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月饼属于季节性食品,特别是9月中秋节之前的一段时间是最畅销的,这时候超市里会摆满各种月饼,以供顾客购买。有些朋友好奇:没卖完的月饼都去哪了?没有卖完的月饼去哪儿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没卖完的月饼都去哪了
商超里卖不掉的月饼有两条路,一是商超自行处理,以极低的价格卖掉;另一个是退还给上游厂商。那么厂家对这些月饼又如何处理呢?
消费者最担心买到陈年月饼和以月饼为原料的再制点心。有媒体曾报道,前一年的月饼第二年“返场”再卖;还有商贩低价收购月饼,将其加工成糕点流向市场……
月饼的冷藏和储存成本比重新制作还高,厂商一般不会选择冷冻一年再卖,“倒是莲蓉等月饼馅料,低价收购后再制成其他点心的可行性更高,消费者需要警惕。”
据了解,国家食药监局每年都会组织实施月饼生产销售专项执法检查,通过查验核实生产者证照、月饼质量检测批次报告,以及突击检查和抽查,防范和打击用陈旧原料或回收月饼生产加工月饼的违法行为。
由零售端返回食品厂家的月饼礼盒,有相当一部分,将由生产厂家作为福利分发给员工。
包装占据了月饼礼盒的大部分成本。近年来,月饼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化整为零”,即礼盒拆掉再利用,月饼单独售卖。月饼的保质期一般在30~90天。为了最大限度收回成本,月饼生产企业都尽力在保质期内将剩余的库存卖出去。除了在人流密集区域折价销售,企业还会将库存转移到乡镇和农村市场。
此外,剩余的月饼还会卖给相关企业做成动物饲料,最常见的就是猪饲料。不过企业都是按照订单生产的,经过调研预判的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不会相差太大,需要销毁的月饼其实不多。
剩下的月饼怎么办?
有一项针对3505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34.1%的消费者表示,往年中秋节的月饼都会吃完,18%的消费者表示会剩一点月饼,34.7%的消费者表示只吃了一部分,也有4.9%的消费者表示会剩很多。也就是说近6成消费者吃不完月饼。
那么这些月饼怎么处理最合适呢?上海一个“改造月饼”的活动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米其林大厨提供了三道食谱:分别是由五仁月饼改造而成的能量棒、月饼皮制作的早餐酸奶杯以及莲蓉馅改造的和果子。
被“全网群嘲”的五仁月饼,在现场被玩出了新花样:只见大厨先把月饼馅料分离出来,再加入果仁、椰枣,一根“坚果棒”便制作出炉;饼皮也不浪费,切碎后加入酸奶和水果,又成了一道别样的美食。吃到嘴里,还能尝出月饼的风味。
月饼的来历
作为一种面食,饼在我国出现得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典籍里就有记载。东汉时期,饼的种类已经很多,还出现了比较大的圆形的饼,因为上面加上了胡麻(后世叫芝麻),被称为胡饼。汉灵帝很喜欢吃胡饼,引得京城洛阳胡饼大为流行。这种胡饼,可以看做月饼的前身。
唐朝初年,中秋节正式形成,月饼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因为过节不可能只是赏月,肯定要有贡品祭月、食用,那圆圆的胡饼自是最佳选择。日本和尚圆仁法师于唐文宗年间作为遣唐使到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十年,在他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五日,寺家设馎饦、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这里的饼食,虽然没有明确说是圆形的胡饼,但它肯定是中秋节的节令贡品和食品。
在民间传说里,唐朝人已经开始吃起了月饼。据说唐高祖时,大将军李靖征战回来,正是八月十五,有吐鲁番商人献胡饼祝捷,唐高祖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胡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便把胡饼分给群臣一起分享。从此人们有了过节吃胡饼即月饼的风俗习惯。
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一起边吃胡饼边赏月。唐玄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灵机一动,说:“那就叫它月饼吧。”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第三种传说,见于《洛中见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很美,他听说新科进士正在曲江举办宴会,就命御膳房用红绫包上月饼赏赐给他们。
传说虽然不是信史,但有真实的影子,既然中秋节在唐朝已经出现,人们在节日期间还吃饼食过节,圆圆的胡饼在中原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食品,胡饼成为月饼自在情理之中。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小饼如嚼月”,是说小饼外形如月,吃起来像咬月亮一样;“中有酥与饴”,是说小饼中有酥油和饴糖,非常好吃。这种像月亮一样的小饼,苏东坡是在中秋节期间吃的,也是月饼早已出现的明证,尽管和月饼作为一个名词出现不出现没有太大的关系。到了明朝,月饼在典籍里终于大量出现。这时的月饼不仅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而且只在中秋节期间食用,是人们祭月的必用贡品、馈赠亲友的必备食品。
大家都知道,月饼属于季节性食品,特别是9月中秋节之前的一段时间是最畅销的,这时候超市里会摆满各种月饼,以供顾客购买。有些朋友好奇:没卖完的月饼都去哪了?没有卖完的月饼去哪儿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没卖完的月饼都去哪了
商超里卖不掉的月饼有两条路,一是商超自行处理,以极低的价格卖掉;另一个是退还给上游厂商。那么厂家对这些月饼又如何处理呢?
