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守岁

2021/9/26 13:14:07
万年历日历:守岁知识
守岁知识
春节守岁的由来

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众多习俗中,吃年夜饭和守岁是最能感受到过年的氛围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守岁呢?守岁又是怎么来的呢?在过年前,和小编一起来来了解一下关于守岁的小知识吧!

春节守岁的由来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的守岁就是指在农历除夕晚上不睡觉,一直守候到大年初一的来临。实际上,守岁是中国民间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又叫守岁火、照岁,其历史悠久,主要表现为在新年前夜的除夕晚上,在所有房子里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的灯烛通宵都不灭,意为“照虚耗”。这样寓意着来年家中就会有充实的财富,是很美好的祝愿。

除此之外,在别的地区就将通宵守夜称为守岁。也就是在全家一起吃完年夜饭之后继续庆祝,一直欢庆直到新一年的到来。在新一年到来的时候,会点燃鞭炮来庆祝,寓意着送走了“年”。

关于守岁的由来有三:一是为了赶走将在大年三十晚上出来伤害人们的野兽“年”,于是人们整夜不敢睡觉,等待着用鞭炮赶走年兽。

二是守岁起源于古代驱邪。在南北朝时期,人们通宵守夜意味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走,希望新一年吉祥如意。这种说法流传至今。

三是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人们将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祭灶,三十夜熬夜称之为“守岁”。这种说法是在三十夜熬夜,为了等待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回来。


守岁是指在哪天晚上通宵守夜

导语:大家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守岁是指一整晚都不睡,直到第二日天亮。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守岁的知识,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守岁是指在哪天晚上通宵守夜?守岁是在几月几号晚上通宵守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收下!

守岁是指在哪天晚上通宵守夜

守岁大年三十

守岁是指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通宵守夜。大年三十晚上叫做除夕,是指岁更交替的夜晚。守岁指的就是,人们在除夕这天晚上点燃灯火,全家人坐在一起等待和庆祝新年的到来。

传统的守岁是通宵不睡,直至第二日天亮。现在一般来说,守岁时间过了12点就可以睡了。守岁是一种对旧年的不舍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期望,守岁要守到几点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如果身体较差,或者是白天较为劳累的,建议还是按照正常的休息时间入睡,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守岁的意思

守岁是汉族民间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之一,又有照虚耗、熬年、熬夜等说法。守岁是指一家人在除夕之夜,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古时候,守岁有两种含义,一种为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而年轻人守岁为了和父母长辈一起守住时光,为父母长辈延年益寿。因此,守岁的意思为对将逝去旧岁的留恋,也是对将到来新年的满怀希望。

守岁

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讲究一见人团圆,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有时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会在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全家人围桌谈话。

关于守岁,有三个不同的传说。一个为,迎接灶王奶奶。相传玉皇的小女儿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从腊月23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东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齐,为了为了人们能过个好年,连夜赶回人间,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

还有一个传说为“守岁熬年”。这也是人们最常听说的一个传说,即为了一年来一次的年兽,每到除夕之夜,人们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为消磨时光,一家人团聚交谈,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守岁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除夕守岁

守岁象征意义:

1、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2、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3、“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4、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