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春分

2021/6/7 10:37:03
万年历日历:春分知识
春分知识
春分的由来

导语:春分是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该节气的含义指的是昼夜平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白天和夜晚的时长是一样的。还有另一个含义是指季节平分,作为春季之一,这里的季节自然是指春季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节气呢?到底春分的由来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春分来历故事50字简介。

春分的由来 春分来历故事50字

春分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

春分传说故事:

一:

旧时巨姓望族也要春分、秋分举行词堂祭祖仪式俗称春祭、秋祭宗祠内主要收藏先世遗像、族谱等每年春分、秋分二节都要行春秋两祭届期都要事先扫除庭院、清理祭具、采办三牲、香烛、供品,由族中长者率族众一起焚香点烛、行三跪九叩之礼。祭毕全宗族还要设宴欢聚以联络感情。旧社会女私塾毕业、中举等都要祠堂张榜以荣宗耀祖;有族外经商致富回乡来也要到祠堂祭祀祖先;如族内败坏族规严重还要开祠堂当众惩罚。

农历二月十五日为俗传花王生日也是百花生日叫花朝节也叫花朝“花朝”一词唐诗中就已出现如司空图《早春》诗云:“伤怀同客处病眼即花朝”至民间花朝节具体日古籍里有不同说法如《诚斋诗话》称:“东京(按即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翰墨记》谓:“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土庶游玩又为挑菜节”;西湖游览志》则说:“二月十五日为花朝”

花朝节有“张花神灯”活动该灯通常以当地所产可作伞面半透明油纸“淡笺”糊成多呈伞形、六角故也称“凉伞灯”上镂物、花卉、珍禽异兽据清王韬《瀛土需杂志》载:“出灯多者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或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除此之外天习俗尚有采戴荠菜花(相传可保一年不头痛)文宴饮赋诗男童蓄顶发、女孩穿耳洞等。

春分传说

二: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深爱子民,关心民间生活的帝王,叫炎帝。当他知道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来充饥时,他就向上天祈求降予民间五谷的种子。因此,上天派来一只浑身红色的丹雀把五谷种子送到炎帝手上。

热爱子民的炎帝马上就把五谷种子分给了所有人。人们高高兴兴的把五谷种子种到地里,一天一天地期盼着有好的收成。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五谷苗却并没有开花,更没有丰收的粮食。于是炎帝去问上天。上天说,那是因为太阳躲起来睡着了,五谷的种子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太阳光,因此长不出花长不出果来。

他问上天怎么才能把太阳唤出来?上天说,需要有一个人在春分这天,骑上五色鸟,到蓬莱岛把太阳找回来重新挂在天上。蓬莱岛是仙岛,从来没有人去过那里,据说要历经很多困难才能到达岛上。为了子民,炎帝决定亲自去岛上把太阳找回来。

于是在春分这天,炎帝骑上五色鸟飞越万里大海,到蓬莱岛去。说也奇怪,原本波涛汹涌的大海,那天却变得非常平静。当炎帝来到蓬莱岛,一把抱起太阳,骑在鸟背上飞回了家乡。他把太阳挂在家乡的城头,让太阳光普照在大地上。

从此大地五谷丰登,万民安乐。而炎帝则被人们尊奉为太阳神。人们十分感恩太阳神炎帝,于是每年到春分这一天,总会向着太阳祭拜,人们还会学炎帝站在鸟背上的样子站立,甚至后来人们发现连鸡蛋也可以在这一天站立起来。

而在春分那天过后,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来,春雷也会开始,闪电也会到来。

春分祭日:

春分祭日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夏至、冬至等节气都有丰富的民间习俗,称得上是重要的民俗节日。春分的节日内涵也很丰富,在中国的有些地方,有吃春菜、竖鸡蛋等习俗。其中最主要的是祭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北京在元朝时就建有日坛,北京的这座日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它被正方形的外墙围护,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来到北坛门内的具服殿休息,然后更衣到朝日坛行祭礼。朝日坛在整个建筑的南部,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东方行礼的缘故。坛为圆形,坛台1层,直径33.3米,周围砌有矮形围墙,东南北各有棂星门1座。西边为正门,有3座棂星门 ,以示区别。墙内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坛,高1.89米,周围64米。明朝建成时,坛面用红色琉璃砖砌成,以象征大明神太阳,这本是一种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布置,但到清代却改用方砖铺墁,使日坛逊色不少。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坛已经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

导语:春分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也就是说,春分到来之后,春天也就过去了一大半,当然啦,这仅是从天文上来说,从气候来说,我国很多地方这个时候还没有如春呢。春分这天,民间会有一些风俗活动,而这些活动自然是具有一定寓意的。那么,春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呢?有什么寓意?以下为您介绍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

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 春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春分风俗

春分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传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立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我国很多地方举行立蛋比赛,春分成了立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点。

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点和由这三个点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这个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

春祭与春社

春分是古代帝王祭日的日子。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据《管子》记载,每年冬尽春始之日,天子着青衣,戴青冕,到京都东郊的祭坛祭日。

在古人看来,日出于东方,月生于西方,因此,祭日于东,祭月于西。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祭日。祭祀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明清两代帝王祭日仪式的繁缛程度虽然比不上祭天、祭地,但也颇为隆重。

帝王春分祭日,民间春分祭祖。此俗流行于浙江、四川、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客家人尊崇祖先,重视血脉亲情。客家俗语讲“草鞋脚上,灵牌背上”,意思是说,即使生活飘忽不定,也不能丢下祖宗牌位。

