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新规

2021/6/7 10:36:49
万年历日历:新规知识
新规知识
海南产假多少天2022新规定

最近全国多地都有调整计划生育条例,主要就是调整各地在国家规定的产假基础上增设的生育假。那么,今天就来讲讲,海南产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2022海南产假多少天最新规定?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海南产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

190天。

产假最高达190天

甘肃、黑龙江、青海、江西、河南、海南等地的产假天数都在180天以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海南、河南最高,达190天。

二孩、三孩产假更长。河北、浙江、福建三个省份的假期天数需要分门别类来看。在河北省生育一孩、二孩,获得158天产假,三孩产假为188天;而在浙江,生育一孩即享158天产假,二孩、三孩为188天。在福建省,生育假期则是在158-180天的区间中。

陕西省女职工或可休350天产假。在陕西省,女职工生育三孩的,拟再给予半年奖励假。陕西生育三孩的产妇或将可休法定产假大约350天(98基础产假+60天+10天孕检奖励+半年三孩产假)。

全国产假天数最低的为江苏省,为128天。其中,《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并没有硬性规定具体天数,而是提出“在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不少于30天。”

大多数省份的产假天数为158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水平。

多地规定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可享育儿假

多地均规定,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可享受5天或10天的育儿假。

河南省明确育儿假时间

11月27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其中明确,在子女年满三周岁前,每年应当分别给予夫妻双方十日育儿假,育儿假期间视为出勤,上述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重庆育儿假最长可休一年

11月25日,重庆通过修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职工,在产假或者护理假期满后,经单位批准,夫妻一方可以休育儿假至子女一周岁止,或者夫妻双方可以在子女六周岁前每年各累计休五至十天的育儿假。

不得因女职工哺乳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母婴家庭母乳喂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 以上,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 以上。计划要求,保护哺乳期女职工权益,用人单位要切实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相关规定,确保女职工享受产假、生育奖励假,合理安排哺乳期女职工的哺乳时间。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哺乳时间视同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哺乳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予以辞退或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婚假也延长

“婚假太短年轻人没空结婚”日前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相关地方政府回应正在对婚假制度进行调整,将适时发布最新婚假政策,以便更好地保障职工举办婚礼和蜜月旅游。

今年有的省份已经增加了婚假,例如江西规定,依法结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增加婚假15日。

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

我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持续上升。1995年,不孕不育率仅有3% 左右;2012~2018年,不孕不育率上升到10% ~15% ,患病人数超过3000万。预计未来短时间内,这一比率还会升高。总体来说,不孕不育的发病率约10% ~15% ,男女因素各占一半。

从遗传学角度看,25~35岁是男性最佳生育年龄,这个年龄段男性的精子数量和质量都处于最佳状态。男性生育年龄偏高不仅会导致怀孕几率降低,还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后代健康风险升高等多方面问题。

最佳生育间隔是多久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一个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最佳生育间隔是多长时间?

生育间隔即妊娠间隔(IPI),是指一次分娩结果(包括活产、流产、死产、堕胎等)与下次妊娠的时间间隔,通常指一次活产后距下次怀孕的时间间隔。

为降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女性在前次活产分娩后至少等待2年,在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后至少等待6个月后再怀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年,主要是为了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乳喂养2年的推荐相呼应。最近由各医疗机构发布的指导建议,前一次活产后间隔18~24个月可能是最佳的再次妊娠时间。这个时间主要是根据文献提示做的推荐,IPI在18~24个月,母亲和围产儿面临的风险最少。


安徽产假多少天2022新规定

产假是一种特殊权利,因为这是针对生育女职工的一种特别规定。有些准备在安徽生育的女职工想提前来了解一下,安徽产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2022安徽省产假是几天新规定?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安徽产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

158天。

安徽省有关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表决稿)》(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延长产假六十天,男方享三十天护理假

《条例》规定,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夫妻现有三个子女,有子女经鉴定为残疾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可以再生育。依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或者再婚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值得关注的是,在奖励与社会保障方面,《条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 婚假期间,其享有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不变。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以下奖励: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三十天护理假;在子女六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各十天育儿假。 职工在前款规定的产假、护理假、育儿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这意味着,安徽将沿用原来“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之规定,也就是在国家规定基础上再加60天,形成158天的产假。

不久前,安徽拟将“延长产假六十天”部分改为“延长产假九十天”。

产假多少天2021各省新规定汇总

1、江苏省: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即98天,晚育的,延长女方产假三十天。(详见《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1条)

2、陕西省:实行晚育的,享受国家规定及即98天,增加产假十五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三十天。(根据《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46条)

3、天津市:婚假为3天,产假为128天,陪产假为7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7天。

4、贵州省:实行晚育的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即98天,女方增加产假3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在产假期间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增加产假90天;接受节育手术的,按规定享受休假。(详见《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52条)

