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大潮

2021/9/26 13:18:02
万年历日历:大潮知识
大潮知识
为何8月15出现天文大潮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能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方便。大家都知道,天文大潮一般是会在8月15号出现,那么,大家清楚为什么8月15出现天文大潮?为何8月15号会有天文大潮?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为什么8月15出现天文大潮

因为是由太阳与月球的引力引起的。以月球潮汐为例,地球和月球是相互围绕一个共同的质量中心转动的。只不过这个质量中心在地球内部。因此在地球上面朝月球的一面,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水体向月球方向移动,形成涨潮。与此同时,在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由于距离地月质量中心较远。因此地球围绕地月质量中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就比较大,大量的水体同样向地球背面移动,因此在与月球相对的另一面,也会形成涨潮。由于大量的水向地球上面对和背对月球的区域移动,因此在两个涨潮区之间形成了落潮区。也就是说,月球的引力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涨潮区和两个落潮区。

这种情况在太阳潮汐当中也是一样的。因此在初一和十五,日地月形成直线的时候,月球潮汐和太阳潮汐的两个涨潮区都同时相互重合,因此形成天文大潮。而在日地月呈90度时,月球潮汐的涨潮区和太阳潮汐的落潮区重合,落潮区和太阳潮汐的涨潮区重合,因此形成小潮。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什么意思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由于夏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夏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

形容具有与潮汐现象相似特性的事物:潮汐车道、潮汐客流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宋苏辙《和子瞻雪浪斋》:“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明刘基《江行杂诗》之七:“坤灵不放厚地裂,应有潮汐通扶桑。”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市嚣乃如潮汐。”

中国的潮汐能资源:

中国海岸线曲折,全长约1.8*104km,沿海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14000km的海岛岸线。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和很多优越的潮汐电站站址。全国潮汐能理论蕴藏量大约为0.11TW,年发电量约为2750*108kwh;可供开发的约3580*104kw,发电量为870*108kwh/a。如果把港湾面积和潮差更小一些的地点计算在内,其数字则会更大。中国潮汐动力资源的开发条件较好,一般潮差都在1m以上,平均潮差达2m,堤长能量为0.5*108kwh/km。规模在1*108kwh以上的潮汐总能量为2310*108kwh,占潮汐能资源总量的80%以上。潮差3m以上,堤长能量为l*108kwh/km,规模在1*108kwh以上的潮汐能资源总能量达1940*108kwh,占7%。

(一)蕴藏量十分可观。

(二)中国潮汐能资源的地理分布十分不均匀。沿海潮差以东海为最大,黄海次之,渤海南部和南海最小。河口潮汐能资源以钱塘江口为最丰富,其次为长江口,以下依次为珠江、晋江、闽江和瓯江等河口。以地区而言,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其中以福建、浙江、上海长江北支为最多,占中国可开发潮汐能的88% 。

(三)地形地质方面,中国沿海主要为平原型和港湾型两类,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大部分归平原海岸,海岸线平直,地形平坦,并由沙或淤泥组成,潮差较小,且缺乏较优越的港湾坝址;杭州湾以南,港湾海岸较多,地势险峻,岸线岬湾曲折,坡陡水深,海湾、海岸潮差较大,且有较优越的发电坝址。但浙、闽两省沿岸为淤泥质港湾,虽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但开发存在较大的困难,需着重研究解决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


天文大潮是什么时候

大家都知道,天文大潮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之潮。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天文大潮的内容,那么,大家清楚天文大潮是什么时候?天文大潮是出现在什么时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天文大潮是什么时候

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天文大潮属正常的天文潮汐现象,它的周期是18.6年,可以提前好几年作出预报。天文大潮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灾害,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构成水害,如汛期江河水满时遇到天文大潮顶托造成洪水难以退却;如果天文大潮遇到台风登陆前后会暴发风暴潮;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范围扩大,咸害程度加重,则形成咸潮。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决定的。月球虽比太阳质量小,它的引潮力却比太阳高约2.17倍。每当月球移动到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海水的涨落必然增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一、十五涨大潮”的原因。

天文大潮的基本概念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不过通常我们往往将潮和汐都叫做“潮”。

