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天开

2022/9/13 21:50:04
万年历日历:天开知识
天开知识
冬天开车起雾有什么办法

冬天到了,开车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光要担心路面结冰的问题,我们还要担心车里起雾。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车内外温差会比较大,而冷空气遇热又很容易在玻璃上凝结成一层雾气,影响开车的视线,连老司机都怕。车内一起雾本来就影响开车视线,加上冬天容易雾霾天,那简直是瞎开。那么冬天如何防止车内玻璃起雾?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到你哦。

1、洗洁精防雾

把家里使用的洗洁精以1:6的比例兑水稀释,然后倒在车玻璃布上,擦拭前面和两侧的挡风玻璃,等到洗洁精干了之后再用干净的布擦干净就可以了,能保证七八天车窗玻璃都不会再起雾。

2、专用防雾产品

喷涂专业的除雾剂,也是可以防止车窗起雾的。将少量的除雾剂喷在车玻璃上,再擦拭干净,不仅能去除玻璃上的污垢和斑痕,还会在玻璃上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也可以叫驱水层,有效防止水汽在玻璃上凝结,特别使用寒冷的冬天。

3、适当开窗

一般车外的温度比车内低,使得前挡风玻璃温度比车内低,很容易让车内水蒸气在玻璃上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气。这时,把车窗打开,让车内外温度达到一致,可以去除雾气,也可以在驾驶途中防止起雾。但是车速太快就不要开窗了,因为风会灌进车内,实在太冷了,也影响开车。

4、空调除雾

冷风除雾就是降低车内外的温差,防止车内空气中水气的形成和析出。只要打开空调,并将出风模式切换到挡风玻璃挡,冷空气就能直接吹到挡风玻璃上,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道“寒气膜”,雾气就会散尽。虽然这也是除雾的一种方式,但是冬天在车内开冷气显然是不适合的,影响开车安全。除了冷风,开启空调热风也可以达到除雾效果,但是暖风除雾效果比较慢,而且要在停车时候用热风吹玻璃至干燥,因为开热风一开始雾气会突然变大,在开车过程中最好别用。


入伏是怎么算的从哪一天开始

入伏的时候,每天都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同时这个时候体内容易积攒湿气,所以人们也要注意饮食调节。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入伏是怎么算的从哪一天开始?入伏时间是从哪一天开始算起?今天就来给大家强行分析一波,希望大家看完就懂了。

入伏是怎么算的从哪一天开始

入伏是从夏至那天开始往后看,数到第三个“庚”日算,就是入初伏的日子了。历书中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以后的“庚日”就是确定入头伏的依据。

这里说的庚日,指的是古代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日子。比如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公历的6月21日,是乙巳日。到6月26日就是“庚戌日”,这是第一个“庚”日;然后隔10天就是公历的7月6日庚申日,这是第二个庚日;再过10天,也就是公历的7月16日是庚午日;接着是7月26日庚辰日,这就是第三个庚日,三伏正式开始!

通常初伏的固定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10天,但中伏则有可能是10天,也有可能是20天,正因此“三伏天”的时间并不是确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算。

俗语中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意思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头伏,“三伏天”开始;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是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未伏的起点。

2022年的立秋是公历的8月7号,这后面的庚日公历8月15日庚子日,就是末伏开始的时间。

入伏后饮食的养生注意事项

1、三伏天饮食应注意祛除湿气

三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蚀。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排出湿气。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哪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湿气呢?其实,我们常见的可以帮助身体排湿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像是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排湿食物。

2、三伏天饮食要注意少糖

夏季的时候,吃一些甜品,点一杯饮料是很多人的选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夏季如果吃糖太多的话,是会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的。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所以说,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3、三伏天饮食应注意避开冰冷食物

因为三伏天的时候气温很高,天气很炎热,所以很多人为了给身体降温,就喜欢吃一些冰冻的食物。其实,在三伏天的时候,吃冰冻的食物除了容易刺激肠道之外,还容易诱发一系列的肠胃疾病,更甚至,还会造成身体寒气堆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冻的食物,特别是冰淇淋、冰镇碳酸饮料等一些列不健康的食物。

4、三伏天饮食应以开胃为主

在夏日的高温天气下,很多人都很容易没有食欲,吃不下饭。只是,如果三伏天饮食量太少,身体热量补充太少的话,是很容易导致中暑的。所以说,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开胃。而在夏季,能够开胃的蔬菜选择还是比较多,像是苦瓜、苦菜等一些苦味的食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酸性的食物,像是山楂、话梅等小食。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食欲更好,也可以选择山药、莲藕、木耳等益气养阴的食物来食用。

