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涡旋,其中大型的水平涡旋称为气旋和反气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低压和高压。有些朋友来咨询,暖性反气旋是伏旱吗?暖性反气旋属于伏旱吗?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暖性反气旋是伏旱吗
暖性反气旋是伏旱,伏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天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起,大约在每年7月12日之后的10天里)。
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伏旱的特点
伏旱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中国长江流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达50%。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
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盛夏伏天期间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干旱。伏旱发生于梅雨期之后,通常为7月中旬—8月中旬的三伏时段内。伏旱期间高温闷热、晴朗少雨、蒸发旺盛、旱情灾害严重。7月平均气温可达28—31℃,如重庆为28.6℃,汉口29.0℃,南京28.2℃,号称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
江淮地区进入伏旱时湄公河流域的气候是什么
该地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
日照
该地区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气温
该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降水
该地区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梅雨期。
相关推荐
暖高压怎么形成 暖高压是如何产生的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什么天气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区域是哪种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产生原因
副热带高压是什么意思 副热带高压的含义是什么
暖性反气旋带来什么天气 暖性反气旋造成哪种天气
大家都知道,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大小不一的气旋,有的逆时针旋转,有的顺时针旋转。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暖性反气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暖性反气旋的产生原因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暖性反气旋的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是近地面低温,空气受冷下降,低空气压高,向四周扩散,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
暖高压以副高为例。西太平洋副高是一个斜轴暖高压,在对流层中下层,既是区域热中心,也是区域的高压中心。其热量来自于干绝热过程,而起压力来自于气体质量辐合大于质量辐散,产生净堆积。
之所以自上而下都是这个特征,是因为副高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结果,此处的下沉气流源源不绝。
反气旋按结构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反气旋的中心气压最高,逐渐向外递减。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其直径小的有几百公里,大的有五、六千公里,如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由于反气旋中的空气向四周辐散,形成下沉气流。因此,反气旋来临时,一般天气都比较好。冬季多晴冷天气,夏季多晴热高温天气,春秋两季多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
反气旋是什么意思
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反气旋的水平尺度比气旋更大,如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占据亚欧大陆面积1/4。各个反气旋中心气压值一般为1020~1060hPa左右,最高气压纪录达1101.6hPa。反气旋中风速较小,地面最大风速也只有20~30m/s,中心区风力微弱。在反气旋控制下,大多天气晴朗。
反气旋的中心气压最高,逐渐向外递减。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其直径小的有几百公里,大的有五、六千公里,如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由于反气旋中的空气向四周辐散,形成下沉气流。因此,反气旋控制本市时,一般天气都比较好。冬季多晴冷天气,夏季多晴热高温天气,春秋两季多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
气旋流动的主要特点
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北半球右偏,反之,左偏。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
涡旋有时也称旋涡。是指一种半径很小的圆柱在静止流体中旋转引起周围流体作圆周运动的流动现象。一般旋涡内部有一涡量的密集区,称涡核,其运动类似刚体旋转。在它的外部,流体的圆周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在它内部,则与半径成正比,在涡心上圆周速度为零。旋涡是飞行器绕流中的重要流动现象,对飞行器的空气动力特性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流水形成的涡旋被称做漩涡,大气形成的涡旋则有可能形成热带气旋或者龙卷风。
大气中有类似江河里的涡旋运动,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旋转运动两种:气旋和反气旋,都是大气中大型的水平涡旋运动。气旋,在北半球,空气是反时针方向运动,中心气压最低,逐渐向外递增,空气不断流入中心。
相关推荐
副热带高压是什么意思 副热带高压的含义是什么
暖性反气旋带来什么天气 暖性反气旋造成哪种天气
