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酸雨

2021/9/26 13:13:47
万年历日历:酸雨知识
酸雨知识
酸雨的形成原因

酸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所以大家在平常要做好预防。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酸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酸雨的形成原因

大气污染是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我国出现的酸雨,多与煤炭的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有直接关系,因为很多地区燃烧的煤含有大量的硫,这种物质经过燃烧以后会转化成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而雨雪在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这种二氧化硫就会产生酸性降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机动车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碳氧化合物,这些物质与雨、雪相结合以后也会促使酸与产生

酸雨是雨或雪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以后形成的,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的燃烧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酸雨会改变土壤的结构,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诱因,在雨和雪等形成与降落的过程中,与空气中的这些有害物质相融合以后,会让雨或雪的pH值低于5.6,这种雨雪降落以后就是对土壤有害的酸雨。

中国酸雨主要出现在什么地方

酸雨的问题最厉害的是西南地区,那个地方含硫量特高。而且不仅含硫,还含砷,化学名叫As。由于砷中毒已经死了好些人了。硫污染影响经济,影响作物,也影响身体健康。砷污染也是很大的问题,贵州的煤中砷的含量比较大。上海和浙江地区的煤的含硫量也比较大,也形成酸雨。

我国长江以南也存在连片的酸雨区域。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

我国的酸雨情形

中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对酸雨污染进行观测调查研究。在八十年代,中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西南地区,酸雨的面积约为170万平方公里。到九十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地区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平均降水pH值低于4.0,酸雨的频率高达90% 以上,已达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华北的京津,东北的丹东,图们等地区也频频出现酸性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的区域面积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 左右。我国的酸雨化学特征是pH值低,流酸根(SO42-),铵(NH4+),和钙(Ca2+)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而消酸根(NO3-)浓度则低于欧美。研究表明,我国酸性降水中流酸根与消酸根的摩尔之比大约为6.4:1,因此,中国的酸雨是流酸型的,主要是人为排放SO2造成的。所以,治理好我国的SO2排放对我国的酸雨的治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在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在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小编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酸雨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哪些?酸雨产生的主要气体是什么?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请大家参阅。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消酸根和流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

酸雨是雨、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和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二氧化硫 (sulfur dioxide) 是最常见、最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化学式SO2,无色气体,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流酸。若把亚流酸进一步在PM2.5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便会迅速高效生成流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

酸雨的防治方法

1、控制酸雨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最主要是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

2、控制酸雨的经济刺激措施的有:征收SO2排污费,排污税费、产品税(包括燃料税)、排放交易和一些经济补助等。

3、加强监督管理的措施中,理解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述两者概念都强调了过程管理。

4、合理的工业布局、城市规划有利于控制酸雨的发生。

5、使用低硫煤、节约用煤、型煤固硫有利于防止酸雨的发。

6、型煤固硫的概念。所谓型煤固硫,就是在型煤加工时加入固硫剂,煤在燃烧时不排出SO2,从而实现燃煤固硫,固硫率可达50% 左右。

7、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会对减排SO2作出很大贡献。

8、控制汽车尾气的方法有:制订各类汽车的废气排放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尾气净化器及节能装置;使用“绿色汽车”等。

9、扩大绿化面积、公众的积极参与有利于防治酸雨。

酸雨的危害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90% ,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 以上。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 至34% 。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酸雨的形成

酸雨是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中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和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治酸雨方法多种多样,如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低碳出行等。但这须全民参与,从我做起。

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流失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

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众所周知,酸雨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会使土壤酸化导致粮食减产,会腐蚀建筑物,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酸雨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酸雨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酸雨的形成原因有两种,分别是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在大自然里,海洋雾沫等会夹杂着一些流酸升到空中,除此之外,突然中某些机体,例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腐败的叶子在细菌作用下也会分解出硫化物,转化成二氧化硫,火山爆发时也会喷发出二氧化硫气体,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成氮氧化物,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就会生成消酸,变成酸雨落下来。

中国的酸雨主要的形成原因是人为原因,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的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是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都会形成酸雨,归根结底,酸雨严重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利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消酸根和流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通过流酸根和消酸根离子的浓度比值将酸雨的类型分为三类,如下:

(1)燃煤型:消酸根>3

(2)混合型:0.5<消酸根<3

(3)消酸型或燃油型:消酸根≤0.5。

由此,可以根据一个地方的酸雨类型来初步判断酸雨的主要影响因素。

ph小于多少是酸雨,小于多少是重酸雨?

ph在4.7以下被称为重酸雨,在4.7到5.6以下都称为酸雨。ph的值越低,那么下的雨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酸雨的形成和当地的重工业有很大的关系,人在经常下酸雨的地方生活会产生很多疾病。

