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听力

2021/9/26 13:24:11
万年历日历:听力知识
听力知识
耳朵大的人听力会更好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都会有注意到,有些人的耳朵比较小,而有些人的耳朵比较大。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耳朵大的人听力会更好吗?耳朵大的人听力是会比较好的吗?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耳朵大的人听力会更好吗

听力不会更好。人的听力与外耳的大小没有关系,而与外耳、内耳、中耳、听神经及听觉中枢是否具有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关,除此之外听力还与遗传、外伤和环境有关系。

在整个听力传递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使听力受到损伤。如果外耳和中耳出现问题,会出现传导性耳聋;如果是内耳出现问题,会出现感应神经性耳聋;如果是外耳、中耳、内耳都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混合性耳聋。

上了年纪的人耳朵背,不一定是“年龄”惹的祸。只有老年性耳聋是由身体自然衰老引起的,但其他类型的耳聋是疾病的表现,需要早期治疗。

影响老年人听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引起的听力减退,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比如病毒感染、过劳、感冒、自身免疫的因素、内分泌的改变也都有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听力。除了器官衰老造成的听力减退之外,突发性耳聋如果治疗及时、方法得当,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是可以恢复听力的。

出现耳鸣状态,无论听力是否受到了影响,保险起见,最好去医院挂号检查一下。因为有的耳鸣会导致听力下降,还有的耳鸣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先兆。早发现才能及时治疗。

你的耳朵大小有多么标准

中国人耳廓长度均值,男性为60.0毫米,左为60.7毫米,右为59.3毫米;女性为58.3毫米,左为58.9毫米,右为57.7毫米;宽度均值男女基本相同,左为31.0毫米,右为30.0毫米。一般耳宽为耳长得1/2,耳廓面积约为30毫米×60毫米(1800平方毫米)。

一般耳高通常为62~65毫米;中等耳高为55~59.9毫米;54.9毫米以下为小耳畸形;65毫米以上为大耳;男性耳宽为31~34毫米;女性为29~33毫米;耳垂一般高为16毫米。钟世镇等则认为耳廓高度大于70毫米为大耳畸形;小于55毫米为小耳畸形。耳廓测量数据差异是由于调查人群数量差别、人种差别、地区差异和调查方法差异等影响所致;诸如大耳和小耳畸形的长度规定不宜硬性规定,不同人种、种族的耳廓不应遵从某一固定数值。

单纯以耳廓长度进行小耳或大耳的判定,有失客观,应附加耳廓长度与头颅长度之比这一相对参考数值。

所有耳穴都有一定的神经供给,惟分布数量不均,甚至相差悬殊,耳廓的神经来源也存在差异。各自向中枢神经传递感觉信息的途径也有差异,也揭示耳穴生成源于神经传递的多源复杂性。如人体内脏在耳廓的反应区——耳甲区恰好又是迷走神经耳支在耳廓的分布区,也是迷走神经在体表的唯一分布区。内脏耳穴位置的差异可能与迷走神经耳支分布区的个体差异有关,即前者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耳廓上部与下部的毛囊密度相差较大,中国医科大学统计,在皮质下、内分泌,心、肺、肾上腺等耳廓下部的穴位处有较多毛囊,其密度为30-50个/2.6平方厘米,而在子宫、肾、膝等耳廓上部的穴位处毛囊较少,其密度仅为10个左右/2.6平方厘米,这是耳廓下结构分布不均衡、模糊性的一种间接证据。

耳穴内下结构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游离神经末梢。由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构成的耳穴皮肤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两种类型(真皮内的树状游离神经末梢;在真皮内毛囊根部的彭氏神经丛,又称毛囊感受器),还有丛状末梢、环层小体、露菲尼小体,有时在包含耳肌组织的耳穴下还有丝状游离末梢、高尔基器或少量肌梭等。

这些都说明不同耳穴所对应的皮下结构是有差异的,其穴位刺激的作用机制也不一样,同样的耳穴刺激,不相同的传导与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耳穴的作用机制是模糊与不确定的。1950年起牛津大学Weddell等人观察到耳廓只有游离神经末梢分布,但却能对冷、热、触觉、痛觉等精细感觉进行感受。

根据分形理论对耳就进行分形描述为:耳廓是由血管、神经、淋巴等分形结构附着在耳廓软骨表面,这些结构的间隙主要由脂肪、结缔组织等来填充的一个组织结构。而耳穴内含结构是不同血管、神经与淋巴等分形结构之不同组合,耳穴下内含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耳穴作用机制的差异,也决定了耳穴作用的模糊性。

