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丰收

2021/9/26 13:30:34
万年历日历:丰收知识
丰收知识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放假吗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日意义是体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表达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那么,大家知道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放假吗?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要放假吗?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解决你的困惑,欢迎更多的朋友来阅读。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放假吗

不放假,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节日,不是法定节假日。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起源

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其实也是因为秋季确实是农民收获的一个季节,而这个节目日的起源应该也是国家专门为这些辛勤劳动的农民们设立的节日。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对于农业本身就是非常的重视,所以即使到了如今,农民和丰收一直也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的,因为有了农民们,我们才有这么多的粮食。所以说在18年的时候,中国农民丰收节就应运而生了。这也是我们国家考虑到这些农民们的辛苦繁忙,专门为农民而设立的一个节日。所以说国家也是从这种历史渊源的角度来考虑,为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专门设立一个农业的节日,也是希望能够鼓励这些农民们继续劳作,而不会让他们感觉到不受到重视,这个节日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不仅仅是为了农民,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民族能够融合在一起,共同庆祝一个丰收的节日,因为在秋季十分,其实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基本上都会拿起锄头去田地里面收获新鲜的稻谷。所以说基本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这种秋收的习俗,所以这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为农民,也为我们许许多多的民俗,有一个能够共同融合,共同庆祝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庆祝丰收,为丰收而干杯!

这个节日是具有意义的,因为本身作为一个农民,他们平时非常辛苦的劳作能够获得收成,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城市里的人来说,仿佛已经习以为常,所以说这个节日也是想要唤醒大家对于农民伯伯的一种钦佩和感谢,也是对这些不仅为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为大家带来这么多好吃的粮食的农民鼓掌!

中国农民丰收节历史意义

一是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同步小康,才是真正小康。办好今年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引导带动农民群众共同参与见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充分展示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整体消灭绝对贫困的制度优势、中华农耕文明传承的无限活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

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造成巨大冲击。入汛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较重洪涝灾害也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夏粮再获丰收,更加凸显出“三农”工作“压舱石”“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办好今年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充分展现抗击疫情中“三农”领域表现出的稳健力量,及其背后悠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为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三是增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农民丰收节具有多重功能,能够产生很强的节庆效应,可以激发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拉动乡村消费、带动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价值。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民丰收节可以发挥特有的烘托和带动作用。


2021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

导语:农民丰收节是比较新的一个节日,是2018年才设立的。实际上,这个节日是在某一个节气的基础上设立的,那就是秋分节气。因为秋分时节,正值农民丰收,是设立丰收节的最佳时间。如此,每年丰收节时间有所不同。那么,具体2021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下面一起来看看农民丰收节2021具体时间。

2021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 农民丰收节2021具体时间

农民丰收节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于2018年设立(国函〔2018〕80号),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为做好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引导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浓厚氛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办好今年丰收节的重大意义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不断深化实化节庆内容,充分展现三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充分展现三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稳健力量,充分展现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时代风采,带动亿万农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添发展活力,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民丰收节

二、精心安排乡村特色节庆活动

(一)组织长江经济带11省市联动庆丰收。支持长江经济带11省市分别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重点节庆活动,呼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战略,展现长江流域千年文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分别代表长江上中下游,承担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层面的三个主场活动。11省市要积极参加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最新成果及应用场景展示、“种业振兴”希望之种接力、金秋消费季展销、全国农民文化艺术展演、粮食安全与稻作文化论坛等主场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引导县乡村务实开展节庆活动。各地要坚持农民主体、城乡共庆,活动重心进一步下沉基层,每个县重点培育1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节庆活动。要充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促进产销对接、打造农业品牌、活跃城乡市场、拉动乡村产业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要深入挖掘悠久厚重的农耕文明,保护丰收节俗多样性,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吸引更多城乡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节庆活动,构建丰收节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丰收节

(三)发挥市场力量促进农村消费。组委会将发起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力量,培育节日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扩容良性循环。各地要用好节庆效应,为市场主体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充分挖掘品牌农产品、传统民俗文化、优良生态环境等优质乡村资源,提升县域文旅服务水平,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繁荣县域商贸、提高流通效率、壮大乡村产业。

(四)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宣贯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要以“乡村振兴 法治先行”为主题,广泛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活动,将其作为丰收节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有奖知识问答、乡村大讲堂等群众性普法活动。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和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让农民群众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三、组织实施工作要求

(一)节俭务实办节。要严格遵循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央关于庆典活动有关要求,做深做实丰收节庆,既节俭热烈,又务实丰富,力戒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压实安全责任。要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筑牢疫情防线。要提高安全意识,压紧压实安全责任,严密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做好各类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确保各项节庆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三)加强经验交流。各地要及时总结丰收节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开阔工作视野,拓展工作思路,推动丰收节越办越好。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部门于10月15日前将本地区丰收节活动总结(含文字、图片等)报送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确定的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也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确定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哪年设立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确定的

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是第一届,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5届。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发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

2018年6月21日,国新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表示,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原则

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办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不会搞全国统一的规定动作,而是让地方去创造。

