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变冷

2021/9/26 13:32:47
万年历日历:变冷知识
变冷知识
地球变冷是真的吗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这个家园现在也是面临着重重困难。有人预测说地球在将来会慢慢变小,而且也会进入冰河期,慢慢变冷。这与我们常听到的全球变暖是完全相悖的。那么,地球变冷是真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地球变冷是真的吗

地球会变冷的结论源于科研人员对太阳活动周期的模拟预测。早在1843年,科学家们就首度发现,太阳活动以10~12年周期在变化。在这期间,太阳经历活跃期和平静期——分别被称作太阳活动极大期和太阳活动极小期。

根据这种规律,2016年,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的科研团队认为,在接下来的两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太阳黑子数目都将会减少,而在2022年达到高峰的第25个周期,及2030年~2040年的第26个周期,太阳活动都将大幅减少。

而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公元1550年~1770年,全球普遍出现气温显著下降趋势,被后人称为“小冰期”。根据记载,在公元1645年~1715年这70年间,太阳活动衰减到极低状态(蒙德极小期),太阳黑子几乎没有记录。这段时间农作物产量降低,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大量饿死的人。

今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比以往太阳活动周期跨度大得多的更大变化周期——平均400年一个变化周期。即每隔400年太阳就会进入天文学所指的太阳“巨极小期(Grand Minimum)”,太阳在这一时期,磁性显著减弱,太阳黑子数目显著减少,到达地球表面辐射也会减少。目前恰好处在发生于“巨极小期”的临界时间点。在此期间,太阳活动可能比常规的11年周期的最低点低7%。

准确性有待验证

虽然根据数学模型推测有一定根据,但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张之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预测的可靠性仍然值得商榷。”

例如,在2016年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科研团队基于1978年~2008年太阳磁场数据,使用一个双层模型就得出2030年~2040年之间将出现类似蒙德极小期的太阳极小期的结论。因为这一预测是仅仅基于三个太阳周期的观测数据所作出的,所以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可能较高;而美国加州大学Dan Lubin和他的合作者基于33个太阳型恒星的1978年~1996年紫外线通量的数据,估计在未来太阳极小期的紫外线辐射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额外再降低5.5%~8.4%。

“这项研究的结论不是直接研究太阳所得,而是基于对太阳型恒星研究所获得的,而且分析的太阳型恒星的样本数较少,观测到的紫外线通量数据的精确度也未知,这些限制降低了预测的可靠性。”张之华认为。

而且,即便太阳巨极小期“如约而至”,也不等价于地球将会再次经历1645年小冰河期经历的那一切,“原因是历史上小冰河期的起源到底是在多大程度上受历史上的太阳巨极小期,即蒙德极小期的影响,科学界仍然有很大的争论”。张之华表示。

事实上,国际上普遍认为与太阳周期活动强弱有关的全球气温变化幅度很小,根据经验,最近几次太阳活动周期影响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大约只有0.1摄氏度。即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再次步入冰河期,转变也不会发生在转瞬之间,而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

难以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

全球变暖及其导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难性影响,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在对太阳巨极小期的预测研究,仅仅是考虑了太阳活动的变化,是否能导致未来地球变冷,这需要使用高分辨的气候和地球系统模拟的方法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评估,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正在开展。”张之华补充道。

对于公众,张之华认为,不必对所谓的“迷你冰河期”产生恐慌,因为即使未来类似蒙德极小期的太阳巨极小期发生,一般认为最多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减缓全球变暖速度,不会改变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带来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

相关推荐

北京立春的二月份温度 北京立春大约什么温度

10度左右穿什么衣服合适 南方10度左右穿什么衣服合适

5到10度左右穿什么衣服合适 5到10℃适合穿什么衣服

为什么地球两极特别冷 为什么两极冷赤道热

到10度可以穿呢子大衣吗 10度左右可以穿呢子大衣吗


2022白露后多久开始冷

白露节气是典型的秋季气候,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皮肤干裂等症状。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2022白露后多久开始冷?2022年白露过后多长时间开始变冷?这就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干货,希望大家看完这些内容后,能解决你心中的困惑。

