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清零

2021/9/26 13:15:40
万年历日历:清零知识
清零知识
钉钉年假是12月底清零吗

转眼2021年已接近尾声,你的年假用完了吗?每到岁末年终,都有不少上班族忙着“清零”年休假,以避免过期作废,毕竟年假是带着薪的。不过有的人是“工作狂魔”,到年尾了才想起未休完的年假。那么,钉钉年假是12月底清零吗?年休假是年底自动清零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钉钉年假是12月底清零吗

钉钉年假不一定是12月底清零。正常情况下年休假是按年度计算的,如果本年度内未休假,则推定为放弃年休假,第二年是不累计的,即清零。我国法律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未休成可以清零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由此可见,年休假是可以跨年度安排的,用人单位不能简单地以“折现”方式来代替职工的年休假,以年休假不跨年安排为借口将年休假“清零”更无法律根据。

年假有几天?

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时间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

辞职时年假没休完怎么办?

辞职时年假没休完,用人单位应折现支付。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计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当年度未享受年休假天数×3倍平均日工资。

另外,用人单位应该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但用人单位要对职工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倍支付工资报酬。

未休的年假如何补偿?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企业安排员工休假,但员工因为自身原因不休年假,视为自动放弃,不能获得三倍工资补偿,只有常规工资。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但一般只能跨一年。

职工离职,多休的年假,能追回吗?

公司提前安排员工休完当年度年休假后,员工在年度届满前提前离职,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疫情清零是什么意思

疫情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一旦没有控制住,就会给人类社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也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有些朋友来咨询:疫情清零是什么意思?疫情清零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疫情清零是什么意思

疫情清零是是指连续一段时间内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这种情况下才可以被称为“清零”。

14天解封还是28天解封?

一般是14天就可以解封,而具体要看封闭小区是否有新增病例。若是出现1例阳性病例之后,14天之内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就可以解封。但这14天期间陆续的有新增病例出现,解封时间就会重新开始计算。为大家举个例子,像南京此次疫情是在7月21日发现的,若某一个小区确诊了一例,对该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在封闭期间的第五天和第十天分别出现了确诊病例,解封时间就会往后推移,预计在8月15日才能解封,这样算下来时间都超过28了。

另外,南京市指挥部要求,解除封闭后会进入7天的过渡期,而这七天采取的是居家健康监测的模式,如果到了最后第7天的时候所有核酸检测是阴性的话,就进入到常态化的防控阶段,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怎样预防疫情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3、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

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要减少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些尝试:

一、正确接收和解读疫情信息,廓清认知迷雾

现在媒体信息高度发达,自媒体消息铺天盖地,有的配发了大量真假混杂的图片和视频,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对于缺乏疫情相关知识的个体,确实很难甄别。因此应要减少浏览这些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时间,每天只获取官方正规渠道发布的简单通报即可。

二、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生活节奏

给自己安排难度适中的工作任务,把日程表安排得紧凑、充实一些,不要留大片的空白时间来刷手机。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准时安排吃饭、休息、阅读、运动、家务和亲子游戏,尽快恢复生活常态。不要试图用药物或成瘾物质来麻醉自己,尽量减少酒精、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摄入量。

三、保持正面积极的社会连接,传递正能量

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视频等方式,跟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分享或倾诉你的想法和感受,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沟通感情,释放压力。关注传播积极信息的公众号,与那些保持乐观心态的人交流,避开那些喜欢危言耸听、传播谣言的人。

四、响应应对策略,积极配合防控

不要相信网络上制造的恐慌谣言,相信科学,对疫情的认识了解需要时间,对疫情的控制也需要时间,按照官方发布的指南做好防控,恰当安排自己的生活。

五、努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化解负面情绪

要接纳自己的焦虑不安,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自己的警觉水平,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慢慢消化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较长,自己无法排解,需要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服务,尤其是有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的专业人员与机构最好。