消费者最担心买到陈年月饼和以月饼为原料的再制点心。有媒体曾报道,前一年的月饼第二年“返场”再卖;还有商贩低价收购月饼,将其加工成糕点流向市场……
月饼的冷藏和储存成本比重新制作还高,厂商一般不会选择冷冻一年再卖,“倒是莲蓉等月饼馅料,低价收购后再制成其他点心的可行性更高,消费者需要警惕。”
据了解,国家食药监局每年都会组织实施月饼生产销售专项执法检查,通过查验核实生产者证照、月饼质量检测批次报告,以及突击检查和抽查,防范和打击用陈旧原料或回收月饼生产加工月饼的违法行为。
由零售端返回食品厂家的月饼礼盒,有相当一部分,将由生产厂家作为福利分发给员工。
包装占据了月饼礼盒的大部分成本。近年来,月饼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化整为零”,即礼盒拆掉再利用,月饼单独售卖。月饼的保质期一般在30~90天。为了最大限度收回成本,月饼生产企业都尽力在保质期内将剩余的库存卖出去。除了在人流密集区域折价销售,企业还会将库存转移到乡镇和农村市场。
此外,剩余的月饼还会卖给相关企业做成动物饲料,最常见的就是猪饲料。不过企业都是按照订单生产的,经过调研预判的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不会相差太大,需要销毁的月饼其实不多。
剩下的月饼怎么办?
有一项针对3505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34.1%的消费者表示,往年中秋节的月饼都会吃完,18%的消费者表示会剩一点月饼,34.7%的消费者表示只吃了一部分,也有4.9%的消费者表示会剩很多。也就是说近6成消费者吃不完月饼。
那么这些月饼怎么处理最合适呢?上海一个“改造月饼”的活动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米其林大厨提供了三道食谱:分别是由五仁月饼改造而成的能量棒、月饼皮制作的早餐酸奶杯以及莲蓉馅改造的和果子。
被“全网群嘲”的五仁月饼,在现场被玩出了新花样:只见大厨先把月饼馅料分离出来,再加入果仁、椰枣,一根“坚果棒”便制作出炉;饼皮也不浪费,切碎后加入酸奶和水果,又成了一道别样的美食。吃到嘴里,还能尝出月饼的风味。
月饼的来历
作为一种面食,饼在我国出现得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典籍里就有记载。东汉时期,饼的种类已经很多,还出现了比较大的圆形的饼,因为上面加上了胡麻(后世叫芝麻),被称为胡饼。汉灵帝很喜欢吃胡饼,引得京城洛阳胡饼大为流行。这种胡饼,可以看做月饼的前身。
唐朝初年,中秋节正式形成,月饼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因为过节不可能只是赏月,肯定要有贡品祭月、食用,那圆圆的胡饼自是最佳选择。日本和尚圆仁法师于唐文宗年间作为遣唐使到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十年,在他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五日,寺家设馎饦、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这里的饼食,虽然没有明确说是圆形的胡饼,但它肯定是中秋节的节令贡品和食品。
在民间传说里,唐朝人已经开始吃起了月饼。据说唐高祖时,大将军李靖征战回来,正是八月十五,有吐鲁番商人献胡饼祝捷,唐高祖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胡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便把胡饼分给群臣一起分享。从此人们有了过节吃胡饼即月饼的风俗习惯。
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一起边吃胡饼边赏月。唐玄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灵机一动,说:“那就叫它月饼吧。”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第三种传说,见于《洛中见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很美,他听说新科进士正在曲江举办宴会,就命御膳房用红绫包上月饼赏赐给他们。
传说虽然不是信史,但有真实的影子,既然中秋节在唐朝已经出现,人们在节日期间还吃饼食过节,圆圆的胡饼在中原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食品,胡饼成为月饼自在情理之中。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小饼如嚼月”,是说小饼外形如月,吃起来像咬月亮一样;“中有酥与饴”,是说小饼中有酥油和饴糖,非常好吃。这种像月亮一样的小饼,苏东坡是在中秋节期间吃的,也是月饼早已出现的明证,尽管和月饼作为一个名词出现不出现没有太大的关系。到了明朝,月饼在典籍里终于大量出现。这时的月饼不仅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而且只在中秋节期间食用,是人们祭月的必用贡品、馈赠亲友的必备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