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地貌

2021/9/26 13:14:05
万年历日历:地貌知识
地貌知识
丹霞地貌是流水侵蚀吗

丹霞地貌是流水侵蚀的。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

丹霞地貌的特点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除中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使用“丹霞地形”这一分类学名词,之后便被沿用下来。

中国哪里有丹霞地貌

四川、贵州、广东、江西等地都有丹霞地貌。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


地貌类型有哪些

众所周知,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地貌是有许多类型的,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好好聊一聊,地貌类型有哪些?地貌类型包含什么?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地貌类型有哪些

1、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岩石地貌类型之一。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2、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3、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

4、海底地貌 submarine landform

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4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6.27米)。

5、风积地貌 wind-deposition landform

风积地貌的物源多来自于古河流冲积物;现代河流冲积物;冲积-湖积物;洪积-冲积物;冰水堆积物;基岩风化后的残积 - 坡积物。影响风积地貌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含沙气流结构、风运动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如风的类型,有单风向、双风向与多风向;风速度的大小、起沙风的合成方向;地面起伏程度;地面组成物质的粗细与多少;地面的水分与植被分布状况等。

6、风蚀地貌 wind-erosion landform

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①风蚀石窝。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和凹坑。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②风蚀蘑菇。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风蚀作用而成的蘑菇状岩体,又称石蘑菇、风蘑菇。③雅丹地形。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地区发育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相间的地貌形态。

7、河流地貌 fluvial landforms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8、冰川地貌 (glacial landform)

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冰碛地貌

冰碛物堆积的各种地形总称冰碛地貌。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冰碛丘陵是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沉落到底碛之上,合称基碛。是大陆冰川地区分布最广的冰碛,多成片分布,低洼处沉积较厚,高地很薄,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度数十米到数百米,洼地往往积水成湖,又称冰碛湖。

9、冰缘地貌 (periglacial landform)

由寒冻风化和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冰缘原意为冰川边缘地区,今一般指无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范围相当于冻土分布区,部分季节冻土区也发育冰缘地貌。因而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地表由于气温的年、日变化及相态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冻结和融化过程称冰缘作用。

10、湖泊地貌 lake landform

由湖水作用(包括湖浪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湖浪是风力在湖泊表面引起水质点振动的现象。湖浪可以改造河流携带的、湖岸边坡被剥蚀下来的物质,在岸边形成湖泊滨岸地貌。

11、构造地貌 structural landform

由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地质时期的构造和新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新构造。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有:板块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火山构造地貌、熔岩构造地貌和岩石构造地貌。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构造受外力侵蚀作用后形成的地貌。

12、热融地貌 thermokarst landform

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称热喀斯特地貌。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热融地貌可分为2类:①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形成沉陷漏斗、洼地、沉陷盆地,积水后成为热融湖。多发育于平原或高原地区。②热融滑塌,多在<16°的缓坡上发育。


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怎么引起的

对地貌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丹霞地貌,它是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看上去非常独特又壮观。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丹霞地貌的成因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丹霞地貌形成主要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

1、受到流水作用将周围风化的红色砂砾带到低洼盆地处沉积下来成为岩石,气候干热造成岩石的氧化作用。

2、在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沟谷不断展宽,崖壁崩塌后退,山顶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丹霞地貌的名称起源:

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

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丹霞地貌简介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除中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使用“丹霞地形”这一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


桂林山水的地貌是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上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的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南方的滇、黔、桂、川、渝、鄂、湘、粤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区主分布于波黑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中东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越南中北部地区。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

桂林什么气候

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接近19.1摄氏度。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9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偶尔降到0摄氏度以下。

桂林山水在哪里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有321、322、323三条国道穿过。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都知道我国张掖有着非常美丽的丹霞地貌,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往观赏,那你知道丹霞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吗?

丹霞地貌在我国就有广泛地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了赤壁丹崖及石墙、石峰、石柱、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的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发育成的各种丹霞奇峰总称。

以陡崖陡坡为特征,中国广东的丹霞山就是丹霞地貌的一个典型代表。


冰丘属于什么地貌

大家应该知道,冰丘的意思是指冰原上由冰构成的山丘。有些朋友没见过冰丘,所以不清楚冰丘的相关内容。那么,下面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说一说,冰丘属于什么地貌?冰丘是哪种地貌?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冰丘属于什么地貌

属于冰缘地貌,冰缘地貌是一种在气候严寒地区常见的地表形态。冰缘作用、冻胀作用、热融作用、冻融蠕流作用、雪蚀作用风力作用等都可形成冰缘地貌。其地貌形态可为石海和石河、多边形土和石环、冰丘和冰锥雪蚀洼地、冰丘和冰锥、热融地貌等。

冰丘发育于冰缘地区的湖积或冲积层中,是冻胀作用引起土层局部隆起的丘状地貌。大小不等,一年生冰丘分布在融-冻交替的活动层内,高数十厘米至数米,秋、冬季形成,夏季消失;多年生冰丘深入到多年冻结层中,规模较大,如昆仑山垭口的多年生冰丘高20米、长75米、宽35米。冰锥为具层状构造的锥形冰体,成因类似冰丘,由冻结产生的承压重力水冒出地表或冰面后再冻结而成。每年冬末春初为冰锥的主要发展时期,春末以后冰锥停止发展,并转向消融,直至消失。冰锥一般发育于洼地、山麓洪积扇边缘或沿河,呈串珠状分布。

冰缘地貌的研究

对冰缘地貌的研究是从古冰缘开始的。最早观察和描述古冰缘现象的是中国明代徐霞客,他在明崇祯六年八月初七(1633年9月9日)日记中记述:在五台山游中台时,“余先趋台之南,登龙翻石,其地乱石数万,涌起峰头……”。龙翻石,即为石海冰缘地貌,指出了石块上下左右翻动的特点(图1 龙翻石──石海(中国五台山中台顶处,海拔2980米))。西方在18世纪后期或19世纪前期才有类似的观察和描述。20世纪初,洛津斯基在第11届国际地质学会上发表论文《机械风化的冰缘相》,首次提出冰缘一词和冰缘相概念,指出冰缘过程和气候之间的密切联系。40年代末,出现了第一批利用古冰缘现象重建古气候环境的成果。5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冰缘地貌研究获得较快发展,在对冰缘地区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的速率及其理论模式研究,以及对冻胀过程的野外观察和室内模拟试验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

中国的冰缘地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20多年的调查研究,已知中国发育有世界上类型最为众多的冰缘现象,约50种冰缘类型。并在冰缘气候类型、冰缘地貌区划和冰缘地貌发育的地带性规律等方面取得成果。

冻胀丘是指什么

冬季季节融化层,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冻结,过水断面缩小,冻结层上水处于承压状态,同时冻结过程中水分发生迁移产生聚冰层。随冻结面向下发展,当冻结层上水的压力大于上覆土层强度时,地表就发生隆起,便形成冻胀丘(也称冰皋)。

冻胀丘是我国冻年冻土区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冻土地貌。冻胀丘底部的直径由几米到几十米,高1到2米,有的可达3~5米。冻胀丘表面经常存在纵横交错的裂隙。我国已知最大的冻胀丘在青藏公路62道班,它底部直径40~50米,高达20米。

在冰缘地区的松软岩层中,由于冻胀作用引起土层局部隆起的丘状地形。例如在湖相或冲积相地层中的冰丘。一年生的冰丘分布于融、冻交替的活动层内,高约数十厘米至数米,冬、秋季形成,夏季消失;多年生冰丘深达多年冻结层中,规模较大,如昆仑山垭口的多年生冰丘高20米、长75米、宽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