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相差

2020/7/8 16:02:44
万年历日历:相差知识
相差知识
中国哪个海落差最大

大海是一个充满浪漫氛围的地方,很多人都向往海边的生活,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去海边旅游。我国有许多海,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谈谈,中国哪个海落差最大?中国什么海落差相差最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请大家参阅。

中国哪个海落差最大

南海落差最大,南海最大深度可以达到5559米,面积可以达到350万平方公里。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它位于我国大陆南部,海岸线的长度大概是5800多公里。

南海是重要的海上运输线路,它的战略地位十分的重要,掌握着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的海上运输的命脉。除此之外,它还是重要的传统经济鱼类的产卵地。九段线也是南海诸岛的归属范围线。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南海有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滨海和海岛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岛和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出兵侵占了南沙部分岛礁,引发南海争端。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中国最美的海

亚龙湾沙滩(三亚)

享有“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是三亚市东郊的一处优质热带海滨风景区,海水是三亚五大湾区中最好的。

亚龙湾的沙滩平缓开阔,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清澈澄莹,海底资源丰富,生长着众多原始热带植被,颇具热带海岛风情 。

亚龙湾为一个月牙湾,拥有7千米长的银白色海滩,沙质相当细腻。而这里的南海没有受到污染,海水洁净透明,远望呈现几种不同的蓝色,可开展多种水上运动。

此外,水面下珊瑚种类丰富,可清楚观赏珊瑚,适合多种水面下活动包括潜水等,令海底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的核心。岸上林木郁郁葱葱。冬季这里的气温27摄氏度,水温20摄氏度,是一处理想的冬季避寒和休闲度假胜地。号称“东方夏威夷”。

该湾的锦母角、亚龙角也是攀崖的良好场所。

大鹏半岛海滩(深圳)

大鹏半岛海滩位于深圳龙岗区东部,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三面环海,多为花岗岩山地,山势陡峭,山谷幽深,奇峰怪石众多,大鹏半岛沿岸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沙滩,如金沙湾、西涌、东涌、桔钓沙等,这些沙滩沙质松软,属中细沙,湾内水深较大,这使得大鹏半岛的沙滩除能承担传统的功能外,还可以冲浪、帆板,为越来越多喜爱甚至尝试新兴运动项目的游客服务。

东冲、西冲位于深圳大鹏半岛最南端,离市区七八十公里,是相隔仅十五分钟车程的两个海港。 细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因为没有被开发,东西冲的景色有着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之美,被称为深圳的“黄金海岸”。

除了天然的沙滩外,大鹏半岛核心处的鹏城村,还坐落着深圳唯一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鹏镇历史文化悠久,地理环境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据《深圳文物志》记载,大鹏镇有咸头岭古遗址、大鹏所城、大坑烟墩、龙岩古刹、东山寺、明清将军第及将军墓园等文物古迹67处。大鹏镇依山傍海,海边融山光、水色、林涛、潮音、海风、征帆、鸟语、花香为一体,有如“蓬莱仙境”;陆上山峦起伏,峭壁林立,云雾缭绕,林密鸟众,草茂流清,好似“世外桃源”。

金沙滩(青岛)

这里的沙子细得像粉,抓一把沙子再扔掉后,手掌上干干净净的,留不下任何泥尘。

青岛金沙滩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全长3500多米,宽300米。金沙滩水清滩平,沙细如粉,色泽如金,海水湛蓝,水天一色,故称“金沙滩”。

金沙滩是中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沙滩之一,被喜爱它的人们冠以“亚洲第一滩”的美称,同时也是国家4A级景区。对于金沙滩,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金沙”。

金沙滩景致怡人,海滨休闲、娱乐、餐饮、运动、咨询服务等各项旅游功能应有尽有。可观海景、放风筝、逐波踏浪、乘坐电瓶车游览沙滩岸线、或者乘沙滩飞机、坐快艇、蹬水上自行车、开气垫船、坐摩天环车,还可体验水上步行球、旋转木马、海盗船、气垫儿童乐园等丰富的游乐项目。


新冠疫苗加强针差一天可以打吗

大家都知道,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所以符合条件的人们可以前往接种点进行接种。那么,今天就来说说,新冠疫苗加强针差一天可以打吗?新冠疫苗加强针相差一天能打吗?接下去小编带大家见识下吧,欢迎大家阅读。

新冠疫苗加强针差一天可以打吗

不可以打。通常不建议提前注射新冠状疫苗的加强针,最好按照规范的注射时间注射新冠状疫苗的加强针,使体内产生足够的抗体,抵抗可能感染的新冠状病毒的入侵。

加强免疫和全程免疫的间隔至少为6个月。也就是说,全程免疫后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接种加强免疫剂次的疫苗。

例如,如果灭活疫苗要加强免疫力,至少在第二次接种后,间隔至少6个月。

新冠疫苗加强针相关问题

Q1新冠病毒加强针接种基本原则和组织形式?