耳廓的因人而异,对一个具体耳廓进行判定时,会发现所观察耳廓的不同部位的不典型与缺如等现象。由于结构的不典型和不可精确比较性,因此对耳廓不同区域的分界是模糊的,而由于不同区域分界的模糊,必然导致在耳廓分界区域内耳穴精确定位的模糊性;而且不同个体之间耳廓结构区域因存在结构的大小与形状的绝对差异,附着或衍生于耳廓的耳穴,最终也难以精确判断。


老人年纪大了听力会下降这是因为何

导语:一般情况下,人年纪大了,听力就会大不如前,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听力还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对此,很多人都比较困惑,为什么年纪大听力会下降呢?你知道老人年纪大了听力会下降这是因为什么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老人听力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吧。

老人年纪大了听力会下降这是因为什么

老人听力下降

听觉神经衰退。老年人听力下降有可能是听觉神经出现了退行性的改变,听觉神经功能或者耳蜗等听力器官存在退行性病变时可能会表现出听力减退的症状。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脑血管疾病会使血液粘稠度升高,耳部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后也可能有听力减退的表现。

听力下降,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后天性原因所造成的。

一、先天性原因

1、如果患者的耳廓存在畸形,则可能会影响声波的收集,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2、如果患者有耳道狭窄、耳道闭锁等情况,则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导,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二、后天性原因

听觉

1、如果患者长期受到噪声干扰,则可能会引起噪声性耳聋,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2、如果患者服用了有耳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则可能会引起药物性耳聋,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3、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其双耳的听力可能出现对称性、进行性下降,此种情况是器官衰老所导致,且会逐年加重。

4、如果患有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也会引起听力下降。

5、如果患有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外耳道炎等疾病,则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导,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如何预防听力下降?

耳朵

可以通过去除病因来预防听力下降,具体的措施有避免接触噪声、避免服用耳毒性药物、调整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1、避免接触噪声: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接触噪声,尤其是在地铁内,应该佩戴有降噪功能的耳机,或者避免佩戴大功率的耳机,从而预防噪声暴露引起听力下降。

2、避免服用耳毒性药物:如果有服药的需求,应该尽量少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有耳毒性的药物,尤其是有耳聋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慎重服用有耳毒性的药物,从而避免药物引起听力下降。

3、调整生活习惯:如果是老年人,其听力下降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有效的预防。但是,老年人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当进行改善微循环的运动,来避免听力过快的下降。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果患有中耳炎或者胆脂瘤等疾病,应该尽量避免耳道内进水,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听力重建手术,从而预防听力下降。


耳机对听力的危害有多大

现在的手机都是会配有耳机,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常常用到。耳机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倾听声音。耳机对听力是有危害的,那么,大家知道耳机对听力的危害有多大?耳机对听力的伤害大吗?接下去小编带大家见识下吧,欢迎大家阅读。

耳机对听力的危害有多大

当声音持续高于85分贝就会造成人的听觉疲劳,当音量达到110分贝以上时,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害。

地铁、公交车等较为嘈杂的环境中,声音约为80分贝,戴耳机时为了听清音乐,会将音量调到比环境噪音更高,并且对高音量的刺激浑然不觉。高音不断冲击震荡耳蜗中的液体,内耳毛细胞会因受到过度刺激而死亡,久而久之,听力就会受到损伤。

听力受损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但还能听见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所以早期常被忽视。

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为了听得更清楚习惯性调大音量,带来的伤害更大。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会造成听力衰退,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

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与普通耳塞相比,入耳式的耳塞危害更大。

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最少,其次在睡觉前,稍听一会也可以减少损伤,而在嘈杂的地铁上或者坐车时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是最大的。另外骑车、乘车、走路时不要戴耳机听音乐,以免发生意外。

习惯戴耳机的朋友,可以看看以下建议

一、遵循“60-60”原则

事实上,超过80dB的声音就可以视为噪音,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85dB以上的高声压中,那么就很可能导致听力受损,但仍旧有很多人可以沉浸在90dB的音乐之后很久,

高声压的噪音不断冲击震荡耳蜗中的液体,令毛细胞因受到过度刺激而死亡 。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我们享受”100分贝以上的音乐时 ,毛细胞就像在不断受到压路机碾压的小草一样,慢慢死去,并且这是个不可逆过程。

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音乐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二、在嘈杂环境中不要戴

在很嘈杂的环境中戴耳机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就像上面提到的在地铁、公交上的情形一样,对听力造成伤害。所以外界声音比较大时,不要戴耳机。