5、云南省:实行晚婚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98天的基础上,给予女方增加产假三十天,男方护理假七天;在产假期间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给予女方增加产假十五天。(详见《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6条)

6、广东省:婚假为3天,产假为128天,陪产假为15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10天。

7、西藏自治区: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因西藏自治区没有地方规定,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的规定执行。)

8、四川省:婚假为3天,产假为158天,陪产假为20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20天。

9、北京市:婚假为10天,产假为128天,陪产假为10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7天。

10、海南省: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即98天,已婚女性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增加晚育产假15日。(详见《海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40条)。

福建省:婚假为15天,产假为158到180天,陪产假为15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15天。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婚假为3天,产假为148天,陪产假为25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12天。

12、重庆市:实行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即98天,女职工晚育增加产假3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详见《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规定)

13、上海市:婚假为3天,产假为128天,陪产假为7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7天。

14、浙江省:婚假为3天,产假为128天,陪产假为15天,取消原来的晚婚假12天。


2021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导语:退休年龄是国家规定好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是要到退休年龄的时候才能退休,领取退休金。当然,这个退休年龄的规定也有可能会进行调整,据说,未来会延迟退休年龄。那么,今年退休年龄是否延长?2021退休年龄是几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2021年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延迟退休规定

我国正在进行退休年龄的改革,日前,人社部提出了渐进式的退休方式,但是,官方尚未发布具体的细则。因此,目前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依然是不变的。

根据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规定:

一、干部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工人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退休年龄

三、破产国有企业职工

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特殊工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退休除外),可提前5年退休。

资源枯竭型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在享受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退休政策的同时,其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人员,可再提前5年退休。

四、自谋职业者

《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20号):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农民合同制工人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今年退休年龄是否延长?

延迟退休

今年应该不会实施,但未来可能会实行延迟退休年龄。

相关人员建议延迟退休分“两步走”:

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

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这意味着,2018年前还没退休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而且,1990年(含199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以及1985年(含1985年)以后出生的男性都将在65岁退休,分别比原来延长了10年和5年。结合目前我国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退休的规定,我们可以算出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

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我们选取同为1980年出生的女职工、女干部和男性来计算,则结果为:

1980年出生女职工退休年龄=

50+3×(50+1980-2021)/12=50+3×9/12=52.25岁

1980年出生女干部退休年龄=

55+3×(55+1980-2021)/12=55+3×14/12=58.5岁

1980年出生男性退休年龄=

60+3×(60+1980-2021)/12=60+3×19/12=64.75岁

若(目前退休年龄+出生年份-2021)等于或大于最终确定的延迟退休最大增加年数(例如方案最终规定男性最多延迟到65岁退休,则最大增加年数为5年)时,结果均为最大退休年龄。


新冠疫苗接种年龄范围最新规定

导语:随着技术人员的不断研发,我国新冠疫苗的适应年龄范围也不断扩大,以前18岁以下的人群不能打,但现在可以打了,还有一定岁数的老人,现在也可以进行接种了。不过,大家接种之前,还是先了解具体年龄范围情况。具体新冠疫苗接种的年龄段是多少?一起来看看新冠疫苗接种年龄范围最新规定。

新冠疫苗接种年龄范围最新规定

新冠疫苗接种年龄范围

日前,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

另外,部分地区12~17岁人群分年龄段可以接种疫苗。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浙江将于8月1日开始,对12~17岁人群分年龄段、安全稳妥分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力争尽早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战略性成果。

其中,在校学生可于8月20日之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接种;非在校的、以及希望提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12~17岁人群,可在监护人的陪同下,于8月1日起到接种点进行接种。

截至7月27日,浙江省18岁以上人群已累计接种7773.7万剂次,覆盖4687.7万人,接种覆盖率达87.2% ,成效明显,但距离人群免疫屏障的建立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浙江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扩大人群接种范围。

浙江省青少年新冠疫苗接种时间如何安排?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浙江省将逐步开展青少年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自8月1日开始,先启动15~17岁人群接种,其中该年龄段学生集中接种时间于8月20日开始;自9月1日起,启动12~14岁人群接种,其中该年龄段学生集中接种时间于9月20日开始。

公众可向当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详细信息。

新冠疫苗年龄

青少年接种如何安排?

12~17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

在校学生接种形式分为在学校设点接种和在校外接种两个模式:对于学生人数规模在600人以上学校,学校可设临时接种点供学生接种疫苗;未设立临时接种点的学校,学校可提前与社区预防接种单位、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巡回接种点等做好预约,合理做好学生集体接种。

如学生在学校内进行接种,学校应提前将《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告知书发放给学生监护人,监护人签字后收回。学生接种时,需有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陪同,且提前准备好学生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预防接种证》,配合接种人员做好信息登记、知情同意书签署、疫苗验证等工作,接种后于指定区域留观30分钟。

非在校学生可在监护人陪同下,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预防接种证》前往社区预防接种单位、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巡回接种点等接种点接种。

青少年接种是否自愿?