2022白露后多久开始冷

2022白露后天气就开始冷,一般情况下,白露之后,气温会下降,天气会渐渐变凉快,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在白露的时候,昼夜温差比较大,要注意保暖防寒。白露主要表现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白露的到来,代表真正的凉爽季节已经开始,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合理进补,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锻炼身体。白露时节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

在白露节气中要预防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

白露节气的含义:凉爽秋天的到来

白露是9月的头1个节气。露是因为温度的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代表着天气已经慢慢变凉了。

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以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昼夜温差非常的大。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这个时候就会兴起。

到了白露的时候,阴气就会逐渐的加重,清晨的露水就会随之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被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之后,就是白露,就不要赤膊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那么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寒露呒青稻,霜降一齐倒,这是我国江南地区描述水稻成熟期和节气关系的俚语。白露时节水稻正值扬花期(开白色小花)望上去好像是白茫茫的一片,到秋分的时候水稻已灌浆结实,(秀齐),寒露时节的时候水稻就会基本上熟,棵粒由青变黄。一到霜降,所有的稻都要被割下来了。(割倒了)。

“一粒谷,七担水。”这句俚语的意思是说,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过去用人力或者是畜力灌溉水稻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这句俚语要人们珍惜 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

白露节气运动养生:动静结合,量力而行

白露之后锻炼身体的时间应避开温度较低的早晚时刻,否则运动后肌肤处于开泄状态,寒湿会凝滞在肌肉关节而带来关节炎、筋膜炎等疼痛问题;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应以柔和为主,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深呼吸、闭目冥想,做到动静和谐。

白露节气养生小妙招:常泡脚,抬脚跟,揉搓耳朵养肾阴

白露过后,有些人开始出现手脚发凉、肢体怕冷、全身乏力等症状,马界说,这些都是人体阳气不足,特别是肾阳不足的表现,此时应注意温阳气、补肾气,中医认为:善补阳者,必欲阴中求阳,则阳得助而生化无穷。滋养肾阴的养生小妙招请收藏起来。

坚持晚上用温热药水泡脚

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用双手搓揉双耳,以局部发热为度。因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的许多脏腑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多抬脚跟

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涌泉穴,还能拉伸踝关节部的肌腱及脚底和腿部循行的肾经,起到激发经气及疏通远端循环的效果。

相关推荐

白露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白露过后的节气是什么

关于二十四节气白露的诗 有关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古诗

2022年白露北方大概多少度 2022白露节气北方大约是几度

2022年北方白露还热吗 2022北方白露天气还炎热吗

2022年白露节气是农历几月几号 2022白露时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2022白露是不是开始变冷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人们习惯上把白露节气称为热与凉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天气发生了变化。那么,今天小编准备跟朋友们来好好讲讲,2022白露是不是开始变冷?2022年白露是天气开始变凉了吗?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干货,精彩内容就在下面。

2022白露是不是开始变冷

2022白露是开始变冷,白露节气也是入秋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节气到来,天气渐凉了,露水也从今夜开始白了,这就是白露降的意思。白露节气是属于和秋天交际的节气,所以天气特点明显,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节气。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节气一到,气温就开始逐渐转凉,所以,人们会说,秋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霉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寒生露凝,这是白露名由之一。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随着进入深秋,气候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描写白露节气的文章句子

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时间无声地流走,千年前的诗意已沉淀在历史的浪涛里。寂淡的秋风一起,千年的诗意依旧悄然而至。又一秋,凉风阵阵,秋意渐浓。今天又是二十四节之一的“白露”。白露的悄然而至,让人浮想联翩。

白露濡兮夕颜丽,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夕颜华兮芳馥馥,薄暮昏暗总朦胧,如何窥得兮真面目。 ———《源氏物语》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蚕豆不要粪,只要白露种。”“不到白露不种蒜。”“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农历的立秋,在阳历的八月初,正是蝉鸣如火的节气,草木葱茏,几乎看不到一丝秋的足迹。转眼到了白露,则昼暖夜凉,落叶四飞,果实累累,秋虫啾啾,成熟里透着凄凉,一派秋天的景象了。