年假是元旦清零还是过年后

2021年余额已不足!辛劳一年的“打工人”你年假休了吗?一般来说,年假天数是由职工累计工作年限确定的。而且对于年休假,如果职工本人没休完的话,公司还需转换成现金来支付。不过,年假也是有有效期的。那么,年假是元旦清零还是过年后呢?到底年假过了12月就会清零的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年假是元旦清零还是过年后

根据规定,年假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今年的年假可以安排到明年休;如果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单位应在征得职工本人同意后,根据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报酬。

单位不安排休年休假也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怎么办?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八条,单位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即职工可以用人单位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按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为由,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年休假工资如何计算?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三款,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即:职工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职工近12个月工资总额÷261天×300%

(以上规定仅适用于团体、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对带薪年休假另有规定。)

其他相关事项

休年假不影响全勤评奖,《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只要职工不存在旷工、迟到早退等情形,应给予全勤奖的认定,用人单位不应以“无法享受全勤奖”为由间接阻碍员工享受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但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符合条件的职工可向单位申请本年度的年休假。但用人单位经职工本人同意,也可不安排职工休年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疫情清零多少天可以解封

疫情当下,每个人都要带好口罩,阻断传播途径。食物都要煮熟吃,千万不要生吃。疫情来临的时候是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来说说:食物都要疫情清零多少天可以解封?疫情清零后还要多久解封?下面小编决定为大家总结一下,马上来看看吧。

疫情清零多少天可以解封

疫情清零之后,一般再观察和7-14天就能解封。因为,新冠病毒的潜伏周期是7到14天,如果一个地区超过14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时候就可以解除管控。但具体是否可以得到解封,仍然还是需要以当地规定为准。

1.上海浦东新区心圆西苑小区解封

8月17日0时,浦东新区心圆西苑小区被列为低风险地区,伴随着异口同声地倒数,小区居民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门外亲朋的夹道欢迎之中,有序、缓慢地走出了他们隔离了14天的小区大门。

2.淮安6个地区迎来解封

8月16日,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临河社区复兴路128号楼栋、高良涧街道杨码社区大庆南路18号院、高良涧街道惠民社区金盛花苑小区、高良涧街道邓码社区永安东路环城蔡上组、高良涧街道邓码社区鸿盈小区、高良涧街道邓码社区邓码安置小区6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解除封闭,继续实施7天过渡期管理。

3.长沙市正式解封

8月13日8时,长沙市天心区乾城嘉园小区也正式解封。至此,长沙市中风险地区清零,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而宁乡市城郊街道馨宁新村小区、未来方舟小区2号栋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4.成都最后一地解封

自8月12日21时起将高新区石羊街道花园68栋及周边封控区全部解封。至此,成都市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目前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

14天新增为零会解封吗?

14天新增为零一般会解封,但像此次南京本土疫情解封规定,14天无新增本土病例,会解封封控管理,再继续实施7天过渡期管理,核酸检测后没有阳性患者就能解封。因此每个地区的解放呢个标准不一样,像此次长沙、成都等疫情,14天新增为零后就宣布了解封的好消息。疫情解封一般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

1.14天无新增感染者

若封闭管理区域内14天没有再出现新增病例,就达到解封最基本的要求。但要是在这十四天内出现新的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解封时间就要重新再计算。而此次南京首个解封的毛家圩村就连续14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出现,是当地第一个解封的地区。

2.小区人员核酸检测为阴性

封闭区内所有居民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多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像现在南京还有很多地区都未达到解封要求,在8月11-12日,南京将对部分区域居民开展第7轮核酸检测,共涉及十三个街道。

3.小区符合各项要求符合

在封闭期间,小区内人员严格地进行居家医学隔离观察,而垃圾处置和清洁消毒等方面都符合要求。

总得来说,疫情清零14后就可以解封,但具体解封标准规定的天数以当地公布的疫情防控标准为准。

疫情解封的标准是什么

1. 病毒的传播受到充分的控制。

2. 卫生系统具有检测,测试,隔离和治疗每个病例并追踪每个接触者的能力。

3. 在诸如疗养院之类的特殊环境中,将暴发风险降至最低。

4. 在工作场所,学校和重要企业中都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

5. 具有可以控制人们从其他国家携带病毒的风险的能力(防输入)。

6. 对社区进行充分的教育,参与和授权,使其适应新的常态。

当前,国外新冠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多地发生本土疫情。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总体防控策略,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防控。疫情尚未结束,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清洁居家生活环境。非必要不出境,不跨省旅行。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须规范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疫情清零是什么意思

