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伴随

2022/9/13 21:47:09
万年历日历:伴随知识
伴随知识
飑线过境时伴随的天气变化包括什么

大家都知道,飑线、龙卷风和雷雨大风最突出的气象要素之一就是强风,威力非常猛。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飑线过境时伴随的天气变化包括什么?飑线出现时伴有的天气变化包含哪些?下面小编决定为大家总结一下,马上来看看吧。

飑线过境时伴随的天气变化包括什么

天气变化有雷暴、暴雨、冰雹、强力的直线风、龙卷风和海龙卷风。飑线过境时的典型现象为风向突变、风速快速增加、气压骤然上升以及气温急剧变化,全盛阶段平均风力在10级以上,阵风超过12级。飑线通常具有典型的弓状特征,并伴随强力的直线风。龙卷风则可能在中尺度低压区存在时沿着波形线状回波存在。在夏季时弓形回波可能会发展为超强对流风暴,并以极高的速度通过大范围区域。雨盾状遮蔽部的后方边缘通常伴随着发展成熟的飑线,并存在尾流低压,有时甚至伴随热暴流。飑线的水平范围很小,长度通常只有150~300公里,宽度仅半公里到几十公里,高度也只有3公里左右。其维持时间一般为4~10个小时。

飑线有时亦称线飑。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至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或先于冷锋出现。其破坏性很强大。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飑线上的雷暴通常是由若干个雷暴单体组成的,因此可以产生剧烈的天气变化。在20世纪早期,飑线通常被用作冷锋的代名词。

飑线的移动

飑线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不仅和高空气流有关,还随发展阶段不同而异。

形成阶段

在形成阶段,移动方向基本上和高空气流方向一致,移动速度较慢,一般为30~40公里/小时;

发展阶段

在发展旺盛阶段,移动方向多偏于500百帕或700百帕等压面上的气流方向的右侧,移速加快,一般达40~80公里/小时,快者可达80~120公里/小时;

减弱阶段

在减弱阶段,移动速度又相应减慢,一般为30~40公里/小时,移动方向又和高空气流方向一致。飑线上单体的移动方向,有时和飑线一致,有时偏向飑线移动方向的左侧,但交角小于60°。

跳跃

飑线上强雷暴单体的强降水所形成的强大的下沉辐散气流,在其行进方向上最猛烈。它促使地面切变线超越于飑线之前。这支下沉冷气流在低层和西南暖湿气流辐合而引起的抬升,使原飑线的前方形成新的飑线。这时原飑线减弱,新飑线发展加强,以这种新陈代谢的方式不断向前传播,就形成了飑线的“跳跃”现象。

天气系统与地形是形成飑线的决定性因素

与所有强对流天气相同,飑线同样来源于不稳定的大气环境,并受地形影响。当对流层低层被暖湿气流占据,而高层被冷空气占据,形成上冷下暖的结构时,大气的不稳定结构就会形成,大气中会积蓄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当合适的触发机制存在时,不稳定能量就会释放,飑线天气就会产生。担任这种触发机制的通常是风温湿等性质不同的大大小小气团的交界面,包括大范围的冷暖空气交汇,以及因不同地形和下垫面受热不均产生的较小尺度交界面。

除此之外,飑线的发生还与高空风场密切相关,当高空存在大风速区也就是急流时,这种上下气层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异较大,即存在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对于飑线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最后,地形不仅在触发阶段影响飑线,并且对于飑线的维持也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山区存在大摩擦和阻挡作用的不利因素,强的飑线更容易在大平原地区发生。


密接和时空伴随者的区别

控制疫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大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工作人员的防疫要求,疫情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有些朋友不清楚密接和时空伴随者的区别有哪些?密接与时空伴随者的不同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密接和时空伴随者的区别

密接者是指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有较高的感染可能,需要立刻集中隔离的人员,主要为家人、同事等。在时间上,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毒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时空伴随者是指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本人的绿色健康码就会变成带有警告性质的黄色码,并被系统标记为“时空伴随者”。简而言之,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擦肩而过,还是通讯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