二是坚持节俭热烈办节日。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

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四是坚持开放搞活办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综合性的节日,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所以,要用开放思维办节日,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还要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秋分前后,正是秋收最佳时期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6个节气,为农历八月的中气。秋分的“分”字,古代的字形是中间一把刀,两边是被切成两半的物体,即把一件物体一分为二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季90天,秋分日正好秋季一半之时,故得名。

秋分日不仅是秋季之半,也是昼夜平均的日子。一年中唯有春分和秋分两天有这种现象。此后便是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古人认为,这两天是阴阳二气转换的关键节点。因日月代表阴阳,故古人于春分日祭日,于秋分日祭月,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十四节气中,“四时八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最重要的时间节点,其中春分和秋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

古人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粮也。”农业生产以不失时为本,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是万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而秋分前后,正是秋收的最佳时期。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成熟时间也不同,但把“丰收节”定在秋分日是很恰当的。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秋分日,十分具有意义。有些朋友不清楚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是什么?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意义是什么?以下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容,如果大家觉得不错,就是小编的荣幸了。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

农民丰收节不仅具有当代意义,其文化传承意味更加浓厚。“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是一般的节日,它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从历史脉络看,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被视作国泰民安的“标配”。从文化现实看,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一个全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个方面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其次,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这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最后,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所以,设立这个节日,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还是从社会进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乡村日渐衰落、急需重视的当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更在提升百姓荣誉感的基础上,引起全社会对农村的关注,更是把那些濒临消逝的传统农耕文明得以传承和发扬,让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更多的鲜花。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中国!眼下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庆丰收活动,各种活动精彩纷呈。欢唱吧,大地飞歌;劲舞吧,喜悦的人们。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已经启航。“庆丰收,感党恩”,此时最暖农民心。让我们从一个个丰收节里汲取前行力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每年的“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2021年秋分时间:9月23日 ,农历2021年八月(小)十七。

2022年秋分时间:2022年9月23日 ,农历2022年八月(大)廿八。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宣传标语

导语:每年秋分节气到来之际也是中国农民丰收。不过,这是一个2018年才设立的节日,比较新,所以没多少人知道,而且该节日主要对象是农民群体,所以了解的人更不多。但其实这样一个节日更需要我们关注,因为农业是我国的根本和命脉。那么,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宣传标语有哪些?以下为您推荐农民丰收节简短标语。

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宣传标语

丰收节

1、百姓脚踏实地干,佳木枝繁叶茂灿。

2、产品显实效,丰收传佳话。

3、诚朴人品立“实”,诚信农资立“佳”。

4、诚实服务三农,品质再创佳绩。

5、诚实惠民,效果最佳。

6、诚实守信,兴农为佳。

7、诚实为本,信誉为佳。

8、诚信是“实”,分享是“佳”。

9、诚信为先,以客为尊。

10、大众证实,效果最佳。

丰收节

11、都市品牌选择,乡亲价格服务。

12、发家致富,实佳农贸。

13、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14、秋雨绵绵:指金秋时节的雨,预示着丰收与喜悦。

15、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16、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凉意。

17、黄澄澄:具有金子般颜色的。如:黄澄澄的麦穗。

18、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丰收节

19、瓜果飘香:瓜果成熟时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20、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21、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

22、秋风过耳:像秋风从耳边吹过。比喻漠不关心、毫不在意。

23、丰收季节:秋天粮食等都成熟了,因此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4、硕果累累:累累:连续成串。秋天果实成熟了,一串一串的。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

丰收的意义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丰收,是一分辛苦付出,终于收获满满的骄傲。我国有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那么,大家知道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几月几日?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是9月23日的秋分,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的农事活动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节气养生”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古代与农业相关的节日,主要是“春社”和“秋社”

所谓“社”,就是祭祀土地神。汉代《风俗通》解释说:“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春社”是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在春分前后,又名“春社日”。“秋社”是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多在秋分前后,又名“秋社日”。

在古代,每逢“社日”,从官方到民间,都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其中国家祭祀用“太牢”,献祭牛、羊、猪三牲。地方祭祀用“少牢”,献祭羊、猪。

民间则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各种供品,聚在土地神庙前,焚香祭拜。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聚餐欢饮。还有迎神赛会、舞草龙、擂鼓、对歌等娱乐活动,日暮方归。城里人则互赠社酒、社糕,请客吃社饭。

这些习俗流行已久,南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云:“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先祭神,然后享其祚。”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八月秋社,各以社酒、社糕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板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

因“春社”正在春种之时,故人们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在秋收之时,故人们祭祀土地神主要是表达感恩酬谢之情。这种区分,即所谓“春祈秋报”。

从传统习俗来讲,“秋社”其实就是古代的“丰收节”。如果把当代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定在“秋社日”,也未尝不可。

为何把中国农民丰收节定在秋分日而不是“秋社日”?原因有两个:

1、“秋社日”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计算比较复杂,且时间不固定,对习惯使用公历的现代人来说很难记住是哪一天,而把“丰收节”定在每年的秋分日,就很容易记住。

2、古代的“秋社日”以祭祀酬谢土地神为主,一些娱乐活动带有赌博性质,这些都不符合现代节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