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时期

2021/9/26 13:15:06
万年历日历:时期知识
时期知识
腊八粥的来历

晋东南流行一首歌谣,名为《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由此可知,腊八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腊八粥。但是,大家有了解过腊八粥的来历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的来历,主要与佛教有关。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事,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事,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春秋时期除了楚国之外还有哪六个国家

春秋时期实际上不止七个国家,如果问的是战国七雄,那么除了楚国之外还有秦国、齐国、燕国、韩国、魏国、赵国六个国家;除了战国七雄之外,还有宋国、中山国、鲁国、东周国、西周国、邾国、小邾国。春秋时期是东周末年的一段混乱时期,诸侯国混战,直至最后秦国完成大一统。

战国七雄简介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由于郡县制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


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

在唐朝灭亡后,各大藩王割据,产生了类似战国争霸的局面,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五代十国,作为历史的重要一环,五代十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本期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哪五代,哪十国吧。

907年,唐朝被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大分裂政权,它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大分裂政权被合称为五代。而在这五代之外,还存在着一些零零散散的割据政权,这些零散小的政权被合称为十国,包括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五代十国开始于902年,结束于979年,但严格的来说,五代应该是从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后就结束了。直到公元979年,北宋统一十国,这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的局面。

五代十国继承自唐朝末期,给中原历史造成的影响。使汉民族在疆域上失去了长城的防护,尤其是在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后。另外由于党项族占据西北,中原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五代十国及北宋期间,汉民族失去了北方的广大牧场,无法组建大规模的骑兵,使得这段时间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特别严重。

因为五代十国的割据形式是由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所致,宋朝以后为避免这种情况重演,加强了中央军,并对地方军做出大量限制,使得宋朝军事实力一直偏弱。五代十国期间中原地区朝代更迭频繁,外族入侵不断,使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十国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朝代较为稳定,使南方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


汉朝的匈奴是现在的哪里

汉朝的匈奴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外蒙古国以及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历史上的漠南地区就是匈奴人的占领范围,其东起东北,西达西域,南抵河套燕云,北出西伯利亚,鼎盛期的匈奴是股极其庞大的力量。而匈奴族则是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他是一个由多部落融合的混合民族。

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赶出河套地区。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在汉武帝前期,匈奴被汉军击败,退出漠南。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贝加尔湖)”。在汉武帝晚年,匈奴击败汉军,重新掌控漠北。在汉宣帝时期,匈奴分裂,五单于争立。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率众投降西汉。公元前36年,西汉灭北匈奴郅支单于。在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

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醢落尸逐鞮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还是叛服不定。公元87年,鲜卑大破北匈奴,漠北又发生蝗灾,北匈奴开始“大乱”。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麓勒石,铭刻《封燕然山铭》纪功。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了胡夏政权。


宋国是现在的哪里

战国时期的宋国包括我国现在的河南省、江苏省、山东省部分地区,不指现在的某一个省,其大部分辖区是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详细来说包括现在的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国都定在商丘。

宋国简介

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

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039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战后,宋国国力受创。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战国时期,宋康王“行王政”,实行改革,宋国强盛起来。公元前286年,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瓜分宋国领土。


海上丝绸之路最鼎盛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那大家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最鼎盛的时期是哪个朝代吗?

海上丝绸之路最鼎盛的时期是元朝,宋朝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比宋朝有了更大的拓展,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从宋朝的五六十个增加到元朝的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其实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而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于汉代。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