时空伴随者会打电话通知吗

不一定会。时空伴随者是一个防疫概念词汇,当个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此时,个人的绿色健康码就会变成带有警告红色。

有时候接到电话可能是流调,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这些电话在有效遏制各个省市疫情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通俗来说,就是疾控部门调查可能感染病毒的人,通过追踪传染源,发现和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然后将有风险的人员隔离起来,从而阻断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同时,收集的信息也有助于疾控部门去做一些流行病学分析,发现疾病传播规律,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时空伴随者的健康码如何转绿?

时空伴随者在3天内间隔24小时的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系统将自动比对后转为绿码。对于没有查询到记录,或未能自动转码的人员,凭3天内2次核酸阴性检测证明(纸质或电子),向所在地社区(村组)申请转码,经县级及以上疫情防控部门核实后汇总统一转绿码。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疫情期间请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减少聚集,主动了解防控知识,消除恐慌心理,科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自觉防疫。

时空伴随者和收到提示短信的人员该怎么做?

如果被定义为时空伴随者,绿色健康码会变成黄色健康码,此时不要慌,立即向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报备,接着到相应的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在3天内进行间隔24小时以上的2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后,黄码会自动转绿码。

在得到阴性结果前,请待在家中不要外出。


名词解释

最近,全国多个城市出现了散发疫情,防控的形势是严峻的。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叫“时空伴随”。许多朋友不清楚什么是时空伴随?时空伴随者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什么是时空伴随

时空伴随是指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本人的绿色健康码就会变成带有警告性质的黄色码,并被系统标记为“时空伴随”者。

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讯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

时空伴随者应该怎么做?

健康码黄码人员和收到成都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短信提醒的时空伴随风险人员应立即向社区报备,并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获得核酸阴性结果前请居家,不要外出。

由此可以看出,“时空伴随”是基于综合利用大数据和各类信息资源,精准摸排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对与确诊病例有过轨迹重叠的人员开展全面梳理排查得出的风险定义。

以成都为例,自当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后,发现共计8.2万人存在时空伴随风险。

成都警方:已排查出8.2万人存在时空伴随风险

11月3日以来,成都市陆续有群众收到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疾控中心联合发送的涉及此轮新冠病毒疫情的提示短信。经向成都市公安局了解,成都目前发现共计8.2万人存在时空伴随风险。从11月3日起,成都市公安局会同成都市疾控中心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及管理指引》,分批次向此类风险人员发送温馨提示短信,提示其主动向社区报备,并在3日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以最快速度切断传播链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为什么会收到“短信”提示?

成都疫情防控的精细化在于,除了确诊病例所居住的住宅区,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还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公共场所进行了严控和通报。部分存在时空伴随风险的市民的天府健康码已经变为黄色,并收到了来自成都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短信提醒。

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等多种手段,精准摸排病例活动轨迹,持续开展密接追踪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此轮疫情中,“黄码”如同黄灯,成为全市人民自查自检,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信号灯”。

时空伴随者接到提醒短信怎么办?

随时关注健康码的状态。

如暂为绿码: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告; 做好个人自我健康监测; 建议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尽早开展核酸检测。

如出现黄码: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告,经调查确实不属于集中隔离对象范围的,开展7天自我健康监测; 在全程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自行前往指定核酸检测地点,凭本人健康码免费开展核酸检测;应在7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可向社区(村)申请解除黄码,社区(村)收到解码申请后进行初审,初审符合条件的递交区县(市)级疾控中心,区县(市)级疾控中心认定符合解码条件的给予解码;14天内凭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有序通行,但仍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前往公共场所等人群聚集区域。

如出现红码: 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告,原则上先就地隔离再进行调查,甄别原因后确定防疫管理措施;由实施就地隔离的属地政府组织实施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对核酸检测实行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