暖性反气旋是伏旱吗 暖性反气旋属于伏旱吗
暖性反气旋是什么系统 暖性反气旋属于哪种系统
暖性反气旋的特点 暖性反气旋的特征
众所周知,热带气旋是有一些分类的,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等等。有些朋友不清楚热带气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热带气旋是啥原因形成的?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热带气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引起的,即狂风巨浪、风暴潮、暴雨。
1、狂风巨浪,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风速常达40-60米/秒,有的可达100米/秒以上,且引起巨浪。海上船只如不及时躲避,很难逃脱灭顶之灾。即使在热带气旋登陆的沿海地区,狂风也可摧毁大片房屋和其他设施,折断树木,吹断通信和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的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2、风暴潮,热带气旋移近陆地或登陆时,因为其中心气压很低及强风可使沿岸海水暴涨,形成风暴潮,致使海浪冲破海堤、海水倒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3、暴雨,迄今为止,最强的暴雨都是由热带气旋产生的。暴雨可引起山洪暴发或使大型水库崩塌等,造成巨大洪涝灾害。
热带气旋的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探明,按历史统计,温暖的大洋洋面、初始扰动、较弱的垂直风切变和一定强度的Beta效应是热带气旋生成的必要条件。在动力学方面,第二类条件性不稳定(CISK)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热带气旋的生成和维持全球变暖也被认为与热带气旋的生成频率有关。
热带气旋的生成
热带气旋生成过程还不是很清楚,这是气象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全球各主要国家的众多科学家近100年的观察、观测及数值模拟实验等研究中,热带气旋的生命史分为:生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及消亡四个阶段;而热带气旋的生成分为两个阶段,即气旋胚胎生成阶段及发展阶段。热带气旋的能量来源是水汽,较大块水汽在较大温差条件下发生冷凝,将引发冷凝区域的低压,以及由潜热的升温作用,促成区域上部的上升气流加强。区域低压和上升气流的协同作用,会引发比冷凝区域大一倍或数倍区域内的扰动。
这种扰动具有一定的涡旋特征,但受到普遍存在的侧向风的袭扰,加之垂直温度梯度很小,平均为0.6-0.65℃/hm,绝大多数扰动不能发展成热带气旋。也就是说,仅靠水汽运动+冷凝扰动生成热带气旋的比率是非常低的。研究认为,中层涡旋(MCV)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增强之间的关联度是很大的。
结构上来说,热带气旋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的旋转系统,它的基本能量来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时汽化热的释放。所以,热带气旋可以被视为由地球的自转和引力支持的一个巨型的热力发动机,另一方面,热带气旋也可被看成一种特别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英语: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不断在广阔的暖湿气流来源上发展。因为当水冷凝时有一小部分释放出来的能量被转化为动能,水的冷凝是热带气旋附近高风速的原因。高风速和其导致的低气压令蒸发增加,继而使更多的水汽冷凝。大部分释放出的能量驱动上升气流,使风暴云层的高度上升,进一步加快冷凝。
热带气旋因此能够取得足够的能量自给自足,这是一个正回授的循环,使得只要暖湿气流和较高的水温可以维持,越来越多的能量便会被热带气旋吸收。其他因素例如空气持续地不均衡分布也会给予热带气旋能量。地球的自转使热带气旋旋转并影响其路径,这就是科里奥利力的作用。综合以上叙述,使热带气旋形成的因素包括一个预先存在的天气扰动、高水温、湿润的空气和在高空中相对较低的风速。如果适合的环境持续,使热带气旋正反馈的机制借着大量的能量吸收被启动,热带气旋就可能形成。
相关推荐
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的区别 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的不同
温带气旋属于冷性气旋吗 温带气旋是不是冷性气旋
热带气旋是台风吗 热带气旋是不是台风
热带气旋是深厚系统吗 热带气旋是属于深厚系统吗
热带气旋是辐散还是辐合 热带气旋是属于辐散还是辐合
我国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还会经常在南海的西沙群岛上出现。有些朋友不清楚龙卷风的相关内容,所以想来了解一下,龙卷风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龙卷风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龙卷风是气旋还是反气旋
是气旋,气旋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的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
龙卷风漏斗云的轴一般垂直于地面,在发展的后期,当上下层风速相差较大时,可成倾斜状或弯曲状。
其下部直径最小的只有几米,一般为数百米,最大可达千米以上,上部直径一般为数千米,最大可达10公里。
龙卷风的尺度很小,中心气压很低,造成很大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导致强烈的风速,中心风速可达100至200米/秒。
龙卷风如何形成?
龙卷风这种自然现象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
具体的说,龙卷风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
龙卷风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过境气流的影响,它被进一步加强。
(2)由于与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上升气流在对流层的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
(3)随着中尺度气旋向地面发展并向上伸展,它本身变细并增强。同时,初生的龙卷在气旋内部形成,产生气旋的同样过程,形成龙卷核心。
(4)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风。
龙卷风强度是如何分级的呢?
