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来袭

2020/7/8 16:02:46
万年历日历:来袭知识
来袭知识
春困阵阵来袭有什么办法

导语: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这是顺应季节的人体机理反应。春季上班大家总是一副懒洋洋、无精打采的样子,就算睡得早第二天还是觉得不够。春季气候逐渐装转暖,皮肤血管舒张快,器官负担重,供应给大脑的血管就会少,所以大脑供氧不足就会造成昏昏欲睡的感觉,那么春困阵阵来袭怎么办?别急,养生频道为您推荐6招吓走“睡魔王”吧!


春困怎么办:多补充蛋白质

1、春困怎么办:多补充蛋白质

补充蛋白质可以预防春困,春困与蛋白质缺少、体内环境偏酸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进食鱼类、鸡蛋、鸡肉、猪肝、牛奶、花生、豆制品等。可以防止春困,多食碱性食物,碱性食物能和体,怎样防止、解决“春困”。,春困不是病调节生活可消除春天伊始,地解冻,万物复苏,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气的景象。同时,注意油腻的菜肴可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表现为体温,血糖降低,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易清淡适口。

2、春困怎么办:清晨早起多做舒缓运动

“春困”冬季过去春天来临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会感到疲乏,所以,要做到清晨早起,松解衣扣,散披头发,放松形体,信步漫行。同时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如打太极拳、慢跑、做体操等,以活动关节,舒展肢体,使郁滞宣通,气血疏利,阳气升发。另外,可出户旅游,眺园林之春光,观山河之奇秀,纳六气之甘清,以畅生机。切不可因“春困”而久卧,须知久卧则伤气。


春困怎么办:多食碱性食物

3、春困怎么办:多食碱性食物

碱性食物能中和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消除疲劳感。每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明显改善春困。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依据食物的口味决定的,有的食物吃起来是酸的,经过体内代谢却是碱性的。常见弱碱性食物有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中碱性食物有萝卜干、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柠檬、菠菜等;强碱性食物包括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等。

4、春困怎么办:科学用脑

就是让左脑半球得到适当的休息。大脑的功能,有不同的左右两个半球。在春季日常工作中,左脑半球主要负责语言、数学、抽象思维等,脑力劳动者的右脑半球较少应用,相对轻松一些。因此,当头脑不清醒和胀痛时,应放下手头的工作,听听音乐、赏赏花草、做做体操,让右脑半球得到活动和使用,左脑半球适当休息。更重要的是,运动能使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大脑及时得到补充和供给,这样有利于去劳解困。

5、春困怎么办: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舒筋活血,可增强抵御春困的能力。按摩穴位有太阳穴、风池、内关、足三里。每日早晚按压一次,每次3~5分钟。适当的头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醒脑作用。将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转6次,再以逆时针方向转6次。十指梳发、四指像弹钢琴一样弹打后脑勺、双手按摩枕部或额头,也有良好的效果。


春困怎么办:喝杯酸梅汤

6、春困怎么办:喝杯酸梅汤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酸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如柠檬酸、苹果酸等。首先,酸梅中特殊的枸橼酸,它能有效抑制乳酸,并驱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身体内乳酸含量过高,是导致人疲劳的重要原因。因此,当熬夜工作或觉得精神疲惫时,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每天午餐来一杯酸梅汤,不但有助于促进消化,还能防止下午工作时犯困。


暴雨来袭时我们应该怎么防范

在我国,能引起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低涡、台风、热带辐合带等等。暴雨来临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那么,大家知道暴雨来袭时我们应该怎么防范?暴雨到来时我们要如何防范?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一起看一下吧,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困惑。

暴雨来袭时我们应该怎么防范

一、掌握基本自救知识

暴雨天气人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知识。

暴雨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注意检查家中的电器、炉火等设施,一旦发现积水进入室内,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漏电;

在野外突遇暴雨时,切记不可慌张,应避开河道、沟谷和洼地,向高坡或高地跑,如果暴雨来势凶猛,来不及逃离,就用腰带或衣服等把自己和大树捆绑在一起,千万不能攀爬电线杆,以免造成触电。

