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风向是常常会变化的,很难准时预报,所以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不一样。有些海区是台风很容易经过的,那么,大家知道夏季台风经过最频繁的海区是社么?夏天台风经过最频繁的海域在哪里?今天小编带你见识见识,每天每个人都要进步一点点哦。
夏季台风经过最频繁的海区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我国春秋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西北太平洋台风是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的热带气旋。在台湾、日本等地,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m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
2010年共有7个编号热带气旋登陆我国,其中2个登陆华南(1个登陆广东吴川,1个登陆海南三亚),5个登陆华东(全部均在福建登陆,但1011台风凡亚比为两次登陆,登陆点分别在台湾花莲和福建漳浦)。各方法的24h登陆点预报误差列于表3a~b(括号内为起报时间相对于台风登陆时间的提前时间(单位:h,下同)。可见,各方法对不同台风登陆点的预报误差从几千米到几百千米不等,国内综合预报大部分的平均登陆误差都小于100km,登陆时间的预报,普遍都比实况提前9~24h。国内各家综合预报方法中,中央台和上海台风所集成方法对于登陆点预报误差最小且正确预报登陆命中率最高,分别为49.4km和49.1km。从个例登陆情况看,国内各综合预报方法对1010台风凡亚比在台湾花莲的登陆预报比较成功,有多家方法预报误差小于10km。对于“凡亚比”在福建的登陆,各家主客观以及数值模式预报也较为精确,其中广东台误差点预报误差最小(4.9km)。北京数值和日本数值对于“凡亚比”登陆福建漳浦的预报在各家数值模式预报结果中误差较小,分别为15.4km和8.5km。
台风的形成
台风(typhoon)是发生在洋和海域的强热带气旋(风速超过32.6米/秒)。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强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就是说在中国、菲律宾、日本一带叫台风,在美国一带则称飓风。
为了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如“台风编号”、“台风命名”、“台风”、“台风年鉴”、“台风结构”、“台风路径”、“台风形成”、“台风灾害”等等。
台风是暖中心的低气压系统,水平分布近圆形,半径约几百公里,垂直范围可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上部。地面中心气压低是台风的重要特征,一般当地面中心气压低到990hPa时或以下时形成台风。从台风外围到中心,存在着较大的气压梯度和很强的气旋性辐合流场;在距中心数十公里处,风力达到最大,并伴有和巨浪;但在近中心附近的小范围内,气压梯度很小,风息、雨止、浪消,出现了强热带气旋特有的台风眼景象。大多数会风发生在夏秋季节,绝大多数影响我国的台风也出现在这两个季节。其它季节亦可有少数台风在热带海洋上形成,但其活动范围一般只在纬度较低的地区。
台风的形成机制
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蒸发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抬升中发生凝结,释放大量潜热,促使对流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令海平面处气压下降,造成周围的暖湿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抬升。如此循环,形成正反馈,即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机制。在条件合适的广阔海面上,循环的影响范围将不断扩大,可达数百至上千公里。
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产生摩擦,由于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强,这就引导气流柱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旋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快而气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形成感觉上的西行,这就形成我们现在说的台风和台风路径。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赤潮最频繁的海区是在哪里?赤潮发生最为频繁的海区是什么?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赤潮最频繁的海区
最频繁的海区是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其中珠江口、湛江港、舟山群岛、长江口、胶州湾、大连湾、辽东湾和渤海湾是赤潮的多发区。
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美国佛罗里达州沿岸几乎每年都有赤潮发生,造成了鱼、虾、贝类的大量死亡,就连以这些生物为食的海龟、海豚也不能幸免。
据日本1979年的统计,在全部的海洋污染事件中,赤潮占8% ,从1970年以来,赤潮已成为日本一种不可避免的海洋灾害。以濑户内海为例,1955年前的几十年间共发生过5次赤潮,而1959—1965年10年间就发生了39次;1996—1980年15年间竟先后发生了2589次,平均每年170余次,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305次。1975年和1976年两年,每年都在300次以上。据统计,1965—1973年5年间,日本全国因赤潮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达2417亿日元,每年平均几百亿日元。
赤潮大多数发生在内海、河口、港湾或有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内湾水域。
赤潮的颜色是由形成赤潮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的色素决定的。如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而绿色鞭毛藻大量繁殖时却呈绿色,硅藻往往呈褐色。赤潮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赤潮可致海洋动物死亡,危害甚大。
赤潮治理方法
1、关于赤潮的治理方法,据报道已有多种,如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学的方法。物理法——粘土法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利用粘土微粒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去除赤潮生物,撒播粘土浓度达到1000mg/L时,赤潮藻去除率可达当65% 左右。有报道称在小型实验场去除率可达95% ~99%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在鹿儿岛海面上进行过具有一定规模撒播粘土治理赤潮的实验。1996年韩国曾用6×104T粘土制剂治理100km2海域赤潮。