地、月磁力潮汐的产生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大潮和小潮赶海有什么不同

1、时间不同,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赶海,而小潮多在阴历上弦和下弦赶海。

2、收获不同,大潮日涨潮最高,落潮也最低,而且海水退得又远又快,海鲜搁浅在沙滩或礁石上;大潮赶海收获最多,而小潮就没有大潮收获多。

3、所谓的赶海,指的是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赶海的最佳时机为落(退)潮后、海鲜最肥美的时候。其中,落(退)潮分为枯潮、退大潮、退小潮。等到枯潮时,也就是退潮达到了极限,之后就要涨潮,此时便是最佳的赶海时机。

4、而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阴历初一前后)和望日(阴历十五前后)之后一天半左右出现,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这时候,如海星、海螺、贝壳一类来不及逃跑的海鲜就会搁浅在沙滩或礁石上,这时候赶海的收获也就最多。


天文大潮什么意思

导语:天文大潮的出现时间是有规律的,这个可以根据月球、太阳和地球在天体中相互运行的规律进行推算出来。那么,大家知道天文大潮什么意思?天文大潮的定义是什么?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文大潮什么意思

天文大潮的意思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朔、望如遇月近地点,其引起的潮汐振幅则更大。

天文大潮是正常的天文潮汐现象,它的周期是18.6年,可以提前好几年作出预报。天文大潮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灾害,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构成水害,如汛期江河水满时遇到天文大潮顶托造成洪水难以退却;如果天文大潮遇到台风登陆前后会暴发风暴潮;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范围扩大,咸害程度加重,则形成咸潮。

潮汐介绍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潮汐是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它不仅可发电、捕鱼、产盐及发展航运、海洋生物养殖,而且对于很多军事行动有重要影响。历史上就有许多成功利用潮汐规律而取胜的战例。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潮汐的形成

潮汐(tides)是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地壳、大气的周期性升降现象。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称为海潮,地壳相应的现象称为陆潮(又称固体潮),在大气则称为气潮。上述三种潮汐中海潮最为明显。17世纪,牛顿用引力定律科学地说明海潮是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所引起的。至于陆潮和气潮,都是相当小的,一般必须用精密仪器才能测出。

潮汐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天文大潮的成因

在一般情况下,天文大潮是不会引发灾害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引起水害。有些朋友对天文大潮的相关知识感兴趣,那么,大家知道天文大潮的成因是什么?天文大潮的形成原因有哪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天文大潮的成因

成因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有学者表示这是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月亮对潮水的控制力远远大于太阳,但当二者对地球潮水的引力方向相同,这里运用到牛顿第二定律,一般科学家可以对天文大潮出现的时间进行预测。

众所周知,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卫星,控制地球上的潮涨潮落,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玉兔捣药、嫦娥奔月都代表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

而我国古人对月亮的研究更是源远流长,那个时候的他们只凭借着肉眼观察月亮的升起与落下的时间,在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准确编写出《潮汐表》,现在广为人知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潮汐表》中的。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之下,研究人员发现月球和地球之间存在着引力,当月亮绕着地球运动的时候,地球上的潮水受引力的作用上涨,当月亮处于天空正上方的时候,潮涨到达最高点,而后随着月落,引力减弱,开始退潮。

这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也因为这个现象,沿海地区有了赶潮这个活动,因为海中的生物会随着海水上涨,被身不由己的带到沙滩上,但在退潮的时候滞留在原地,这个时候人们就可以提着篮子,去捡拾海星、海螺、章鱼……

天文大潮观潮指南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这期间,秋阳朗照,金风宜人,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争睹奇景。观赏钱塘秋潮,有三个最佳位置。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来眼前,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潮涌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果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一簇簇声吞万籁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壮观,其力无穷,据说有一年,曾把一只一吨多重的“镇海雄师”冲出100多米远。当潮涌激起巨大回响之后,潮水又坦然飞逝而去。有人这样写道:“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确切地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观景象。

在第二个观潮佳点――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可以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为南北两岸地势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头渐渐分为两段。进展神速的南段称为南潮;迟迟不前的北段潮头,在北岸观潮者看来,是来自东方,故称东潮。当南潮扑向南岸被荡回来,调头向北涌去,恰与姗姗来迟的东潮撞个满怀。霎时间,一声巨响,好似山崩地裂,满江耸起千座雪峰,着实令人怵目惊心!