二、遇到暴雨洪水来袭应迅速向高处逃离

当暴雨洪水袭来,没时间转移时,要尽量往高处走,找到结实、便于停留的地方。如果处在易于坍塌的房屋中,应迅速撤离,逃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房屋比较结实,而且水势不是很严重,应尽量待在原地,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入水。一旦落水,要屏气捏鼻,尝试站立;如果双脚实在触碰不到地面,就将自己的脸部朝上,头向后仰,用手掌拍击水面,双脚不断向下踩水,尽量让自己的嘴露出水面,同时寻找身边的漂浮物,尽快抓住。

三、司机应在暴雨天气更注意行车安全

此外在暴雨天气,司机朋友们也需特别注意行车安全。

在行车过程中,一定要放慢速度,不可超车,在发现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的三分之二时,要选择绕道而行;

情况更加严重时,要选择下车,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一旦车辆落水,要保持冷静,在第一时间解开安全带,打开电子中控锁,因慌张或其他原因无法解开安全带的,可用一些尖锐的物品如安全锤,将安全带割断。

降水系统中降水的形成和强度主要与6个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1)丰富的水汽分布和供应;(2)大气的上升运动;(3)层结稳定度和中尺度不稳定性;(4)风的垂直切变;(5)云的微物理过程;(6)地形。

(1)水汽分布和供应

为了使暴雨得以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计算表明仅仅依靠降水区气柱内所含的水分是不够的,即使气柱中所含的水汽全部降下也只能达到50~70mm的降水量。但是暴雨的降水量,尤其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降水率十分强,每小时可达100mm,因而必须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

(2)上升运动

降水是发生在空气的上升运动区,地面或低层的空气只有通过抬升才能达到饱和,从而产生凝结,降落下来成为降水。对于天气尺度而言(如锋区、温带气旋、高空槽前部、副热带高压边缘等)上升速度只有100cm/s。由这种上升速度引起的降水量约为100~101mm/24h。因此只靠大尺度系统中的上升运动不能引起暴雨,事实上也很少观测到上千千米的暴雨区,在水平尺度为100~300km的中尺度系统中(如中尺度辐合线、飑线、中尺度低压等)上升速度比大尺度系统中的上升速度大一个量级,达到101cm/s。

(3)层结稳定度和中尺度不稳定性

对流性暴雨是一种热对流现象。大气中有两种类型的对流:垂直对流和倾斜对流。垂直对流和倾斜对流在物理条件上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依靠大气的层结稳定度,后者除层结稳定度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动力不稳定条件。

(4)风的垂直切变

风垂直切变对局地强风暴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由于强风暴也是引起暴雨,尤其是突发性暴雨,因而风垂直切变也是影响暴雨的重要因素之一。

(5)云的微物理过程

由于地形和不同尺度天气系统或云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自然的播撒过程,从而使降水增强,形成暴雨。由于地形的作用,在山前形成大范围层状云,其中有许多小雨滴,如果积雨云由海上或其他地区移入到这片层状云区,可以形成积雨云与层状云共存的混合云系,两种云系不同大小的雨滴将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播撒过程。

(6)地形

暴雨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夏季,我国各地大到暴雨日频数分布和雨量分布都受到不同尺度的地形影响,我国的大尺度地形总体上呈东低西高其间有东西向山脉(燕山、南岭等),因而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时,潮湿空气受地形抬升,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大多位于山脉的东侧或南侧的迎风坡。


今冬北方首场大范围雨雪来袭

讯,目前,一股冷空气正在新疆一带活动,预计很快就要移动至中东地区,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北方多地将迎明显雨雪天气,即今冬北方首场大范围雨雪来袭!那么,雨雪具体什么时候拉开帷幕呢?据气象分析师分析,预计将从10日夜间开始,陕西、山西等降水将加强。

今冬北方首场大范围雨雪来袭

雨雪天气

受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明起三天(11月10日至12日),我国北方将出现今冬以来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雨雪天气将波及20余个省区市,华北、东北等地多地有中雨、局地大雨,部分地区还会飘雪,长春、哈尔滨等地或迎今冬初雪。

