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积云

2022/9/13 21:49:22
万年历日历:积云知识
积云知识
高积云一般多高

天空晴朗的时候,白云在缓缓移动,会把湛蓝得透明的天空,装饰得更加透明与闪亮。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会看到高积云,但是不清楚高积云一般多高?高积云高度通常是多少?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高积云一般多高

高度一般是2000~5000米,高积云在约2000~5000米的高空逆温层下面,冷空气处于饱和条件下而形成的,由水滴或过冷水滴与冰晶混合组成。日、月光透过薄的高积云,常由于衍射而形成内蓝外红的光环或华。

高积云云块较高层云小,但可清晰分辨轮廓,有时出现在两个或以上的高度,高积云较薄时呈白色,在较厚时呈暗灰色。云状可以是扁圆形、瓦片状等,且以波浪形排列。

高积云可与高层云、层积云、卷积云相互演变。薄的高积云稳定少变,一般预示天晴,群众中有瓦块云,晒煞人,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的说法。厚的高积云如继续增厚,融合成层,则说明天气将有变化,甚至会产生降水。冬季,高积云预示活动的气旋的到来,尤其在转变成积雨云时,会出现长时间的降雨。夏季,高积云如果变成塔状,则预示着风暴的到来。

各种云的高度

1、积云600~2000米,沿海及潮湿地区,或雨后初晴的潮湿地带,云底较低,有时在600米以下;沙漠和干燥地区,有时高达2000米。

2、积雨云600~2000米,一般与积云云底高度相同,有时由于有降水,云底高度比积云低。

3、层积云600~2500米,当底层水汽充沛时,云底高度在600米以下;个别地区有时高达3500米。

4、层云50~800米,与湿度密切相关,湿度大时云底较低;低层湿度小时,云底较高。

5、雨层云600~2000米,刚由高层云变来的雨层云,云底较高。

6、高层云2500~4500米,刚由卷层云变来的高层云,有时可达6000米。

7、高积云2500~4500米,夏季,在中国南方,有时可达8000米。

8、卷云4500~10000米,夏季,在中国南方,有时高达17000米;冬季在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可低至2000米以下。

9、卷层云4500~8000米,冬季在中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有时可低至2000米以下。

10、卷积云4500~8000米,有时与卷云高度相同。

云的分类

低云

多由微小水滴组成,云底距地面较低,一般低于2500米,并随季节、天气条件以及地理位置而变化。低云包括积云(淡积云、碎积云、浓积云)、积雨云(秃积雨云、鬃积雨云)、层积云(透光层积云、蔽光层积云、积云性层积云、堡状层积云、荚状层积云)、层云(层云、碎层云)、雨层云(雨层云、碎雨云)5属(14类)。多数低云都有可能产生降水。

中云

多由微小水滴、过冷水滴或冰晶、雪晶混合组成,云底一般在2500米至3000米之间。中云分高层云(透光高层云、蔽光高层云)、高积云(透光高积云、蔽光高积云、荚状高积云、积云性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堡状高积云)两属(8类)。高层云在夏季多出现降雨,冬季则多有降雪发生。高积云较薄时,则不会出现降水。

高云

由微小冰晶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但在高原地区时较低。其分为卷云(毛卷云、密卷云、伪卷云、钩卷云)、卷层云(毛卷层云、薄幕卷层云)、卷积云3属(7类)。高云出现降水较少,但会产生“雪幡”,即冰晶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升华,最终在云底形成白色的丝缕状悬垂物。


层积云会下雨吗

天放晴的时候,蓝天是透明的,天空上停留着一些细碎而洁白的云块,像是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有些朋友看到层积云,好奇层积云会下雨吗?层积云是将要下雨吗?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层积云会下雨吗

会下雨,层积云主要由空气的波动和乱流混合作用形成,一般由水滴构成,北方和高原地区严寒季节可由水滴、冰晶、雪花构成,厚者可降间歇性小雨雪,南方有时可有较大降水。

层积云: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一般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晴朗明亮的蓝天。高度低于2500米。

层积云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空气的波状运动和乱流混合作用使水汽凝结而形成,有时是由强烈的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薄的层积云一般表示天气较稳定,不过层积云逐渐加厚,甚至融合成层时则表示天气将有变化。低而厚的层积云往往产生降水,但不太可能形成大型降水,因为层积云的云层薄,向上运动很弱,可能出现的降水为毛毛雨和零星小雨。它的存在影响日气温变化,即白天降低日照,夜晚又阻碍冷空气的扩散,所以形成凉爽、潮湿的天气。

层积云相关实例

广西崇左透光层积云

透光层积云:2016年11月11日傍晚时分,广西崇左的天空中铺着一层厚厚的透光层积云。快要落到地平线的夕阳突然露出万道霞光,瞬间染红了整个天空。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火烧云,人们惊呼不已,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希望能够留住这转瞬即逝的美丽景象。 [4]

