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近海

2022/11/16 17:37:31
万年历日历:近海知识
近海知识
11月4日地震最新消息: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5.6级地震

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11月4日地震最新消息,今中午12时26分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那么,此次海域地震会引发海啸吗?根据海啸的形成条件,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的概率不大。萨尔瓦多之所以会发生地震是因为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11月4日地震最新消息: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5.6级地震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发生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4日12时26分在萨尔瓦多附近海域(北纬13.15度,西经89.45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

萨尔瓦多位于中美洲北部,北邻洪都拉斯,南濒太平洋,西部、西北部同危地马拉接壤,东临太平洋丰塞卡湾,国土面积21040平方公里,中心位于北纬13.5°,西经88.55°。

萨尔瓦多国内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多火山,被称为“火山之国”,境内圣安娜活火山海拔2385米,为全国最高峰;该国北部为伦帕河谷地,南部为狭长的沿海平原。

萨尔瓦多全境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8℃;11月-4月为旱季,5月-10月为雨季;沿海和低地气候湿热,山地气候凉爽;山区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以上,沿海地带约为1000毫米。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

该地震带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80% ,集中了全世界80% 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90% 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包含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国家: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文莱、加拿大、哥伦比亚、智利、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东帝汶、萨尔瓦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尼、日本、中国、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拿马、秘鲁、菲律宾、俄罗斯、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鲁、美国。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海沟:阿留申海沟、布干维尔海沟、克马迪克海沟、日本海沟、千岛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菲律宾海沟、琉球海沟、汤加海沟、雅浦海沟。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可可斯板块、欧亚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南美洲板块。


日本本州南岸近海发生6.3级地震

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地震最新消息,今天(14日)下午16时08分日本本州南岸近海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50千米。此次地震级别是比较高的,又是海域地震,那么,会导致海啸吗?根据海啸发生条件来看,此次地震级别和震源深度并没有达到引发海啸的条件,所以发生海啸概率不高。

日本本州南岸近海发生6.3级地震

日本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4日16时08分在日本本州南岸近海(北纬33.80度,东经137.40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50千米。

会导致海啸吗?

此次地震引发海啸概率不高。

专业人士分析: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末端区域的深源地震。本次地震震源深度很深,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与海啸;但有感范围也相对较广,且主要沿着太平洋板块俯冲洋壳向本州岛东北部沿海延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 。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 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海啸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海啸的危害:

海啸发生时,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它以每小时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无阻拦的洋面上驰聘1万-2万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吞没所波及的一切,有时最先到达的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几分钟后波峰到来,一退一进,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活动构造系是地震频繁爆发区!在地球建造的初期阶段,地球的质量比月球的质量还小时,上空还没有出现大气层,许多撞击地球的小天体直接闯入了地幔,并带进了大量的水冰。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地幔内的水冰物质速度非常缓慢地沿着大陆根、岛弧根等环太平洋活动构造系的地幔与地壳的衔接层往上移动,当它们在某一区域聚集到一定能量时,就会突然汽化,爆发大地震。

2007年日本大地震后,全球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已经成为科学界共识。其实,此前发生的所罗门群岛7.2级地震、海地7.3级地震、琉球群岛7.2级地震等都预示着这一活跃期的到来。更细致的观察会看到,就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前一年,智利刚刚发生了8.8级地震,两地横跨整个太平洋,一东一西遥相呼应。

这种现象或许可以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质机理中,寻找到一种解释:太平洋中央海岭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以每年0.5至5厘米的速度向东西两边扩展,逐步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新生的大洋地壳就与周遭的大陆板块不断摩擦、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