据气象分析师介绍,今天起至本周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在偏强的暖湿气流配合之下,冷暖空气形成剧烈交汇,将导致一轮明显的雨雪天气出现。本轮雨雪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部分地区强度较强。

本轮雨雪过程将从10日夜间开始,一直持续到12日。气象分析师表示,10日夜间开始,陕西、山西等地的降水就将会率先增强,然后迅速向东扩展。11日白天,内蒙古中部、河北、北京、天津、河南等地将会陆续出现降水。11日夜间开始,降水向东北地区蔓延,东三省陆续出现雨雪天气,并持续至12日。

其中,11日至12日是雨雪最鼎盛的时段,西北、华北、东北、黄淮、江汉、西南等地20余个省区市都将受到波及。较强雨雪主要出现在北方,陕西中南部、山西、内蒙古中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中东部都会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11日夜间开始,伴随着气温下降,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吉林中部不少地区都会出现雨转雪的过程。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中部为降雪核心影响区域,像内蒙古的通辽和赤峰的偏北地区地区、吉林的长春和四平等地将会陆续转雪,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甚至不乏暴雪出现的可能。

大城市中,东北三个省会级城市都可能出现降雪,长春和哈尔滨或将迎今冬初雪,初雪时间较常年(10月下旬)明显偏晚。其中,长春降雪最为明显,请大家及时关注临近预报。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也可能会飘雪,城区以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天气为主,核心降水时段为11日白天。

气象分析师提醒,本次降水过程范围较广,部分地区雨雪强度较强,公众雨雪天气下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东南部,本周末要防范道路结冰,留意出行安全。东北等地的设施农业要注意防范雨雪、降温天气的不利影响。雨雪过程中还会伴有气温下降,后续还有冷空气补充影响,气温走低,公众请注意防寒保暖。

暴雪天气注意事项:

雨雪天气

1、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2、居民要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要做好老弱病人的防寒工作。

3、外出要采取保暖防滑措施,当心路滑跌倒。

4、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况,听从指挥,慢速驾驶。

5、牧民应将野外牲畜赶进棚圈内喂养。

6、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7、处在危旧房屋内的人员要迅速撤出,尤其是遇到暴风雪时。

8、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居民。

9、如被暴风雪围困,尽快拨打求救电话。

10、公用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11、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如遇道路积雪结冰严重,可关闭道路交通。

12、农业要积极采取防冻措施。在南方,热带、亚热带果树要采取防冻措施。

13、牧区要备好粮草,做好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

雪天出门的注意事项

雨雪天气出行

1、根据路面情况,选择确定的路面驾驶,车速通过路滑上冻地段,车速勿过快。40以下或更低,具备有效刹车距,视野不清或大雪情况下,路边或停车场暂避,雪后再走。

2、上车前,清理车窗、前档积雪。确保车辆状态无误,行车注意事项,冬季雪地路面附着系数较低,车轮容易打滑,行车的危险性更大,所以行车速度要更低,以确保安全。

行车注意事项

1、增大跟车距离,在冰雪路上行驶,容易发生追尾事故,所以要增大行车间距,行车间距要比无雪干燥路面时增大4-5倍。同前车要保持适当的车距,雪天地面的阻力很小,跟车太近的话,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车,一旦出现情况很容易造成追尾。

2、与前车拉开距离,一般应拉开正常行驶距离的2倍以上。用脚制动时,应以点刹方式,即轻踩轻抬,不要一脚踩死。没有ABS的车尤其要注意防止侧滑。


沙尘暴天气能开加湿器吗

导语:沙尘暴的天气里,空气是非常干燥的,而且,正式因为干燥,所以沙尘此容易飞扬入侵,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给家里,买个加湿器。但前提是,大家要先了解沙尘暴来袭家里能不能开加湿器。那么,到底沙尘暴天气能开加湿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沙尘暴天气能开加湿器吗 沙尘暴来袭家里能不能开加湿器

