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原理

2020/7/8 16:02:45
万年历日历:原理知识
原理知识
节能灯原理

节能灯的原理是通过镇流器给灯管灯丝加热,大约在1160K温度时,灯丝就开始发射电子(因为在灯丝上涂了一些电子粉),电子碰撞氩原子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碰撞后获得了能量又撞击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产生电离,发出253.7nm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

节能灯,又称为省电灯泡、电子灯泡、紧凑型荧光灯及一体式荧光灯,是指将荧光灯与镇流器(安定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2008年国家启动“绿色照明”工程,城乡居民和企业使用中标企业节能灯享受一定比例的补助。节能灯的推广意义重大。

节能灯的尺寸与白炽灯相近,与灯座的接口也和白炽灯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替换白炽灯。节能灯的正式名称是稀土三基色紧凑型荧光灯,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被国家纳入到了863推广计划,最早在山东的胶东半岛推广,其中最早响应的两家工厂为威海北洋和栖霞灯具厂,但是由于早期成本比较高,推广难度比较大。广东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以低成本的原材料大批量生产节能灯,并销往全国。因为早期人们对于节能灯的概念比较模煳,广东生产的卤粉节能灯成本较低,销往市场的价格也比较低,现全国80%的节能灯来自广东生产,其中80%的节能灯是在中山古镇生产的。

节能灯的光源光源在达到同样光能输出的前提下,只需耗费普通白炽灯用电量的1/5至1/4,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电能和费用,因此被称为节能灯。


春分立蛋的原理是什么

导语:春分节气这天,民间有很多比较有趣的习俗活动,其中,小孩子们会将鸡蛋立起来玩,还别说,真的可以立起来,这个情况在平时是比较难的,但在春分立起来的概率就比较高。那么,春分立蛋的原理是什么呢?一般春分立蛋是生的还是熟的呢?一起来了解。

春分立蛋的原理是什么

春分立蛋

有说法认为,立春竖蛋是因为这一天地轴与黄道面构成了某种平衡。但这其实是伪科学,因为太阳对鸡蛋的引力相对于地球对鸡蛋的引力实在是太小了。之所以能立起来,蛋壳上有许多高0.03毫米左右的突起,三个突起可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如果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就可以实现“竖蛋”了。

春分立蛋是生的还是熟的?

1、普通鸡蛋、双黄蛋、土鸡蛋和煮熟的鸡蛋,无论什么品种,都可以被立起来。

2、相对生鸡蛋,煮熟的鸡蛋不易被立起来。

3、细心、耐心的同时更容易让鸡蛋立起来;越急躁,越不容易成功。

立蛋要点:

春分立蛋

要点一:挑鸡蛋

首先要挑选一头大一头小的鸡蛋,立蛋时将大头朝下,这样重心会比较低,就像不倒翁一样,容易保持平衡。

要点二:寻找支持面

找到合适的支持面,做一个小实验,在桌面上涂上印泥,再把鸡蛋立在涂有印泥的桌面,就可以发现,能立住的鸡蛋,底部会有一个肉眼很难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线能经过这个平面,鸡蛋就能站立起来。

要点三:手要稳

由于生鸡蛋里的蛋黄位置也会影响鸡蛋的站立情况,所以立鸡蛋的手要尽量保持不动,让蛋黄可以慢慢沉淀到鸡蛋下部,这样重心就能足够低,使鸡蛋保持平衡。

春分立蛋

春分立蛋起源:

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有说,其实立蛋与春分并不相干。

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玩法:

“竖蛋”游戏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根据经验,应这样“春分竖蛋”:鸡蛋的表面其实是高低不平的,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合适的“小山”支点,就能使鸡蛋竖立起来了。

此外,生下后4—5天的鸡蛋,由于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重心下降,更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物镜聚光成像,经过目镜放大。由物镜聚光,然后经过目镜放大,物镜目镜都是都是双分离结构,以便使成像质量有所提高。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第一台望远镜开始,望远镜就开始不断发展,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望远镜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

望远镜的种类:

