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民间

2021/9/26 12:57:23
万年历日历:民间知识
民间知识
立秋的民间风俗

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号左右,这时候虽然天气还是热的,但是立秋过后,会迎来一丝丝凉风。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立秋的民间风俗是什么?立秋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立秋的民间风俗

一、戴楸叶:寓报平安

在民间,有在立秋戴楸叶的习俗,楸叶就是楸树的叶子,楸树最可以长到3丈,楸叶嫩时时红色,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在古时人们认为立秋戴楸叶可保一方平安,《临安岁时记》中就有记载:“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

戴楸叶的习俗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都还有传承,如河南郑县在立秋时节男女都要戴楸叶,在山东地区的人们会去捡来楸叶,剪成各种花样,有的拿来佩戴在胸前,有的用来插在头上。立秋戴楸叶,意味着秋天来临。

二、贴秋膘:大鱼大肉进补

据说在民间流行在秋天称体重,这一天称体重会和立夏时候的体重相比,体重轻了就叫做“苦夏”,在以前人们总会用胖瘦来衡量健康,所以对于瘦了的人就要进行“大补”,而补的办法就叫做“贴秋膘”,也就是吃很多好的食物来补,所以立秋很多人就选择“以肉贴膘”。

“贴秋膘”这个习俗源于北方的农村,据说在以前农村的生活条件差,很多农民夏季都忙于农活,对他们的精神损害较大,所以立秋到来,为了给这些辛勤劳作的人补身体,就会做比较丰盛的食物给他们吃,所以就叫作“贴秋膘”。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村也变成了城市,所以这一习俗也被流传开来。

三、摸秋: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

那什么叫“摸秋”呢?这句话又是啥意思呢?摸秋是指在民间,立秋这天人们会结伴而行去到别人的菜园子“摸”各种瓜果蔬菜,这种行为在立秋那天不叫“偷”,而叫“摸”,那“丢秋不追究”则是指被“摸”走瓜果蔬菜的人家也不会因此而去追究这些人,因为在民间“丢秋”还寓意着吉利,所以不管对于“摸秋”的人还是“丢秋”的人,只要是在立秋这天都是被允许的,但是过了立秋这种行为就叫做偷了。

四、咬秋:吃西瓜防病,吃饺子五谷丰登

在民间还有“咬秋”的习俗,“咬秋”也叫“咬瓜”,立秋意味着即将进入秋天,天气开始慢慢转凉,西瓜也就变少了,在北京地区的人们在立秋这天早上会吃甜瓜,晚上吃西瓜;在江苏地区的人们也会在立秋吃西瓜,认为这样可以防治生秋痱子;而在天津各地认为立秋吃西瓜认为可以避免拉肚子。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咬秋”的习俗,但是每个地方“咬秋”吃的东西又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会吃西瓜,西瓜是夏天解暑的代表,有的会吃饺子等。但是不管吃什么,在经历了酷暑之后,忽逢立秋,都有将其咬住不放之意,所以叫作“咬秋”。

五、秋社:祭祀土地神

这个习俗源于汉代,在古时立秋意味着收获,老百姓在收割完粮食以后,人们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会聚在一起举行祭祀仪式,除了感谢之外还会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能大获丰收,现在这种习俗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都还存在。

立秋注意事项

食品、衣物需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需要提示的是,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是不能食用的。

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

相关推荐

2022年晚立秋有什么说法 2022晚立秋是什么意思

2022年8月7日是晚立秋吗 2022年8月7号属于晚立秋吗

立秋有哪些节日风俗 立秋包含什么节日习俗

中国立秋当天吃什么 我国立秋当日要吃哪些食物

立秋吃什么传统小吃 立秋要吃哪些传统美食


春分立蛋的民间故事

导语:春分到来之际,大家都纷纷拿出了鸡蛋,在桌面上开始立,而且真的有人把鸡蛋立起来了。那么,春分为什么要立鸡蛋呢?我们知道,每个风俗活动的存在都有相应的由来故事,那春分立蛋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春分立蛋的民间故事

春分立蛋

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有说,其实立蛋与春分并不相干。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春分为什么要立鸡蛋?

