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冻雨

2022/9/13 21:47:12
万年历日历:冻雨知识
冻雨知识
冻雨是雪吗

大家都知道,冻雨常常发生在山地与湖区,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小编有些朋友想学习冻雨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家清楚冻雨是雪吗?冻雨算是雪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快来看看吧。

冻雨是雪吗

冻雨不是雪。冻雨是雨凝结成了冰,降了下来,雪是水气凝华成的,就是我们说的雪花。

冻雨与雪状态不同:

1、冻雨就是雪降落到地面上时仍然是雪片,当白天温度升高后雪融化成水,到了一定的时间段如晚上后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融化后的雪水又再度结成冰,这种情况就叫做冻雨,这种现象在南方比较多见,北方比较少见。

2、降雪以后温度有所上升而雪仍未完全融化的过程中,已经融化的雪水在温度再度下降后,再次冻结就称之为雪凝,其可能在融化以后再度突然冻结,也可能并没有完成融化成水只是雪花稍微软一点而再度冻结。

冻雨过后会形成什么

冻雨过后一般会形成雨凇或雾凇的景观。有人将雨凇等同于冻雨,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冻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降雨和天气现象,而雨凇是冻雨的结果,是一种灾害或景观。雨凇与雾凇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一般只能形成在气温为0~ - 10 ℃的雨、雾天气中;由于大气中凝结核较充足而冻结核常常短缺,受曲率约束飘浮在空中的雾滴和下落雨滴常可低至- 40 ℃也不冻结,称为过冷却雾滴与过冷却雨滴,通称为过冷水,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过冷却水的大小不同,雾滴的大小在3~100μm,而雨滴的大小介乎于0. 1~8 mm;虽然它们在大气中可以保持液态,一旦接触到温度低于0 ℃的任何物体,就会在其上迅速冻结,形成千姿百态的凇结体,并迎风生长;又因为冻结的水量多寡、方式不同,其色泽、形态各异,使周围的一切披上了冰清玉洁的外衣,造就了一个水晶宫般的童话世界。雾凇和雨凇常常同时发生或者交替出现,对供电线路造成极大伤害,形成严重的气象灾害。

冻雨影响

2008年发生在中国南方罕见的冰冻雪灾,使全国大范围的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道路阻塞,而更严重的是湖南、广西、贵州的高压输电线因冰冻不堪重负,塔倒线断,造成大面积停电,究其原因有两种可能性:

1) 在冻雨荷载作用下,输电线的拉力有可能超过其极限拉应力,致使输电线被拉断;

2) 电线塔的设计强度不够,可能在输电线的张拉力下产生很大的顶端位移,从而产生失稳破坏。

输电线的跨中挠度与跨度设计值一般满足f / L ≤0. 125 的条件,因此输电塔-导线模型可以简化为具有柔性支承的微斜索模型进行计算。

选取某一110 kV 输电线路中的一段进行算例分析。塔高34 m,为钢桁架结构,导线跨度400 m,两端等高、铰接支座,导线采用数根分裂导线等价为一根索的简化方法。导线的材料参数如下:L GJ2240/ 40,水平跨度400 m,垂度6. 128 m,自重0. 96 kg/ m,直径21. 66 mm,弹性模量76 000 N/ mm2,初始张力为31. 47 kN。导线的冻雨质量计算方法采用文献[ 6 ]中的方法,取导线冻雨质量为mi = 7. 19 kg/ m。冻雨重量可以简单的看成是以静载的形式加于导线上,成为导线自重的一部分。

计算时取n = 1,2,3 三阶进行计算。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冻雨荷载作用下输电线的动力响应远远大于无冻雨荷载作用的情况,这种张力的增大使冻雨荷载作用时输电线的张力较无冻雨荷载时易达到其破坏应力。同时,冻雨情况下塔架顶端的位移也出现大幅度增长,最大值可以达到约1 m。这么大的位移会使塔中产生很大的弯矩和剪力,使输电塔产生失稳破坏。还可以看出,塔-线体系中导线较单导线的位移增长了21. 8 % ,张力增加了18. 8 % ,塔顶位移增长了18. 79 % ,这表明塔-线体系对导线以及塔的动力响应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结论:

