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我们知道,适当的补钙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治疗骨质疏松的,所以很多人便大量的补钙,觉得这样就能把骨质疏松治好。但事实上,仅靠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吗?到底补钙是不是就能治好骨质疏松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专业的知识解答。
仅靠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吗 补钙是不是就能治好骨质疏松
补钙治疗骨质疏松
不能。光靠补钙是肯定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的,治疗骨质疏松得分三步,第一基础治疗,服用一些骨营养素,包括有钙剂和维生素d。其次,还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干预来抑制骨转换的过快骨量的流失。注意锻炼,饮食干预,平常可以多吃含钙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进行户外的活动接受紫外线,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调动体内的维生素D的形成。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除了主要与绝经和老年有关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外,还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常见疾病有:
1、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1型、2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Cushingsyndrome)、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泌乳素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2、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3、慢性肾脏疾病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
4、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脏疾患、营养不良症、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等。
骨质疏松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高雪病和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等。
6、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症、僵人综合征和肌强直综合征等。
7、长期制动
如长期卧床或太空旅行。
8、器官移植术后
9、常期使用下列药物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慢性氟中毒、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或肾衰用透析液等。
补钙的误区:
补钙
1、以为吃蔬菜与骨骼健康无关
很多人有偏食的毛病,不爱吃蔬菜也很少吃蔬菜。他们以为蔬菜只是提供人体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钙没有什么关起。其实相反,蔬菜中的钾、镁等元素能起到制衡酸碱平衡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钙的流逝。小白菜、芹菜等绿叶蔬菜是钙的中等来源,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K是骨钙素形成的重要元素。
2、以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
有人认为欧美人身强体壮是因为他们经常吃牛肉的关系,事实上牛肉吃得多的人很多都缺钙。和其他肉类一样,牛肉中钙的含量其实很少,肉中的主要元素是磷、硫和氯。这些呈酸性元素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这就使我们必须摄入更多的钙离子来中和。所以缺钙的的人应该控制肉类的食用量易保证体内钙的含量。
3、以为菠菜对补钙毫无益处
许多人都知道,菠菜不可与豆腐一起吃,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沉淀。然而,这些人没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菠菜当中也含有大量促进钙吸收的因素,包括丰富的钾和镁,还有维生素K。菠菜是公认的维生素K的宝库,含量在各种生鲜食品中位居第一。维生素K不怕热,而且和胡萝卜素一样需要油脂帮助吸收,因而吃凉拌菠菜的时候一定要放些香油。
4、以为吃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
大多减肥的女性只吃水果,她们认为水果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但是水果只能起到制衡酸碱的作用,虽然能减少体内钙的流逝,但是却不能及时补充钙。并且水果中蛋白质的含量不高,长期只吃水果会引起骨质疏松。

大家都知道,骨质疏松的病因之一就是缺钙,所以骨质疏松患者更应该补钙了。那么,骨质疏松吃什么钙片呢?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吗?关于骨质疏松与补钙的那些事,下面详细道来。
骨质疏松吃什么钙片?
中老年人缺钙是常见问题,还有饮食结构不合理,更容易导致缺钙。这个时候需要吃钙片来补充人体所需钙量,同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这是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只有人体吸收了钙,才能真正解决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
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吗?
有些人认为,既然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那么我补钙是不是就可以治疗骨质疏松呢?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一般人在六七十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这是因为人体内的骨质开始流失,一旦流失,就算补钙也是挽救不回来的。
所以,治疗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一般人都在30-35岁之间,这个时期人会获得最高骨量,也就是峰值骨量,从这以后,人就开始丢失骨量,想要中老年时期身体硬朗的话,就得在35岁前打好基础。
钙补得越多越好吗?
