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降雪

2022/9/13 21:48:57
万年历日历:降雪知识
降雪知识
降雪量怎样分辨小中大雪

在气象上,降雪量是有严格的标准的,一般是采用24小时降雨量标准。降雪量分为小、中与大,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说说,降雪量如何分辨小中大雪?降雪量怎么划分小中大雪?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降雪量如何分辨小中大雪

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如果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一般称之为“零星小雪”。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暴雪,20.0~29.9毫米为 大暴雪 ,超过30.0毫米为 特大暴雪 。

如何知道到底下了多少雪?

积雪监测主要监测的是积雪深度、雪盖和雪水当量。

积雪深度是指从积雪表面垂直向下到地面的实际积雪厚度,要取整数,测量过程必须在下雪时定时测量,直至下雪结束,需要用量雪筒进行测量。

雪盖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积雪层。南方温度较高,雪落下后很快融化,较难进行积雪深度的监测。南方地区主要监测的是降雪覆盖范围。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监测更多的是积雪深度。

雪水当量是指当积雪完全融化后,所得到的水形成水层的垂直深度。雪水融化的多少对农业、防减灾有很大影响。

积雪监测有何意义?

对气候:积雪的多少对中长期预报有很大意义,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积雪与大气环流、东亚季风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干旱:积雪多寡对北方干旱地区有着显著影响,人工灌溉能力较弱地区如新疆伊犁河谷如果积雪量少会影响第二年作物收成。

桃花水:春季3-4月份积雪融化且产生的地表径流,对水库蓄水、小水库塘坝、山洪沟等有一定影响。当春季日平均气温大于0℃或最高气温大于2℃时,积雪融化可造成桃花水。积雪溶化后可增加春季土壤含水量,对岗平地春耕生产有利;可以增加桃花水量,利于春季水库蓄水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监控雪灾:遇到雪灾时可以马上提供数据,让各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一带一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向他们提供积雪数据。用于灾后评价,为农牧业生产决策和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卫星怎么测量积雪?

这就要靠积雪的光谱特征来获取信息了。积雪表面在可见光谱段的高反射,结合中红外谱段的高吸收特征,可以用来获取积雪覆盖信息。

积雪不同深度的不同微波辐射散射特征,可以用来获取积雪深度信息。

以上理论看似简单,实际上卫星数据接收下来后,要经过一系列定位定标处理、云检测、质检、计算才能生成积雪监测产品用于业务和服务。如果没有专业背景,一般人在云图上看雪还是有点难度的。

另外,卫星气象工作者通常会在多通道积雪合成图像上迭加经纬度网格、行政边界和行政区划名称(如省、地、县名)以及江河、湖泊等地理标记,最后以积雪监测专题图形式发布积雪范围、面积等,这样,小白们才能从中了解降雪的分布。

积雪那些冷知识

同样是雪,但是有干雪和湿雪之分

有的雪踩起来很瓷实,有的雪摸起来很松软,你的感受没有错,这就是干雪和湿雪的不同。

干雪一般多分布在东北、新疆等地,雪中只是冰和空气,没有水,这种雪就是干雪;而湿雪多为南方产,指的是雪中水的含量超过5% 的雪。

值得注意的是:

测雪深只能测量干雪的深度,湿雪化得很快,无法获取雪深数据。

新雪和旧雪

新雪是1-2天内的雪,很松软,微波测量可穿透超过3米;旧雪一般是1-2个月累积下来的,压得较瓷实,微波测量只能穿透其1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积雪的厚度普遍都在1米以内,所以我们的卫星可以测量整个中国的积雪深度。另外,中国有2000多个站点都有观测积雪的能力。


内蒙古根河遭暴雪积雪最深17厘米

讯,此时,北方正在受冷空气侵袭,尤其内蒙古、东北等地区,因受冷空气影响现显著降雪。具体此次降雪有多大呢?据悉,截至10月30日,内蒙古根河遭暴雪积雪最深17厘米,今天白天当地仍有中雪,不过,预计今夜降雪开始减弱。天气寒冷,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

