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线虫

2022/9/13 21:51:43
万年历日历:线虫知识
线虫知识
龙线虫是什么

龙线虫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看上去非常的可怕,人人都是避之不及。有些朋友想学习一些关于龙线虫的知识,那么,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讲讲,龙线虫是什么?龙线虫指的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龙线虫是什么

龙线虫是几内亚虫,是寄生在哺乳动物体深部的大型线虫。多见于热带、亚热带。最普遍的是能寄生人体的麦地那龙线虫,状如细长无色尼龙丝,长达60~120厘米。受孕雌虫从宿主深部移至足或颈背部皮下,形成水疱、溃疡。每当患部浸入水中,虫头外伸,释出幼虫,离水时虫头缩回皮内。幼虫被剑水蚤吞入后发育成熟,人或动物饮水将其吞食而感染,致龙线虫病。

龙线虫的病因

麦地那龙线虫是一种大型线虫。雌虫大小为(60~120)cm×(0、9~2)mm;雄虫长12~40mm,宽0、4mm。雌虫排出幼虫入水,幼虫在水中可生活7天,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如人误饮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所污染的水后被感染。感染期幼虫在患者体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所在部位无任何病变。成虫成熟时,穿过结缔组织朝下移行。在成虫移行至皮肤表面和准备排出幼虫前,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移行至皮肤表面时,虫体前端组织溶解,释放大量代谢产物进入宿主体内,引起变态反应。

感染龙线虫的表现是什么?

1、龙线虫在初期可以在小腿、阴囊等局部皮肤可以发现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可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不适。

2、随着病情加重,会变成微红色丘疹,继而发展成大如数厘米的水疱,水疱形成时常伴局部瘙痒和剧烈灼痛。

3、水疱一旦破裂,不适症状可减轻,继而脓肿形成,若无继发感染则脓肿体积逐渐缩小。

4、龙线虫病还可并发急性皮下脓肿、慢性溃疡、蜂窝织炎及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症状。

龙线虫怎么预防

龙线虫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龙线虫感染,避免饮用含有虫卵的生水,避免长时间接触含有虫卵的水。对于疫区人群,可自15岁起每年进行皮肤科和实验室检查,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作用。

(1)改良卫生习惯,包括严禁患者污染水源,改进梯井结构,改变取水方式,禁饮生水等。饮水必须煮沸或加氯消毒以杀死剑水蚤,是为避免感染的简便方法。还可在有剑水蚤的水域中饲养食剑水蚤的鱼类。

(2)避免在污染水域洗衣服、洗澡或游泳,尽量使用自来水。

龙线虫的诊断

检查溃疡面及幼虫为确诊本病的最可靠方法。在流行区如发现患者下肢皮下组织有滑动而硬的长带状虫体即应考虑本病可能,如在溃疡面洞孔查见成虫,或在洞孔排出的乳状浆液内,或在邻近组织、关节腔无菌积液中查见幼虫即可确定诊断。有时在典型丘疹形成前患者可感觉到皮肤内的虫体但应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死亡钙化虫体依据X线平片可作出追溯性诊断。感染早期,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免疫学试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包括虫体抗原皮内试验及荧光抗体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

龙线虫的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摘出虫体是惟一可靠方法。

1、阿苯达唑,服2天或3天,或甲硝唑服10~20天,可迅速缓解症状,并减轻局部炎症与水肿,促进虫体自行排出或较易摘除。

2、取虫疗法,本病流行区居民习惯采用这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即将暴露的虫头端缠缚于一根小棒上,慢慢卷绕其虫体每次可卷出5cm长每天重复1次,约3周可将虫体完全卷出。若整个虫体已在皮肤内或在深部脓肿内,可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3、对症治疗,包括抗过敏、止痛、抗感染及破伤风抗毒素,皮肤局部可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涂布。

相关推荐

重庆万州属于市还是县 重庆万州是市还是县

四川彭州山洪是怎么形成的 四川彭州山洪是如何产生的

山洪暴发的水是哪里来的 山洪为什么是突然暴发的

彭州属于成都哪个区 彭州是属成都市什么区

彭州是哪个省 彭州市属于哪个市


龙线虫是什么

导语:一个关于“四川多地水域疑似出现龙线虫”引发大家对龙线虫的关注。对于这一种东西,大家都比较陌生,甚至是第一次听说。那么,到底龙线虫是什么呢?大家千万不要不在意,因为这种东西如果存在于我们身边,将会对我们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那到底龙线虫有什么危害呢?一起来了解