沙尘天气使用加湿器

可以。在恶劣沙尘天气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启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促进室内颗粒物沉积。空气净化器能有效过滤吸入的颗粒物,这也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选择。

加湿器的优点:

1、增加空气湿度。干燥的环境会让人觉得不适,而利用空气加湿器能改善环境,让空气变得清新湿润。

2、净化环境。部分加湿器除了能增加室内湿度外,还能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净化空气。另外,加湿器还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和有效除去油漆味、霉味、烟味,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3、时尚摆设。加湿器造型多样,有卡通型、美女型等,摆放在室内,美观时尚,能为居室环境增添一份色彩。

加湿器怎么使用正确?

加湿器

1、将加湿器的水箱取出,水箱倒立过来后会有旋转的盖子,拧开之后加水,然后根据使用的时间决定加水量。

2、加完水拧紧盖子,将水箱组装回去,检查好各路的装置,插好电源,加湿器的指示灯亮了,就表示开始工作了。

3、加湿器都会有个开关, 旋转开关 来调节加湿器出口雾灯大小,可以左右调一下大小,一般中等的大小即可。

4、加湿器放置在房屋的中间较为合适,加湿器的周围不可放置遮蔽物,还要远离家用电器。如果在 卧室 中使用,不可离人体过近。

5、加湿器没有严格的加湿时间,为了避免造成室内的湿度过大,建议控制在50%-60%比较好。

使用加湿器

加湿器使用注意事项:

1、加湿器中切记不要直接加自来水,自来水一般含有很多的矿物质,会对加湿器造成损伤并且对空气造成污染。

2、加湿器使用久了之后,里面就容易滋生各种的细菌,所以要定期的清洁。

3、使用加湿器不宜24小时的使用,可以用段时间后停下。

4、如果家中有糖尿病、关节炎的人,加湿器尽量不要使用,加湿器的湿度较大,对这两类人群影响很大。

5、想要更多的功效,可以往水里加一些特别的物质,比如加盐水可舒缓咽喉痛,加 柠檬 精油能美白,加薰衣草精油能提高质量等。


新冷空气来袭华北多地最低温或首破冰点

讯,今天(1日)次轮冷空气对北方影响将逐渐告一段落,但这个时节不缺冷空气,预计新一轮冷空气来袭,受其影响,华北多地最低温或首破冰点!除了北方,新一轮空气也将导致江南也将加入“降温群聊”,总之,未来几天南方多地也要注意保暖了。

新冷空气来袭华北多地最低温或首破冰点

新一轮冷空气来袭

10月下旬,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进入11月,冷空气依然延续活跃状态。明天(11月2日)起至11月4日,新一轮冷空气又无缝衔接。相比较前一轮冷空气过程,这次影响范围有所扩大,不仅东北、华北多地气温将刷新下半年来新低,连江南一带也会受到波及,加入“降温群聊”。

据气象分析师介绍,即将来袭的这轮冷空气并不算是“实力派”,它本身强度较弱,是补充型冷空气。但是由于前期有冷空气铺垫,它将造成东北、华北多地气温刷新下半年来新低,并且影响范围也较前一轮过程有所扩大。

预计,新一轮冷空气11月2日夜间将从内蒙古中部启程,上述地区降温幅度普遍可达4~6℃,随后向东北和华北地区前进;3日白天,东北地区将自西向东、华北地区将自北向南陆续出现4~8℃降温;3日夜间,冷空气将穿过黄淮至江汉一带,长江以北都将出现大风降温;4日,冷空气将抵达江南地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在4℃以下。

对于北方来说,东北地区的降温最为突出,在前后两轮冷空气接力影响下,多地气温将连连刷新下半年来新低。预计11月3日,黑龙江、吉林一带最高气温普遍只有2°C左右,大城市中,哈尔滨、长春都将迎来下半年来最冷的白天。

华北地区一早一晚的寒意也会加重,11月3日至4日,多地夜间最低气温将迎来下半年以来新低。例如北京,11月4日早晨最低气温可能降到0℃或以下,这也会是北京入秋以来首次跌破冰点。在这轮冷空气的推动下,华北北部或将开启入冬进程。

