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弱冠

2021/9/26 13:14:26
万年历日历:弱冠知识
弱冠知识
弱冠是多少岁

我们在追剧的时候,尤其是古装剧中,有时候会听到男主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加冠,这一类少年也称为“弱冠”。实际上,“弱冠”是一种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那么,“弱冠”指的是多少岁呢?一起来看看吧!

弱冠是多少岁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这时,男子要行冠礼,即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说文》: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冠礼”,是古代汉族的成年礼,嘉礼的一种,源于周朝。据专家考证古代早期的原始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会举行一种仪式,称为“成丁礼”“入社礼”,而这种“成丁礼”后来就演变成冠礼。

《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为何弱冠表示男子20

因为古代男子在20岁时,需行冠礼,以这个仪式来表达男子已成年,但男子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所以称为“弱冠”表示男子20岁。在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行冠礼,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再戴上帽子,谓之成人。

“冠礼”,是古代汉族的成年礼,嘉礼的一种,源于周朝。据专家考证古代早期的原始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会举行一种仪式,称为“成丁礼”、“入社礼”,而这种“成丁礼”后来就演变成冠礼。

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之年

古时候,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称呼,如孔子《论语》:“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四十岁是“不惑之年”。那么,“弱冠之年”指的多少岁呢?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之年

“弱冠之年”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岁。弱冠之年,拼音是ruò guàn zhīnián,意思是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该词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嘉礼,古时汉族男子20岁行成人礼“冠礼”,表示已成年可婚嫁,也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例如,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古时汉族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其他关于“年龄”的称谓:

2至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3至15岁——舞勺之年

15至20岁——舞象之年

女孩12岁——金钗之年

女孩13岁——豆蔻年华

女孩15岁——及笄之年

女孩16岁——碧玉年华

女孩20岁——桃李年华

女孩24岁——花信年华


弱冠是多少岁

古时候,人们会用不同的词来形容不同阶段的人。其中有“总角”“豆蔻”“弱冠”“不惑”“而立”等词,那么“弱冠”到底指的多少岁呢?而弱冠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吧!

弱冠是多少岁

弱冠指的是二十岁的汉族成年男子。他们要在二十岁生日这天举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实际上,二十岁的男子还比较年少,所以也被称为“弱冠”。

弱冠是什么意思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也就是戴冠仪式。

“弱冠”指的就是古时候已经年满二十周岁,但还比较年少的成年男子的年龄阶段。在冠礼上,不仅会戴冠,还会赐以字。

“弱冠”只适用于二十岁左右的成年男子,而不适合女子。冠礼的仪式非常讲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才逐渐没落而消失。清末民初时期,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男子不再从小留长发,因此冠礼也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