白露雨。听窗外巴蕉叶上悉悉率率的啜泣起来,铅灰色的天空夹着迷蒙的雨色。房外,低垂的天空,稀疏的雨帘,空蒙的山色。起风了,因为这风,一年中最凉爽的风,使大地变成金色的秋天,象是相思愁苦中的恋人,在秋风秋雨里中,熬得憔悴。我蹀躞在这洁渺的雨中,许细的白露雨在微风中,象伞形的薄公英花絮,飘在天空,象无数缱慵的眼波,明眸善眯,象千百万恋人相聚盛会,倾吐喁喁的情话。

白露节气,秋思渐浓。外婆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最惹人秋思。记得多年前,我曾写过一首诗,里边有这样的句子:“又是一场乡村的露水,打湿了我的头发,那一弯瘦月亮,正沿着思念的背脊,悄悄地爬”。我的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秋思就在哪里。今夜又逢白露,往事离我如此之近,又那么遥远。在城市的一角,秋风沁骨,月高云淡,站在三楼的窗台前,看末班车迢迢而过。我的故乡风貌,我的亲人面容,又渐渐清晰起来……

前几天,日斗还未升起太高的时候,散步到一片节节草(稗子草)茂盛树林。一团团挂在草节上白绒绒的小球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俯下身子,仔细地定身观看——是洁白的泡沫,似乎草在呼吸;用鼻子嗅一嗅,隐约的清香;伸出手指触摸它,沾到了手上,泡沫就一忽儿散去了,留下滑滑膜。再看看旁边的牛草,晶莹的水珠被叶子托着,散射着光芒。

走进白露这段清亮剔透的节气,自己也真得幻化成一颗喁喁滚动的露珠儿,成为伊人视野中的一枚装饰……你说,站在八月的边缘,那记忆的红雨伞会自然而然地淌过那片情绪的草地,把我俩罩成一方乡谚里的典故。然而,大颗的雨点,大片的蝉声和蛙鸣依然密集地淋漓而来,你会跟紧我那淤泥滩上斜斜的鸭竿吗?

相关推荐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白露时节养生常识

白露节气种什么蔬菜 白露节气要种哪些蔬菜

白露是2022的几月几日 白露节气是2022年几月几号

白露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白露是第几个节气

2022白露是不是就不热了 2022年白露是天气不热了吗


2021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

在气象学上,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即可认为是入秋了。入秋后昼夜温差大,凉意还是很明显的。当一段时间气温连续低于10摄氏度时就可以算作入冬了。那么,2021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呢?今年秋天什么时候降温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2021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

一般9月份以后,但具体的要看地区。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主要看你所在的地区,毕竟各地区因为维度的不同进入秋季不同地区时间不同,再加上秋老虎的影响,所以即便立秋了,还是会有一段时间的短期天气会热现象,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2021几月份天气转凉

北方的话一般立秋之后温度就下来了,最晚9月份,不过南方地区的话大概要等到11月。民间有“立秋3日凉风至”的说法,但立秋后大部分地区仍以晴、阴相间的天气为主,降雨天气不明显,气温仍可达到31-33℃,日平均气温仍属偏高状态,天气依然“闷热”。但是,由于早晚和午间的温差变大,一早一晚人们的体感温度将比前几日偏低一些。

立秋并不代表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

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高于22℃时期为夏,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气象学上采用的候平均气温的秋季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时秋季结束(平均气温:同一天内0时、6时、12时、18时四个时间段的温度平均值),进入冬季。

秋季饮食提示

秋季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

忌暴饮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忌辛辣生冷的食物。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忌吃过燥的食物。忌吃水生植物。

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2021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

在气象学上,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即可认为是入秋了。入秋后昼夜温差大,凉意还是很明显的。当一段时间气温连续低于10摄氏度时就可以算作入冬了。那么,2021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呢?今年秋天什么时候降温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2021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