优先在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中开展加强免疫。其他符合条件且有接种需要的人群也可开展接种。

Q2接种过哪些疫苗的人可以接种加强针次?

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或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 。

Q3加强针次接种的年龄范围?

18岁及以上。

Q4加强针次与前一针次间隔时间?

6个月及以上。

Q5加强针次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

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次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这一间隔要求。

Q6加强针次的疫苗种类?不同种类是否可以混打?

加强针次的疫苗需与基础针次的疫苗为同类疫苗,即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的人使用灭活疫苗加强1剂次,接种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1剂次。

Q7加强针需要接种几针?

1针。

积极稳妥推进60岁以上人群接种

目前,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18-59岁的人群,以及有需要且健康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公众也在关心,“一老一小”的疫苗接种何时会全面推开。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充分评估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为一些有接种意愿,而且身体基础状况比较好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下一步将结合疫苗在大规模人群中的使用效果,积极稳妥地推进60岁以上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种工作。

至于18岁以下的人群,现在还没有比较系统的三期临床数据。这些数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后续会得到。所以对于18岁以下的人群什么时候开展接种?从国家整体角度是有考虑的,会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和临床数据不断完善接种策略,其中也包括新生儿人群。

80% 的人接种可实现群体免疫屏障

接种新冠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人群也能形成有效保护,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

想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需要有多少人接种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近日对媒体表示,现在疫苗的预防是二级预防,主要是为了预防发病,特别是预防需要就医的重症和ICU重症。

专家强调,全民接种80% 才能达到群体免疫屏障,即要接种10亿多人。

中国现在每天疫苗接种能力是全球最高的,可以达到1000万人,如果接种10亿人,那就是100天。

事实上,一些地区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免疫屏障。

例如,截至3月27日上午9时50分,北京市大兴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0.8万人,其中完整接种两剂次46.1万,60岁以上老人接种4.72万,累计接种剂次126.9万,疫苗接种覆盖率在全市率先达到80% ,该区新冠免疫屏障初步建立。

我们最需要疫苗起到群体免疫作用的时候,就是全球防控形势变好,全球多数国家疫苗接种达到群体免疫水平,然后国门打开,全球人员交流增强,我想至少可能是6个月到10个月之后的事了,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构筑最大免疫屏障。


震群型地震震级相差多少

众所周知,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有些朋友对震群型地震的震级感兴趣,那么,下面就来说说,震群型地震震级相差多少?震群地震的震级是差多少?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震群型地震震级相差多少

震级相差0.6级以下。震群型地震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的,其中,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 以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6级以下。

震群型地震的特点是地震频度高,能量的释放有明显的起伏,衰减速度慢,活动的持续时间长。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是典型的震群型地震。

中国地震局规定震级每相差一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地震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地震称为强震;

6、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

在中国历史中,五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5、海原地震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海原这个地方,海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个县城,地处于区中南部地区。在1920年12月16日,这里发生了一次7、8级地震,造成约273400人死亡,其当年全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当时因为技术的落后,再加上救援不及时,因此很多人并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死于后期间接性的伤害。

4、唐山大地震

说起唐山大地震,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唐山大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左右,因为震中处在唐山市内,并且还是在深夜发生,所以造成了至少有255000人在灾难中丧生,数十万人受重伤的惨剧。这次大地震导致了唐山大部分基础设施严重损坏,直接损失达00亿元人民币。

3、陕西地震

这场陕西的大地震,发生在1556年1月23日上午,当时是明朝时期,至于具体在哪一个城市发生的,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从史料记载中可以推算出,这场大地震的震级已经超过了8级,影响了840公里的区域,包括中国97个不同的县,而当时陕西居民大多数都居住在窑洞内,因此造成了很多人被活埋。

2、黄河洪水

那河南洪水与这场黄河洪水相比,可能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在1887年的9月,因为持续的暴雨,造成了黄河的决堤,大水淹没了北方约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几个星期以后洪水才退去。这场洪水造成了90多万人死亡,近200万人无家可归。

1、华中洪水

华中洪水的猛烈程度,要远胜于黄河洪水。在1931年,中国可以说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黄河、长江、珠江、淮河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当时大半个中国都受到了洪水的影响。据统计,当时一共形成了18万平方公里的洪泛区,5300万人受到洪水的直接影响,死亡人数估计高达370万人。