广西北海堡状层积云

堡状层积云:2014年7月18日早上7时32分,在广西北海市拍到西侧的天边出现堡状层积云。堡状层积云(以及堡状高积云)是由于较强的上升气流突破稳定层后,局部垂直发展所形成的。当时如果对流继续增强,水汽条件也具备,则往往预示有积雨云发展,甚至有雷阵雨产生。

关于云的小知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淡积云。淡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发展成浓积云。

当云顶由冰晶组成,有白色毛丝般光泽的丝缕结构,常呈铁砧状或马鬃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


高积云在什么时候出现

天上的云就像洁白的棉花,像连绵的山峰,像翻腾的巨浪,像奔腾的骏马,像威武的雄狮,形状各异。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高积云在什么时候出现?高积云是在何时出现?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高积云在什么时候出现

高积云在中云高度上稳定而湿润空气发生波动的时候出现。云体呈块状、片状或球状;云块有时分散孤立,有时聚集成群,排列成行,好象田垄或波浪;云块常呈白色或灰色,中部较阴暗;云体各部分的透光程度不同,薄的部分能见日、月轮廓,有时出现华和虹彩现象。薄的高积云稳定少变,一般预示天晴;厚的高积云如继续增厚,有时也有零星雨雪。其类别有透光、蔽光、积云性、絮状、荚状、堡状等高积云数种。

高积云云块较小,轮廓分明,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异。薄的云块呈高积云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的云块呈暗灰色,日月轮廓分辨不清。常呈椭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水波状的密集云条,常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

高积云主要分类

高积云主要分为透光高积云、蔽光高积云、荚状高积云、积云性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和堡状高积云。

透光高积云(Actra)云块厚度变化较大,从白色到深灰,常成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地排列,云块之间有明显的缝隙;有时云块之间无缝隙,其边缘也比较明亮,可分辨出日、月位置。

实例:2016年2月17日傍晚,江西景德镇市蔚蓝的天空出现一条条白色的带状云,这些云朵十分有规律地排列着,看上去十分壮观。当天下午,江西省九江、婺源等地上空也出现类似带状云。有专家指出,这种云叫透光高积云,一般存在于高空。

蔽光高积云(Acop)云块较厚,呈暗灰色,云块已融合成层,之间无缝隙,不能辨别日、月位置。云块排列不整齐,常密集成层,偶有短时、间隙性降水。

荚状高积云(Aclent)云块呈白色,中间厚、边缘薄,轮廓分明,通常呈豆荚状或椭圆形,弧立分散在天空。当云块遮挡日、月光线时,常出现美丽的虹彩。荚状高积云通常形成在下部有上升气流、上部有下降气流的地方。上升气流绝热冷却形成的云,遇到上方下降气流的阻挡时,云体不仅不能继续向上升展,而且其边缘部分因下降气流增温的结果,有蒸发变薄现象,故呈荚状;气流越山时,在山后引起空气的波动,也可形成荚状云。

荚状高积云多出现在晴朗有风的天气,农谚有天上豆荚云,地上晒煞人这一说法。这种云通常产生日华和月华。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就将转为阴雨。

实例:2014年8月,厦门上空现酷似UFO状云彩,专家称其学名叫荚状高积云。

积云性高积云(Accug)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色,顶部略有凸起,外形略有积云特征。它是由衰退的积云或积雨云下部消失、顶部扩展而成。一般预示着天气将逐渐趋于稳定。

絮状高积云(Acflo)云块云块边缘比较破碎,很像破碎的棉絮团分散在天空,呈灰色或灰白色,云块大小以及在空中的高低都很不一致。絮状高积云产生于空中潮湿气层中,由强烈的乱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有的地区出现这种云,常常预示有雷雨天气,农谚“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属临”的说法。

实例:2015年9月9日,台北的天空昨出现许多一块块均匀分布的云,气象局解释是高积云,东北风凉空气遇上较暖海面就有机会出现这样的胞状云,当高积云出现时,就代表东北风较强,水气变多,天气有变差的趋势。

堡状高积云(Accast)云块呈细长条状分布在高空,底部近乎水平,顶部间隔出现上凸云顶,很像城堡,也有的像锯齿的形状。这种云的出现常预示着将有不稳定的雷阵雨天气,农谚有“城堡云淋死人”这一说法。


层积云的天气征兆

天上的云朵是一片片地飘着,像极了风帆在天海里飘游的样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会看到层积云,所以想来了解一下,层积云的天气征兆是什么?层积云的预兆是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层积云的天气征兆

天气征兆是雷阵雨,层积云是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一般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晴朗明亮的蓝天。高度低于2500米。

层积云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空气的波状运动和乱流混合作用使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有时是由强烈的辐射冷却而形成的。