一般9月份以后,但具体的要看地区。秋天开始变冷是几月主要看你所在的地区,毕竟各地区因为维度的不同进入秋季不同地区时间不同,再加上秋老虎的影响,所以即便立秋了,还是会有一段时间的短期天气会热现象,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2021几月份天气转凉

北方的话一般立秋之后温度就下来了,最晚9月份,不过南方地区的话大概要等到11月。民间有“立秋3日凉风至”的说法,但立秋后大部分地区仍以晴、阴相间的天气为主,降雨天气不明显,气温仍可达到31-33℃,日平均气温仍属偏高状态,天气依然“闷热”。但是,由于早晚和午间的温差变大,一早一晚人们的体感温度将比前几日偏低一些。

立秋并不代表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

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高于22℃时期为夏,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气象学上采用的候平均气温的秋季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时秋季结束(平均气温:同一天内0时、6时、12时、18时四个时间段的温度平均值),进入冬季。

秋季饮食提示

秋季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

忌暴饮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忌辛辣生冷的食物。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忌吃过燥的食物。忌吃水生植物。

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2021至2022冬天几月开始冷

虽说现在还在秋天,但大家对冬天的天气变化极为关注。关注天气降温,有利于农民及时做好农作物保护,有利于人们知晓穿衣变化,预防感冒等流行病。那么,2021至2022年冬天几月开始冷呢?下面就由小编为您揭晓答案吧。

2021至2022年冬天几月开始冷

就以往数据来看,一般得等到12月全国才会变冷,毕竟自冬至之后就进入就进入数九了,不过北方的话自立冬开始,也就是11月7日起温度就会逐渐下降,所以具体的还是要以你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为主。

2021年冬季的气候预测

一般情况下,当年如果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冬天就可能是暖冬。相反的,如果出现拉尼娜现象,冬天就可能是冷冬,也就是比往年冬天要冷。但由于时下才刚刚进入夏季就冬季还有一短时间,天气变幻莫测,具体的还是以实时为主。但是仅是预测,参考价值不大。就往年来看,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气候偏冷,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除了来自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是否寒冷,还需实时关注天气情况。

2021年到2022年冬天会冷吗

根据气象条件、天文因素来判断,2021年到2022年冬天会很冷,因为2021年是拉尼娜年。但是因为现在全球气温变暖,冬天并不会很冷,大家做好保暖措施就好。2021年到2022年冬季的气温八成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现在不属于农作物的生长期也不属于农作物的收获期,所以冬季气候受到影响倒也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据专家推测,厄尔尼诺会持续影响我国气候几个月,就是说反常的气候及气温,会持续出现很长一段时间,具体是说会出现倒春寒现象。

2021年至2022年冬天什么时候最冷

一年之中三九天最冷,所以今年冬天也就是三九天最冷,具体时间是在2022年1月份初。

2021年三九时间: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第一天:2022年1月8日第二天:2022年1月9日第三天:2022年1月10日

第四天:2022年1月11日第五天:2022年1月12日第六天:2022年1月13日

第七天:2022年1月14日第八天:2022年1月15日第九天:2022年1月16日

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当然,并非全国如此,年年如此,具体因地区、因年岁而异)。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2021年2022年冬天怎么养生

出门戴顶帽护肩腰护膝

俗话说:冬季戴顶帽,如同穿棉袄。在“三九”天,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季出门戴帽,应特别注意帽子要能护住耳朵,老人在外出时更应注意随时戴上帽子。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散失,因此,戴好帽子、手套等有助于保存身体热量。

吃点萝卜白菜来“清瘀”

民间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在冬天“三九”时节,多吃羊肉、牛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外,还可多吃一些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等食材来“清瘀”,才不易出现上火、便秘等不适。多吃点萝卜、白菜等可以内热,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因此,在冬天吃点萝卜等寒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的效果。另外,适当吃一些藕、梨、萝卜、白菜、竹笋、木耳等食物,还可散发体内淤积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