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三候分

2022/9/13 21:47:59
万年历日历:三候分知识
三候分知识
立秋三候分别是哪三候

立秋后天气还不是特别凉快,因为还是初秋,却还是夏天的尾,所以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有些朋友想学习立秋的相关知识,那么,今天就来讲讲,立秋三候分别是哪三候?立秋节气三候分别是指哪三候?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立秋三候分别是哪三候

立秋三候分别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三候是对于立秋气候最直接的描述,三候中的“一候凉风至”,是指“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二候白露降”,是指“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三候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候的具体意思

立秋三候中的候是有特殊的寓意的,一候的时间长度是五天,3个“一候”恰好是15天,正好等于一个节气的长度。正因为如此,一个节气才被称为“三候”。因此,就会有立春三候、芒种三候、立秋三候、秋分三候等不同的说法。当然,每个节气都可以和三候连起来组成一个新的说法,比如立夏三候、立冬三候。这就有点儿像一星期七天,后面这个词是用来解释前面这个词的意思的,只不过古人把七天换成了三候,把一星期换成了具体的节气名。

立秋是什么意思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立秋”是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且习俗众多。时至今日,中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立秋故事

一叶知秋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着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秋神蓐收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的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相关推荐

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秋节气是什么意思

2022立秋是几月几号 2022年立秋时节是几月几日

2022立秋还热吗 2022年立秋时节还热吗

2022立秋吃什么 2022年立秋时节吃哪些食物

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秋时节的特点与习俗


立春三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的分布规律是每月两个节气,且每个节气差不多相隔15天。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因此中国古代一些著作还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这三候也是形象简单地概括了立春节气的气候变化。那么。立春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三候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立春三候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此时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说明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立春最后五日“鱼陟负冰”,陟是升的意思,鱼因为水底气暖,感知阳气而上升,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也能感受到春气萌动。白天更长了,太阳暖了,寒冷少了,但总体来说,天气还是比较冷的,空气也很干燥,此时春气还很弱,只是在人们的心里,一点点春意也会令人心情大好,哪怕是看到日历上“立春”二字,都是温暖而充满希望的。

立春历史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有时会出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相关推荐

春节习俗介绍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2春节是农历的哪一天 2022春节是几月几日

2022年有两个立春吗 2022年两个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节气谚语 关于立春的谚语有哪些

立春节气祝福语 立春节气的寓意祝福语


惊蛰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什么意思

导语:每个节气都有三候,但其实很多人不太在意这三候,更不了解三候的含义。实际上,节气的三候是该节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三候,我们才能了解该节气的物候变化,从而知道该节气的主要特点。那么,惊蛰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什么意思?以下为您介绍惊蛰节气三候的含义。

惊蛰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什么意思

惊蛰三候

我国古人划分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其中一候所对应的花信为桃花,二候为杏花,三候为蔷薇。

含义:

一候“桃始华”是指桃花是月始开,山野尽是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二候“仓庚鸣”就是黄鹂鸣,“仓庚”之名源自其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处处可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三候“鹰化为鸠”是指鹰变化为鸠,鹰指鸷鸟,鸠指布谷,因感春时气候而变化。

惊蛰之后天气还冷吗?

惊蛰节气

一般情况下惊蛰之后气温会迅速回升,但如果在有冷空气持续入侵的年份,还是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所以惊蛰之后还是不宜快速换上单薄的衣物。

惊蛰时节除东北、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惊蛰这个节气不仅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同时日照的时长也有明显的增加,大家都会感叹这是“好春光”。不过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是特别稳定,气温波动还是比较大的。大家千万不要急于脱去厚重的衣物,还是再“捂”几天的。

惊蛰气候特征:

惊蛰气候

气温回升快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

病虫多发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雷响不断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

相关推荐

惊蛰吃什么梨好 一般惊蛰吃哪种梨

2022年几号惊蛰节气几点几分 今年的惊蛰是什么时间

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表示什么

2022惊蛰后天气还会冷吗 惊蛰过后天气会不会变暖

惊蛰是雨水增多还是春季开始 惊蛰的寓意和象征

惊蛰下雨有什么说法 惊蛰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

惊蛰当天一定会打雷吗 惊蛰打雷有什么说法


立秋三候分别是什么

导语: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三候,通过三候可以知道该时节的物候变化,进而了解当下的气候变化。接下来我们将迎来立秋节气。那么,立秋三候分别是什么呢?你知道立秋节气三候是什么意思吗?以下为您介绍。

立秋三候分别是什么 立秋节气三候是什么意思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

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三候:寒蝉鸣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立秋物候特点:

立秋物候

在本节气期间,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黄经135°)。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北京地区的白昼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

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

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大暑三候分别是什么

大暑来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多喝凉茶,预防上火,早睡早起,多多锻炼。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大暑三候分别是什么?大暑三候指的是什么?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暑三候分别是什么

在我国的古代的时候把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凉爽,马上就要到了秋天了,在民间还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这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经常还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全国南北各地温度相差不大。

大暑有哪些养生食谱

大暑养生食谱——炝拌什锦:

[配料] 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做法] 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

注意: 豆角中含有血球凝集素A,是一中毒蛋白,加热后毒性可大为减弱。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中毒。

大暑养生食谱——绿豆南瓜汤:

[配料] 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

[做法] 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绿豆甘凉,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气。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大暑养生食谱——清拌茄子:

[配料] 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做法] 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投入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 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相关推荐

2022大暑过后几天凉 2022年大暑后要多少天凉快

大暑几天后开始凉快 大暑节气多少天后开始凉快

大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大暑时节吃哪些食物好

大暑节气注意什么 大暑节气需要注意的事项

大暑里吃什么最补 大暑节气吃什么最滋补


大暑三候分别是什么

导语: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三候,而通过三候,我们便能了解到当下时节的物候变化,这些物候的变化是该时节的特殊标志。那么,大暑三候分别是什么呢?你知道大暑节气的三候是哪三候吗?以下为您介绍。

大暑三候分别是什么 大暑节气的三候是哪三候

大暑三候

大暑三候分别是: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称。在古代,科学并不发达,那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只能以主观意识来猜测和推断。

其实,“腐草为萤”说的是营火虫产卵的事。萤火虫多在夏季水边的草根上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成虫。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这只是眼中所见的一种假象。

在这个炎热的时节,人都躲到阴凉处蔽日,而萤火虫却在此时孵化出壳,虽然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个夏季,但它选择在最热的时节来到这个世界,那迎难而上的精神真是让人钦佩。而晚上的荧光点点又在酷暑中给人带去无限的浪漫和清凉。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闻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写道:“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几多银丝的小葫芦,吊在藤须上巍巍颤,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象橄榄……”别具意趣。

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又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由此可见夏热之毒。“桑拿天”里人们心生烦躁;“龌龊热”则令人夏不坐木,这中间的一热一湿,仿佛两头张牙舞爪的猛兽,无情地侵蚀着人的愉悦和健康。但可喜的是,庄稼的长势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大暑节气三候

三候:大雨时行

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大雨过后会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气候特点:

大暑气候特征:高温湿热、雷暴频繁。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农作物成长。《逸周书》曰:“土润溽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雨水最丰沛的时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