内蒙古根河遭暴雪积雪最深17厘米

内蒙古降雪

10月30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多地出现降水天气过程,其中根河遭遇暴雪天气,积雪最深处达17厘米。今晨雪后,根河市区大地一片素白,积雪能没过脚踝。预计今天白天仍有中雪,夜间开始降雪减弱。天气寒冷,提醒注意防寒保暖。

通辽大风蓝色预警生效中

通辽市气象台2022年10月31日10时21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科尔沁左翼中旗西部、开鲁县、奈曼旗、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寒潮预警发布:

寒潮预警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2022年10月31日10时15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赤峰市东部、通辽市大部、兴安盟西北部和东南部、呼伦贝尔市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

3、对热带作物、水产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暴雪天气注意什么?

降雪天气注意事项

1、大家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伤人。

3、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4、要听从交通民警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

6、驾驶汽车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防滑链,佩戴色镜。

7、出现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连环撞车事故发生。

8、如果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报告电力部门迅速处理。


新疆西藏青海等有明显降雪

讯,近来,青藏高原一带降雪已经成为常态,其中,预计未来几天新疆西藏青海等有明显降雪,注意防寒保暖。降雨方面,南方多地迎来明显将降雨,其中,今湖南江西、浙江等部分地区中雨,明后天会逐渐将强,尤其后天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部分地区降雨量可达暴雨级别,这将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干旱。

新疆西藏青海等有明显降雪 湖南江西浙江等部分地区中雨

雨雪天气

昨日(13日)08时至今日06时,全国大部地区降水较弱,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西南部出现小雪,湖北西部、河南西南部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今日05时较昨日05时,黄淮、江淮、江南和贵州等地降温4~6℃,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降温6~12℃。

一、重点天气预报

1、国内重点天气

(1) 江南等地将有降水过程

15-18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西部等地有一次中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

2、国外重点天气

(1)北美中东部西伯利亚等地有较强雨雪

未来三天,阿拉斯加、美国中部、五大湖地区、哈德逊湾南岸、拉布拉多半岛南部、巴芬岛中南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西部、帕米尔高原、东欧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到暴雪;美国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

二、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1月14日08时至15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西藏北部和西部、青海北部和西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江淮大部、江汉大部、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其中,湖南中西部和南部、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贵州东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雨。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1月14日08时-15日08时)

11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新疆北疆北部和北疆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大部、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台湾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中西部和南部、江西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45毫米)。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1月15日08时-16日08时)

11月16日08时至17日08时,新疆北疆北部和伊犁河谷、西藏北部和东部、青海北部和南部、甘肃中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江淮西部、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华南北部和西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1月16日08时-17日08时)

三、影响与关注

1、15-17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西部等地降雨过程,关注对交通运输、城市运行等的影响及对气象干旱的缓解作用;

2、青藏高原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及不利影响;

3、台风“山猫”发展趋势;

4、森林草原及城乡防火气象服务。


受前期降雪影响黑龙江北部偏僻路段或结冰

讯,据黑龙江最新预报显示,今明黑龙江无明显降水,天气比较晴好,不过,因为受前期降雪影响,黑龙江北部偏僻路段有积雪残余或结冰现象,这对交通出行不利,大家行车要注意安全,尤其做好防滑措施。另外,目前黑龙江大部气温仍是比较低,注意保暖。

受前期降雪影响黑龙江北部偏僻路段或结冰

道路结冰

据龙江气象预报,今明两天,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为晴好天气。受前次降雪影响,北部地区部分偏僻路段仍可能有残余积雪或道路结冰,请北部的司机朋友们外出行车注意交通安全。此外,受冷空气影响,今天各地气温仍然较低,体感较冷,外出请做好防风保暖准备,谨防着凉感冒。明天开始,各地气温缓慢回升。

黑龙江最新天气预报:

3日下午佳木斯东部、双鸭山东部多云,其它地区晴有时多云。

3日夜间到4日白天大兴安岭晴转多云,其它地区晴有时多云。

4日夜间到5日白天黑河东部、伊春北部、佳木斯东部多云,其它地区晴有时多云。

天气寒冷

5日夜间到6日白天全省晴有时多云。

3日夜间最低气温:大兴安岭北部-20~-18℃,大兴安岭南部-12~-10℃,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东部-8~-6℃,其它地区-10~-8℃。

4日白天最高气温:大兴安岭北部-4~-2℃,齐齐哈尔南部、大庆、绥化南部、哈尔滨、牡丹江3~5℃,其它地区1~3℃。

道路结冰开车注意什么?