相差几小时算轨迹重合吗

导语:近日,全国各地疫情问题日益严重,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疫情相关问题也被大家讨论的越来越频繁。其中被广泛关注的话题是,相差几小时算轨迹重合吗?相隔多少小时算轨迹重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相差几小时算轨迹重合吗

算轨迹重合,活动轨迹重合没有时间限制,只要轨迹有重合的地方就算。疫情活动轨迹重合是指新冠疫情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去过的地方,轨迹有重合的地方,当出现轨迹重合的一般会被定为密切接触者。因为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出现的本土疫情源头都是德尔塔病毒,而德尔塔要比之前的原始病毒传播速度快,载体量还要高很多。

接触了感染者该怎么办?

密切接触过的防护流程:

密切接触者应于12小时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无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接触后14天;对于特殊人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应当加强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14岁及以下儿童。若其父母或家人均为密切接触者,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的情况下,儿童可与父母或家人同居一室。如仅儿童为密切接触者,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由家人陪同儿童居家医学观察;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的陪护人员。

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由指定人员进行护理。如确实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陪护人员。

次密接触过的防护流程:

发现次密后,应当于12小时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根据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如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其次密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可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其次密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一般接触过的防护流程:

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在农村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集中隔离场所短期内难以满足集中隔离需求时,对次密、密切接触者可考虑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期间严格落实封村、封户,并加大核酸检测频次。

轨迹重合隔离时间从哪天开始算

隔离14天是从到目的地的第二天为隔离期的第一天开始算,具体隔离期开始时间以社区或是集中隔离点规定的为准,隔离期间每天需要配合做测温等健康监测,隔离期14天满后。

隔离是否自费

因情况而定:

1、如果本身是在家里,当地医院会组织医生每天到家测量体温,这种情况也无需花费什么钱,自行在家里隔离就行了,一般是由个人承担;

2、如果是在外地被要求隔离14天,一般来说会被安排到宾馆等政府制定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包括住宿等额外费用了,这部分钱一般来说是由政府负担;

3、凡境外来返人员刻意隐瞒接触史、旅居史,故意谎报病情,不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告或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疫情扩散或不良后果的,将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其本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所有相关隔离、治疗等费用含由其产生的密切接触者由其本人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纽约现在和北京现在相差多少个小时

纽约现在和北京现在相差多少个小时 美国纽约和北京的时差是多少呢?美国纽约时间现在几点呢?

在我国需要用到纽约时间的人,大多都是商务人士,他们常出差国内外,需要根据出差目的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以便能马上适应目的地时间规律,那么纽约和北京相差多少个小时呢?

纽约所处时区为西五区,时间与北京相差-12个小时,图中所示红色区域便是西五区。

纽约时间和北京时间如何换算?

假如北京时间现在是早上9点47分,那么纽约与北京相差-12个小时,以24小时制,9点47往回减去12小时便是21点47分。

现在你知道如何换算纽约与北京的时差了吗?

详细了解:美国纽约时间


小暑和大暑相差多少天

导语:虽然24节气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某一天,但也在固定几个时间范围内,所以相近的两个节气相差时间差不多。那么,按照时间来看,小暑和大暑相差多少天呢?你知道每年小暑大暑是什么时间吗?以下小编为您介绍。

小暑和大暑相差多少天 小暑大暑是什么时间

小暑大暑时间

小暑时间每年公历7月6至7或8日,大暑时间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故相差15天左右。24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所以两个节气间相隔15天左右。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西洋教士订立的“定气法”(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西洋教士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太阳黄经度数)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即,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经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之间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廿四节气,“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按黄经度数划分),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自然现象规律。

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比较早的节气划分方法:

节气划分

上古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廿四节气有密切关系。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象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季节节气交替与“黄赤交角”有着密切的关系,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它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自然地理现象。“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廿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由于廿四节气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因此这历法也称作“星辰历”。

古老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月建)。斗柄旋转一圈,谓之一岁,“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上古时代的纪元星名,古人以“岁”来表示寒暑交替,《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古人认为十二月为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如《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意思是天地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每一岁周期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配数字与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开始,绕东、南、西、北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故“斗柄回寅”为春正;“斗柄回寅”,指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斗指寅为立春,斗指壬为雨水,斗指丁为惊蛰,……斗指丑为大寒。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斗转星移制定,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两者的交节时间基本相符。

到了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平均时间法”)在黄河流域测出日短至(白昼最短)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冬、小雪、大雪。“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以冬至日作为起点,始于冬至,终于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