引发触电事故。

10.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未脱离电源前,施救者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施救,并以最快的速度联系医院进行施救。

台风导致出租房进水的损失承担

《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二条规定:“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七百一十三条规定:“承租人在租赁物需要维修时可以请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维修。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因维修租赁物影响承租人使用的,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者延长租期。因承租人的过错致使租赁物需要维修的,出租人不承担前款规定的维修义务。”

也就是说,如果租房合同没有另外规定,台风天气导致出租房进水受损的维修责任由出租人承担,如果出租人不进行维修,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并要求出租人承担相应费用,严重影响居住的,还可以要求出租人减少租金或延长租期。但这不意味着承租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承租人应当对房屋做好合理的保护措施,否则出租人不承担维修义务。


至今无法解释的全球7大神秘超自然现象

导语:超自然现象可以理解为超越现代自然科学常规和可知性范围的一种极端现象。或者说,超越了当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极限而被认为不可能产生或者没有办法解释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也是日新月异,科学家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事件还是依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世界上7大超自然现象。

皮尔·里斯地图

1、皮尔·里斯地图

皮尔·里斯地图是一张全球闻名的上古世界地图,是由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上将、制图专家皮尔·里斯绘制的。这张地图精确地显示了部分欧洲西海岸和非洲北部地形,巴西海岸从地图中也清晰可见。此外,地图上还描绘了包括亚述尔群岛和加纳利群岛在内的多个大西洋岛屿,在此之前许多人曾认为像亚述尔群岛这些岛屿都是神话虚构的。

在这张地图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图中描述的南部大陆是南极洲,使人们对南极洲大陆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争议。但依据图中所绘制的地形来说,南极洲标注得已相当清晰准确。20世纪,经专家鉴定这张地图中所绘制南极大陆与实际南极地形轮廓相符。这是16世纪一项颇具争议性的讨论主题,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南极一直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着,如果当时人们能够绘制出南极洲大陆地形就说明南极并不是完全由冰层覆盖。进而一些科学家对这张神秘而精确的世界地图产生了遐想和疑问:在远古时代是否存在一个高度文明社会?这种文明掌握着对世界海域的完全勘测探索。

2、不可能存在的化石

化石,这个概念是在学校里学到的,出现在岩石之中,形成于数千年之前。但是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化石无法通过地质学或历史学进行理解认识。比如: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石灰石中发现一个人体手指的化石,其历史可追溯至1-1.1亿年前。此外,在美国犹他州德耳塔地区页岩沉淀层中发现一处人体足迹化石,可能是穿旧的凉鞋留下来的,其历史可追溯至3-6亿年前。

3、能“报时”的澳大利亚怪石

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确实有一块能“报时”的奇石。屹立在沙漠中的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这块怪石通过每天很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早晨,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时候,它为棕色;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它为灰蓝色;傍晚,夕阳西沉的时候,它为红色。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怪石除了随太阳光强度不同而改变颜色外,还会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幻形象:时而像一条巨大的、悠然漫游于大海之中的鲨鱼的背鳍;时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面上乌黑发亮的潜艇;时而像一位穿着青衣、斜卧在洁白软床上的巨人。

4、《欧拉·琳达秘书》

《欧拉·琳达秘书》是富有争议的弗里西人(弗里西岛或荷兰弗里斯兰省的土著或居民)手稿,其中包括着历史、神话和宗教主题,其首次引起人们关注是于19世纪。该书包含的内容有:劫数难逃论、民族主义、女族长制和一些神话。其中一些内容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该书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预知着未来的变化。

5、杜立巴神秘石

1938年,由齐福泰领导的一支考古探险队在中国西藏巴颜哈拉山脉的一些洞穴里发现令人惊异的远古文化,在洞穴里埋葬着数百块石盘,经测量其直径为9英寸,每块在其中心蚀刻着一个圆周,并蚀刻出一个螺旋凹槽。看上去其有1-1.2万年的历史。这些螺旋凹槽旋转起来,就像小型象形文字在讲述着来自遥远世界的太空船紧急降落在该山脉上的离奇故事。驾驶这种类似UFO飞行器的智能生命被当地人称为“杜立巴”( Dropa),他们后代的尸体可能仍保存在洞穴中。

