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24节气是气候变化的规律,与人们的饮食息息相关,所以大家要根据节气特点来进行生活、运动、养生。那么,大家知道正式进入冬天是哪个节气?正式进入冬季属于什么节气?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正式进入冬天是哪个节气
正式进入冬天是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我国古人编写的七十二候,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每5天为一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吃什么
1、 饺子
立冬吃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除了用水煮外,饺子还可以煎、蒸、炸,有多种吃法。馅料更是多种多样,有猪肉白菜馅、三鲜馅、韭菜鸡蛋馅、芹菜猪肉馅、羊肉馅等,饺子口感鲜美,细腻可口,深受大家的喜爱。
2、羊肉火锅
俗话说“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羊肉温热暖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富含蛋白质,是人们补充能量的优质肉类,所以,在立冬这一天吃羊肉,可以驱寒,暖手脚,补气血,是立冬进补的好选择。
3、姜母鸡
姜母鸡是比较适合在冬天的时候进行食用的美食,因为母鸡和生姜性质都比较温和,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帮助人体祛除身上的寒气,具有一定驱寒暖身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是具有一定好处的。
4、吃甘蔗
福建民间有俗语“立冬食蔗齿不通”,因为立冬之日甘蔗成熟,吃了不上火,还可以起到保护牙齿、滋补的功效。
立冬相关知识
古代的诗人也在节气到来的时候感知气候的变化:
诗仙李白立冬夜里饮酒写下《立冬》一首: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南宋著名诗人立冬之日也作诗一首《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代的仇远在他的诗《立冬即事二首》之中这样写到: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明代王稚登写《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与气候更息息相关的是农事活动,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经验,用口口相传的农事谚语传承一代又一代的农事耕作经验。
北方的先人写下: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今年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闽地的人民留下这样的经验: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江西地区则有这样的谚语: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江南地区的人民对立冬节气的总结: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时节北方已是冬天的气候,南方也天气渐冷,流感病毒横行,近期也有幼儿园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大家应小心防范。
讯,在一轮轮冷空气的影响下,北方多地已经陆续达到入冬标准,其中,近日北京和天津也相继入冬。实际上,从2022全国入冬进程图来看,我国约一半的国土面积已经被冬天覆盖!不过,目前南方大部仍处于秋季,而且近期多地气温有所回升,想要入冬还需要再等等。
2022全国入冬进程图最新
入冬
截至11月13日,上一股冷空气的影响已基本收尾。在它的影响下,中东部地区普遍降温6~10℃,东北中南部、内蒙古东南部、江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降温14~18℃。据气象分析师介绍,在这股冷空气的推动下,新疆大部、华北平原大部已成功迈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大城市中例如北京、天津也都已入冬。目前,冬季的脚步已经抵达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南部一带,全国约有一半国土面积被冬天覆盖。
目前,南方大部仍处于秋天,在上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下,华南南部由夏转秋。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一带也在冷空气到来前后感受到了“隔日如换季”的气温差异。降温之前,湖南、江西等多地最高气温超过30℃,甚至热出了11月新纪录;降温之后,伴随着阴雨天气,上述地区迅速开启湿冷模式,今天长江中下游多地最高气温降至10℃出头。
本周南北方的气温走势又将如何?是否还会有冷空气大举南下?