1、车速: 路面结冰车速是不宜过快的,最好保持在20-30km/h,否则汽车很容易会发生打滑。

2、车距: 在结冰路面行驶,制动性能只有正常路面的四分之一,所以刹车的距离要增长,否则很容易会造成打滑或者追尾。

3、油门和刹车: 在冰雪路面行驶不宜进行急加速或者急刹车,这样都会造成汽车打滑。

4、方向: 汽车打方向盘的幅度要少,如果一旦发生打滑,要顺着车汽车侧滑的方向打方向盘,从而慢慢回正方向,切勿乱打,以免加剧侧滑。

道路结冰开车

冬天路滑怎么开车?

1、热车: 汽车启动后,原地怠速30秒左右,即可给油起动,然后低速行驶3-5分钟热车。

2、挡位: 自动挡汽车最好将档位挂入L挡或者S挡,手动挡最好挂到2挡,高档位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比较小,汽车动力会更稳定,此时车辆更容易控制。

3、起步: 给油起步时,不要深踩油门,应将油门一点一点往下压,如果此时给油太快,车轮容易原地打转,从而造成起步困难。


人工降雪是真的雪吗

众所周知,人工降雪是必须有一系列的自然天气达成的条件以后才能达到降雪的目的。有些朋友对人工降雪的相关知识感兴趣,那么,下面就来好好讲讲,人工降雪是真的雪吗?人工降雪是属于真雪吗?今日小编就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想知道的内容。

人工降雪是真的雪吗

是真的雪。人工降雪是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通过人工降雪可以增加降雪量,其实这还是真正的雪花,只是增加了量而已。

我们平日里见到的自然的雪花都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雪花形成的原理我们在地理课堂上都有所了解: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就极易凝结在空气中的微尘上形成冰晶,当冰晶不断吸附周边的水汽变得越来越大时,自身重力就会克服浮力降落下来形成降雪。

当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不同时,冰晶吸附周边水汽的位置和速度就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雪花形状和大小。比如,当水汽在冰晶面上凝华时,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如果水汽在冰晶边上和面上凝华时,形成的是片状雪花;如果冰晶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时,形成的是星状雪花。

不同形状的雪花

和自然降雪的过程不同,人造雪一般是借助造雪机等外部工具,在温度、湿度条件还不满足自然降雪的要求时,将雪给“催生”出来。

雪花“催生”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最常见的一种是借助高压水泵,将高压水泵中的加压水与空气压缩机中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先混合再喷出,高压空气再将水分割成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在寒冷的空气中会凝固成冰晶,进一步与水汽接触,让晶体生长到1~2毫米左右而形成形状各异的雪花。

造雪机

雪花“催生”的另一种方式是借助制冰机,通过压缩机降温把水冷冻成冰块,再通过高速旋转的钻头将冰块打成粉末,最后通过泵或者人工将粉末均匀的喷到滑雪场中。

可见,人造雪和自然降雪都是由水汽凝华而成,最大的区别无非是借助了造雪机等人造工具进行“催生”,所以人造雪并非假雪。

冬奥会场地为什么一定要造雪

这与冬奥赛道雪量要求有很大关系。

国际雪联文件《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场地设计要求》指出,滑雪障碍追逐赛道需保证约71500立方米雪量,当这一数字加上融化系数后,将达到107200立方米。即使是面积较小的大跳台赛道,也需维持至少11000立方米雪量。