1、折射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

2、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可分为牛顿望远镜、卡塞格林望远镜等几种类型。

3、折反射望远镜,是在球面反射镜的基础上,再加入用于校正像差的折射元件,可以避免困难的大型非球面加工,又能获得良好的像质量。


闪电形成原因

在户外的时候,大家遇到闪电要及时防范,避免被闪电击中造成人身伤害。小编有些朋友对闪电的相关内容感兴趣,所以想来好好了解一下,闪电形成原因是什么?闪电产生原理是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闪电形成原因

闪电是因为天空中的大量正负电荷聚集在一起引发强烈放电才形成的。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经常会看到天空中突然飘来一块乌云,紧接着来了几道尖锐的闪电,然后天雷滚滚,就下了暴雨。这是夏季正常的天气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原理。

肉眼看到的一次闪电,其过程是很复杂的。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相对的下垫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在电荷越积越多,电场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云底首先出现大气被强烈电离的一段气柱,称梯级先导。这种电离气柱逐级向地面延伸,每级梯级先导是直径约5米、长50米、电流约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约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级一级地伸向地面,在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便突然向上回击,回击的通道是从地面到云底,沿着上述梯级先导开辟出的电离通道回击以5万公里/秒的更高速度从地面驰向云底,发出光亮无比的光柱,历时40微秒,通过电流超过1万安培,这即第一次闪击。

相隔几秒之后,从云中一根暗淡光柱,携带巨大电流,沿第一次闪击的路径飞驰向地面,称直窜先导,当它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再向上回击,再形成光亮无比光柱,这即第二次闪击。接着又类似第二次那样产生第三、四次闪击。通常由3─4次闪击构成一次闪电过程。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在此短时间内,窄狭的闪电通道上要释放巨大的电能,因而形成强烈的爆炸,产生冲击波,然后形成声波向四周传开,这就是雷声或说“打雷”。

闪电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一道闪电的电压一般在100万-1亿伏特不等,瞬间电流最高能达到20000安培,产生的温度能达到2万摄氏度以上。这些数据看上去很大,但是我们要知道,闪电持续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只有0.01秒左右,甚至更短。因此,一道闪电所蕴含的能量并不是很多,一般只有几十上百度电,规模大一点的闪电也就大几百度电,按照五毛钱一度换算成电费的话,也就几百块钱。

可能有人会说,我看到的闪电绝对不止百分之一秒,有些甚至可以达到好几秒。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这其实是我们的视觉欺骗。当我们用肉眼观察到闪电时,会出现视觉停留,这个停留让我们的大脑误认为闪电持续的时间很长。

虽然一道闪电持续的时间少,能量并不多,但是积少成多啊,闪电基本上不是单独出现的,一般出现就是连续不断地释放。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闪电有几十亿道,基本上平均每秒就有上百道闪电正在击中地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所有的闪电都收集起来以供人类使用呢?

其实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有科学家基于这个想法做了相关的科研试验。他们设计出了一种能够收集雷电的电容塔装置,但是很遗憾,实验以失败告终。其实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来说,我们虽然能够在实验室小规模制造闪电,但显然我们还无法大规模收集自然的闪电能量。

收集闪电主要有这几个困难,首先是闪电发生的随机性太强了,科学家们根本无法精确预判,天气预报给出的是一片广袤的区域,科学家们根本难以捕捉闪电。虽然目前很多实验室都在研究人工引雷,但是引雷装置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大规模铺设用来收集随机的闪电根本划不来。

不仅如此,就算不考虑安装成本,闪电能量收集后的储存也是个大问题。当前世界常用的储能装置一般是电容和化学电,而一道闪电的能量在百分之一秒内就会完全释放,也就是说,科学家们需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能量收集,并将储能设备充满,这对技术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类无法大规模收集使用闪电,但是闪电的作用我们却不能忽视,闪电发生时,放电作为反应条件,空气中会发生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那就是氧气会被转化为臭氧(3O2=2O3,条件为放电),臭氧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阻挡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保护我们人类的皮肤健康。不仅如此,闪电还能将氧气转化为含氮化物(2NO+O2=2NO2,3NO2+H2O=2HNO3+NO),当闪电过程中的雨水降临到地面时,这些氮氧化合物就会成为土地的肥料。

除此以外,闪电还能消灭大气中90% 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因此闪电过后,空气就会变得格外纯净,我们就会感觉到空气格外清新。


臭豆腐为何这么臭

有时候在大街上,隔老远就会闻到臭豆腐散发出来的臭味。臭豆腐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长沙小吃,虽然味道臭,但是吃起来好吃。想要吃臭豆腐的话,还是要吃正宗的长沙臭豆腐。那么,臭豆腐为什么那么臭呢?一起来看看吧!