入冬进程
气象分析师表示,未来两天,冷空气将暂时“偃旗息鼓”,北方大部气温也会触底反弹,尤其在11月17日前后,最高气温还将达到阶段性高点。例如,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最高气温将回到10℃以上;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可以回升至15℃以上。大城市中,17日,沈阳最高温可达14℃,较常年同期偏高9℃;北京、天津、石家庄最高温基本也在15℃以上,同样是明显高于常年同期。
比起北方,南方地区的升温要滞后一些。随着阴雨天气上线,今明两天,南方大部依然升温乏力、天气湿凉,预计17日后,长江以南最高气温将重新回到20℃以上。
展望未来,17日至21日,将有新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先后影响我国大部地区,降温幅度普遍在4~8℃,局地超过10℃。
提醒:本周全国大部气温将在总体偏暖中波动震荡,公众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出门可以采取多层次的“洋葱式”穿衣法,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穿脱,谨防感冒。
最新天气预报:
降温
气温方面
今起三天,北方大部地区将一路向暖,17日前后达到近期高点,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南部最高气温将回到10°C以上,其中华北南部、黄淮可以达到15°C以上,气温再度转为偏高。像沈阳,17日最高气温14℃,比常年同期偏高9℃。
相较而言,南方地区升温要滞后一些,今明两天叠加降雨影响,升温依旧乏力,大部地区气温维持在正常或偏低水平。像长沙,今明天的最高气温都仅有15℃,阴雨影响下,湿凉感明显,公众出行需注意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降水方面
今起至周末,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西部等地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其中今天,江汉东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西部、贵州东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新疆北疆北部和北疆东部、西藏北部和东部、青海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和北疆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
明天将是降雨最强的一天,新疆北部、西藏北部和东部、青海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和伊犁河谷局地有大雪。江淮西部、江南中东部和西南部、华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
后天,新疆北部和南疆盆地、西藏东部、青海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淮、西南地区、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江西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雨。
今起三天,南方将迎明显降雨过程,旱情较严重的江西、湖南等地久旱逢甘霖,利于缓解气象干旱。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雨势较强,需警惕地质灾害的发生,此外广西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对流天气。
讯,今天(7日)是立冬节气,我们迎来天文意义上的冬天,而从气候上来讲,很多地方也已经是冬天了,尤其北方。据相关数据显示,常年立冬后入冬进程加速,向南跨越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南方不少地方将会达到入冬标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该时期是一年中寒潮最多降温最猛时期!注意保暖。
立冬后入冬进程加速向南跨越
立冬天气
常年立冬节气开始时,冬季前沿抵达华北中部、秦岭、川西高原一带。立冬节气期间,入冬进程加速,冬季继续向南跨越,河北南部、陕西南部、山东、河南大部、苏皖北部都会陆续迈进冬天的门槛。像石家庄(11月7日)、西安(11月11日)、济南(11月10日)、郑州(11月13日)、合肥(11月18日)、南京(11月19日)等省会级大城市常年入冬的平均日期都集中在立冬时节。
今年也不例外。截至11月4日,我国东北地区大部、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等地都已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今年北方省会级城市入冬进程普遍较常年偏早,像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等地都较常年偏早一周,银川偏早近10天。
此外,秋天的前锋继续向南推进至华南,而福建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以及海南岛一带,还是一派夏日风光。
寒潮最多降温最猛!大数据揭秘立冬节气十大降温最猛城市
寒潮
立冬节气期间的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实力也更加强劲,通常可南下影响江南甚至华南地区。数据显示,立冬时节是全国型寒潮频次最高的节气,达25次,较上一个节气霜降偏多一倍。
所谓“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立冬也是全年降温最猛的节气,尤其是北方已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从气象平台二十四节气全国平均气温变幅来看,立秋开始,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下跌,立冬为降幅峰值,达3.77℃,其次是霜降节气、小雪节气,降幅分别为3.62℃和3.46℃。
在这个降温最猛的节气里,东北、华北地区的城市气温最容易暴跌。气象平台盘点1991年至2020年省会级城市立冬节气期间平均气温变幅发现,降温排行榜前十全部位于北方,其中哈尔滨位居榜首,降温幅度达6.7℃;长春和乌鲁木齐以6.5℃和5.8℃位列二三位。
寒潮天气注意什么?