层积云的种类和形状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荚状层积云

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共同影响形成的,形似豆荚的层积云。例如,当薄层湿润空气遇到小山丘抬升时也会形成这种层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

积云消退过程中平衍而成的层积云。这种层积云多发于傍晚,也是色彩最为丰富的层积云。

堡状层积云

由于对流运动占主导地位,突破稳定层向上发展形成,即中低空上升气流穿过云顶的逆温层后形成的。形状类似于城堡的层积云。

透光层积云

云层中大部分云体比较透明的层积云,可分辨出日,月的位置。

蔽光层积云

大部分云体可以遮蔽日,月的层积云。

前三种层积云推荐大家用形状去记忆,后两种层积云则可以用对比性方法去记忆。

关于云彩的常识

云的成因分类云形成于当潮湿空气上升并遇冷时的区域。

这可能发生在以下几点:锋面云:锋面上暖气团抬升成云气旋云:因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而产生的云平流云: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时,例如一个冷的水体对流云:因为空气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云地形云:当空气沿着正地形上升时云主要有三种形态:一大团的积云、一大片的层云和纤维状的卷云。科学上云的分类:按云的形状、组成、形成原因等把云分为十大云属。

而这十大云属则可按其云底高度把它们划入三个云族: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另一种分法则将积雨云从低云族中分出,称为直展云族。

这里使用的云底高度仅适用于中纬度地区。(除英美等国外,世气组织与各国一般采用国际单位制。)

根据云相来预测天气

根据这些云相,人们掌握了一些比较可靠的预测未来12个小时天气变化的经验。比如:绒毛状的积云如果分布非常分散,可表示为好天气,但是如果云块扩大或有新的发展,则意味着会突降暴雨。

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缕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

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堡状云和浓积云一样吗

众所周知,云的形成是因为地球表面到上空各个高度受热不均导致的,越高的地方,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也就变得更冷。那么,大家清楚堡状云和浓积云一样吗?堡状云与浓积云是相同的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请大家参阅。

堡状云和浓积云一样吗

是不一样,堡状云是底部水平,顶部则是并列着突起的小云塔,形状像远方的城堡;而浓积云是浓厚的积云,也被称为塔状积云,是积云的一种形式,一般出现在较低或中等高度范围内,是中积云和积雨云的一个中间阶段。

堡状云简介

堡状云往往是低压槽、冷涡、切变线、辐合区的边缘等天气系统来临前的征兆,有时高积云、层积云内部产生缓慢的小尺度对流或一些浅薄的系统过境也可发展为堡状云,但这不会产生雷雨天气。

堡状云的形成在反映空气中水汽变化的同时也反映出空中不稳定能量的大小。从观测中发现,堡状云的底部高度愈低、顶部凸起愈明显、凸起的变化愈迅速,则表示不稳定大气的对流凝结高度愈低,且大气中储存的不稳定能量愈大,影响的天气系统愈强,对流一旦发生,那么造成的天气就愈剧烈。

堡状云多出现在早上(约占80% ),因为此时大气层结比较稳定,那么它在此时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10分钟以上)则预示本地受不稳定气团控制,下午到前半夜很易出现对流性天气。

浓积云简介

浓积云的云块底部平坦而灰暗,顶部成重叠的圆弧形凸起,形似花椰菜;在深湿对流区域内会发生显著的垂直发展,个体臃肿、高耸,在阳光下边缘白而明亮,有时可产生阵性降水。

浓积云云体高大,轮廓清晰,底部较平,比较阴暗,很像高塔,垂直发展旺盛,垂直厚度超过水平宽度,顶部呈圆弧形重叠,形似花椰菜。

浓积云是由大小不同尺度的水滴组成,小水滴直径在5-50微米之间;大水滴多在100-200微米之间。当云发展旺盛时,云中上升气流可达10-20米/秒,当云顶温度在-10℃以下时,会出现过冷水滴、冻滴、霰和冰晶。

云朵的分类

堡状云 群众俗称“海云”或“炮台云”。气象上常把堡状云分为堡状高积云和堡状层积云两类。它云体比较小呈长条锯齿形状,云底平坦,云顶有多处隆起。犹如数个宝塔或碉堡排列成一行。堡状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不稳定空气的上方,常有薄的逆温层存在,这往往发生在低压槽前。如果在夏、秋季节的早晨,见到东面天空的堡状云,一般来说,在当天的午后到傍晚,就有可能出现雷阵雨天气。因此,我国不少地方的群众有“清早起海云、风云霎时辰”之说法。