疫情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一旦没有控制住,就会给人类社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也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有些朋友来咨询:疫情清零是什么意思?疫情清零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疫情清零是什么意思

疫情清零是是指连续一段时间内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这种情况下才可以被称为“清零”。

14天解封还是28天解封?

一般是14天就可以解封,而具体要看封闭小区是否有新增病例。若是出现1例阳性病例之后,14天之内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就可以解封。但这14天期间陆续的有新增病例出现,解封时间就会重新开始计算。为大家举个例子,像南京此次疫情是在7月21日发现的,若某一个小区确诊了一例,对该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在封闭期间的第五天和第十天分别出现了确诊病例,解封时间就会往后推移,预计在8月15日才能解封,这样算下来时间都超过28了。

另外,南京市指挥部要求,解除封闭后会进入7天的过渡期,而这七天采取的是居家健康监测的模式,如果到了最后第7天的时候所有核酸检测是阴性的话,就进入到常态化的防控阶段,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怎样预防疫情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3、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

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要减少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些尝试:

一、正确接收和解读疫情信息,廓清认知迷雾

现在媒体信息高度发达,自媒体消息铺天盖地,有的配发了大量真假混杂的图片和视频,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对于缺乏疫情相关知识的个体,确实很难甄别。因此应要减少浏览这些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时间,每天只获取官方正规渠道发布的简单通报即可。

二、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生活节奏

给自己安排难度适中的工作任务,把日程表安排得紧凑、充实一些,不要留大片的空白时间来刷手机。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准时安排吃饭、休息、阅读、运动、家务和亲子游戏,尽快恢复生活常态。不要试图用药物或成瘾物质来麻醉自己,尽量减少酒精、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摄入量。

三、保持正面积极的社会连接,传递正能量

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视频等方式,跟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分享或倾诉你的想法和感受,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沟通感情,释放压力。关注传播积极信息的公众号,与那些保持乐观心态的人交流,避开那些喜欢危言耸听、传播谣言的人。

四、响应应对策略,积极配合防控

不要相信网络上制造的恐慌谣言,相信科学,对疫情的认识了解需要时间,对疫情的控制也需要时间,按照官方发布的指南做好防控,恰当安排自己的生活。

五、努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化解负面情绪

要接纳自己的焦虑不安,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自己的警觉水平,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慢慢消化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较长,自己无法排解,需要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服务,尤其是有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的专业人员与机构最好。


年假必须是到12月31号为止吗

我国职工可以享受休假主要有:年假、寒暑假、事假、病假、探亲假等等。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年假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年假必须是到12月31号为止吗?年假一定是到12月31日清零吗?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假必须是到12月31号为止吗

不是必须是到12月31号为止。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假设A、B、C是连续的三个自然年度,A年的假期,用人单位可以在B年安排,支付A年未休年休假补偿的最后期限是B年度的最后一天,如果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者即应知晓其权利受到侵害,其如果要申请仲裁获得A年度未休年假补偿,时效就应当自C年1月1日起算到C年12月31日截止。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九条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年假相关规定

哪些人可以享受年休假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为了平等保护各类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条例对各类用人单位实行广覆盖,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年休假的天数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和网民希望将年休假天数由最多15天增加为20天或者25天。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要求增加休假天数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年休假天数应当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企业等单位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因此,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同时,条例还规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不能休年休假的补偿

当前确有部分职工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休假。为保障这部分职工的权益,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未能享受年休假的,单位除正常支付工资收入外,还要支付相应的补偿。对于补偿的标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不少意见认为,应当符合劳动法关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 的工资报酬”的规定。据此,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