龙线虫是什么

龙线虫

几内亚龙线虫亦称麦地那龙线虫或龙线虫。袋形动物门线虫纲动物,学名为Dracunculus medinensis。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的一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还传布到西印度群岛和南美热带地区。除人类外,另一些哺乳动物也可为几内亚龙线虫寄生。几内亚龙线虫所致疾病即称几内亚龙线虫病。

雌雄两性均寄生於体内各器官的结缔组织内。雌体寿命可达10?14个月,雄体交配後即死亡。雌体钻到靠近皮肤处,在该处形成一个水疱,水疱破裂後无数幼虫随液体释出。若幼虫释入水中,被剑水蚤吞食,则在其体内发育成可侵袭人的幼虫。含有肉眼极难看到的剑水蚤的水被人饮入,剑水蚤为胃液杀死,幼虫从肠壁钻入血管,由血液带到结缔组织内发育为成虫。成虫慢慢从水疱处钻出,尤多见於宿主的腿或足部。宿主进入池塘、溪流或其他水体时,释出的幼虫为剑水蚤吞食,开始另一个生活周期。

龙线虫有什么危害?

龙线虫病

龙线虫病又称几内亚虫感染,是由麦地那龙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体深部结缔组织及皮下组织,可伸出体外。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皮肤溃疡。在热带地区,特别在西非、尼罗河谷、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流行。感染率与气候干燥,水源缺乏,饮水习惯密切相关。流行区居民喜在池塘中洗澡、涉水、洗衣、漱口,因此有很多受感染的机会。有些地区习惯饮用生水,印度宗教习惯在斋戒沐浴时以生水洗口,也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流行区居民取水及食用水的方式与本病流行有密切关系。

本病潜伏期8~12个月,受孕雌虫移行至小腿、足或阴囊等处皮下组织,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伴恶心、呕吐、头晕等。虫体在皮下停留1个月后,大量幼虫从虫体前端释放,在局部皮肤表面出现微红色丘疹,继而发展数厘米的水疱。水疱内黄色浆液巾有大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幼虫。水疱形成时,常伴局部瘙痒和剧烈烧灼感。水疱破裂,变态反应减退,继而脓肿形成。若无继发细菌感染,脓肿逐渐缩小,留下一雌虫伸出缩回的小孔。幼虫全部排完后雌虫死去,被组织吸收或钙化,逐渐痊愈。继发感染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局部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并发急性皮下脓肿,慢性溃疡、蜂窝织炎及败血症,感染消退发生纤维化。虫体在组织移行时,常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治疗:

龙线虫病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摘出虫体是惟一可靠方法。

1、阿苯达唑,服2天或3天,或甲硝唑服10~20天,可迅速缓解症状,并减轻局部炎症与水肿,促进虫体自行排出或较易摘除。

2、取虫疗法,本病流行区居民习惯采用这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即将暴露的虫头端缠缚于一根小棒上,慢慢卷绕其虫体每次可卷出5cm长每天重复1次,约3周可将虫体完全卷出。若整个虫体已在皮肤内或在深部脓肿内,可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3、对症治疗,包括抗过敏、止痛、抗感染及破伤风抗毒素,皮肤局部可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涂布。

预防:

预防本病应从改良卫生习惯,改变取水方式,禁饮生水等。煮沸或加氯消毒杀死水中的剑水蚤是避免饮水感染的简便方法。生物方法可在有剑水蚤的水域中饲养嗜食剑水蚤的鱼类(如柳条鱼)。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若虫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截瘫。

相关推荐

10级阵风危险吗 10级阵风是危险天气吗

中元节有什么禁忌和规矩 中元节有哪些禁忌与讲究

中元节烧纸有什么禁忌和规矩 中元节烧纸有哪些禁忌与讲究

中元节前后几天不出门 中元节前后几天是不宜出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