在第三个观潮佳点――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可以欣赏到“返(回)头潮”。这里,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潮水至此,气势已经稍减,但冲到丁字坝头,仍如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随即潮头转,返窜向塘岸,直向塘顶观潮的人们扑来。这返头潮的突然袭击,常使观潮者措手不及,惊逃失态。

此外,海宁观潮还有日夜之分。白天观潮,视野广阔,一览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当空时观赏夜潮,却也别有其妙。近年来,钱塘江潮水卷人事故时有发生。其中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干区下沙七堡1号丁字坝附近水域发生一起30多人被潮水卷走的事件造成11人死亡。


2022天文大潮时间

天文大潮是一种天文潮汐现象,它的周期是18.6年,所以气象部门可以提前做出预报。最近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2022年天文大潮时间是在哪一天?2022天文大潮是几月几号?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2022年天文大潮时间

天文大潮时间是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发生,农历八月十八最大,而且农历的每个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以看到潮,所以一年中有120天可以观潮。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潮水天天有,大潮月月有。除了盐官“一线潮”,尖山“源头潮”、丁桥“碰头潮”和盐仓“回头潮”都是很好的观潮点。

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世界最大的天文大潮奇观是在浙江的钱塘江大潮。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决定的。月球虽比太阳质量小,它的引潮力却比太阳高约2.17倍。每当月球移动到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海水的涨落必然增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一、十五涨大潮”的原因。天文大潮属正常的天文潮汐现象,它的周期是18.6年,可以提前好几年做出预报。天文大潮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灾害,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构成水害,如汛期江河水满时遇到天文大潮顶托造成洪水难以退却;如果天文大潮遇到台风登陆前后会暴发风暴潮;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则形成咸潮。

天文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众所周知,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卫星,控制地球上的潮涨潮落,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玉兔捣药、嫦娥奔月都代表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

而我国古人对月亮的研究更是源远流长,那个时候的他们只凭借着肉眼观察月亮的升起与落下的时间,在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准确编写出《潮汐表》,现在广为人知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潮汐表》中的。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之下,研究人员发现月球和地球之间存在着引力,当月亮绕着地球运动的时候,地球上的潮水受引力的作用上涨,当月亮处于天空正上方的时候,潮涨到达最高点,而后随着月落,引力减弱,开始退潮。

这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也因为这个现象,沿海地区有了赶潮这个活动,因为海中的生物会随着海水上涨,被身不由己的带到沙滩上,但在退潮的时候滞留在原地,这个时候人们就可以提着篮子,去捡拾海星、海螺、章鱼……

而天文大潮又和这有所不同,它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有学者表示这是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月亮对潮水的控制力远远大于太阳,但当二者对地球潮水的引力方向相同,这里运用到牛顿第二定律,一般科学家可以对天文大潮出现的时间进行预测。

有哪些最佳观潮地点呢?

曹娥江大闸新北大堤:这个观潮地点位于绍兴,站在这个大地上视野是非常开阔的,而且来到这里的交通也很便利,每一年都会有将近上万游客聚集在这里进行观潮,也是大家熟知的一个观潮点。

绍兴观潮平台:相比于其他观潮地点来说,这个观潮平台显得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而且规模也要更加庞大,这个观潮平台位于钱塘江上游段南岸左右,为游客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观景平台,深受游客们青睐。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方向:关于这个观潮点,当地人给了一个”海宁宝塔一线潮“的美誉,潮水从这里经过的时候,由远及近飞驰而来,场面相当的壮观。

盐官镇的八堡:在这个观潮地点可以观看到潮头相撞的奇景,在其他观潮地点是看不到的,等钱塘江大潮来临的时候,这个观潮点所能看到的潮水景象,也是相当令人震撼的。

盐官镇西处的老盐仓:这个观潮点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据说在这里可以观赏到返头潮,每年也会在这里聚集大量的游客。


青岛天文大潮

讯 7月21日,农历六月十八,正值青岛海滨天文大潮。当日早上,青岛大湾渔港,海水水位上涨,几乎没上码头,大量扇贝壳也被海浪席卷上岸,成堆成片,规模壮观。

大量扇贝壳被海浪席卷上岸,成堆成片。

大量扇贝壳被海浪席卷上岸,成堆成片。

大量扇贝壳被海浪席卷上岸,成堆成片。

据当地渔民介绍,这种情况以往并不多见,推测是受近日北方大部地区狂风暴雨影响,海上风力巨大造成海水不断狂涌扑岸的结果。

知识扩展

天文潮是地球上海洋受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所产生的潮汐现象。它的高潮和低潮潮位和出现时间具有规律性性,每当月球移动到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海水的涨落必然增大,可以根据月球、太阳和地球在天体中相互运行的规律进行推算和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