春分习俗

春菜和汤圆

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俗称“春碧蒿”。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回来后,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圆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粘雀子嘴”。

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在广东阳江,妇女春分这天要上山采百花叶,春末和米粉做汤面食之,谓可解毒。

送春牛

春分其时常有挨家送春牛图者。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风俗活动

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

食太阳糕

太阳糕谐音“太阳高”,寓意讨巧喜庆。何谓太阳糕?其是用米粉做成的圆形面糕,顶端以一只小鸡作为装饰,此小鸡为“三足鸡”——源于神话传说之“日中有三足乌”。太阳即为“金乌”,而“三”乃阳数,象征阳气上升之春季,此时到处生机勃发,也饱含着百姓对太阳神的崇拜之情。春分吃太阳糕,应景助运。

春分日寓意:

1、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即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都是12小时。此时北极点在经历了半年的黑夜后,在这一天初见阳光,而相对应的南极点则将在此日告别阳光。春分以后...

2、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春分的古诗有哪些

导语:春分时节,我国很多地方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景象,尤其南方地区,此时各种鲜花相竞绽放,进入最佳观赏期。例如樱花、油菜花等,这个时候都可以前往观赏了。如此美好的场景,不禁会让我们想起古人写下的有一些诗句。那么,春分的古诗有哪些?以下为您精选关于春分节气的古诗词8首。

春分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春分节气的古诗词8首

春分古诗句

《柳梢青花朝春分》

顾贞观〔清代〕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春分日》

徐铉〔宋代〕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元稹〔唐代〕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春分古诗词

《踏莎行》

欧阳修〔宋代〕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七绝苏醒》

徐铉〔宋代〕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日田家》

宋琬〔清代〕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分古诗

《柳梢青春分日怀梁晋竹》

赵庆熹〔清代〕

薄酒微醺。水晶欹枕,拥被思君。雨雨风风,昨宵人病,今日春分。

怜他静掩重门。料打叠、梨花梦魂。六扇文纱,两枝红烛,一个黄昏。

《春分日有感》

方仁渊〔清代〕

幽怀常怕负芳辰,又见花飞一半春。醉病支离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

黄莺绕树声犹涩,翠柳含山色渐匀。风日晴和天气好,马蹄踏遍陇头尘。


春分是什么星座

春分是什么星座

春分出生的人属于双鱼座,这一天出生的双鱼座,他们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性格,对他们以后生活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这一影响会带给双鱼座内心世界的不稳定。一方面是他们想要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中,一方面他们又对虚无缥缈的幻境产生联系。这种周旋在现实与虚幻中的生活,会很容易给双鱼座带来容易激动的、敏感的性格。并且,这样的性格对他们的感情带来不利的影响。

春分出生的人好不好

这一天是一年中重要的日子之一。这一天是春天的第一天,也就是“春分”,在这天,白昼和夜晚等长。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个性比较直率、单纯,不会有复杂或是特别敏感的心思。不过,因为日常生活中的态度一向我行我素,所以常会被人误会,以为他们不原意或是无法适应大众,故意特立独行。

虽然这一天出生的人,有一点点梦想家的味道,但是通常也会有实际的一面,来平衡他们好幻想的倾向。他们在组织与结构方面很有天分;不过事情的结果却常常出乎他们意料,尤其是有关于人的部分,他们几乎总是一败涂地。不过,倒也不必太沮丧,毕竟总能得到一些宝贵的经验或收获。

这一天出生的人多半没有过度猛烈、积极的个性,他们宁可独自一人,也不原意和不了解他们的人在一起。另外也因为比较自信和沉稳,而常被认为是消极,被动型的人。事实上,他们只是觉得没必要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别人如果不懂得欣赏,那可是别人的不幸,与他们无关!

对于这天出生的人而言,运动和美学都十分重要,因此舞蹈和其他动作优美活动最适合他们。

这一天出生的人会很古怪地期待别人能有读心术,可以不需经过言语,就能感受他们的想法和情感。不过他们多是天生的领导者,也许真的可能只需要沉默或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表达心中的意愿。

这一天出生的人勇气十足,在他们理直气壮的时候,他们会坚持到底、绝不退缩,即使要打一仗,也会在所不惜。虽然,他们通常给人的印象是置身事外、对事情漠不关心;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非常可怕!

如果他们幼年时不受大人的重视,便会事事以小孩为重,并且尽力给子女最好的一切。

精神寄托对于这一天出生的人十分重要,无论他们信仰的是传统宗教或是玄秘教派。不过,如果他们期望拥有较清明的意识,就必须小心使用各种药物,千万不要因用药不慎,而失去了这天出生的人特有的澄澈与纯正的气质!

他们最好能不受拘束和干扰去实践一贯的,甚至有些古怪的自我表达方式;即使情况再糟,反正对身边的人也无害。可是,要是情况不错,那你绝对会见识到他们激励人心的功力。

春分天气冷还是暖

春分到,天气已经不冷了,已经过了惊蛰,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到了明媚的春天。这个时候昼夜均等,但是也不能完全松懈,还有倒春寒的可能。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春分是立春吗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季节,到处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外出郊游、踏青的人非常多,大家都想要去领略春天的美好。很多人都知道春分是中国的节气之一,春分是立春吗?不少人却不知道,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春分是立春吗

春分不是立春。春分和立春都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气。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而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立春代表的是春天的开始,而春分代表的是春天的中间。

春分和立春的区别

含义不同

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而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时间不同

立春是公历2月3-5日交节,而春分是每年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

气候不同

立春不仅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有哪些含义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3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0°时,就为春分。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春分过后,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春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