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性气

2022/9/13 21:48:53
万年历日历:性气知识
性气知识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意思就是在海洋性气候区内,越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就越强。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知识,那么,下面来看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有哪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区域在哪里?接下去小编带大家见识下吧,欢迎大家阅读。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

分布地区位于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除亚洲和南极洲没有外,其余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欧洲大陆西部及不列颠群岛(欧洲大陆)最为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往往仅分布在狭长地带或岛屿上!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美洲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属于这一气候的有西北欧、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及澳大利亚的东南一小部分。

西欧位于北纬30-40°左右,受偏西风的影响,从大西洋上吹来的水汽可以影响到。而北美洲的地形是西边高,中间底,东边略高,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水汽被落基山脉阻挡,只有沿海边缘地区才能受到影响,且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所以北欧范围大,北美洲范围小。

各州代表城市:

欧洲:伦敦(英国)、伯明翰(英国)、曼彻斯特(英国)、爱丁堡(英国)、格拉斯哥(英国)、都柏林(爱尔兰)、奥斯陆(挪威)、哥德堡(瑞典)、雷克雅未克(冰岛)、哥本哈根(丹麦)、汉堡(德国)、不来梅(德国)、波恩(德国)、科隆(德国)、阿姆斯特丹(荷兰)、鹿特丹(荷兰)、布鲁塞尔(比利时)、巴黎(法国)、波尔多(法国)、毕尔巴鄂(西班牙)、波尔图(葡萄牙)

大洋洲:霍巴特(澳大利亚)、惠灵顿(新西兰)、奥克兰(新西兰)

北美洲:温哥华(加拿大)、西雅图(美国)、朱诺(美国)

南美洲:蒙特港(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智利)、乌斯怀亚(阿根廷)。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比北美西部分布的纬度高

受到大西洋湿润气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纬度较高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且俄罗斯位于欧洲的一个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是一个位于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而北美洲的季风性特征要比欧洲强抑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有西部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使得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限于西部沿海区窄窄的带状部分。

北部又受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的影响,使其不能向北延伸,而且,欧洲的海岸线要比北美洲的曲折的多,更是有利于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所以,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要比北美洲的纬度高。

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巴黎盆地除外,那里热量条件较好,有种植业分布),一般以畜牧业(如苏格兰北部),花卉种植业(如荷兰)等对热量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为主。

农业

该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及油料作物的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19世纪末就有人发现,在欧洲,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产长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小,至多只有4% ~8% 。随着深入大陆,到俄罗斯欧洲部分,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高达9% ~12% ,在比较干燥炎热的地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高到18% ,甚至在20% 以上,原苏联科学家证明:一个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越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也就越高。在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人们为了补充蛋白质的不足,只好借助于肉类,但是又带来脂肪过多的缺点。可见,海洋性气候对农业并不很有利。

生活

温和、多云、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给人们以舒适的感觉;其实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活,气候虽然温和,但是阴沉多雨的天气,并不利于人类精神和情绪的发展。


温带气旋属于冷性气旋吗

温带气旋从发生到消亡,整个过程的时间一般是2天左右,有时候是只有1天,有时候长达4到5天。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温带气旋属于冷性气旋吗?温带气旋是不是冷性气旋?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温带气旋属于冷性气旋吗

属于冷性气旋,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从尺度上讲,温带气旋的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径为1000公里。

冷性气旋是热力结构为冷中心性质的气旋。冷性气旋中心气压随高度减小的程度,远比四周为大,所以冷性气旋随高度而加强,是比较深厚的系统。

温带气旋是中高纬度常见的天气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多风雨天气,有时伴有暴雨或强对流天气,有时近地面最大风力可达10级以上。是由准静止锋演变而来的气旋。同一锋面上可接连形成多个气旋称气旋族。温带气旋的直径平均1000公里,小的也有几百公里,大的可达3000公里或以上。气旋随高空偏西气流向东移动,前部为暖锋,后部为冷锋,两者衔接处的波动南侧为暖区。温带气旋从生成,发展到消亡整个生命史一般为2-6天。