据说,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

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

立蛋原理:

蛋壳上有许多高0.03毫米左右的突起,三个突起可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如果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就可以实现“竖蛋”了。

有说法认为,立春竖蛋是因为这一天地轴与黄道面构成了某种平衡。但这其实是伪科学,因为太阳对鸡蛋的引力相对于地球对鸡蛋的引力实在是太小了。

立蛋

立蛋技巧

要点一:挑鸡蛋

首先要挑选一头大一头小的鸡蛋,立蛋时将大头朝下,这样重心会比较低,就像不倒翁一样,容易保持平衡。

要点二:寻找支持面

找到合适的支持面,做一个小实验,在桌面上涂上印泥,再把鸡蛋立在涂有印泥的桌面,就可以发现,能立住的鸡蛋,底部会有一个肉眼很难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线能经过这个平面,鸡蛋就能站立起来。

要点三:手要稳

由于生鸡蛋里的蛋黄位置也会影响鸡蛋的站立情况,所以立鸡蛋的手要尽量保持不动,让蛋黄可以慢慢沉淀到鸡蛋下部,这样重心就能足够低,使鸡蛋保持平衡。

立蛋

除了春分,还有什么时候有立蛋的习俗?

端午节:

事实上,若以科学原理印证可知:因端午节当天太阳照射在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引力与地球引力互相拉扯,使得立在地上的蛋很容易就能达到平衡站起来,所以立蛋便成为端午节孩童最佳的嬉戏项目之一。

秋分节气:

据天文专家介绍,秋分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亦有观点认为立鸡蛋与秋分无关,鸡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竖立起来。同时,我国民间一些地方还会在秋分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

秋分立鸡蛋的原理有二。其一是秋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同时地球的磁场也相对平衡,因此蛋的站立性最好。其二是因为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民间工艺有哪些

民间工艺就是指由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的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民间工艺是大众生活民俗的艺术体现,是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瑰宝。那么我国的民间工艺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间工艺有哪些

民间工艺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民间工艺有:编织、微雕、陶瓷、布艺、木艺、剪纸、果核雕刻、刺绣、毛绒、皮影、泥塑、紫砂、蜡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装饰品、漆器等。

常见的民间工艺介绍

1、编织

编织就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中国编织工艺品按原料划分,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柳编、麻编等 6大类。

2、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双彩虹预兆什么民间说法

双彩虹是阳光照射到空中的水珠,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彩色光谱。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说说,双彩虹预兆什么民间说法?双彩虹征兆有哪些说法?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双彩虹预兆什么民间说法

在民间认为双彩虹是一种吉兆,看到双彩虹后就代表着最近的我们的运气会有所提升,所以在这是一种好运气的征兆和寓意。

在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当看到双彩虹的时候,就代表着即将有好运降临,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吉利的好事。除此之外,在国外流传的民俗中同样认为,看见彩虹是很吉祥的,这说明有财富出现,是一种财运兴旺的表现。

彩虹形成的条件是:1、空气之中应该有足够的水分;2、需要有有阳光的照射。所以,经常在下过雨太阳出来后出现彩虹。还有一个容易出现彩虹的地方,那就是瀑布旁。一般来说,喷完水雾之后也很容易形成彩虹。晚虹就属于是一种少见的现象,它可能会出现在月光强烈的夜晚。

双彩虹的中国案例

中国北京

2010年7月6日15时左右,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长城出现双彩虹奇观。

2016年5月23日19时左右,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双彩虹,持续时间半个小时左右。