寒潮天气保暖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4、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
7、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8、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舶及时返航。
9、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冬天是有着脱俗的美的,看着外面茫茫的天地,一切景物都是白得晶莹剔透。最近小编有一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过了秋分是不是入冬?秋分之后是不是入冬了?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过了秋分是不是入冬
过了秋分不是入冬,过了立冬节气才是入冬,立冬节气是冬季的建立,大寒节气是冬季的正式结束。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假日。此时,铲斗手柄指向西北,太阳到达HS经度225°的位置,该时间与公历的11月7日至8日相交。立冬是一个季节性的太阳术语,意味着从那时起它进入了冬天,这意味着风雨,干湿,阳光,温度等都处于转折点,并且气候开始从秋天过渡到冬天。而大寒节结束后,春节就要来了。立春标志着春天的正式成立。寒冷的天气将结束。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到了秋分节气的时候,秋意凉爽非常明显,并且温度会逐日降低。秋分这一天和春分一样,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这一天昼夜等长。
但秋分节气之后,太阳直射点就会南移,我国气温也会慢慢降低,进入冬天。
我们经常看秋分的时候是在9月23日这一天,但其实也是有例外的,时间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哦。
秋分并不是固定在23号,有的时候也会在22号,即秋分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9月22~23日交节。但是秋分在9月23日这天的年份更多一些,9月22日秋分的年份比较少,比如在过去40年中,只有2020年、2016年、2012年、2008年是9月22日秋分。
秋分是什么季节?
秋分属于秋季,秋分代表着秋天已经进行到一半了,因此叫秋分。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热至秋分,冷至春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和“春分”太阳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根据“候平均气温划分”,秋天是严格意义上秋天的开始,而“春分”时节我国各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全国各地进入明媚的春季。
秋分后太阳辐射越来越低,春分后太阳辐射越来越高,秋分是秋季大忙时节的开始,而春分是春季大忙时节的开始。我们老祖宗很善于总结,有句老话叫“热至秋分,冷至春分”,秋分时节按理说“秋老虎”天气已经结束,如果秋分天气还炎热,肯定是不正常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秋分这天的气温异常炎热,那么到了来年春分节气,气温就会很冷,这也预示着可能会发生“倒春寒”。
春分时节气温虽然在回暖,但是气温还不稳定,天气在回暖的过程中偶尔会有冷空气入侵,这就是所谓的“倒春寒”。倒春寒是一种低温灾害天气,会导致处于返青期的冬小麦遭受冻害,会导致已经播种但是尚未出土的种子出现烂种,会导致已经开花的果树不能正常授粉,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特别注意:在寒潮来临前,我们可以每亩用“0.01% 的芸苔素10毫升+8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有效的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讯,近来,北京的气温都不高,而且在一轮轮冷空气的影响,温度一再低迷,这便加速了北京入冬进程,这不,今天(10日)北京终于官宣入冬了,即11月3日正式入冬!入冬之后,北京天气将越来越冷,据悉,7日的时候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试供暖。
北京官宣11月3日正式入冬
北京入冬
秋去冬来,今天(11月10日),据从北京市气象台获悉,北京已于11月3日正式迈入气象意义的冬天,较常年入冬时间偏晚3天。明天强冷空气来袭,北京将出现明显降雨天气,最高气温降至12℃,公众需防范降雨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进入1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频繁,北京开启晴冷模式,尤其是早晚时段凉意加重,不少市民外出都纷纷换上冬装。根据2022年10月20日以来气温实况计算,北京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自11月5日起连续5天小于10℃,其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10℃的日期为11月3日(9.1℃),略晚于常年入冬日期(10月31日),据此可判断2022年北京入冬日期为11月3日。
据气象分析师介绍,按照《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10℃,则以其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10℃的日期作为冬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则需进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断。
眼下已经进入立冬节气,北京一年一度的供暖季也要来了。根据《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北京市采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今年11月7日,北京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试供暖。
入冬后北京天气如何?