6、失落的约柜

约柜被认为是全球所有宝藏中最大之一,这项发现将提供一项无可争辩的事实——《旧约》中的叙述是接近真实的。它将激励每位现代考古学家和冒险家的探险兴趣和目标,失落的约柜是《圣经》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对于信徒们而言,约柜是一个宝贵的容器,里面盛放着上帝耶稣亲手书写的“十戒律”。依据《出埃及记》一书,约柜是由皂荚木(类似于刺槐)制成,其里外层都是由金子包裹起来。其顶部放置着怜悯之座,是由两个金子制成的小天使。由于几个事件神秘的约柜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神奇力量,这些事件包括:一位男子的离奇死亡,他试图将约柜用牛牵拉时摔倒当场死亡;在一次战役中巴勒斯坦古城耶利哥墙突然倒塌;在另一场战争中腓力斯人被俘虏时出现许多灾难现象。

人们对于约柜产生着各种假想,一些人推测约柜可能隐藏在某些地方,这些地方需要精确操作才能发现,这可能需要一个勇敢的人去开启其中的谜团。

7、南非远古凹槽金属球

在过去十年里,南非矿工挖掘出了一些神秘的金属球体,其来历尚不清楚,这些金属球体直径大致上有1英寸,金属球的圆周位置蚀刻着三条并列凹槽,现已发现两种类型的金属球:一种包含固体蓝色金属球带有白色斑点;另一种是中空,其中填满海绵状白色物质。对于金属球的制造和用途尚不清楚。

相关推荐:

9大令人惊叹的罕见自然现象

世界三大超自然现象事件 至今科学仍无法解释

极光是怎么产生的 形成极光的原因是什么


全球变暖会更冷吗

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能量一直在累积,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那么,今天小编像跟朋友们来好好讲讲,全球变暖会更冷吗?全球变暖会导致冬天更冷吗?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全球变暖会更冷吗

全球变暖会更冷,由于全球变暖,南北极的冰面开始减少,两极融化,冰化成水是要吸收热量的,而地球每年接收太阳的热量是稳定的,这可能就导致了冬天更冷的现象。

首先,尽管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冬季时寒潮不会南下。受寒潮南下影响,不少地方的冬季依旧比较寒冷。

其次,全球变暖会导致北极地区的海冰融化,露出颜色较深的海水,而颜色越暗,吸收太阳光线的能力越强,将会导致有更多的太阳光线留在地球上,导致其温度升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地球其他地方平均每升高1摄氏度,而北极地区将会升高2摄氏度,这就是“极地放大现象”。

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地区的'海冰在不断减少,而海冰减少使得极地气温更高,因此导致了赤道到极地地区的经向温度梯度减小,这就会导致西风带变得不再稳定,极地旋涡也变得更弱。

如此一来,使得冷空气难以被束缚在极地地区,导致冷空气频频南下,造成冬季气温更低,甚至出现极端低温现象。所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冷冬也变得更容易出现。

全球变暖会产生哪些影响?

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变暖会引起缓发性海洋灾害。全球升温会引起海水膨胀、海洋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当全球升温1℃~2℃时,发生极端高温天气的概率也会随之提升。厄尔尼诺就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它会引起太平洋周边多个地区的气候出现异常,比如一些地区暴雨频繁,出现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则高温少雨,出现严重干旱。

2、全球变暖会影响农业产量。据光明网报道,气候变暖容易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而这些自然灾害会增加农业产量的不稳定性。由于温度不断升高,使得不同作物(如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产生变化,农业布局和结构被改变。同时,全球变暖会增加农作物的蒸发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农业的灌溉成本、杀虫剂用量、化肥用量等。

3、全球变暖会造成我国华北平原静稳天气增多,冬季频繁发生强霾事件。一项中澳科学家联合开展的研究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使冬天陆地升温较快,海陆间温度梯度也会随之减小,导致华北平原欠缺西北风,加上华北平原的冬天少雨、少降雪,就无法消散淤积的雾霾,从而增加了冬季强霾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4、全球变暖会改变物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影响物种的多样性。例如,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一项利用蜥蜴进行的研究发现,蜥蜴体内的肠道菌群在温度比正常水平高2℃的环境中生存时,细菌种类将减少34% 。气候变化不但影响蜥蜴体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还会影响到蜥蜴的寿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蜥蜴,其寿命比那些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蜥蜴要短。


全球最长的悬空玻璃环廊来了

近几年玻璃走廊特火,吸引了很多追求惊险的宝宝,也有只为泄压的游客。张家界的玻璃桥就是去年的宠儿,事实上,许多人都在玻璃桥上怂成了狗……

玻璃桥一度被冠上惊险、刺激、心跳加速的形容词,但正是惊险刺激的体验,又让更多人心生向往,各种玻璃观景建筑也应运而生。

而世界最长的无背索高空玻璃环廊——河南郑州伏羲山的玻璃环廊,于6月16日正式开放了!跟一般的玻璃栈道相比更高!更透明!更吓人!就等你来挑战!