5、三伏天饮食应多食甘凉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最重的一段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除此之外,夏季的时候,人们又喜欢吃冷食,喝冷饮,造成身体湿气寒气入体,从而引起脾胃功能下降,造成消化功能减弱。而这个时候,想要调理身体的话,就应该多食一些甘凉的食物,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调理身体,还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热。

6、三伏天饮食应注意补气去火

三伏天除了给我们带来了炎热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火气。所以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的上火症状。这些上火的症状除了身体上的之外,还有情绪上的。所以说,三伏天的时候,饮食一定要注意补气去火。那么补气去火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其实,苦瓜、西红柿、牛奶、鸭肉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补气去火的食物,大家可适当的选择。


冬天开车预热多长时间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车子都是需要热车的,因为户外温度相对较高或者较低,都是要热车的。那么,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冬天开车预热多长时间?冬天开车预热要多久?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冬天开车预热多长时间

预热30秒至1分钟。冬天用车的注意事项如下:1、清理:冬季经常清理胎纹内夹杂物,尽量避免使用补过一次以上的轮胎。2、检查:注意挡风玻璃下的除霜出风口出风是否正常,热量是否够。3、清洗液:玻璃清洗液在冬季的使用量明显会少于其它季节,但却也不能忽视。

冬天为什么需要热车?

其实热车的原因有很多,而在冬季热车的原因是引擎有工作温度,而汽车在长低温时,发动机要正常运行,需要一段时间。引擎在未达工作温度之前(大约在摄氏90-110度之间),其供油系统因温度尚低,均无法有效地将汽油完全气化。

在汽油尚未气化而呈“湿湿”的液状时,是不容易燃烧而发动引擎的。此时就要靠阻风门的作用,阻止部份空气进入汽缸,以提升汽油/空气的混合比,并提高引擎转速使引擎不致熄火。当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自动阻风门自然会因机械的动作而恢复正常状态;而手动阻风门的车子务必记得将阻风门放回,否则因油/气混合比过高,不但浪费汽油,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烧不完全会冒黑烟。

实际上,一具冷引擎要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约需七八分到十几分钟不等,依车种不同而定;而在这段时间中,也不需要原地热车,只要不以高速行驶就无妨。

说起来,其实热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正确的热车方法

正确的热车应该是在发动后30秒至一分钟后上路。但此时千万勿以高转速行驶,应保持在低车速,引擎转速以不超过3000~3500转为限。一般保持2000转。否则逞一时之快,引擎及变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损可是无法复原的。

待引擎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再恢复个人习惯之开车方法即可。冬天低温热车时间参考:0摄氏度以上90秒负5-0摄氏度预热120秒零下5--10摄氏度预热150零下10摄氏度以下预热200秒。

首先效果有限,还浪费汽油和时间,说得高大上一些还污染空气。且引擎怠速空转时汽油还可能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积碳的情形,更伤害引擎。

所以,有些车主还喜欢在怠速空转时猛踩油门,一大清早扰人清梦不说,此举更是令引擎快速磨损,严重损坏了引擎的机件。

正确的热车方法应该是,到达停车场第一件事就是启动汽车,之后再把调整后视镜,系好安全带等步骤一一完成。

既留出了原地热车的时间,又不耽误工夫,启动汽车一分钟左右上路为佳。短暂热车后,保持低速运转行驶。上了公路之后,引擎转速以不超过3000~3500转为限,一般保持2000转,待水温表显示在中间时,再以正常速度行车。

自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车况良好的自动挡车即使不踩踏油门,其怠速时的低转速也足以使车辆缓慢向前行走。此时自动变速箱不会升档,变速箱内的油液得以充分循环,油液粘度逐步恢复正常。同样地,当水温表指针上升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才可正常加速。

建议先挂一档不踩油门,依靠此时发动机低转速缓慢行驶3~5分钟。

待水温表的指针稍微向上移动后,再加到二档缓慢前行,当水温表指针上升到到近60℃,才可按序逐步加速升档。

只有老式化油器的车型才需要热车,而对于现在的电喷发动机车型是不需要热车的,人们常常进行长时间的热车,不但会加重发动机的磨损,使喷油器积炭增多,而且又增加了油耗。

由于电喷车(电喷即计算机控制汽油喷射系统——EFI,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能提高汽车发动机性能。)不同于过去老式的化油器机型汽车,电喷车供油系统完全由发动机的ECU模块控制,它的控制系统不受空气流速、温度的影响,只要机油压力升高,水温达到50摄氏度左右就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原地运转十多秒,让机油泵到各个机件以后,就可以正常起步了。而在水温表动之前,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转速开,一般低于2500转都是没有问题的,待水温表动了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按照日常驾驶行驶了。而如果需要极限驾驶,那还是等到水温正常以后为好。