1) 冻雨荷载作用下输电线的动张力较无冻雨荷载时大,这种增长幅度可以达到4 倍~5 倍。初步解释了输电线在冻雨荷载作用下拉断的原因。

2) 冻雨荷载作用下的张拉力会使塔顶产生比无冻雨荷载时大的位移,进而引起塔中弯矩和剪力的增大,从而增大输电塔产生失稳倒塌的几率。

3) 塔线体系对导线以及输电塔的动力响应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冻雨和冰雹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冻雨常常发生在早春和冬季时期,有时候冻雨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那么,接下去小编就和朋友们来聊一聊,冻雨和冰雹的区别是什么?冻雨与冰雹的不同有哪些?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冻雨和冰雹的区别

1、条件区别

冻雨的条件是0~3℃,且有雨,风力强、雾滴大。而冰雹是对流、暖湿气流、上升气流造成。

2、时间区别

冻雨常出现在初冬或初春,而冰雹一般在夏季。

3、结果区别

冻雨的结果是雨凇,而冰雹没有结果。

4、形成区别

冻雨是因空中降落的雨滴到冷却的地上物产生,而冰雹是需要凝结核,再由水不断凝结产生冰雹。

冻雨介绍

冻雨是指以液体形式降落且与冰冻物体接触时可以转换为冰的雨。冻雨会 使物体形成一种叫“雨凇”的光滑表面。因为很快会变成雨或雪,冻雨通常只持 续很短的时间。冰雹则是更大的冰雨。

冻雨以山地和湖区多见;中国南方多、北方少;潮湿潮湿地区多而干旱地区少;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据统计,江淮流域的冻雨天气,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区,山谷和山顶差异较大,山区的部分谷地几乎没有冻雨,而山势较高处几乎年年都有冻雨发生。

冻雨风光值得观赏,但它毕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

冻雨形态

冻雨落在电线、树枝、地面上,随即结成外表光滑的一层薄冰,冰越结越厚,结聚过程中还边流动边冻结,结果便制造出一串串钟乳石似的冰柱、冰穗(俗称“冰挂”),它们晶莹透亮,遇上阳光,放射出五彩光芒,煞是好看!但当它的重量超过物体的承载能力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灾害。

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物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称为冻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C的过冷水滴,在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有时边冻边淌,象一条条冰柱。这种冰层在气象学上又称为“雨凇”或冰凌。

冻雨是过冷雨滴或毛毛雨落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地面上,水滴在地面和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的透明或半透明冰层,这种冰层可形成“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的壮美景象。如遇毛毛雨时,则出现粒凇,粒凇表面粗糙,粒状结构清晰可辨;如遇较大雨滴或降雨强度较大时,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透明密实,常在电线、树枝或舰船上一边流一边冻,形成长长的冰挂。

冻雨成因

入冬,雨落在树木、高楼、山岩、电杆等物体上,立即结成了冰,老百姓习惯叫“滴水成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冻雨”(它的凝聚物叫“雨淞”);它和人们常说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在云体中它本该凝结成冰粒或雪花,然而找不到冻结时必需的冻结核,于是它成了碰上物体就能结冻的过冷却水滴。

形成“冻雨”,要使过冷却水滴顺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降,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当继续下降,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形成坚实的“冻雨”。


冻雨天气符号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的,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有些朋友想了解一些关于冻雨天气的内容,那么,小编就跟朋友来说说,冻雨天气符号是什么?冻雨天气符号图标是什么?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冻雨天气符号

冻雨天气符号是两个点一个弯天气。

冻雨指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冻雨是这是一种灾难性的天气,初冬或者是冬末春初的时候容易出现。冻雨是由冰和水混合而成的,和温度在零摄氏度一下的物体碰撞,就会降水,低于零摄氏度的雨低落到零摄氏度一下的物体上的时候就会形成外表光滑而且透明的冰层,这个冰层叫雨凇。雨凇太大了重量也会增加,会压断树木,电线。还会妨碍交通以及威胁飞机的飞行。