悬空玻璃环廊伸出悬崖30米,距离地面360米,无斜拉索,看一眼害怕,再看一眼惊魂,尖叫指数绝对100%!

为什么说他是全球第一呢?之前全球最刺激的U形比例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悬空廊桥距谷底1200米的高空,为U字形,最远处距岩壁21米。而伏羲山空中玻璃环廊伸出悬崖30米,比科罗拉多大峡谷悬空廊桥还长出悬崖9米,站在玻璃桥面俯瞰谷底风光一览无余,那叫一个刺激!

有小伙伴表示:“又多了一个地方可以拍抖音了。”刚好现在有的学生宝宝也已经放暑假了,如果还没做好出行安排,这地儿也可以考虑一下哦,站上面拍照,逼格满满。

而恐高的朋友,可能就比较凄惨了,不敢动,不敢看,但如果能克服恐惧绝对撩妹力上涨~

要说国内惊险的玻璃桥还真不少,而且都灰常有特色,比如酱紫的

每座玻璃桥的共同点就是惊心动魄,最大程度让你跪地唱征服。国内都有哪些值得去的玻璃桥?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张家界玻璃桥

说到玻璃桥,不得不提张家界的玻璃桥,它主跨长430米,桥面长375米,宽6米,桥面距谷底相对高度约300米,除了最长和最高,它还一口气揽下诸多世界之最,被CNN列入世界11座最壮观的桥之一。

站在桥上,抬头是如烟仙境,美轮美奂的风景,低头是万丈深渊,如果你有勇气,还可以跳一次世界最高的蹦极。

地址: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

广西玻璃悬索桥

整座桥由钢绳及玻璃构造全长199米,最高垂直高度52米,人走上去,会出现上下左右的摇摆晃动!

一座全透明的悬索桥横跨于这仙境之间,脚上脚下都是风景,简直爽到飞起来!

地址:广西柳州市融水双龙沟原始森林景区

重庆悬空长廊

一座比张家界还要刺激的玻璃桥,它位于重庆万盛的一个主题公园内,它成“A”字形,全长200米,向外悬挑近70米,并创下了吉尼斯纪录,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悬挑空中玻璃走廊。

它的刺激在于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高空秋千,步步惊心,极限飞跃,高空漫步,玻璃吊桥,绝对会让你的肾上腺素飙升。

地址:位于万盛奥陶纪主题公园

上海玻璃步道

魔都惊现340.6米高空户外无护栏玻璃步道 !户外!无护栏!!玻璃步道!!!是不是听着就心跳加速呢?

与其他玻璃桥不同的是,在魔都玻璃步道,你看到的将是城市山林景象,近距离俯瞰城市的高楼林立。

地址:上海金茂大厦

巨石山520玻璃观景台

这座玻璃桥位于湖北清江房山的玻璃栈桥,总长度236米,与谷底高差166米,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传说而命题,名为“云鹊路”,被称为最浪漫的玻璃桥。

走在云雾环绕的环山玻璃桥上,偶尔遇见旁逸斜出的古藤,脚下草木森森,身边云霞飞舞,远处人间阡陌……

地址:湖北长阳清江房山景区

黄河3D玻璃桥

它位于宁夏的沙坡头,整座桥全长210米,横跨黄河,宽度为2.6米,桥面距离河面的垂直高度为10米,走在透明玻璃上,脚下就是波涛汹涌的黄河,绝对让人头皮发麻。

最主要的它是我国第一座3D玻璃桥,丰富的立体画面感,都给人不一样的体验。

地址:中卫市区以西约20公里处沙坡头景区内

UFO玻璃桥

如果让你独自走过30米长的全透明玻璃观景台,而脚下是山涧河流,你会不会瞬间“吓尿”?在北京,就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玻璃观景台。观景台大悬挑长度32.8米,整座观景台建筑面积713平米,可载人游玩的面积约434平米,平台海拔800米,距崖底约400米。

景区内更是有多种娱乐设施,而且它的夜晚也是十分的美丽,在灯光的打照下,观景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还有那漫天的繁星,令人沉醉。

地址: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石林峡自然风景区

邯郸东太行景区玻璃栈道

你能想象玻璃碎掉是什么样的情况吗?东太行玻璃栈道建在景区海拔1180米的龙头崖上腰处,它全长266米,宽2米,整个玻璃栈道围绕山体而建,脚下就是名副其实的万丈深渊。

