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中暑

2020/7/8 16:02:45
万年历日历:中暑知识
中暑知识
高温天气中暑有什么办法

近来气温是越来越高了,尤其7月之后,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中暑。中暑的基本症状是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那么,到底高温天气中暑怎么办呢?以下为您介绍高温天中暑最佳处理方法。

高温天气中暑怎么办 高温天中暑最佳处理方法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5、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6、如果情况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症状

一般在高温的环境下就会出现一些给中暑的征兆,例如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中暑初期症状

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3、轻度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4、重度中暑症状

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5、中暑热痉挛症状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6、中暑热衰竭症状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觉得中暑是热出来的吃退烧药就好这做法对吗

导语:夏天天气炎热,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就容易出现中暑症状,而如果不及时进行缓解,就可能会变得严重,当然,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有的人觉得中暑是热出来的吃退烧药就好了,你觉得这做法对吗?到底中暑能不能吃退烧药呢?一起来了解。

觉得中暑是热出来的吃退烧药就好这做法对吗

中暑

可能适得其反。中暑发热多是由于高温刺激脑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严重受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大于散热,出现发热,严重者会出现高热。临床上多采用物理方法降温,不能吃退热药退热。

现场救护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患者一般经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

脱离现场环境: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

快速降温: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扇风加快蒸发、对流散热。

病情监测:持续监测体温。

医院内救护

物理降温

与现场救护类似,可以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头部降温、冷水浸泡法、冰帽、冰毯、冰袋等冷疗法调节体温。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的情况,可采用4摄氏度盐水进行灌肠,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病情严重时,可以实施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至体内降温。

中暑症状:

中暑

先兆中暑

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若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一般持续时间约3分钟。

患者常常无明显的体温升高,可能与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钠或者过度通气有关。

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患者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

此时患者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

中暑

热射病

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两类。

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体育运动者、训练的官兵),表现为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或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发热、头痛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摄氏度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

患者可伴有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非劳力性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小孩)和慢病人群,一般发病较慢。刚开始症状不容易发现,1~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患者体温高可达40~42摄氏度,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摄氏度,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热射病是中暑吗

导语:大家都知道,中暑主要和空气温度、湿度有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是更容易发生中暑的。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说说,热射病是中暑吗?热射病是不是中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热射病是中暑吗

热射病是中暑,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体温高达40℃以上,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和肝肾脏器官功能受损、昏迷,其恶性程度较高,在中暑的分级中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热射病和一般中暑的区别

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和日射病四种。前三种多见于高温环境小从事体力劳动时间较长者,日射病则以从事露天作业的工人为多,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致命性急症。

“中暑分为三级,第一级:先兆中暑,指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第二级: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跳动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第三极: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遇到热射病患者你要这样做

如遇热射病患者,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移至阴凉处,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用冷水反复擦拭皮肤,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给其喝盐水或清凉饮料,在其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药油并快速拨打120。

温度高湿度大容易中暑

中暑是指由于人体处于热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按严重程度依次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60% 。

相对湿度为85% ,气温在30℃至31℃时,即可引起中暑。

中暑主要和空气温度、湿度有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也就越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中暑还与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系,如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曝晒太久、室内温度过高、闷热等都可能引起中暑。

六大攻略防中暑

在生活中,可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中暑。

1、减少外出。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

2、遮阳避暑。戴遮阳帽、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3、及时补水。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4、随身携带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5、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不过蛋奶以及鸡肉、虾、鱼肉等白肉还是要吃的。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慢性病的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进入夏季,高温天气炎热无比。人们出汗多、胃口差,各种常见病也兴风作浪,席卷而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尤其是中暑。那么夏天怎样预防中暑呢?下面就教大家一些防暑小妙招。

夏季防暑妙招1:要饮水补充水分

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夏季防暑妙招2:要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但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夏季防暑妙招3:要增强营养

夏天为预防中暑,也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夏季防暑妙招4:要尽量减少外出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婴幼儿体质虚弱,是中暑的高发人群。所以这些人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或者烈日下活动和行走,当感到热时不要依靠冷饮来降温,而要借助自然风或电风扇、空调来降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夏季防暑妙招5:室内避暑适度降温

高温酷暑,要尽可能待在家中避免外出,在家中要通过空调、电扇来降温。如果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电扇已无助于调节人体的热平衡,则可通过洗冷水澡或开空调等通过物理方式来进行人体降温。

小贴士;遇上停电可以去商场或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夏季防暑妙招6:合适穿着轻薄、色浅

夏天穿着的衣服应该选择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如白色、灰色等)并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遮阳伞,有条件的可以涂抹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霜。

小贴士:如果你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应尽快脱下换上干净的衣衫;以免汗水中的盐分风干后,影响衣服的透气度。


高温天气怎么防止中暑

在气温高的天气里,中暑发生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此时的人们在何时何地都需要做好有效的预防中暑的工作。那么,大家知道高温天气怎么防止中暑?高温天如何防范中暑?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高温天气怎么防止中暑

1、及时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时,需要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最简单的是多饮开水或淡盐水,喝盐水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这样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可饮水果汁、酸牛奶、茶水等。

2、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

高温天气需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最好穿着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在空调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应抽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3、空调温度别调得太低

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室内温度在26℃运行一段时间后,设置为27℃为最佳,千万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空调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至10℃之间,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4、运动要适当

夏季要减少运动量,运动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时间以30分钟为宜。当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而当气温达到35℃以上,要停止运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人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5、合理睡眠

中暑的发生还与睡眠有关,人们最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饱满,增强身体抵抗力。

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多久?

7月12日-13日,浙江、江苏、四川等多地连发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将超过40℃,市民直呼“太热了”。在家装的冰水,到单位就成热水了。昨天差点中暑,后脑勺痛半天,今天才感觉回过神来,现在就盼望着能下场雨。该地周六将迎来降雨,但气温变化不大。

三伏还没到,为什么南方已经都这么热了?中国气象分析师张娟7月12日表示,

副热带高压正是此轮南方高温闷热天气的幕后推手。

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多久?预计7月16日开始,受到北方高空冷涡压迫,副热带高压将有所南落,江浙沪等地气温稍降。

南方此轮高温为何来得如此凶猛?

太阳辐射强,副热带高压强盛正是此轮南方高温酷热天气的幕后推手。一般来说,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雨,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就像给地面盖上了一个大蒸笼。目前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偏北,强度也偏强,而且长时间控制四川盆地东部到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加上暖湿气流强盛,空气湿度大,气温猛烈上升,体感上蒸下煮,闷热难耐。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为今年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尤其是7月中纬度暖高压带发展加强,导致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根据统计分析,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易偏北。


夏季频发中暑

进入夏季,天气酷热,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症状。中暑,指由于高温环境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疾病。那么夏季该如何预防中暑呢?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呢?中暑了该如何急救呢?

中暑的表现

一般中暑表现的症状有:皮温超过39℃;脉搏快;夹皮红、干燥、皮温高;癫病;瞳孔缩小;意识丧失;精神错乱。

严重中暑也称热衰竭,症状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眩晕;头痛;意识丧失。

处理一般中暑的措施

处理一般中暑的措施:给患者降温。应尽快将患者移至清凉的地方。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湿的大毛巾床单等将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您手扇使其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其身体,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

处理严重中暑的措施

1、将患者移至清凉处,让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

2、降温。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大的湿毛巾,湿的床单等把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手扇动以促其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患者的身体。

3、让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凉的饮料,如果患者神志呼吸及吞咽均无困难,可以让他喝盐水(每100毫升加盐0.9克),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

4、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应送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