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滑冰场

2022/9/13 21:48:09
万年历日历:滑冰场知识
滑冰场知识
冬奥会滑冰场的冰是怎么做的

冬奥会滑冰场的冰面制作,是有严格的标准的,因为任何外在条件都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安全和比赛的成绩。那么,大家清楚冬奥会滑冰场的冰是怎么做的?冬奥会滑冰场的冰是如何制作的?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冬奥会滑冰场的冰是怎么做的

冰球赛场的冰层约4cm厚,分为基础层和表面层。制冰之前,首先要进行深度的地板清洁,地板预冷12~18小时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基础冰了。

1、制作基础冰

保证基础冰的平整极其重要,要确保它和混凝土地面的完全贴合,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运动员踩上去后可能会导致冰的开裂。基础冰需要制冰师用喷棒均匀地把水洒在赛场的每一个点上,制成约2cm厚的冰层。

2、冰漆喷白

做完基础冰之后,开始喷水质的白漆作为背景色,连喷4遍。这步完成后,赛场才会呈现我们熟悉的奶白色。

3、画线与贴Logo

等白漆固定过,工作人员会用水粘贴上logo,按照比例将称好的油漆与软水进行混合,开始画线工作。

4、喷制表面冰

表面冰预计3cm厚,过薄的话冰刀很容易将线磨掉。最后用扫冰车打磨和找平,制冰工作才算完成。任意3m内的最大高度差不能超过2mm。

冬奥会制冰的科技底色

除了匠心,这届冬奥会制冰工作还有黑科技的加持。北京赛区15块冰面中,有7块采用了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项技术是首次在冬奥会上应用。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就是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温加压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再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降温降压达到-20°C至-15°C,再相变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

该技术能够将冰面的温度差控制在0.5℃以内,远低于国际滑联冰面温差不超过1.5℃的标准。而冰面温差愈小、硬度也就愈均匀,冰面也就愈平整。

对有冰面转换要求的赛馆来说,制冰效能更高的二氧化碳制冰法可以在2小时之内满足不同项目对冰面的要求,精准控制冰温和软硬度。

比如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场馆都是首都体育馆,但是两个项目对于冰面需求不同。花样滑冰冰面是所有奥运会冰面中最柔软的,有助于滑冰运动员完成跳跃和旋转动作,短道速滑的冰面则要较硬较薄。

通过赛馆机房调节制冷系统温度实现冰面转化后,依靠冰下铺设的探头,冰面监测系统可以检测到冰面不同区域的软硬度和温度,确保冰面质量达到竞赛的需求。

滑冰场的冰为什么是牛奶刨冰?

将水和牛奶同时放入冰箱冻成冰块和奶块,咬上一口你会发现什么呢?

是不是冰块硌得牙疼,使劲咬的话冰块又会立刻碎裂,而奶块因为油性大比起冰块要“柔软”许多。所以在过去,人们通常以在冰场的冰里加奶的方法来降低冰刀对冰面的划痕,从而减少后期维护。

但是,这个也是十几年前的老办法了,现代冰场早就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添加物替代牛奶。

在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成了“最快的冰”。经模拟分析,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相较于传统方式,不仅效能可以提升20% 以上,制冷也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


冬奥会滑冰场是真冰吗

大家都知道,目前滑冰场地有两种,一种是真的冰,一种不是真的冰。冬奥会也是有滑冰场的,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说说,冬奥会滑冰场是真冰吗?冬奥会滑冰场的冰是真冰吗?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冬奥会滑冰场是真冰吗

是真冰。所有花滑场地都用真冰,属于人工制冷中的冰场。官方比赛中使用的冰场精心维护,冰面质量好。国际大赛的冰场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牛奶,这样冻出的冰韧度才好。

冰面温度应始终控制在-3-5摄氏度,厚度为4-6厘米。因此,为了保证冰面达标,每几名选手表演完之后,工作人员必须先将场地内的雪坑或裂缝填满积雪,然后用刨冰喷壶对冰面进行重新浇水,制作出新的一层冰面,整个过程只需要10分钟左右。

花样滑冰比赛在长6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冰场上进行。非国际滑冰联合会举办比赛的最小场地不小于56米× 26米,冰层厚度不小于3-5厘米。

花样滑冰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穿着脚底装有冰刀的冰鞋、靠自身力量在冰上滑行,表演预先以技术动作为基础编排的节目,由裁判组评估打分、排出名次。

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这届冬奥会上变身成了“冰立方”,是冰壶和轮椅冰壶赛的主场馆。该场馆通过改造可以做到“水冰转换”,即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

“水立方”的泳池是3米深的标准泳池,不宜直接铺设冰面。工程师在池底搭建钢架,用预制板拼装成平台,然后依次铺设防水层、保温层、防潮层等,作为赛道的基础,然后在上面安装制冰管,才开始制作冰层。

工程师首先为整个赛道铺上528根制冰管,当-18°C的载冷剂在制冰管里循环流动时,制冰师直接在制冰管上浇水,就能够冻水成冰,形成一整块冰面。

浇水时,如果制冰师的步速时快时慢,就容易造成积水,冰面冻结厚薄不一。因此,需要制冰师将走完一侧的时间精准控制在30s。

冰面长50m,大概需要制冰师来回70趟,才能把整个冰面浇完一层。之后再反复浇筑四五十层,才能最终制成8cm的冰壶赛道。

雪橇比赛是冬奥会上速度最快的项目之一,被称作冰上F1,最快速度可以超过135 km/h。

这样的高速下,赛道冰面任何细微的不平整,都可能导致运动员冲出赛道发生危险。为此,国际奥组委对冰层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1975m长的赛道,冰面厚度误差不能超过5mm。

铺设冰层时,制冰师首先要用水管均匀地喷出水雾,这些水雾接触到低温的混凝土赛道后,几秒内就会结成一层薄薄的冰。要经过反复喷洒百余次,才能慢慢形成3~8cm的冰层。

制冰完成后,还有补冰、修冰、清扫的步骤。如果检查发现了赛道上有凹陷和凸起,制冰师会用冰将这些凹陷补上,再用冰刀顺着冰层表面上下刮动,进行修整。

冬奥会花样滑冰在哪个场馆

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场馆是:首都体育馆。所谓的花样滑冰,实际上是5个项目的总称,它分为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男女双人滑、冰舞和团体舞几项,而其中的团体赛首次出现在冬奥会则是在2022北京冬奥会。

首都体育馆,修建于1968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作为排球比赛的训练和比赛场地,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改建,现在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又再一次依据要求于2018年开始改建,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正式使用。

首都体育馆为2022北京冬奥会做了哪些改进

由于原体育馆主要作为排球的训练和比赛用地,而现在冬奥会要作为花样滑冰的场馆,就必定要进行大范围的改造,为了不影响原有功能,又能满足冬奥会的要求,设计组成员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最终,呈现给大家的就是一个可活动的多用途场馆,下层是溜冰场,上层是活动地板,通过机器控制,可以让地板往东、西两边撤走,并且会一层层往下降,最后进入到地板仓里面,隐藏了起来,而露出来的就是为冬奥会准备的冰层,可供花样滑冰比赛使用。

由此可见,对于该场馆的改建,设计者、相关工作人员,都是耗费了大量精力和脑细胞的,将中国人的智慧用到了极致,才有了现在这样既实用又环保的效果,为中国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