儿童青少年和18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照自愿原则,但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并且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严密,绝大多数人都未曾感染,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一旦有输入性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不仅容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而且有的人感染发病后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通过接种疫苗一方面使得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青少年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保障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

为此,建议“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青少年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新冠疫苗

不可以接种的情况:

1、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不能接种。

2、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能接种。

3、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不能接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不能接种。

6、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不能接种。


江西产假多少天2022新规定

近日,我国各地都在调整产假时间,目的是为有意向生育的家庭加码福利,降低生育负担。有些在江西的朋友想了解一下,江西产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2022江西产假几天最新规定?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江西产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

产假188天。甘肃、黑龙江、青海、江西、河南、海南等地的产假天数都在180天以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海南、河南最高,达190天。安徽、甘肃、河南、江西、云南等地的男性可享30天护理假,而这些省份,女性产假也普遍较长,为158天及以上。

一共有16个省份护理假为15天。其中江苏省规定,男方享受护理假不少于15天。11月29日,天津市通过《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男方陪产假从7日增加到15日。

护理假最短的是山东省,是7天。吉林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父母育儿假,并未作出更详细的规定。

这些地方增设男方护理假

安徽、甘肃、河南、江西、云南等地的男性可享30天护理假,而这些省份,女性产假也普遍较长,为158天及以上。

一共有16个省份护理假为15天。其中江苏省规定,男方享受护理假不少于15天。11月29日,天津市通过《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男方陪产假从7日增加到15日。

护理假最短的是山东省,是7天。吉林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父母育儿假,并未作出更详细的规定。

目前,不少省份的育儿假还处于拟增设阶段。

多地夫妻每年可享10天育儿假

多地均规定,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可享受5天或10天的育儿假。部分省份可达15日。

北京、上海两地规定: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育儿假。

河北、河南、黑龙江、浙江、辽宁、江西、湖北、贵州、四川等省份,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而在安徽省,子女六周岁以前,父母双方每年可享各10天育儿假。

山西省的福利保障力度更大。“符合规定生育且子女不满3周岁的,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分别给予每年15日的育儿假。”其中,符合条例规定生育且子女不满3周岁的,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可以分别每月发放不低于200元的婴幼儿保教费。

甘肃、青海的育儿假也处在第一梯队,在子女不满三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5天育儿假。

重庆的育儿假最灵活,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职工,在产假或者护理假期满后,经单位批准,夫妻一方可以休育儿假至子女一周岁止,或者夫妻双方可以在子女六周岁前每年各累计休五至十天的育儿假。

相关配套支持措施

公租房优先配租

为进一步降低生育负担,《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公租房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

配备母婴设施

为了鼓励育龄妇女生育,多地发力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公共服务。

为了给母婴创造生育友好型的社会环境,《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规定上海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城乡社区建设改造中,按照国家和上海有关规定,建设相应的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

无独有偶,为保障母婴权益,重庆市明确:在城乡社区建设改造中,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要求公共场所和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配置母婴设施,为婴幼儿照护、哺乳提供便利条件。

另外,在《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也增加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城乡社区建设改造中,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场所和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配置母婴设施,为婴幼儿照护、哺乳提供便利条例”内容。


2021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导语:关于退休年龄,大家都非常关注,尤其近几年都有在讨论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所以每年的退休年龄都有可能会进行调整。其中,很多老师都担心退休年龄会不会延迟。那么,2021教师退休年龄是多少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2021年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2021年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2021教师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老师退休年龄规定

近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关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内容:

小步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

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

延迟退休不是“齐步走”,而是要与现行退休政策平稳衔接。

延迟退休不能“单兵突进”。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但目前还没有实施延迟退休,所以2021年目前为止退休年龄规定如下:

老师退休年龄

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我国教师属于事业单位,因此,教师的退休年龄适用上文提及的第一种情形。

2021年,哪几类教师退休金,有望得到增长?

退休金

第一类教师就是教龄超过了35周岁的教师,在养老金发放标准之下,在岗教师只要教龄达到或者超过35年,那么他的退休金就越高,因为他们是遵循了教龄越长,退休金就越多的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念。

第二职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大家都应该很清楚,退休金跟职称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要拿到高工资就必须在退休前职称上升一个档次,当然这也是比较难的一个事情。

第三教龄满30年的乡村教师。随着国家对乡村教师扶持力度的加大,乡村教师的优势也就显得越来越淋漓尽致,很多省市开启实施了乡村教师教龄满30年,可以直接评为高级教师,这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