2020年7月5日下午,北京市雨后出现双彩虹。

中国广东

2013年8月7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金洲出现双彩虹。

2013年8月7日,广东省深圳市观澜区出现双彩虹。

2014年5月17日,广东省茂名市出现了双彩虹景象。

2018年6月26日18时54分,广东省广州市短暂数分钟内,出现残缺的双彩虹。

2020年6月17日18时左右,广东省广州市二沙岛,出现了双彩虹。

2020年9月10日下午,广东省珠海市雨后出现双彩虹。

中国广西

2013年7月9日18时,广西梧州市雨后东边同时出现了2道彩虹,显得格外清晰。

2013年8月26日18时30分,广西钦州市雨后的天空同时出现二道彩虹,显得格外清晰。

2016年6月4日19时左右,广西崇左市部分地区出现双彩虹,同时下起太阳雨。

2017年6月21日18时左右,广西南宁市市区清晰出现双彩虹。

2020年8月13日傍晚,广西桂林市天空惊现双彩虹。

关于彩虹的唯美句子

1、下过雨后的彩虹是美丽的,而你却是我心中不变的彩虹。

2、彩虹是美丽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但我也要告诫你们,千万不要做骄傲的彩虹。

3、暴风雨过后,天空放晴,只见一条美丽的彩虹如同一座七色彩桥架在天上,好看极了。

4、都说雨过天晴出彩虹,但有没有人说过,这彩虹留在此世的时间之短,转眼即逝。

5、成长是雨后的彩虹,虽然短暂,但是却留下了一生的美丽。

6、雨后的天空变得明亮,挂上了一轮绚丽的彩虹,但我的心里依旧乌云密布。

7、雨过天晴的天空中挂着一座淡淡的彩虹桥,那一刻,我懂了,是远方的呼唤,是对梦想的执着。

8、我喜欢雨天,只是单纯的喜欢他。因为在雨后,将是美丽的彩虹和灿烂的阳光等待着我们。

9、我相信,在风雨过后,你就是那道最绚丽的彩虹。

10、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犹如仙女撒下的彩色缎带。

11、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12、雨过天晴,一条光彩夺目的彩虹照耀在天空。

13、雨过天晴,天边的彩虹好像一缕彩色的丝带。

14、只有经历了狂风暴雨后,才会有如此迷人的彩虹。

15、长长的彩虹在西面的晴空中伸展着,看上去就好像一座桥,红的黄的绿的橙色的紫色的,这些颜色鲜艳极了。

16、在一阵急骤的阵雨之后,和火红的太阳争艳的是五彩缤纷的彩虹。彩虹从山峦后凌空而起,弯向碧蓝的天空。

17、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18、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绚丽的天桥,气势雄伟地横卧天际。

19、一条鲜艳的彩虹,从绿葱葱的田野里升起来,直通到天上,真像一座绚丽的天桥。

20、雨过天晴,一弯彩虹挂天上,像通往仙境的栈道,又像仙女飞舞的彩带,还像一座美丽的桥。

相关推荐

双彩虹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双彩虹发生的几率是多少

双彩虹的形成原因 双彩虹的出现原因

双彩虹的寓意和象征 双彩虹的意思与象征

双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啊 双彩虹是如何产生的

双彩虹有什么预兆 双彩虹有哪些前兆


大雪节气民间风俗活动有哪些

导语:大雪节气当天,民间会举行一些风俗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各个地方的风俗其实是有差异的,而即便是有着同样的习俗活动,也可能其进行的过程是不同的,所以大家都是以当地风俗习惯来过。当然,不管是什么习俗活动,都是为了迎接大雪节气的到来。那么,大雪节气民间风俗活动有哪些?到底小雪节气当天人们要做什么事?一起来了解。

大雪节气民间风俗活动有哪些

大雪习俗

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习俗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琯溪柚子、脐橙雪橙都是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捕获乌鱼

在台湾省,大雪时节台湾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这个时候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乌鱼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每年大雪节气的时候,人们常用乌鱼来招待远方而来的客人。

大雪节气民间故事:

大雪节气

寒号鸟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鸟那样会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到了大雪时节,北风呼啸,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寒号鸟没能混过寒冷的大雪节气,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相关推荐

大雪节气可以艾灸吗 大雪节气艾灸注意什么

大雪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大雪节气吃这些食物养肝肾

大雪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 大雪时节传统美食与养生食物盘点

大雪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大雪节气天气与物候情况如何

大雪节气的古诗四句 有关二十四节气大雪的古诗词

大雪节气风俗吃什么 大雪各地传统美食盘点


正月下雪打雷民间有什么说法

正月下雪打雷民间认为是不吉预兆。农村俗语“正月雷打雪,大旱一百八”。这句话从字面上很好理解,说的是:在正月里天空打雷又下雪的天气,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干旱180天,也就是干旱六个月。

古诗《上邪》中写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将冬天打雷,与“夏天下雪”相提并论,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

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对于这句俗语还有一句,连接起来叫做: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三月打雷糠壳飞,意思也是指正月打雷是相当不好的一个年景,而二月打雷,则就属于正常,而且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年景,如果是到了农历的三月开始打雷,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大家轻轻松松的就能够获得丰收。

正月打雷,遍地出贼。打雷比较早的天气,也是气温回升比较早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气温回升的过早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气温在短时间骤然上升,蛰伏在土壤之中的害虫会很快得以繁衍,这里的“贼”说的是这些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