很多人对补钙有很大的误解,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每个年龄阶段的人对钙的需求量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每天所需钙的摄入量为800毫克。大量的补钙不但不会对身体有益,还会有损身体健康,导致人体血钙过高,引发诸多并发症。
所以,补钙也并不能治好骨质疏松,但是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日常注意补钙量,正确补钙才是保障身体健康的要素。

人到中老年,很多疾病就找上门,骨质疏松就一种。骨质疏松患者日常特别注重饮食的均衡搭配,那么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呢?有哪些食物适合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食用的呢?下面是骨质疏松患者饮食建议,赶紧看看。
骨质疏松患者饮食建议
1、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饮食中要合理补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果饮食钙摄入不足,每天补钙剂500~1000mg。
2、补充微量元素。除了钙,还有其它微量元素对骨骼也有作用,所以补钙的同时不要忘了补锌和氟。氟对骨骼与牙齿形成有重要作用。氟化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范围是每天吸收10~20mg氟。
3、补充维生素D。有些人饮食明明含钙量充足,为啥还会缺钙导致骨质疏松呢?其实摄入的钙不一定会全部吸收,而维生素D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有助于钙的吸收,所以一般补钙也要补充维生素D。
4、注意钙磷比值:钙磷比值应以1~1.5:1为好。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骨质疏松患者更加需要营养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那么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呢?下面推荐5大食物:
1、牛奶
牛奶是补钙佳品,常喝牛奶可以获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六大营养素,减少骨量流失,有防治骨质疏松的功效。
2、三文鱼
三文鱼可以提供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物质,并且三文鱼中含有维生素D,可以有效促进钙吸收。研究显示,鱼油补充剂可以减少老年妇女的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症。
3、香菜
人过了40岁,体内的骨量就开始减少,骨皮质变薄,尤以妇女为甚。进入这个时期的人可以多吃含硼的食物,以利身体吸收矿物质,保护骨骼,而香菜中的含硼量就很高。
4、黑芝麻
芝麻也是补钙的食物,但是补钙的话还是要选黑芝麻不要选白芝麻,因为黑芝麻的含钙量是白芝麻的好几百,吃黑芝麻的补钙效果更好。骨质疏松老人补钙就吃黑芝麻糊,补钙养生齐了。
5、海参
海参所含营养丰富,并且胆固醇低,加上其肉质细嫩,易于消化,所以,非常适宜于老年人食用。骨质疏松期间的老人需要加强营养,海参是不错的选择。
了解了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后,大家以后要给家里的老人注意饮食搭配。
相关内容推荐》》》
骨质疏松能治好吗 骨质疏松症应该注意什么
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疏松6大认知误区
骨质疏松吃什么钙片 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吃什么最好 推荐骨质疏松的4大食疗方
骨质疏松应该吃什么 骨质疏松的饮食建议

导语:一般来说,骨质疏松的朋友,需要适当的补钙。于是,便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多多补钙,就能把骨质疏松治好。但实际上,补钙是不是就能治疗骨质疏松了呢?到底通过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吗?其实,补钙也不是随便补的,要注意一定量,过度补钙也会危害到身体哦。
补钙是不是就能治疗骨质疏松了 通过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吗
补钙
不能。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男性在65~70岁,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补钙只是基础治疗,能不能吸收是另一回事。首先要明确病因,对于原发的骨质疏松,除了补钙和维生素D,还要服用抑制骨破坏的药物,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至少3年。
骨质疏松的症状:
1、疾病症状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2、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
1、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①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②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③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1)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mg~600mg。2)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200单位(5μg)/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400~800IU(10~20μg)/d。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IU(目前国内销售的钙剂和维生素D复合制剂中维生素D含量普遍偏少)。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为30ng/ml(75nmol/L)以上,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但是,如患者伴有肾结石及高尿钙,则应慎用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2、药物干预
仅补充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根据患者情况加用药物。
(1)药物治疗适应证已有骨质疏松症(T≤-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减少(-2.5 (2)抗骨吸收药物1)双膦酸盐类可选择的药物有阿仑膦酸盐(Alendronate)、唑来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2)降钙素类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长期使用。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病情每周2~5次;鲑鱼降钙素鼻喷剂;鳗鱼降钙素,肌肉注射。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用于女性患者,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雷诺昔芬(Raloxifene),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4)雌激素类只能用于女性患者。应全面评估利与弊,遵循以下原则:①适应证:有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等)及/或骨质疏松症及/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妇女,尤其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收益更大风险更小。②禁忌证: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乳腺癌家族史、胆囊疾病和垂体泌乳素瘤者慎用。有子宫者应用雌激素时应配合适当剂量的孕激素制剂,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已行子宫切除的妇女应只用雌激素,不加孕激素。激素治疗的方案、剂量、制剂选择及治疗期限等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应用最低有效剂量。坚持定期随访和安全性监测(尤其是乳腺和子宫)。 