2、化学除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藻类细胞产生的破坏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进行杀灭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见效快的特点。最早使用的化学药剂是CuSO4,易溶于水,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而危害渔业,同时在海水的波动下迁移转化太快,药效的持久性差,也易引起铜Cu的二次污染,有机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药力持续时间长、对非赤潮生物影响小等优点,用有机化合物杀灭和去除赤潮生物也已有相关的报道。已有多种化学制剂用于赤潮生物治理的实验研究:如硫酸铜和缓释铜离子除藻剂、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洁尔灭、碘伏、异噻唑啉酮等有机除藻剂。
3、生物学方法治理赤潮的办法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三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这些杀藻微生物主要是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噬菌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多数溶藻细菌能够分泌细胞外物质,对宿主藻类起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通过溶藻细菌筛选高效、专一,能够生物降解的杀藻物质是灭杀赤潮藻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治理中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对赤潮藻的灭活作用,及其对藻类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可使海洋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的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讯,河南近来大雾天气多发,据最新预报显示,河南东部凌晨至上午有大雾出没,所以大家出行要注意安全。降水方面,预计河南今起未来三天雨水频繁,其中,今明洛阳、郑州西部等局地多阵雨雷雨,大家出行记得带伞。近来雨雾多发,行车小心。
河南今起未来三天雨水频繁
河南天气
昨天(14日),河南各地雨雾蒙蒙,郑州等地能见度较低。午后,河南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在30℃上下,但由于湿度较高,体感有些闷热。
河南省气象台预计,今起三天,雨水将频繁上线。
郑州西部局地多阵雨雷雨
今天白天,焦作、济源两地市和安阳、新乡两地区西部及三门峡、洛阳两地区北部、郑州地区西部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雷阵雨;其它地区睛天间多云。凌晨到上午,东部局部有雾。
今天夜里,三门峡、焦作、济源三地市和洛阳、安阳、新乡三地区西部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雷阵雨;其它地区睛天间多云。
河南天气
明天,河南北部、西部多云转阴天,部分地区有阵雨、雷阵雨,局部有中雨或大雨;其它地区多云。凌晨到上午,南部局部有雾。
后天,河南全省阴天,北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有阵雨、雷阵雨,西部有中雨、局部有大雨。
气象专家提醒,今起三天,河南各地雨水将频繁上线,局地有中雨或大雨,公众出行需雨具随身。此外,东部、南部等地早晨时段有雾,能见度较低,行车需保持车距,谨慎慢行。
郑州近期天气:
郑州天气
15日(今天)多云转晴,28/18℃;
16日(明天)多云转小雨,28/19℃;
17日(后天)小雨,24/19℃;
18日(周六)小雨,21/15℃;
19日(周日)大雨转小雨,18/15℃。
天气资讯推荐
上海因台风灿都影响停运地铁11时起恢复 登陆上海排除风雨影响仍在线
成都10年来仅200多个晴天 成都本周内降雨频繁
湖南未来3天部分地区仍有高温 长沙本周内最高气温35℃左右
重庆新一轮强降雨已在路上 16日夜至17日中西和东北部雨势猛烈
四川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今晚至明晚成都绵阳等有较强降雨
广东生三孩男方享受15日陪产假 女方享受80日奖励假
今天星期二实则周一:中秋放假调休这周六要上班
9月14日国外天气预报:美国墨西哥等仍有较强降雨
台风灿都还在东海回旋仍有影响 四川盆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14号台风灿都最新实时路径图 仍在东海回旋浙江沿海风雨明显
北京今夜至明天还将迎一场降雨 最高气温26℃
广东今还是暴雨高温搭配 广州深圳局部暴雨
导语:很多人对于眼睛的跳动,总是有一些比较迷信的说法,但实际上,左眼皮频繁跳是什么征兆吗?民间认为“左跳财右跳灾”,但这个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大家千万不要迷信,如果你左眼频繁抖动,有可能是你眼睛除了什么问题哦。那么,如果左眼皮频繁抖动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呢?一起来了解。
如果左眼皮频繁抖动可能是什么原因
左眼跳
眼脸痉挛。一般左眼眼皮抽搐,往往就是眼睑皮肤痉挛,很有可能就是用眼过度或者精神紧张导致的,平时千万不要过度紧张,一定要把心态放松。这个状态一般往往会持续两周的时间。
眼皮跳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1、精神紧张:在某些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眼轮匝肌纤维收缩,舒张异常,进而引起眼皮跳动,建议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放松心情,有助于改善症状,或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神经药物促进恢复;
2、过度疲劳:患者用眼过久、睡眠不足等使得眼睛疲劳,会诱发眼皮跳的情况,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长时间对着某一物体,适当放松眼睛;
眼睛跳的原因
3、饮食刺激:患者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经常喝咖啡、浓茶、酒等,导致神经过度兴奋,也会出现眼皮跳的现象,建议患者少食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避免吸烟喝酒;
4、异物刺激:比如眼内异物、倒睫等均会刺激眼部,进而出现眼皮跳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清除眼内异物和改善倒睫的病情,以缓解不适症状。
二、病理因素
1、眼部疾病:常见的有睑缘炎、结膜炎、泪囊炎、干眼症、青光眼等,这些疾病都可能会导致眼皮跳,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2、其他:如患者眼皮跳症状频繁或长期无改善,需前往医院就诊检查,看是否存在颅脑病变。
如何预防眼皮跳?