积雨云 这种云,人们通常叫“乌云块”或“猪头云。”盛夏或初秋,由于太阳辐射比较强烈,空气会发生强烈的对流作用。当空气的对流超过凝结高度时,空中像馒头一样的淡积云就发展成高大臃肿、形似花椰菜般的浓积云,再继续向上发展升高,伸展到零下15℃以下的高空冻结高度时,云顶的过冷却水就会大部分冻结成冰晶,使云顶失去清晰的圆弧形轮廓,出现“乱丝棉”般的丝缕结构,蜕变成犹如巍巍高山的更加庞大的积雨云。由于积雨云内乱流十分强烈,常会迅猛发生雷阵雨天气。故有“乌云块块叠,大雨来得急”的说法。

卷积云 这种云小而明亮,排列紧密、整齐、状似鱼鳞,又似微风吹拂水面而引起的涟漪微波、非常好看。卷积云的系统侵袭,表示本地上空处于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或气旋的前部,气流极不稳定,常会使空气发生大规模的上升运动,使云块逐渐变大、云层渐渐降低,云色变得越来越黑,最后,狂风四起,暴雨倾盆。因此,群众常把“鱼鳞天”的出现,作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一种预兆。所以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天气谚语。

钩卷云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有时人们可以看到一缕缕轻盈的白云,其前端带有镰刀状的小钩,云色乳白而透亮。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钩钩云”。气象上称之为钩卷云,一般高度在七、八千米左右,高的可述一万米。钩卷云的系统出现,并不断加厚降低,说明本地处于高空低压槽影响之前,随着锋面向本地移近,云系会进一步发展、加厚,继而下雨。农谚曰“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塔状层积云 这是夏、秋季发生在台风的暴风雨天气之前的一种层积云,它预示着台风带来的暴风雨即将到来。这种层积云,多呈塔状,随风飘移,有时被强风吹散,称之为“飞云”。我国东南沿海渔民叫这种云为“猪头云”或“母猪云”。“母猪过河,大雨滂沱”,就是指“猪头云”的出现,是台风将影响本地的一种征兆。


透光高积云的天气征兆

想必大家应该都清楚,一般云朵都是在两平方公里以上,重量是在千吨级别的。云的分类实在是太多了,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透光高积云的天气征兆是什么?透光高积云天气的预兆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透光高积云的天气征兆

透光高积云在变化不大的时候,征兆着晴天。高积云厚度继续增厚的时候,并逐渐融合成层,征兆天气将有变化,甚至会出现降水。

民间有“天现鱼鳞云,不雨风也颠”的说法,出现这种云彩,是冷空气到来前,云层逐渐压低、加厚,由于高层气流不稳定,形成“鱼鳞云”,之后往往会下阵雨。

透光高积云是形似鱼鳞的白云,一排排一列列,是强冷空气到来时出现的一种云层,预示着近期天气状况不稳定。

透光高积云特点

透光高积云,一般而言,冷空气来之前,云层逐渐加厚,并呈层分布,厚重的云层在相互“挤压”下,就会呈现出鱼鳞形状的云。气象专家介绍,这种鱼鳞云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为降雨云团。气象谚语形象地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透光高积云的特点是云层处于比较高的高空,云块较薄,呈白色,常成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地排列,云块之间有明显的缝隙,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能辨别日、月位置。

为波状云,云块轮廓分明,常呈扁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是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大多数云块的视宽度角在1-5度。有时可出现在两个或几个高度上。薄的云块成白色,厚的云块呈暗灰色。在薄的高积云上,常有环绕日月的虹彩,或颜色为外红内蓝的华环。

为什么云朵是白色的

散射以光和粒子的尺寸的不同可分为米氏散射和瑞利散射。当粒子尺度比波长小得多时,采用瑞利散射,也就是天空的颜色的来源;当粒子尺度与波长可相比拟,比如说云中的小液滴,此时应当采用米氏散射,这是云是白的原因。

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由英国物理学家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John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的名字命名。它是指微小颗粒(例如单个原子或分子)的半径比光或其他电磁辐射的波长小得多时候,微小颗粒对入射光束的散射。

瑞利散射在光通过透明的固体和液体时都会发生,但以气体最为显著。它是指微小颗粒(例如单个原子或分子)的半径比光或其他电磁辐射的波长小得多时候,微小颗粒对入射光束的散射。瑞利散射在光通过透明的固体和液体时都会发生,但以气体最为显著。

夕阳(日落)的颜色当日落或日出时,太阳几乎在我们视线的正前方,此时太阳光在大气中要走相对很长的路程,所看到的直射光中的蓝光大量都被散射了,只剩下红橙色的光,这就是为什么日出或日落时太阳附近呈现红色,而云也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呈现红色,但天空仍然是蓝色的,只能说是非常昏暗的蓝黑色。如果是在月球上,因为没有大气层,天空即使在白天也是黑的。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的。

蓝天白云它是指微小颗粒的半径和入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时,大部分入射光线会沿着前进的方向散射,这种现象称为米氏散射这种微粒包括灰尘,水滴,来自污染物的颗粒物质,如烟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