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泄洪

2021/9/26 13:17:29
万年历日历:泄洪知识
泄洪知识
下暴雨水库为何要泄洪

关于洪水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洪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大家都知道,下暴雨的时候,水库是要泄洪的。那么,大家清楚下暴雨水库为什么要泄洪?下大雨水库为何需要泄洪?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读。

下暴雨水库为什么要泄洪

因为泄洪是水库的防洪作用之一,所以下雨时水库才泄洪。在溢洪道未设闸门情况下,在水库管理运用阶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将水库水位降到水库限制水位,且水库限制水位低于溢洪道堰顶高程,则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顶高程之间的库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库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计划地用于兴利需要。

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水库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

水库泄洪案例

内蒙古有两个水库因为大暴雨决堤,溃坝后洪水直接把国道都冲垮了,不了解情况的朋友都在问为什么没有提前泄洪,但实际上位于上游位置的永安水库本来就没有设计泄洪孔,而它和下游新发水库的距离又只有13公里,水库水量的调节办法采取的是自然下泄,所以,这么大的水量一下子就把堤坝给冲垮了,最后洪水就流入到了嫩江干流。

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在短时间内,下了一场太大的雨,原本的坝体承受不住那么多水,然后就溃坝形成了洪水,最后这些水又汇入了干流,这其实就体现了水循环的一个路径,地球上所有的水其实都在不停地循环之中,这个地方的水,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中间甚至还可能改变自身的状态,小河流入大河,大河汇入海洋,海面形成台风,台风带来降雨等等。

长江、黄河这些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都很大,拥有十分复杂的水网,除了自然形成的湖泊和河网以外,我们也修建了不少水库和人工河湖,目的主要都是为了对水资源进行更合理的调蓄。因为,当短时性降雨量太大,江河的支流就会有洪峰在形成以后直接汇集到干流,而那些调蓄能力相对更弱的河网,也就更容易因为暴雨形成洪峰,不可控的洪峰过境自然就会给周围事物造成致命性破坏。

以前修建三峡大坝,以及一些其他水利工程的时候,最开始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包括修建成本巨大,涉及到的迁移人口数量上百万,而一些具有洄游特性的鱼类动物,也会因为大坝建成而受到影响。

但这一切问题,如今都有了答案,自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不仅创造了单座电站最高年发电量的世界纪录,改善了六百多公里的航运航道,更在抗旱和防洪上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三峡大坝在设计的时候就预留了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在2020年遭遇建成后最大洪峰的时候,直接将11个泄洪深空开启泄洪,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很强,相关专家曾表示,像1870年那样的大洪水,三峡大坝可以让枝城的流量控制在每秒8万立方米以下,而百年一遇的荆江河段洪水,也能通过三峡大坝实现不分洪。

当然,很多人都知道,三峡大坝的设计,主要是拦蓄长江上游来的水,能够有效解决长江干流洪灾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对长江下游构成大的影响。前面也说到了,三峡水库有专门的防洪库容,三峡大坝虽然会根据水量不定期进行泄洪,但这个也不是想泄洪多少就是多少,因为,下游防洪补偿也是有标准的,按标准进行泄洪并不会让下游增加自身的防洪压力。

而且,对于下游来说,不按要求泄洪才可能真的出问题,别看大坝都是混泥土那些坚硬的物质修建的,但是这些建筑在洪水面前,同样也具有有限的承受力,当大坝里面灌的水超过了自己的负荷,溃坝就很容易发生,这对于下游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所以,大坝泄洪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对于上游来说,还是下游来说都一样。


泄洪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泄洪

泄洪即排泄洪水的意思。泄洪的原因是因为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水库超水位,为避免水漫洪溢或库坝、堤堰溃塌而造成严重的灾害,所以开闸向下游泄洪区排水。

洪水是指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又称大水。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从那时起,四千多年中有过很多次水灾记载,欧洲最早的洪水记载也远在公元前1450年。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

应对洪水的措施:洪水之前: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3、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4、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5、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6、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洪水自救: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泄洪后的水排到哪里

泄洪后的水会流向河流的下游的泄洪区,比如安徽的许多县城、农村最后会流向大海。泄洪区是指在河流湖泊水位上升,达到洪水警报线时,由人工打开一缺口,向规定的地区引流洪水,减少对水域周边的危害,这一地区就被称为”泄洪区“。

安徽有两个泄洪区,皖南为长江泄洪区;皖北为淮河泄洪区。

王家坝闸,全称淮河濛洼蓄洪区王家坝进水闸,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左岸安徽省阜南县境内淮河濛洼蓄洪工程入口,地处河南与安徽两省三县三河交汇处(固始、淮滨、阜南三县,淮河、洪河、白鹭河三河),因坝建在阜南县王家坝镇而得名。王家坝闸是淮河蒙洼行蓄洪区的主要控制工程,建于1953年,2003年拆除重建。共13孔,每孔净宽8米,设计流量为每秒1334-1626立方米。

淮河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位于三河交界的王家坝闸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有了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称号。王家坝闸也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是淮河灾情的“风向标”。至2020年,已经有13个年份16次开闸蓄洪;至2005年,累计蓄洪量72.4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