预防眼皮跳
1、休息:睡眠不足是导致眼皮跳最常见的原因,要调整作息,避免熬夜、疲劳用眼,保证充足睡眠;
2、热敷:可以使用热敷的方法来改善肌肉的紧张状态,热敷有湿敷和干敷两种方法。湿敷就是把毛巾放到50℃左右的热水里面,注意温度不要太高,否则会造成烫伤。拧干之后放到正在跳的眼皮上面,每次敷2-3分钟,可以多敷几次;干敷就是把干净的毛巾,裹上小暖水袋,温度保持在60℃左右。因为有毛巾阻隔,所以烫伤的可能性较小,但要注意不能用沸水,还是要随时调整毛巾温度,防止忽冷忽热。热敷之后,眼部痉挛的现象通常会得到改善;
3、眼部按摩:可以按照肌肉环形的方向进行按摩,每次可以按摩10分钟左右,最好结合做眼保健操的穴位。如把大拇指按在太阳穴上,食指的指腹轮流按压各个穴位,这样能有效的缓解眼周肌肉的痉挛;
4、药物治疗:如果眼皮一直跳不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有时是因为调控眼部肌肉的神经失调,可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
如果跳动频率太高,几乎没有间歇,停不下来,这时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到医院就诊,找专业的医生诊断是否有面神经炎和其他问题,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正规的诊治。
导语:唐山是我国地震比较多的一个城市,其中比较大的一场,就是1976年7月28日那次。不过,那之后,就没有发生过较强的地方了,只是偶有发生一些小地震。那么,唐山为什么地震频繁呢?到底唐山地震多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了解。
唐山为什么地震频繁 唐山地震多的原因
唐山发生地震原因
唐山处华北地震区,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其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四大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华北平原地震带
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
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银川-河套地震带
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我国地震带有哪些?
地震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频繁震灾严重。中国主要五个地震区: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有23条断裂带。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其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但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且震区人口密集,所以格外引人关注。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这个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云南彝良正是位于该地震区内。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和"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第五个区域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400年间,该地震区没有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深圳处于"华南地震区"内。
专家指出,广东省内比较大的断裂带是河源断裂带和五华-深圳断裂,资料显示,五华-深圳断裂带往南延伸通过澳门,直至珠海的三灶岛,也就是目前举办珠海航展的位置,之后入海。在人类历史上,深圳并没有记录过比较大的地震。100年来,附近的最大一次地震是1905年澳门附近的4.75级地震。
近年来,赤潮的发生频率是越来越高了,它对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人类食用水产品的安全健康、海洋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那么,大家知道赤潮发生最频繁的海域是在哪?赤潮出现最多的海域在哪里?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潮发生最频繁的海域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水温较高,风力较小的海区,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聚集在一起形成赤潮。赤潮的高发区为:渤海湾、大连湾、长江口、福建沿海、广东和香港海域。珠三角,长江三角,还有渤海,因为这些地方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海水流动小,因为他们都是一些高营养物质,使得还里的微生物大量生长,造成水里的氧减少,鱼死亡,造成祸害。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首先,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一、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副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mg/dm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赤潮生物急剧增殖。如用无机营养盐培养简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时,则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裸甲藻生长特别好。
二、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 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 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
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三、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另一方面,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
由此可见,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赤潮发生的原因很多,条件也很复杂。杨积武博士告诉记者,赤潮发生的原因很多,发生的条件也很复杂。当水温较高、海流缓慢、无风或少风时,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海湾地带,甲藻、硅藻等赤潮生物最容易爆发性的生长。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实从根本上分析,由于海洋污染而引起的海洋水体富营养化即过剩的氮和磷是赤潮频频发生的最直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