骨质疏松 (3)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肌肉注射,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4)锶盐雷奈酸锶,睡前服用。不推荐CCr(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使用。 (5)其他药物1)活性维生素D更适合老年人,肾功能不全,1α羟化酶缺乏者。包括1α羟维生素D(α骨化醇)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化三醇)两种。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骨化三醇、α-骨化醇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2)维生素K2(四烯甲萘醌)餐后服用。禁用于服用华法令的患者。 3、外科治疗 (1)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vertibroplasty)和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是脊柱微创治疗的新进展之一,适用于新鲜不伴脊髓或神经根症状、疼痛严重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2)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桡尺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关节面,骨折愈合后易残留畸形,常造成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可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对于少数不稳定的骨折可考虑手术处理。 (3)髋部骨折的治疗髋部骨折具有以下特点:①死亡率高,容易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经常听到中老年患骨质疏松,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骨量在流失,这样很容易造成骨折。所以中老年人要及早预防骨质疏松。俗话说要不不如食补,在饮食上多下功夫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那么骨质疏松应该吃什么呢?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骨质疏松的饮食建议 1、钙: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 补钙应作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补钙最应该要做的就是改善膳食习惯,适当增加含钙较高食物的摄入量。 但补钙的同时需注意菠菜、笋、茭白等含草酸较多的食物,吃之前最好用热水过一下去除一下草酸,因为草酸易和钙吸收形成草酸钙,会影响钙的吸收。 补充建议:绿叶蔬菜、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芝麻酱、虾皮、海带、紫菜等食物中都富含钙,还可通过营养补充剂获取钙,建议每日补充钙剂800-1500毫克。 2、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补钙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维生素D的补充,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中钙的吸收,增加膳食及钙剂中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另外,维生素D还具有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和调节血钙水平等功能。 补充建议:维生素D可由日光照射合成,也可从饮食(如沙丁鱼、肝、蛋黄等)中获取。维生素D也可通过补充剂形式来获取,建议每天400~800U的维生素D。 3、胶原蛋白:促进钙在骨骼沉积。 人体的骨骼主要由1/3的胶原蛋白和2/3的钙盐构成,其中胶原蛋白组成了一条条细长纤维形成的胶原基质网,让骨骼富有韧性,同时钙也得以粘附在胶原基质网中,让骨骼更加坚固。 如果单纯补钙而不补充胶原蛋白,钙就不能被沉积在骨骼中,不但骨骼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更易骨折,还会让你的补充的钙白白流失掉,让你白花了冤枉钱。 此外,未被吸收的钙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补充建议:猪皮、牛蹄筋、鸡爪、豆类、鱼类、蛋白等食物中都含有胶原蛋白,但胶原蛋白分子量过大,很难被人体吸收,建议每天可补充5-10克的骨胶原蛋白粉。 4、维生素C:让骨骼更坚韧。 维生素C能促进人体骨胶原的生成,有利于增强骨骼韧性及骨骼的锁钙能力,进而保持骨骼和关节的牢固和强健。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抗氧化性,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能力。 补充建议:可以平时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草莓、小白菜、油菜、猕猴桃、柠檬、橙子等。 在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的同时,除了要加强对胶原蛋白、维生素D、维生素C等营养的补充外,还应注意加强对镁、锌、硼、磷的补充,具体的营养搭配可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温馨提示】骨质疏松应该吃什么,想必你也有所了解。骨质疏松最好是做好预防工作,日常饮食中就该多食用含钙物质。 讯,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开始感到膝盖等一些地方骨头不太舒服,而如果不及时了解预防,就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上骨质疏松,就容易骨折,伤口愈合慢等。对此,专家提醒40岁后注重骨密度检测筛查,以便及时了解和预防骨质疏松。 专家提醒40岁后注重骨密度检测筛查 骨质疏松 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愈合慢,甚至导致卧床不起,危及生命。医生提醒,生活中应通过运动、饮食补钙、充足日晒等方式,避免缺钙和钙质流失。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 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预防骨质疏松 1、均衡饮食 骨骼维持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平衡的饮食,饮食结构注重荤素搭配,同时要加强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钙和维生素D尤为重要。成年人每日钙的推荐剂量为800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其中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海鱼、猪牛羊骨、芝麻酱、豆类、豆制品、蛋类、核桃、花生、坚果等钙含量较高。食物摄入不足者可以通过钙片补充。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最简便实惠的办法就是晒太阳。一般来说,每天接受30-60分钟的日照对于维生素D的摄取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 2、适当运动 运动是骨重建的决定性因素,负荷运动可增加骨量,预防骨丢失。运动应根据个人运动能力选择,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包括散步、广场舞、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用力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适当运动能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感,维持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增加对于骨骼强健至关重要。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过量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此外,一部分中老年人,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发生骨折,生活中需预防跌倒、坠床与意外损伤。 最后,如果已经出现骨质疏松,则需要尽早、长期以及综合性治疗,相关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