最重要的是它会让你体验玻璃碎掉的“快感”,快到终点处,有几块相邻的“碎化玻璃”,人走到哪玻璃就碎到哪,并且伴随有“咔嚓”的玻璃碎裂的声音,绝对的刺激。

地址:东太行景区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工作闲余,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旅游吧,这些玻璃桥还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宣泄方式哦~


全球夏天最冷的地方

导语:现在已经进入三伏桑拿天了,大家都热得很想找个冰窟窿钻进去,来消暑纳凉。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聊聊,全球夏天最冷的地方是哪里?全世界夏季最冷的地区在哪里?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解决你的困惑,欢迎更多的朋友来阅读。

全球夏天最冷的地方

1、奥伊米亚康——俄罗斯最冷的地方。奥伊米亚康地处俄罗斯,这里冬季很长。二月是最冷的时候,温度在华氏零下96度。

2、维尔霍扬斯克——俄罗斯。维尔霍扬斯克是俄罗斯最冷的地方之一,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并且冬季持续的时间比夏季长。最低气温华氏零下89.8度。

3、堡希尔克——加拿大育空地区。1950年,包希尔克因为极度低温气候而陷入荒芜。现在通过船或者飞机再次得以居住。最冷的月份是在1月,最低气温华氏零下74度。

4、展望小河——美国阿拉斯加最冷的地方。这个地方冬季很长,夏季很短。因为天气状况异常恶略,所以人烟稀少。最低气温华氏零下79.6度。

5、北雪——格陵兰。北雪是世界上第五大最冷的地方。最低气温华氏零下86.8度。曾经有一个研究站就是以它命名的。

6、罗杰斯通——美国蒙大拿州。世界上最冷的地方,罗杰斯通排名第十,尤其因为冬季有鹅而出名。最冷天气在3月和4月,最低气温达到华氏零下69.7度。

7、东方——南极洲。东方位于俄罗斯最南部,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最冷的时候是8月,最低气温达到华氏零下128.6度。

8、Snag——加拿大育空地区。在加拿大的这个小地方,天气异常的寒冷。空中满是雾气,寒风刺骨。最冷是在1月,最低气温华氏零下81.4度。

9、Eismitte——格陵兰岛。Eismitte位于格陵兰岛的北极圈内,到处都是冰,因此被称为中冰。最低气温华氏零下84.8度。

10、高原站——南极洲高原站是世界上第二大最冷的地方,1969年被封,从此再没有人来这。最冷月份是7月,最低气温华氏零下119.2度。(华氏度=32摄氏度×1.8)。

中国夏天最冷的地方在哪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著名的地球至高点,珠峰8844.43米的高度之上最低气温常年都在—40℃左右。就算是在最为炎热的8月,峰顶的平均气温也在-10.4℃,冰雪常年覆盖。珠穆朗玛峰地区即使在同一天,气候也是变换无常,一年之中更是变化无端。6-9月的雨季降雨频繁,冰雪无常;11月到次年2月是风季,最冷可达-50℃,90米/秒的12级大风也是家常便饭。而9月至10月则是天气最好的登山季节。也是由于珠峰的气候,人们叫它世界第三极。

珠穆朗玛峰虽然处于中尼边境,但是顶峰还是位于中国境内的。而藏语“job-mo glang-ma rib”,也就是珠穆朗玛,翻译过来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可见珠峰在人们心中是女神级别的存在。

珠穆朗玛峰的形状就像一座超级巨大的金字塔,何其雄伟壮丽。在地势险峻的群峰峭壁之间,548条冰川交错纵横,总面积可以抵得上一座小型城市的大小了,厚度也在7000米之上,不计其数冰塔林姿态万千,蔚为壮观。几十米高的冰崖、无法分辨的冰雪裂缝和岌岌可危的冰崩雪崩区错杂其中,险象环生。

你所不知道的是,珠穆朗玛峰曾经突破了12000米的高度。曾经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处于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交界处,大约在6500万年前,板块间相互挤压,形成了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不断增加,在超过12000米之后,由于自重过高发生断裂,最终形成今天的高度。不过即便是到了今天,喜马拉雅山区还在继续长高,每一百年,它就长高7厘米。

想去珠峰旅游,是需要事先办理边防证件的。但是去珠穆朗玛峰登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登珠峰的花费可是相当于一部轿车的价格。当然你还需要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哮喘、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去。

有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一个为期3~4年的准备期,针对性的锻炼自己以适应高原反应和珠峰恶劣的环境。即使准备充足,至今依然有成百上千的探险者永远留在了珠峰之上,作为一座座特殊的路标存在登山的路上。虽然如此,还是有大量的勇敢者不远万里来到珠穆朗玛峰,就算只是在珠峰大本营逗留一晚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