正常情况下,冷车启动一分钟内发动机转速就会有明显的回落,所以,如果您连这短暂的一分钟都不愿意等,大脚油就走。那无疑是在加剧发动机机件的磨损,短时间内可能不会造成严重问题,但长期这样就会使发动机“折寿”了。

这并不是道听途说,有统计数据显示,发动机机件部分的磨损有超过90% 的比例,是在冷车发动后三分钟内造成的。因此,冬季、特别是严寒的冬季,原地怠速热车很容易伤害发动机,建议车主采用低转速缓慢行驶的方法热车。


夏天开什么花

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不像春季与秋季那样气候温和,而是有着很高的温度。其实一年四季都会有花盛开,夏季也不例外。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植物的生存能力都很强。不仅能在寒冷的冬季开放,炎热的夏季也可以开花。那么,夏天会开什么花呢?

1、荷花的花期在6至9月,种类很多有观赏和食用着两大类。荷花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都有价值,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2、百日草是夏秋开花的一种草本植物,一般都是春天播种夏季开花。百日草的花一直可以开到深秋,而且花的颜色非常多。花瓣有重瓣也有单瓣的,很多人都认为重瓣的更漂亮一些。

3、夏天是铁线莲的开花期,由于多彩的花色、庞大的花量,被称之为“花种的皇后”,铁线莲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想养殖铁线莲,养只需要一个2加仑的花盆即可。

4、康乃馨也是夏季开花的品种,不仅颜色好看花型也很饱满美观。康乃馨经常用于送长辈,因为它的外形美观又比较稳重,送妈妈是非常好的选择。

5、马蹄莲的质地是非常厚实的,花色也很多而且花期要长一些。马蹄莲一般在夏季开花,要它的根系像一块芋头,而叶子也是从基部直接生长出来的。花朵会在叶片中盛开,它的花期能够维持一到两个月之久,是比较耐养的类型。


2022入伏从哪一天开始算起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有些朋友想了解三伏天的相关内容,那么,大家知道2022入伏从哪一天开始算起?2022年入伏从几月几号开始算?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2022入伏从哪一天开始算起

2022入伏从7月16日开始算起,到8月25日结束,时长为40天。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10天。在这40天当中,中伏二十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2022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这天为“乙巳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在6月26日,为“庚戌日”,往后每隔10天为一个庚日,因此,夏至后的第二庚日在为7月6日,这一天为“庚申日”,再往后推迟10天为7月16日,这一天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一天也是入伏的时间,为“庚午日”。所以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6日。

如何安全度过三伏天?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脱水,因此多喝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其次,三伏天要谨防寒气入侵,忌身体受热后立即洗冷水澡,也忌讳大量吃冷饮;最后,天气炎热时人容易烦躁,因此要保持好的心态,心静自然凉!

总结,2022年三伏天又是特制的加长版,从7月16一直持续到8月24日,总共40天,其典型的特征是“高温、高湿、高热”,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暑准备。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2022从哪天开始

导语:夏至之后,三伏天就越来越近了。每年三伏天的开始时间是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而每年夏至时间有所不同,所以入伏时间也是不同的。那么,按照今年“夏至三庚日”来算,三伏天2022从哪天开始呢?什么时候结束?一共多少天?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最新三伏天具体时间图表。

三伏天2022从哪天开始

三伏天图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具体时间如下: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饺子

头伏吃饺子:平补效果好

头伏吃饺子,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

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

三伏吃烙饼摊:恢复补营养

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暌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

三伏天如何排湿寒气?

三伏天养生

食疗

1、吃伏叫鸡

农村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的说法,在三伏天要吃伏叫鸡,也就是公鸡,古人认为刚刚会打鸣的小公鸡阳气最盛,有去湿去寒的作用,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通过吃伏叫鸡可以把体内的寒气、湿气都逼出来。

2、喝姜茶

生姜性温,味辛,有发汗、驱寒、除湿、活血的功效,在三伏天喝姜茶,有很好的排湿气、寒气的效果。

泡脚

脚底穴位非常之丰富,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寒,在三伏天泡脚效果尤佳。

三伏贴

三伏天时身体阳气大盛,毛孔打开,此时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功效的三伏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冬病夏治、驱除寒湿的功效。

晒背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我们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和膀胱经,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湿气都可以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