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2019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在恢复运营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免费开放,直至2020年底。5月10日,莫高窟恢复开放。
长城始建于我国西周时期。长城修筑的发生地位于当时的首都镐京,到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国争霸的原因,那时各国都有长城,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开始修筑长城。随着六国的统一,内战消失,这个时候就需要统一御敌,于是就开始把原来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强化。最终形成了秦长城,当然后来的各个朝代也有重新修筑。
长城简介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这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阖闾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雪堰镇城里村与无锡市胡埭镇湖山村之间,为春秋时期城池遗址,是扼守太湖北部的军事站略要地。该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阖闾当上吴王后,任用贤才,对百姓施恩惠,以“仁义”闻名于各诸侯国。伍子胥便是招来的贤才。有一天,阖闾找来伍子胥向他吐露了自己对未来国家发展的担忧,伍子胥说道:“凡想安居治民,兴霸成王,必先城(chénɡ)廓(kuò),筑立仓库,治兵库,这是根本之策。”于是在阖闾的带领下,一座周围47里,有8座陆门,8座水门的姑苏大城,阖闾城就屹立在了太湖之滨。
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红陶和西周至春秋时期流行的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几何形残陶片。为研究春秋晚期吴国历史和无锡的吴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