热带气旋特征

热带气旋的云系是其动力学特征的固有表现,一般地,对流活动产生的直展云系在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具有处于中心地位;进入成熟期后,热带气旋也已直展云系为主,其内部包含有旋转的强上升气流和相对较弱的下沉气流。层云可见于热带气旋的风眼,其垂直高度在边界层顶附近,上方是顶部下沉气流。眼墙云以积云族为主,垂直高度可达对流层顶,卫星云图表现为中心密集云团区(Central Dense Overcast, CDO)。

眼墙云在形态上受到气旋内部梯度风平衡, 以及边界层内中性层结气流斜向输送的影响,通常按一定坡度向外伸展,并间歇性地受到其下方由湿静力能驱动的浮力抬升的作用而产生动态变化。主雨带和次级雨带由对流单体组成,在云系方面也以塔状积云为主,其内部包含翻转上升气流(overturning updrafts)和稳定的下沉气流。眼墙置换发生时,主雨带和眼墙的云系会发生合并。外围雨带的云系与一般意义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内的云系具有相同特征,在形态上由涡旋动力学主导并包含以积雨云为代表的强降水云系。

温带气旋的演变过程:

(1)初生期

原先地面上有一条静止锋,锋北面是冷空气,锋南面是暖空气,冷空气自东向西运动,暖空气自西向东运动,当冷空气向南插入锋下,暖空气向北抬升,并出现1~2条闭合等压线。

(2)发展期

随着波动的发展,气压进一步下降,闭合等压线增加,冷空气进一步向南推进,冷锋附近出现阵雨或阵雪,暖锋前也出现降水,降水区域扩大。随着气旋的发展,低层扰动逐渐向高层发展,气流作螺旋式的上升,高空低槽也逐步加深。

(3)锢囚期

气旋发展至最盛时期,自地面到500毫巴高度均已成为圆形闭合环流。地面冷锋逐渐追上暖锋,并将地面暖空气上抬,气旋开始锢囚。这时,云雨范围最大,强度加强,风力增大,天气变化最剧烈。

(4)消亡期

气旋发展的最后阶段,由于地面已为冷空气所占据,成为冷性涡旋,因而气旋开始减弱。暖空气仅残留在地面东南角,低层整个气旋中心辐合加强,地面加压,已变为冷性涡旋,低压中心部位开始被填塞。从地面到500毫巴左右的闭合环流减弱,上升运动已消失,气旋减弱,以至消亡。

这几个阶段,为单个气旋的生命史。从初生到开始消亡平均需2天,长者可达6天,东亚和我国的锋面气旋的发展过程,一般为3天左右,短的约1天,长的约4~5天。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什么

大家应该清楚,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征?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什么

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简介

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

1、温带沙漠气候又称“温带干旱气候”。温带内陆干燥气候。中亚细亚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荒漠气候就属这类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均较大。夏季炎热,EII司最高温度可达50℃及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降到0℃以下。年降水量250~300毫米,非常干燥。

2、温带草原气候是介于温带森林气候与温带沙漠气候之间的过渡气候,中亚、东亚以及北美中西部均有分布。这种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为200-450mm,集中在夏季。

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又称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范畴。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相对湿度较高,气温年较差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temperatecontinentalclimate)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以及南美南部。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是远离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包括:中国西北、蒙古国、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

代表城市

亚洲:乌鲁木齐(中国)、兰州(中国)、银川(中国)、呼和浩特(中国)、乌兰巴托(蒙古)、雅库茨克(俄罗斯)、伊尔库茨克(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俄罗斯)、鄂木斯克(俄罗斯)、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德黑兰(伊朗)、伊斯法罕(伊朗)、大不里士(伊朗)、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安卡拉(土耳其) 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气候

欧洲:莫斯科(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赫尔辛基(芬兰)、维尔纽斯(立陶宛)、明斯克(白俄罗斯)、基辅(乌克兰)、华沙(波兰)、布拉格(捷克)、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布达佩斯(匈牙利)、维也纳(奥地利)、慕尼黑(德国)、柏林(德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索非亚(保加利亚)、马德里(西班牙)

北美洲:渥太华(加拿大)、蒙特利尔(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魁北克(加拿大)、埃德蒙顿(加拿大)、纽约(美国)、费城(美国)、波士顿(美国)、匹兹堡(美国)、底特律(美国)、芝加哥(美国)、丹佛(美国)