冻雨危害

冻雨风光值得观赏,但它毕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

冻雨大量冻结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积水,影响飞机空气动力性能造成失事。

当冻雨冻结在电线上时,电线遇冷收缩,再加上冰本身的重量,电线会产生绷断的危险。更严重时,断裂的电线会拉倒电线杆,使电信和输电中断。冻雨降落到公路上,交通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同时地面结冰也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飞机在有过冷却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也会受到影响,影响空气动力性能,严重时会造成飞行事故。而大面积的结冰,还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导致绝收。

冻雨特征

气候特征

冻雨厚度一般可达10~20毫米,最厚的有30~40毫米。冻雨发生时,风力往往较大。

据气象专家分析,冻雨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在此期间,江淮流域上空的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都很强,地面有冷空气侵入,1500至3000米上空又有暖气流北上,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即3000米以上高空大气温度往往在-10℃以下,2000米左右高空,大气温度一般为0℃左右,而2000米以下温度又低于0℃。

时间特征

冻雨大多出现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内,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特点,结束日则相反。地势较高的山区,冻雨开始早,结束晚,冻雨期略长。如皖南黄山光明顶,冻雨一般在11月上旬初开始,次年4月上旬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

地域特征

冻雨以山地和湖区多见;中国南方多、北方少;潮湿地区多而干旱地区少;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据统计,江淮流域的冻雨天气,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区,山谷和山顶差异较大,山区的部分谷地几乎没有冻雨,而山势较高处几乎年年都有冻雨发生。

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以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新疆北部和天山地区、内蒙古中部和大兴安岭地区东部也会有冻雨出现。贵州是全国出现冻雨最多的省份,一般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最容易出现冻雨的时候。贵州的威宁被誉为“冻雨之乡”,威宁的常年冻雨日数可达44.6天。其中1月份最多,平均16.8天,常年12月平均有10.1天。


冻雨是如何形成的

冻雨往往是伴随着大风的,其厚度一般可达10到20毫米。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冻雨的内容,那么,小编就和朋友们来讲讲,冻雨是怎样形成的?冻雨是如何形成的?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冻雨是怎样形成的

首先是冷空气比较强,使地面温度达到0℃以下;其次,要有暖湿气流,只有具备了水汽,才能形成降雨。更重要的是,大气中需要存在一种特殊的三层结构,就像一块“夹心糖”: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4000米以上的空气层温度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中间较暖的气层,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穿过冻结层,继续下降时,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这就形成了坚实的“冻雨”。

冻雨又叫“ 凝冻”或“ 凌冻”,是一种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表看起来和一般雨滴相同,但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种冰层在气象学上又称为“雨凇”。

冻雨预防

当冻雨发生时,要及时把电线、电杆、铁塔上的积冰敲刮干净;在机场,要及时清理跑道和飞机上的积冰。对于公路上的积冰,及时撒盐溶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如果发生事故,应当在事发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在冻雨天气里,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司机朋友在冻雨天气里要减速慢行,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应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

防御指南

出现冻雨后,电力和通信部门要及时将电线上的结冰除去,或及时启动融冰技术手段。在机场,要及时清理跑道和飞机上的积冰,在飞机上安装除冰设备或干脆绕开冻雨区域飞行。而对于公路上的冰层,要及时融冰,并组织人力清除路面积冰,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如果发生事故,应当在事发现场设置明显标志,以免发生连锁交通事故。同时在冻雨天气里,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要特别注意避让机动车。汽车驾驶员在冻雨天气里要减速慢行,不要超车、急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必要时还应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

冻雨观测

对冻雨的观测是观测站通过直接看到地表物体上的凝结现象来确定,无法通过气象雷达、多普勒仪或其他传统的观测法来观测;但可以通过雷达来间接预计冻雨形成的可能性有多大。雷达信号的反射强度与降水的形式的半径有关。虽然雨比雪反射信号更强,但由于雨滴的半径比雪花小得多,因此从雪融化来的雨并不比之前雪的信号强多少。