臭豆腐为什么这么臭

因为豆腐在发酵腌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产生了一种叫硫化氢的化合物。臭豆腐的臭味就是这种化合物散发出来的。

首先要把豆腐切块,然后把豆腐压干,这样制作出来的臭豆腐吃着才会有嚼劲,没有那么多的水分。

接着,把压好的豆腐都放进卤水中发酵。发酵最重要的步骤是封坛,坛子必须封好才能发酵好。

一般来说,发酵的天数自己定,时间越长越有味。等发酵好之后,捞出来的白色豆腐就会变成青黑色。

最后,将腌制好的臭豆腐放进油锅里炸一下,再放上自己家的调料。这样臭豆腐就会香飘万里,酥脆可口。

不过,臭豆腐不宜多吃。因为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且臭豆腐含铁过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脏新陈代谢缓慢。


手机贴的防偷窥膜原理类似于什么

导语:现在的手机膜不仅仅是防摔了,还有各种防辐射、防偷窥等等。说来也比较神奇,贴了防偷窥的手机膜,还真的是很难再看到别人手机上的内容了。对此,很多人都想知道,手机的防偷窥膜采用什么原理呢?你知道手机贴的防偷窥膜原理类似于什么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原理吧。

手机贴的防偷窥膜原理类似于什么

手机防偷窥膜原理

百叶窗。手机防偷窥膜与百叶窗的原理类似,光线只能从特定的角度和范围内射出,其他角度的光线会被阻挡。因此只有正对着屏幕的使用者才能接收到这部分的光线,看清楚屏幕里的内容。

手机膜又称手机美容膜、手机保护膜,是可用于装裱手机机身表面、屏幕及其他有形物体的一种冷裱膜,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手机屏幕保护膜、手机机身保护膜;功能由最初的单纯防刮保护膜到推出功能型保护膜系列可分为:防窥膜、镜子膜、AR膜、磨砂膜、高清膜、防刮保护膜、3D膜、手机机身防刮花保护膜、钻石膜、钢化膜等。

手机整机保护膜是最基础的业务,很多人买了新机后,都知道在屏幕贴上保护膜,但这种保护只是局部的,手机外壳机身是最易磨损的,更应该保护,这时整机保护膜就用上了。

这种保护膜起到的作用就是保护。

这种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手机壳,选择比较多的透明膜,按照留胶性、拉伸性、耐磨性等指标,将材料分成很多等级。

无形手机美容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包膜技术有全新的改进,免加封条,手机和保护膜完整一体,效果出色,感觉像没有包膜一样,而且不易回缩。手机美容效果完全是隐形的,因此称为无形手机美容技术。

使用方法:

手机贴膜

1、按照下面照片的步骤清洁屏幕

(1)先吹去手机周围的灰尘。

(2)用镜头笔的细软毛尽量刷去较大灰尘。

(3)用擦镜布最后擦去细小灰尘,注意,将擦镜布从左往右轻轻擦三次,不要来回擦,这样容易将灰尘左右移动,结果还是在屏幕上。

手机膜

2、贴膜开始

(1)延凸起部分撕开第一层副膜(保护贴膜的一层薄膜),切记,千万不要 完全撕开这层副膜,撕开一个角即可,而且千万不要让贴合面暴露在空气中很久,容易沾上灰尘。

(2)将揭开副膜的这一面对准屏幕,慢慢贴到屏幕上。

(3)用信用卡或者硬塑料片延着贴膜方向轻轻压推,这样做的着贴膜方向轻轻压推,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贴 膜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一边压推的同时,一边还要观察已贴合部分是否有气泡产生,一旦发现有气泡,就应该轻轻揭起,除去灰尘后继续操作,如果完全 贴好了,再发现有气泡,补救就不容易了。

(4)完全贴平整后,慢慢撕开表面的第二层副膜。(如机型屏幕是凹陷的,可以用粘性强透明胶将其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