这一数字,意味着我们很难全部通过天然降雪积累如此之高的雪量,而由于赛道通常建在地形复杂的山间,搬运天然雪,运输成本太高。

即使不考虑运输成本,就算天然降雪达到3米厚,经过压雪后也只能形成30厘米至40厘米的雪层,也无法达到冬奥会高山滑雪竞赛所需使用的‘冰状雪’要求。“如果总是等待大自然给我们足够多的雪,那很可能就无法按计划组织比赛了。”曾在国际雪联担任过21年自由式滑雪竞赛主任的乔菲茨杰拉德亦评论道。

因此,按照国际惯例,近年来冬奥会高山滑雪场地均使用人工方式造雪。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雪场多数会充分考虑水资源循环利用问题。人工造雪也并非单纯地消耗了水,所造之雪会再次回到自然界水循环中,如果对相应小流域善加规划设计,融雪将大部分回流水库之中。

譬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使用的水源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山下的天然湖泊,二是山上水源循环系统。雪季之后的融水以及日常接收到的雨水,都将通过赛区内的天然沟道汇流收集至位于海拔900米的塘坝内,用于赛区绿化和下一雪季的造雪。

对于有人担忧是否会影响当地的水资源和能源问题,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回应称,从实际用水量来看,延庆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当地现用水总量的1.6% ,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张家口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崇礼区用水总量的9.8% ,占崇礼区水资源量的2.8% 。

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降雪量5mm是多厚

美丽的雪景总是会让人有陶醉感,还会有浪漫的氛围,一团团的雪花飞落下来,就好像一朵朵棉花从天空飘落下来,让人浮想联翩。有些朋友不清楚降雪量5mm是多厚?降雪量5毫米是多少厚度?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降雪量5mm是多厚

降雪量5mm是中雪或者大雪,雪深比较厚。

1毫米降雪或许不足为道,但了解了1毫米降雪与积雪深度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测一下,10毫米以上暴雪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暴雪多出现在我国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干雪居多,对应积雪深度增量与降雪量比值约为0.9~1.2厘米/毫米,那么10毫米以上的降雪量也就意味着会增加9厘米以上的积雪。

2012年12月22日午后,G30线乌奎连接线路段出现9级以上大风,导致该路段出现大面积“风吹雪”现象,路面积雪厚达2米,致170多辆车、200多人被困。

也许对于行人来说,10厘米的积雪刚刚没过脚面,还可以行走,但对汽车来说,就要危险得多。要知道,干燥路面的摩擦系数通常在0.6左右,而有冰雪附着的路面摩擦系数会陡降到0.1~0.2左右,这会让路面附着力大大降低,汽车转向以及制动的稳定性下降,难以控制,容易左右滑摆,而且制动距离加大,对行车安全威胁极大。根据英国的气候条件与交通事故资料统计,降雪时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是干燥路面的5倍。

有时暴雪还会伴有强寒潮、大风天气,出现暴风雪,强风裹挟着暴雪呼啸而来,造成雪灾、风灾等,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出行以及工农业生产、畜牧业、交通运输等的影响就更大了。比如,新疆伊若国道天山垭口,过去有些路段经常吹雪堆积高达5~8米,致使公路中断,汽车需绕道807千米。

雪花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同质量的水的体积要比雪花小很多,而降水量是统计的水不是雪花的体积。97.7毫米降雪量约为1.5米厚的积雪。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

雪花可能“大如席”么?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垂落轩辕台。”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雪花真能“大如席”吗?其实,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是不容易遇到的。

实际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那些看起来比较大的雪花,如所谓的“鹅毛大雪”,其实并不是一朵雪花,而是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而形成的。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很多雪花并合成一片。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第一个给雪花拍照的人是谁?

Wilson Bentley,是一名1865年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农场的普通人。他自孩提时代便对观察自然界充满兴趣,尤其对雪花着迷,不到19岁就开始记录深爱的雪花,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给雪花拍照的人。

他也以“情人的浓烈之爱和科学家的无比耐心”将毕生奉献给了雪花,终其一生拍过的雪花数量超过5000朵,且形状未有任何重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雪花人”。Bentley的雪花显微照片登上了科学杂志,光是《自然》杂志就登了其中的60张。这些照片影响了很多科学家、摄影家以及博物馆家。这位“雪花人”也成为了科学家,并著有《Snow Crystals》(雪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