南美洲:门多萨(阿根廷)、内乌肯(阿根廷)。


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有哪些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天不会很冷,夏天不会很热,全年降水分配比较均匀,是一个温和的天气。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有哪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有哪些

成因是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温带海洋性气候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

一般来说海洋性气候是在大陆西岸,但澳大利亚东南部刮的是东南信风,带来大量的水气,而且这个信风是长年的不受季节影响,所以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整个地球信风的风向图形状类似于“<”状,折的那里是赤道。澳大利亚的信风是从东南方向过来的。

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温带海洋性气候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

为什么欧洲会形成世界上最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与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相比,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就柔和的多,可以表述为“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地处温带地区,且终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带的影响而形成。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全球各大洲的分布主要位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如果我们从分布的面积上来看,位于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远远超过另外三大洲的分布面积之和。也就是我们平时一提到温带海洋性气候,我们就想到了欧洲,那么,为什么欧洲会形成世界上最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呢?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的分布主要位于欧洲西部,近大西洋沿岸的地区,包括爱尔兰、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丹麦、挪威等国家。海洋性和大陆性是气候特征的两个方面,通俗的讲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区域,气候多体现海洋性;受大陆影响明显的区域,气候多体现大陆性。导致欧洲西部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欧洲在纬度位置上,位于北纬35°至7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西风带的影响,同时又位于大陆西岸,西风带从海洋带来温暖湿润的水汽。

第二,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海湾、半岛、岛屿、海峡等,海洋深入内陆,海陆交错,增加了下垫面的比热,使得气候海洋性明显。

第二,欧洲西部沿海,由南向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流的流经,给沿岸地区的气候带来了增温增湿的效果,增加了气候的海洋性。

第四,欧洲西部的地形状况增加了气候的海洋性,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为低平的大洲,平均海拔仅为340米,平原广布的地形,使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可以深入到相对内陆,同时欧洲地区的主要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的走向为东西走向,对于西风带的阻挡不明显,增加了海洋性气候。

上述四个方面原因,使得欧洲西部成为了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的分布地区。而另外三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则小的多,南北美洲同纬度西侧的区域,由于受到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西风带不能深入内陆,分布面积狭小。大洋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到陆地面积的限制,主要分布在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的南岛、北岛,面积有限。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从南开始向北方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自然植被是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最近小编有些朋友不清楚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什么?不清楚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以下是重点内容,走过不要错过。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冬季冷干,夏季湿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大面积分布于亚洲内陆区域,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等。此外,北美洲中东部,欧洲中东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也属于此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相对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一种气候类型,因为远离海洋,所以干燥少雨;因为受大陆气团的控制,所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极大。

大陆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而海洋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也慢,一般秋温高于春温。

中国五种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的大陆性很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很大,降水少,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2、温带季风气候:东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类型。在中国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主要特点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时间分布极不均匀。

3、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4、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藏南南部印度实际控制区、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海南省大部分、广东省雷州半岛、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台湾地区的平原地区。这一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冬季少雨,夏季多雨,气候较湿润。

5、高原山地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主要特点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

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区域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季节集中等气候特点。维尔霍扬斯克、雅库茨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三地在同纬度亚欧大陆的西侧,它们的气候类型迥然不同。前三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冷、夏暖热、气温年较差大。尤其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冬季酷寒,1月平均气温低达-50℃,绝对最低温度曾达-71℃,成为北半球的“寒极”;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维尔霍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5.1℃,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另外,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3~4月升温的幅度和10~11月降温的幅度都很大,且春温高于秋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属大陆性气候。在亚欧大陆西侧相应纬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冬温在0℃左右,夏季凉爽,年较差仅15~1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4~5℃,春温低于秋温,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次,亚洲内陆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有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等。那么,大家知道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有哪些?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与原因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5、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阳光直射与斜射)、海陆位置(季风)和地形地势造成。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成因包括

1、太阳辐射:

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月份最高(或最低)

6、7、8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以温定带

最冷月均温和最热月气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0℃

最热月气温>15℃

温带气候

最热月气温<10℃

寒带气候

以水定型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500~1000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125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