众所周知,台风一般是根据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来确定其等级,比如我国将风速≥51.4米/秒的台风称为超强台风。与之相似,龙卷强度等级的划分也是以近地面最大风速为依据的。然而,可能与我们所想很不一样的是,由于确定龙卷风速十分困难,因此龙卷风定级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前期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这也主要是由龙卷风的自身特性决定的。
龙卷风的尺度小、发展快,传统的观测手段在龙卷风面前几乎一一“失效”。出现龙卷风,就好比手划拨过水面后,水面肯定会出现漩涡,但很难判断出具体在哪个点会出现漩涡。雷达6分钟扫描一次,很可能漏掉短寿命龙卷风,其分辨精度不足以捕捉小尺度的龙卷风,不可能直接观测,只能通过观测龙卷风形成的征兆进行判别。此外,雷达虽然能够观测到中气旋或者龙卷式涡旋特征结构,但由于雷达观测资料时空分辨率的制约,尚不能用这些观测数据估计地面风速来推算龙卷强度。
对于强龙卷而言,一般的观测设备很难“近身”,因此几乎没有气象观测站直接观测到龙卷,更不可能观测到龙卷中的最强风速以及风场水平分布。如果强龙卷直接扫过气象观测站,其观测设备几乎肯定会被摧毁,自然无法记录,或者在初期记录到风速快速上升过程,随后就由于被破坏而中断了;而如果观测站距离龙卷风较远,那么其测得的风速肯定会出现较大偏差。例如,2016年阜宁龙卷依据受灾情况估计的最大瞬时风速下限值为74米/秒,远大于自动气象站监测到的最大瞬时风速34.6米/秒。
既然事先几乎无法进行预报预测,在龙卷发生过程中也无法对其直接观测,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了——事后进行灾害现场调查,这是目前分析和确认龙卷和下击暴流等导致的灾害性大风强度和精细分布的最重要手段。
相关推荐
大风是几级风 大风是指多大的风
大风是怎么样形成的 大风是如何形成的
大风是什么意思 大风指的是什么
龙卷风是几级风 龙卷风等级是多少级
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 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
天气系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处于生成、发展、移动和消亡的运动过程中,而气旋和反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那么,大家知道暖性反气旋的特点是什么?暖性反气旋的特征有哪些?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暖性反气旋的特点
特点具有稳定持久或比较稳定持久的特点。如副热带高压即为大型深厚的暖高压系统,具有稳定而持久的特点;又如阻塞高压,则是对流层中部和上都西风带里的暖高压,位置也比较稳定,可以维持8天左右;赤道高压则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空大气中的暖性高压。
一般在高压中心地区,风力微弱,天气晴朗,风雨多发生在高压边缘。如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区,烈日当空,天气酷热,而在其边缘地区则可能大雨滂沱。
反气旋简介
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反气旋的水平尺度比气旋更大,如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占据亚欧大陆面积1/4。各个反气旋中心气压值一般为1020~1060hPa左右,最高气压纪录达1101.6hPa。反气旋中风速较小,地面最大风速也只有20~30m/s,中心区风力微弱。在反气旋控制下,大多天气晴朗。
反气旋的中心气压最高,逐渐向外递减。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其直径小的有几百公里,大的有五、六千公里,如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由于反气旋中的空气向四周辐散,形成下沉气流。因此,反气旋控制本市时,一般天气都比较好。冬季多晴冷天气,夏季多晴热高温天气,春秋两季多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
影响我国天气的反气旋,主要有蒙古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1、蒙古高压 蒙古高压是一种棱形反气旋即冷高压。它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势力强大。强冷高压入侵我国时,带来大量冷空气,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天气。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南北半球20°~35°的副热带地区 (盛夏甚至可达南北纬40°)经常维持一个由西南到东北与纬圈斜交的高压带,由于海陆的影响,常断裂成若干个高压单体,这些单体统称为副热带高压。其中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高压即所谓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夏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在副高脊线附近,下沉气流强盛,天气表现为晴朗少云,风力微弱和炎热。长江流域8月份出现伏旱,就是西太平洋高压 脊长期控制的结果。副高的北侧,冷暖气团交汇,气旋和锋面活动频繁,上升气流强盛,多阴雨天气,造成大范围降水。我国主要雨带即位于西太平洋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距处。副高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冷空气相遇,多阴雨天气。副高南侧为东风气流受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常有对流性天气,有时还可现出强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