三、睡觉时不要戴

戴耳机睡觉,当耳朵压在枕头上会损害耳廓,并加重对鼓膜的刺激。而且睡觉时耳朵依然“工作”,违背了“60-60”保护听力的原则。

四、耳机有“沙沙”声或一边无声时不宜戴

耳机有沙沙声或只有一边有声音时,不适合再使用该耳机。否则长时间下来,可能造成听力的不平衡。

五、最好选择头戴式降噪耳机

入耳式耳机的声音接触面积小,对耳蜗内部压强较大。头戴式耳机接触面积大,压强较小,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更加安全。而降噪功能好的头戴式耳机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噪声,让你听音乐时音量可以开得更小声。

六、注意清洁耳机

耳机戴久了会使细菌滋生,容易使耳朵感染,产生炎症等。耳机最好一周清洁一次。

虽然上述措施可以减少耳机对听力和耳道的伤害,但还是建议尽量少使用耳机。

如长期使用耳机的人有耳鸣、耳闷甚至听力下降的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就医。如确诊有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就要及时科学选配助听器进行干预,以尽早保护残余听力,延缓继续下降的速度。

生活小知识推荐》

浓积云会出现雷暴暴雨吗 浓积云会出来雷暴与暴雨吗

暴雨等级预警信号是怎么划分 暴雨等级预警信号如何划分

龙卷风的等级是怎么划分 龙卷风的等级如何分级

遭遇暴雨洪灾该如何自救 遇到暴雨洪水该怎么自救

暴雨淹了汽车如何理赔 暴雨被淹的汽车怎么理赔


使用降噪耳机就可以完全避免听力损伤了吗

导语:很多人为了保护听力,就会购买降噪耳机来戴,而且,有不少人觉得戴了降噪耳机就完全安全了,就会长时间使用。但实际上,使用降噪耳机就可以完全避免听力损伤了吗?从科学角度来讲,使用降噪耳机是不是能避免停了受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使用降噪耳机就可以完全避免听力损伤了吗

降噪耳机

不一定。医生表示,佩戴降噪耳机可能对屏蔽外界杂音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很多人戴耳机喜欢把声音开大,这样时间一长是对听力有一定损害的。因此,不管是降噪不降噪,只要是耳机,长时间佩戴的话,都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伤害。

耳机降噪的方法有两种,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

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主动式降噪耳机带有与外界噪声抗衡的降噪电路它们大部分采用体积较大的头戴式设计,可利用耳塞棉和耳机外壳等构造阻挡外界噪声,进行第一轮隔音,同时也为了有充足的空间安装主动降噪电路以及电源。

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由于噪声没有经过降噪电路芯片处理,一般只能阻隔高频噪声,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

降低噪音通常所采用的三种降噪措施,即在声源处降噪、在传播过程中降噪及在人耳处降噪,都是消极被动的。为了积极主动地消除噪声,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它的原理是:所有听到的声音都是声波,都有一定的频谱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个声波,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幅值相等,相位刚好相反(相差180°),两者叠加就可以将噪声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那抵消噪声的声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声本身着手,用麦克风监听噪声,再设法通过电子线路产生一个反向声波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以毒攻毒”。

在应对复杂噪声环境时,“主动降噪”的两枚MEMS 麦克风将会分别拾取耳内噪声及多样外界环境噪声,配备独立运作的智能高清降噪处理器,对拾取的不同噪声进行高速运算,精准消噪。并且针对不同场景的降噪需求,耳机提供多种聆听模式:强、弱两档主动降噪模式和一种环境音模式。不同程度隔绝外界噪声,消除常见降噪耳机聆听时的“黑洞感”。

适用人群:

降噪耳机

首先是商务人士。由于经常出差,特别是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商务人士,他们一定最讨厌机舱中的噪声,如果有一款降噪耳机的话,一定能够远离这些噪声,同时还能够通过欣赏音乐来进行放松。

当然还有地铁族们。天天挤地铁的上班族,对于地铁里的噪声恐怕是早已习以为常了,不过这时候如果能有一副降噪耳机,不仅能够远离噪声的打扰,同时还能够通过耳机来调整心情,开开心心享受这个过程。

办公室一族也很需要一副降噪耳机。有时候在思考策划方案的时候,听着中央空调运行的声音特别心烦,而如果此时身边有同事不停在交头接耳,则更是烦。此时不妨戴上一副降噪耳机,在优美的音乐中扩展思路。

原理:

降噪耳机

降噪耳机,采用主动噪音控制,不同于一般耳机的被动隔音。其原理为:

1、先由安置于耳机内的讯号麦克风侦测耳朵能听到的环境中低频噪音 (100 ~ 1000Hz);

2、再将噪声讯号传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进行实时运算;

3、通过 Hi-Fi 扬声器播放与噪音相位相反、振幅相同的声波来抵消噪声;

