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营业税

2021/9/26 13:19:15
万年历日历:营业税知识
营业税知识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

我国税收种类有很多,比如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关税、房产税、印花税、遗产税等等。有些朋友不清楚: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有哪些?营业税和增值税有哪些不同?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快来长知识吧。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

两者在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税率、计税依据以及税务机关等等都是不同的。

1、征收范围

凡是销售不动产,提供劳务(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转让无形资产的交营业税.凡是销售动产,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交纳增值税.

2、纳税义务人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一般规定是在中华人名共和国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指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3、税率不同

营业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经营项目,适用不同的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基本税率17%,其他税率13%和0%,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6%或则0%的征收率计算征收;

4、计税依据不同

营业税是价内税,直接用收入乘税率即可,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算的收入为不含税的收入,在计算时需要将含税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

5、税务机关不同

营业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增值税是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定义

《增值税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营业税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营改增简介

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3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营改增最大的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实现了增值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

更重要的是,营改增改变了市场经济交往中的价格体系,把营业税的“价内税”变成了增值税的“价外税”,形成了增值税进项和销项的抵扣关系,这将从深层次上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企业的内部架构。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1.降低企业税负。我国在原有的基础上新设了两档更低的税率11%、6%,这是精心测算之后选择的结果。有关测算表明,现有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转换成增值税,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应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上在11%一15%之间,无疑,在这个区间内选择的税率,改征后的税负水平就大致保持稳定,改革选定的税率最终选择与最低税负相对应的11%。由此看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总体上是一种减税。

2.避免重复征税,提高企业利润,打破第三产业发展瓶颈。增值税之所以取代营业税是因为增值税只对增值额进行课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营业税则和增值税不同,它是对营业额全额课税,只要有经营有收入,就按5%的比例征收。这样如果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那么税收负担就会越重。

3.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有了对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他们的税负。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增值税和营业税处于并存状态,这一定程度上就使增值税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扣链条,从而影响整个税收制度完整性。

4.营业税全面改征增值税以后,增值税的交叉稽核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有助于公平税收环境的形成。在税收监管方面,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已实行全国联网稽核比对信息,监管将更加严格,税收环境将更加公平。

5.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统一征增值税之后能解决这个难题。随着多样化经营和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出现,与其不停地去划分新产品和服务中两税的征收范围,不如统一改征增值税,免去了许多划分中产生的麻烦。

6.提升了商品和服务出口竞争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

一般来说,纳税是我们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时候,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税主要有哪几种。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那么,其中营业税与增值税有什么不同呢?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

1 、征收规模不同:出售不动产,供给劳务(不包括加工修补、修配)转让无形资产的缴营业税;而出售动产,供给加工修补修配劳务的缴纳增值税。

2、计税依据不同: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税是价内税。所以,在核算增值税时应当先将含税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即核算增值税的收入应当为不含税的收入,而营业税则是直接用收入乘以税率。

3、意义不同:增值税征收规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售的货品或许供给的加工、修补修配劳务以及进口的货品。营业税征收规模是指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供给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出售不动产。

4、税率不同营业税的税率是17%,可以抵扣开具了增值票购进货物的税额;增值税的税率是4%(商业)或6%(工业)。但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金,也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同时增值税购进小规模的货物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金。

5、税率计算方法不同:营业税计算公式: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

而增值税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一般去超市买菜开的小票是有税的,那就是营业税。平时出去消费开的发票也是有增值税的。除此之外,平时在买卖二手房的时候,也要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但是,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这二者,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

增值税与营业税是两个独立而不能交叉的税种,即所说的“交增值税时不交营业税,交营业税时不交增值税”。

1 、征收范围不同:凡是销售不动产提供劳务 ( 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转让无形资产的交营业税。凡是销售动产,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交纳增值税。

2、计税依据不同: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税是价内税。所以,在计算增值税时应当先将含税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即计算增值税的收入应当为不含税的收入。而营业税则是直接用收入乘以税率即可。

3、税率不同:增值税是购入货物或出售货物时产生的,增值税的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非商业企业)为6%小规模商业企业为4%。而营业税的税率则要根据税目来确定,从3%-20%不等。一般是营业税的税率是5%。

近年来我国实行营改增,是我国税收政策的一项重要改革,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谓是百姓福音。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

我国税收种类有很多,比如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关税、房产税、印花税、遗产税等等。有些朋友不清楚: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有哪些?营业税和增值税有哪些不同?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快来长知识吧。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

两者在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税率、计税依据以及税务机关等等都是不同的。

1、征收范围

凡是销售不动产,提供劳务(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转让无形资产的交营业税.凡是销售动产,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交纳增值税.

2、纳税义务人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一般规定是在中华人名共和国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指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3、税率不同

营业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经营项目,适用不同的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基本税率17%,其他税率13%和0%,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6%或则0%的征收率计算征收;

4、计税依据不同

营业税是价内税,直接用收入乘税率即可,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算的收入为不含税的收入,在计算时需要将含税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

5、税务机关不同

营业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增值税是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定义

《增值税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营业税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营改增简介

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3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营改增最大的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实现了增值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

更重要的是,营改增改变了市场经济交往中的价格体系,把营业税的“价内税”变成了增值税的“价外税”,形成了增值税进项和销项的抵扣关系,这将从深层次上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企业的内部架构。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1.降低企业税负。我国在原有的基础上新设了两档更低的税率11%、6%,这是精心测算之后选择的结果。有关测算表明,现有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转换成增值税,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应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上在11%一15%之间,无疑,在这个区间内选择的税率,改征后的税负水平就大致保持稳定,改革选定的税率最终选择与最低税负相对应的11%。由此看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总体上是一种减税。

2.避免重复征税,提高企业利润,打破第三产业发展瓶颈。增值税之所以取代营业税是因为增值税只对增值额进行课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营业税则和增值税不同,它是对营业额全额课税,只要有经营有收入,就按5%的比例征收。这样如果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那么税收负担就会越重。

3.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有了对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他们的税负。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增值税和营业税处于并存状态,这一定程度上就使增值税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扣链条,从而影响整个税收制度完整性。

4.营业税全面改征增值税以后,增值税的交叉稽核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有助于公平税收环境的形成。在税收监管方面,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已实行全国联网稽核比对信息,监管将更加严格,税收环境将更加公平。

5.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统一征增值税之后能解决这个难题。随着多样化经营和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出现,与其不停地去划分新产品和服务中两税的征收范围,不如统一改征增值税,免去了许多划分中产生的麻烦。

6.提升了商品和服务出口竞争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