副高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位置冬季最南,夏季最北,自冬至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大,而自夏至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副高的这种移动与我国大陆主要雨带季节的南北位移是基本一致的。
相关推荐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产生原因
副热带高压是什么意思 副热带高压的含义是什么
暖性反气旋带来什么天气 暖性反气旋造成哪种天气
暖性反气旋是伏旱吗 暖性反气旋属于伏旱吗
暖性反气旋是什么系统 暖性反气旋属于哪种系统
通常而言,台风是风力在12级以上的气旋,最大风力在14到15级叫强台风,在16级和16级以上的叫超强台风。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台风是什么气旋?台风属于哪种气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读。
台风是什么气旋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强热带气旋(风速超过32.6米/秒)。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强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就是说在中国、菲律宾、日本一带叫台风,在美国一带则称飓风。
为了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如“台风编号”、“台风命名”、“台风预警”、“台风年鉴”、“台风结构”、“台风路径”、“台风形成”、“台风灾害”等等。
台风是暖中心的低气压系统,水平分布近圆形,半径约几百公里,垂直范围可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上部。地面中心气压低是台风的重要特征,一般当地面中心气压低到990hPa时或以下时形成台风。从台风外围到中心,存在着较大的气压梯度和很强的气旋性辐合流场;在距中心数十公里处,风力达到最大,并伴有暴雨和巨浪;但在近中心附近的小范围内,气压梯度很小,风息、雨止、浪消,出现了强热带气旋特有的台风眼景象。大多数会风发生在夏秋季节,绝大多数影响我国的台风也出现在这两个季节。其它季节亦可有少数台风在热带海洋上形成,但其活动范围一般只在纬度较低的地区。
台风能否发电?
通常来说,我们都知道风力越大,所产生的风能也就越高,从而会带来越多的电能,如果单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台风是完全能够发电的。
比如在我国江苏省东县,这里建造着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平时的日发电量大海在几十万千瓦,比如在2017年,该发风电场只有平均下来日发电量不足90万千瓦时。
然而在2018年,第10号台风“安比”登陆我国上海,中心最大风力达到了10级,而在它来到江苏东县那天,“安比”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9级左右,当地的风电场发电量比以往平均的数值高了足足70万千瓦时左右,达到了156万千瓦时。这足以说明台风的发电效率是非常高的。
但是我们如果利用台风发电,实际上不能仅仅只是考虑到台风的风力为我们带来的收益,还要考虑到台风天气的多变和其可能会远超风电场承受力度的风力。
一般而言,海边的风力发电机大多使用的是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表面只有三只长条叶片的发电机,但其实里面有着非常复杂的控制机构,多达6000多个部件。
这种风力发电机根据风力的大小,一般而言会有四种功率的模式,当风力较小,风力机的叶片无法被快速转动,呈现静止或者慢速旋转的状态,这个时候不会进行发电。
当风力增加,转动风力机的叶片,所产生的功率就会随着风力的增加而提高,从而产生电力,直到达到额定的风速。
第三种功率模式就是风力达到了风力机的额定风速,这也是因为风力机的发电容量有限,当风力超过这个风速时,风力机的功率都是固定的,所发电的能量也是不变的。
而一旦风力过大,超出风力机的停机风速,叶片就会停止转动,也不会再进行发电。这其实是因为过大的风速极有可能会因为空气的高速流动,从而对风力机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叶片发生崩断,甚至风力机毁坏等情况。
除此之外,台风登陆沿海地区时,风力自然也是一种威胁,同时多变杂乱的风向也将是会导致风力机毁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跟随着台风而到来的强降雨、电闪雷鸣也会对风力机造成破坏。
也因此,当台风来临,风力机不仅需要立即停止转动,还要根据风向而转动机头,尽力保证其遭受的影响达到能做到的最低。
比如在2016年台风“杜鹃”登陆期间,尽管中心的风力并不高,只有每秒57米的速度,理论上大部分的风力机都能承受,然而事实上,在“杜鹃”席卷过后,大批的风力机叶片遭到破坏,纷纷折断,甚至还有整个风力机倾倒的事故出现。
而根据研究,通常情况下风力低于10级的台风将会给风力机带来好的发电收益,而如果风力超过10级,甚至是12级以上,风力机就将迎来巨大的威胁。
故此沿海地区需要对风力机的质量和相关安全、运行标准做较为严格的要求,还要时时对风力机进行维修和检查。当台风即将来临,风力机需要有专人进行清理附近的故障,以及随时监控情况。
在台风过去后,也要对风力机进行巡视和排除故障部分。
相关推荐
什么是雷阵雨 雷阵雨的意思
占坑帖是什么意思 占坑帖的含义
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酸雨形成的因素
酸雨对人体的危害 酸雨对人体的影响
雾霾天气危害 雾霾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