酸雨主要来源于人类向天空排放的酸性气体。酸雨分消酸型酸雨和流酸型酸雨,身边的工厂排放的气体就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消酸型酸雨主要是因为工厂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一般的氮氧化物都很容易和水反应,形成强酸。而流酸型酸雨主要是因为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也会形成一种强酸。

酸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很大。它能改变土地的酸碱性,使得土地不再适合原来的植物生长。其次就是改变湖泊的酸碱性,使得湖里的生物成片的死去。这些都是对人类的间接危害。

对人的健康来说也是很大的威胁。首先是呼吸疾病增加,因为酸雨中分解的酸性气体对人的肺部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很容易引发哮喘、干咳、头疼等等。尤其是重酸雨,直接淋重酸雨还会对人的皮肤造成很大的伤害。

而建筑物也免不了被破坏。因为大部分建筑都是用碱性物质建造的,长时间淋酸雨,会加快建筑物的腐蚀。表面上会多很多坑,而且材料都会变的很脆,很容易出现事故。


酸雨的ph值是多少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贵州、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省。有些朋友对酸雨的相关内容感兴趣,所以想来了解一下,酸雨的ph值是多少?酸雨ph值范围是多少?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酸雨的ph值是多少

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正式定为酸雨。

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值。于是,纯水的pH值为7;酸性越大,pH值越低;碱性越大,pH值越高。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于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pH值为5.65。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

酸雨的危害

酸雨会破坏土壤结构,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很明显的危害,因为酸雨被土壤吸收以后,会破坏土壤中的矿物质,造成矿物质流失,时间长了以后会让土壤出现营养不足,让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这时就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酸雨进入土壤后,导致土壤酸化,这时土壤中含有的铝原生或者次原生物质会转化成铝离子释放出来,这种物质对植物生长不利,植物吸收大量的铝离子以后则会出现中毒和死亡。

酸雨的预防

酸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是极为明显的,特别是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所以在平时应以预防为主,而预防酸雨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工业生产废气的排放,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对大气造成污染,倡导人们低碳出行开发新能源,但想要取得好的预防效果,则需要全民参与,从我做起,尽力去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预防酸雨出现。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形成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酸雨形成的化学反应过程:

(1)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点燃=SO2;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流酸SO2+H2O=H2SO3;亚流酸在空气中可氧化成流酸2H2SO3+O2→2H2SO4。

(2)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雷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产生。

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2+O2=放电=2NO;一氧化氮结构上不稳定,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消酸3NO2+H2O=2HNO3+NO。

对酸雨的国际反应

世界上酸雨最严重的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在遭受多年的酸雨危害之后,终于都认识到,大气无国界,防治酸雨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不能依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必须共同采取对策,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经过多次协商,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

《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 。欧洲和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32个国家都在公约上签了字。为了实现许诺,多数国家都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制订了减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规。例如,美国的《酸雨法》规定,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1983年的2000万吨/年,经过10年减少到1000万吨/年;加拿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983年的470万吨/年,到1994年减少到230万吨/年,等等。


酸雨会对生物造成哪些危害

酸雨的形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石的冶炼和自然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在其中的铁、铜、镁等成酸反应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最终生成各种酸随雨雪降下形成了酸雨。

酸雨的危害有:酸雨使地表的水酸化,影响地表的生物生存。酸雨渗入土壤,使土壤土质酸化,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铝等活化,当可溶性铝达到一定浓度时,森林土壤退化,树木生长受到严重危害,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降低,森林会大面积死亡。土壤的酸化使农作物受到严重危害,也会产生大面积作物减产或作物死亡。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每年损失达15亿元以上。酸雨也使大量牧草死亡,从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

酸雨渗入土壤与地下水汇合,人饮用后,由于金属的溶入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可造成儿童血压下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偏低,成为贫血,贫血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成年人可造成哮喘、胸闷、唿吸困难等。酸雾对人唿吸道中起主要防御功能的巨噬细胞有严重伤害作用,降低人体免疫力,使肺部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动物饮用酸化的水源,使动物患病率、死亡率增高。鱼类最为明显,若ph值低于5时,鱼类繁殖和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酸化的水,会使多种植物、细菌、无嵴椎动物死亡,从而使鱼类减少或灭绝。

酸雨是一切生物的大敌,对地球上的生物带来极大危害。要控制酸雨,最关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每年由然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约2000万吨,形成大量酸雨。我国欲投巨资大规模治理酸雨,拟削减二氧化硫年排放量5000万吨。并逐渐加强此项工作的进行,争取在我国消化酸雨,使生物不再受酸雨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