4、叠加后噪声消失听不见了。


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力吗

导语:对于一些喜欢玩电脑或听歌的人来说,耳机也是时刻伴随着他们,不过,不少人认为耳机不能经常且长时间戴,因为这样会导致听力下降等。但实际上,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力吗?如果对耳朵有影响,那么,长时间戴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危害呢?一起来了解。

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力吗

长期听耳机

有可能。研究表明连续5年每天60分钟听89分贝以上的音乐的人,有可能会丧失听力。人们正常听音乐的在声音强度基本都是超过这个数值的,这将导致我们的听力受损。所以人们戴耳机听音乐时最好音量不要超过60%,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由于耳机比一般外来噪音更贴近内耳组织;用者都得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研究表明,令人愉悦的音乐造成的听力损害较轻,但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噪音,都会造成听力损伤。噪音能引发的感觉神经听力损伤发生在内耳,当高能量声波震汤耳蜗内的液体时,会过度刺激并引起细胞死亡。听力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长期接触噪音,尽管每次时间很短,也会造成听力下降。

美国医疗协会杂志项于1998年公布的一调查结果及中国山西医科大学的实验均显示,在长期处于高噪音水平之下,对听力有负面的影响。

若在街道上使用耳机时,除了因要调高音量,而造成听觉损害外,专注于听音乐,很容易令使用者对外围的声音失去警觉性,增加了发生危险的机会,儿童不宜使用。

长时间戴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危害?

长期戴耳机危害

我们经常见到晨练的人们戴着耳塞型耳机在听广播,在校园内也可见到学生边走或边骑车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在公共汽车上见到年轻人听着摇滚乐声音很大,甚至连邻座都能听到声音。这样长期地使用耳塞型耳机能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研究,对平均年龄在二十三岁左右的受试者,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1小时、1-2.5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听阈差异。他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特别是在高频区明显大于低频区。而使用耳塞型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也有学者报道,常在噪音环境中可引起高频听力首先下降。

在人们的内耳中有耳蜗器官,学者认为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提醒大家一下,在您有高音调耳鸣出现(如蝉鸣等),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治,对防止耳聋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耳塞型耳机不要长时间、高音量,以防止发生噪声性听力下降。

在一些戴耳机听音乐的青年人中听力减退的情况已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机紧紧堵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而损伤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为此,用耳机听音乐应注意减小音量,以柔和为宜,而且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有关专家建议:成人每天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青少年因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每天不宜超过1~2小时,以间歇收听为宜。

关于煲耳机:

戴耳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音质的要求,配一副好耳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大家买回来一使用发现,并没有其他人谈论的那么好。便开始怀疑自己买到的是不是假货。其实不然,真正的好耳机是需要一个听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煲”。许多人可能不明白耳机为什么要煲。其实这就好比汽车刚买的时候需要磨合一样。耳机振膜本身在制造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我们所说的煲耳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好好的“煲”一下耳塞,那么就会把它的震膜逐渐弄松,这样再听音乐时,震膜震动起来就会非常的自如,音质也较先前提高不少。所以煲耳机是很有必要的。

方法

煲耳机并不困难,但是需要时间和一定的技巧。首先,你需要一个可用来长时间放音的音源。其次音源中要有频响范围很宽、动态效果舒缓、层次感强、高中低音各成分适中的音乐有这样效果的音乐要比一般音乐“煲”起来效果更明显。还有一点就是音源输出功率一定要够大,一般来说,随身听只适合耳塞和一些低阻抗耳机使用。一般而言,如用电脑声卡和收音机“煲”耳塞的话,需要比较长一点的时间。而用输出功率很大的CD的随身听来“煲”,时间要短一些。用调频褒也算是最方便的。

慢煲

在煲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连续工作太久!因为音圈存在着电阻,工作久了会发热,搞不好还会烧了音圈!最好是隔两个小时停几分钟然后在继续。二是音量千万不能太大,耳塞振膜是很脆弱的材料,音量大的话,音圈运动的行程也就大,从而剧烈拉动振膜,会造成音圈松,振膜变形甚至撕裂等等。


50分贝是什么概念

50分贝相当于室内的普通谈话发出的音量。分贝是一个声音计量单位。人们常用它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刚刚可以听到的声音为0分贝,20-50分贝的环境中感到安静,开始感到吵的声音为70分贝,开始破坏耳蜗细胞的声音为105分贝,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为120分贝,160分贝的声音能瞬间穿刺耳膜。

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听力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接触较强噪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适应。如果接触强噪声的时间较长,听力下降比较明显,则离开噪声环境后,就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疲劳。

这种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仍属于生理范围,但可能发展成噪声性耳聋。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恢复,听力持续下降,就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成为病理性改变。这种症状在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但在这个阶段,患者主观上并无异常感觉,语言听力也无影响,称为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