北京天气
据气象北京官微消息,今天(10日)夜间还将有轻雾或雾,能见度较差,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
明后两天(11~12日)本市将受到强冷空气影响,11日有全市性明显降水过程,预计累计雨量可达中雨量级,东部部分地区大雨,主要降雨时段为明天下午到前半夜,后半夜逐渐减弱;降雨过后,12日白天将刮起强劲北风,阵风可达7级左右。
气温明显下降,11日受阴雨影响,气温降幅明显,体感阴冷;12~13日夜间最低气温只有零度左右。未来7天(11月11~19日)最高气温在11~13℃之间,最低气温跌至-1~8℃之间。
具体天气预报:
北京天气
10 日下午(周四):晴转多云;北转东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 17℃, 山区最高气温16~18℃;最小相对湿度50% 。
10 日夜间:多云转阴,有轻雾或雾;东转北风1、2级;平原地 区最低气温8℃,山区最低气温 4~6℃;最大相对湿度95% 。
11 日白天(周五):阴转中雨;北转东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 12℃, 山区最高气温11~12℃;最小相对湿度85% 。
11 日夜间:阴有中雨转多云;东转北风2级转4、5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8℃,山区最低气温3~4℃。
12 日白天(周六):多云转晴;偏北风4、5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 13℃, 山区最高气温11~12℃。
12 日夜间:晴;偏北风2、3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1℃,山区最低气温-4~0℃。
讯,随着新一轮冷空气的侵袭,今起三天华北多地最低温或首破冰点,其中,北京也在降温范围,预计4日的时候最高气温将创新低!而在次轮降温之后,北京开启入冬进程,也就是说,今年北京冬天的迹象将会逐渐显现,天气会越来越冷,注意保暖哦。
冷空气侵袭华北多地最低温或首破冰点
华北多地降温显著
11月2日至4日,新一股弱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温幅度4~6℃。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大部、辽宁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河北北部等地有雨夹雪或雪。华北、东北多地将创下半年来气温新低!注意添衣保暖!
预计今天哈尔滨、长春、兰州最高气温可能创新低;明日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最高气温可能创新低。
明日长春、沈阳最低气温可能创新低;4日长春、沈阳、北京、兰州、济南最低气温可能创新低。
北京山区迎雨雪天气
今天,北京天空云量增多,大部地区有小雨出没。北京市气象台今晨6时发布天气预报,预计,今天早晨至白天多云转阴(下午有零星小雨或小雨),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14℃;夜间阴(大部地区有小雨,山区雨夹雪)转多云,北转东风二三间四级,最低气温4℃。
明后天,北京阳光回归,最高气温12℃至14℃,夜间气温下降,最低气温0℃至零下1℃,将创今年下半年来气温新低。
气象专家提醒,北京今天体感阴冷,下午到夜间有小雨或零星小雨,夜间山区有雨夹雪,公众外出雨具随身,注意交通安全。明后天最低气温下降,早晚寒意加重,大家请注意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全国气温情况:
降温
未来三天,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这股冷空气影响范围较广,华南一带也会受到波及,但整体强度比较弱,降温幅度普遍为2~6℃,北方部分地区降温4~8℃,局地8℃以上。
其中,华北、东北降温幅度相对较大。3日至4日东北地区气温跌至低谷,城市中,长春3日最高气温只有1℃,夜间最低气温-8℃,将迎来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华北部分地区也将创今年下半年来气温新低,例如北京4日至5日最低气温或跌破冰点,为今年下半年首次,公众请注意添衣保暖。
南方3日前气温还以略偏高为主,4日冷空气南下后,气温也会降至接近常年同期的水平,部分地区将转为偏低。江南、西南等地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将降至20℃以下,成都等地甚至只有16℃,凉意加重,大家请注意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
全国降水情况:
降雪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内蒙古中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北部、青海南部、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辽宁南部、华北大部、甘肃南部、四川中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浙江南部、福建、广东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珠江口附近及以东部分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20毫米)。
明天,新疆南疆西部山区、西藏东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四川、甘肃南部、云南东北部、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中东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广东南部沿海、台湾岛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50~90毫米)。
后天,新疆南疆西部山区、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江南中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台湾岛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40毫米)。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个在11月登陆我国的台风还是2003年第23号台风“尼伯特”,如果“尼格”最终以热带风暴级别登陆,将成为近19年来首个在11月登陆我国的台风。“尼格”带来的降雨对缓和江南中南部、华南一带的气象干旱,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比较有利,但仍需防范局地强风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