然而,在雪刚开始融化的气流层,雪花半径没有太大变化并且雪花上出现水滴,两者效应相加,导致此时的雷达信号的反射强度非常高。因此,在雷达屏幕上见到这种强反射信号,就意味着相应地区上空有暖气流层并且有雪融化,该地区会有降雨或冻雨。如果此时地表温度低于结冰温度,就很有可能形成冻雨。


冻雨对车有影响吗

贵州是我国冻雨发生最多的省份,一般发生的时间是在每年的12月到2月。冻雨天气对汽车是有影响的,那么,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说一说,冻雨对车有影响吗?冻雨对汽车有什么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冻雨对车有影响吗

有影响。在冻雨天气或者降雪时,雨水或者雪水会渗透进汽车的缝隙,在低温作用下,汽车车门钥匙孔或车门被牢牢冻住,钥匙插不进去,或插进去却拧不动。

发现雨刮器被雪水粘在挡风玻璃上的话,千万不要用热水直接冲洗,这样容易使车窗因为温度变化而炸裂、雨刮器变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空调开至热风,吹风模式为前风挡,待雨刮器自然化开。

冻雨介绍

所谓的冻雨,顾名思义是比较冻人的降水,是一种气象灾害。一般情况下,当雨水的温度在达到冰点以下后会变成冰形成雪,但如果某空气层的温度较高冰又回到了液态,以较冷的雨水状态降落到地面或某一物体上,这样的一个降雨过程便是冻雨。

据气象专家分析,冻雨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在此期间,江淮流域上空的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都很强,地面有冷空气侵入,1500至3000米上空又有暖气流北上,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即3000米以上高空大气温度往往在-10℃以下,2000米左右高空,大气温度一般为0℃左右,而2000米以下温度又低于0℃。

冻雨实例

1955年,浙赣地区曾因“冻雨”倒毁电杆数百根,南浔、浙赣铁路运可逆热机输一度中断;1987年11月和1989年12月,郑州市先后两次出现“冻雨”,受伤的就有200来人;前苏联西南部地区,一次“冻雨”拆毁、倒翻电杆近万根,造成大面积的电讯中断。

1984年1月中旬后期,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不少地区出现冻雨天气,造成电线断线倒杆。贵州省的有线电话全部中断,严重可逆热机影响通讯工作。湖南输电线积冰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一些高压线路一 天溶冰5-6次。因受冰冻天气影响,贵阳客车站停开长途车803班次,农村公共汽车间断停开418班次。湖南长沙附近几个县停开班车339班次;仅临武、资兴两县折断竹、木近500多万根(棵)。贵州有10% 提早抽苔的油菜受到冻害。

2008年1月,江西南昌曾因冻雨,市区3小时停电,火车因铁轨冻冰无法驶出,进入南昌火车站,致使几万人拥堵在火车站。我国湖南省遭遇冻雨,导致路面结冰,我国南北大动脉京珠高速湖南段出现交通堵塞。湖南郴州市电缆、电塔等大部分压断、倒塌,导致郴州市停水停电8天。

此次灾害导致贵州黔东南大部分农村停电长达20天以上,直至农历2009年正月初一才恢复用电。居民生产生活严重受损,当地人都说五十年难得一遇。

2010年2月24日至25日凌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降冻雨,是当地自1999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此次冻雨造成沈阳至北京间旅客列车停运3列、晚点107列,同时冰雨天气造成沈阳北部地区部分供电中断,致使无法供水。

2013年1月31日早晨,北京冻雨致道路湿滑,望京到太阳宫高架(阜通东大街)100多辆车连环追尾,该路彻底瘫痪。今天(31日)的北京天气成了大杂烩,雾霾未散,雨雪又起,且混杂着冰粒和冻雨,导致路面湿滑,加上能见度很差,对交通影响很大。

早上08时,北京朝阳、丰台等部分地区出现冻雨,其他地区以雪或雨夹雪为主。据北京市气象台统计,30日20时至31日8时,北京降水较均匀,全市平均在0.1毫米,最大为海淀区凤凰岭0.5毫米。

从交管部门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1日上午11点,“122”接事故报警2000多起,其中多为剐蹭、追尾等一般轻微事故,但由于涉及车辆较多,对路面畅通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