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漫漫

2022/11/16 17:37:13
万年历日历:漫漫知识
漫漫知识
是路漫漫还是路曼曼

讯,近来,很多语文知识频繁上热搜,例如前段时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今天又有一个是路“漫漫”还是路“曼曼”?上了热搜,对此,你有什么想法?你平时用的是哪个呢?小编平时用的是路漫漫,对不对?我们一起来了解。

是路“漫漫”还是路“曼曼”?

屈原

到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事上周刚“吵”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很多人觉得自己记忆出了问题。

没想到,刚刚又有人发现,另一篇耳熟能详的古文里也有类似争议:到底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路曼曼其修远兮”?

最近,杭州一位初三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语文课本里的一句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印象中,我读中学时,书里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平时写文章,用到这句话也比较多,用的‘漫’。”

好奇之下,她决定“求索”一番。她找出上一版本的语文书,发现用的字也是“曼”。她又去查找了以前的期刊、杂志等,发现对于“曼曼”“漫漫”的讨论一直有。

“有些甚至说‘曼曼’是错别字,或者判定‘漫漫’是误用。不管是‘曼’还是‘漫’,都是表示长远的意思,在意义上是都可以的。但不清楚是不是后来改了?还是两个在通用?”这位老师在查阅许多资料后,更迷茫了,“同学们在写励志主题的文章中,经常引用这句话,他们也困惑,到底哪个才是对的?”

古籍

文中表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课本里列举了三句诗词名句,让同学们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其中之一就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现在的高中课本也有《离骚》的内容,但因为是节选,并没有涉及到这句诗。

记者查阅了目前书店里的部分《楚辞》图书,发现“曼”“漫”两个字都出现过。而在近年的报刊中,用“漫”更多一些。

为此,记者专门请教了楚辞学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骊。林教授是浙江大学楚辞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译注了中华书局版《楚辞》。

林教授表示,不管是用“曼”还是用“漫”,都是可以的。“古汉语中,字通用的现象很普遍,不需要纠结,‘曼’和‘漫’都可以用。”

细细分析,“曼”是本字,“漫”是俗借字。“曼”“漫”两个字是可以通用的。最早的《楚辞》抄本作“曼”,唐《文选集注》本、《文选》尤袤刻本作“曼”,《文选》陈八郎本、《文选》六臣注作“漫”,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均注:“曼,一作漫”。后来钱杲之本、黄省曾本、朱多煃本、毛晋本、庄允益本都“同洪本”,等等,不一枚举。

屈原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前路漫漫雨纷纷谁在痴痴等是什么歌

前路漫漫雨纷纷谁在痴痴等是歌曲《无期》。2020年光头华夏演唱的一首单曲,收录于专辑《无期》中。《无期》是光头华夏有感而发创作的歌曲,他热爱生活,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一切,对于他来说,一场雨、一束光、一个故事、一个电影、甚至一个广告都是他的灵感来源。《无期》拥有诗意般的歌词,动人心弦的旋律,光头华夏用最真挚的歌声,向我们讲述属于他纯粹却深刻的感情。

歌词:

夜半风雨声

惊醒梦中人

谁在立秋之后

时常来叩门

若终其一生

仍为情所困

宁愿开始

就只一个人

清晨一盏灯

照亮了前尘

谁在大雪之前

以手来赶针

若心有余温

从不感觉冷

虽然最终

都还一个人

前路漫漫雨纷纷

谁在痴痴等

任其心头千般恨

不做负心人

若爱得越真

就陷得越深

断了缘分

就只剩离分

清晨一盏灯

照亮了前尘

谁在大雪之前

以手来赶针

若心有余温

从不感觉冷

虽然最终

都还一个人

前路漫漫雨纷纷

谁在痴痴等

任其心头千般恨

不做负心人

若爱得越真

就陷得越深

断了缘分

就只剩离分

回程无期夜无声

回头也无人

只闻身后一阵阵

莫名的心疼

若是有来生

你是否虔诚

苦守一生

只为她转身

若是有来生

你是否虔诚

苦守一生

只为她转身

只是今生

劝你别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