降温

而对于南方来说,冷空气的影响基本会在11月4日之后逐步显现。11月3日前,南方大部气温还以略偏高为主,冷空气南下后,气温也会转为偏低。像江南一带,未来几天最高气温会从20°C以上降至不足20°C,秋凉加重。

此外,这轮冷空气“带水”能力不强,以干冷空气为主,因此带来的雨雪天气也普遍较弱。预计,11月2日至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大部、辽宁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地有雨夹雪或雪。

这轮冷空气结束后,我国总体气温走势又将如何?气象分析师表示,展望后期,随着这轮冷空气落幕,我国大部地区又将受暖脊控制,总体来看,11月上旬,除西北地区、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以及四川盆地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同期。

提醒大家,秋冬转换时节,气温起伏波动频繁,冷暖变化节奏快,小伙伴们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其次,注意多饮温水,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另外,多晒太阳,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应对寒冷天气和气温骤降?

冷空气来袭如何保暖

南方地区居民防寒意识较弱,容易出现冻伤,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购置衣物及保暖用品用具,相关机构也应宣传健康防护知识。

北方地区居民虽然有相关保暖设施,但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时应进一步加强保暖防护,同时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极寒地区居民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室内和自身保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提前储备足够的保暖物品和食物,尽量不要外出。

脆弱人群对寒冷天气风险感知能力差,如何应对?

寒冷天气(寒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对于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脆弱人群。但这些脆弱人群,对于寒潮风险的认识并不高,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在寒潮来临前或寒潮期间,应加强对脆弱人群寒潮风险的科普宣传,提高脆弱人群自我防护意识。例如关注寒潮来临前的预警,注意根据温度变化,加强室内和自身保暖等。

寒冷天气下出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寒潮期间居民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等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群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有公共卫生和健康方面的问题需咨询,可拨打公共卫生热线电话12320。

寒潮天气或气温骤降时有哪些防护措施?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4)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减少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

(7)大风天气,外出注意高空坠物。

(8)关注天气预报,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北方今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来袭

讯,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预计今晚起一股较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多地,其中,冷空气率先影响新疆,局部降雪量可达大暴雪级别。而随着冷空气不断入侵扩散,北方今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来袭,包括内蒙古、华北、东北等部分地区将陆续上线雨雪,此外,还会伴随显著降温及大风天气。

北方今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来袭

降雪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8日夜间至13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先后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带来明显大风降温天气,北方地区有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今明两天,冷空气将率先影响新疆,而后东移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8日夜间至9日,新疆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超过10℃;新疆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山区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并有5~6级偏北风,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10级、阵风11~12级。

10日至13日,冷空气继续东移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内蒙古中部、吉林中东部、辽宁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0~14℃;降温过后,最低气温0℃线位于河北中部、北京、山西中部、陕西中部一带。

青藏高原以及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小到中雨(雪),部分地区有大雨;其中,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偏南地区、河北北部、辽宁中北部、吉林、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新增积雪3~8厘米,局地超过10厘米。

暴雪天气如何应对?

暴雪应对

1、大家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伤人。

3、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4、要听从交通民警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

6、驾驶汽车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防滑链,佩戴色镜。

7、出现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连环撞车事故发生。

8、如果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报告电力部门迅速处理。

暴雪天气注意事项:

降雪

1、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2、居民要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要做好老弱病人的防寒工作。

3、外出要采取保暖防滑措施,当心路滑跌倒。

4、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况,听从指挥,慢速驾驶。

5、牧民应将野外牲畜赶进棚圈内喂养。

6、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7、处在危旧房屋内的人员要迅速撤出,尤其是遇到暴风雪时。

8、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居民。

9、如被暴风雪围困,尽快拨打求救电话。

10、公用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11、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如遇道路积雪结冰严重,可关闭道路交通。

12、农业要积极采取防冻措施。在南方,热带、亚热带果树要采取防冻措施。

13、牧区要备好粮草,做好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