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回族

2021/6/7 10:36:39
万年历日历:回族知识
回族知识
宁夏开斋节放假安排2020

开斋节是回族的盛大节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每年都会有很多活动庆祝开斋节的到来,其中放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律明文规定的。那么宁夏回族开斋节放假几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宁夏开斋节放假安排2020,今年开斋节从5月25日开始放假。

开斋节:5月25日至26日放假。

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

一、元旦:2020年1月1日放假,共1天。

二、春节:1月24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19日(星期日)、2月1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

五、开斋节:5月25日至26日放假。

六、端午节:6月25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七、古尔邦节:7月30日至31日放假。

八、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12月4日

开斋节是穆斯林的珍贵日子。节日里,每个穆斯林都会参加各种祈祷和礼拜活动,以提高个人品性和道德修养,指望真主予以更多恩典和收获。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

穆斯林为什么要斋戒

为什么要守斋,说法很多。据说是为了使穆斯林更加虔敬真主安拉,让富人尝到穷人受饥饿的滋味,唤起同情心和不任意挥霍的自觉性。

守斋是一种严格的宗教意识的锻炼。在盛夏酷暑,每天缩短两个小时工作时间的,只有政府和机关的工作人员。那些在烈日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每到下午其饥褐之状不难想象。据说,由于宗教意识特别强,斋月中打起仗来,穆斯林士兵的斗志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更加旺盛。

守斋禁食了一个月的人们,自然盼望轻松一下,所以,“开斋节”就成了非常热闹的节囚了。“斋月”结束的一天,并看到了新月的出现就是“开斋节”了。“开斋节”里,男女老少都打扮一新,第一天去清真寺礼拜,接着就是亲友邻居互相祝贺,请客送礼。许多青年还特地选在这时举行婚礼,热闹的景象颇似我国的春节。

斋月是穆斯林国家购买力最高的一个月,特别是到了后半月,商店里摆满了各种货物,任由顾客挑选,巴基斯坦有的地方甚至是挤得水泄不适。各地还临时增设了一些专门的开斋节市场,供穆斯林自由购物。


回族开斋节简单介绍

开斋节是全穆斯林共同欢庆的宗教节日,虽然不同民族庆祝开斋节的活动有一些不同,但是每年庆祝开斋节都是一致的,人们庆祝开斋节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不清楚回族开斋节是什么节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回族开斋节简单介绍。

回族开斋节简单介绍 回族开斋节是什么节日

开斋节,阿拉伯文‘Idal-Fitr的意译,音译“尔德费图尔”。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当代,此节在历书上有标志。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礼拜仪式规模和气氛均盛于“聚礼”,阿訇应讲经布道。“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回族开斋节的时间

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份。伊斯兰的教历是以月亮盈亏为准的,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用一个闰年,没有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所以在中国开斋节每3年会提前一个月,也就是在中国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有三年的时间成为斋月。据《古兰经》记载,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真主阿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回族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凡是在这个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获得阿拉成倍的恩赐。因此,女性年满九岁,男性年满十二岁的穆斯林必须奉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面定,见月牙儿就开始入斋,通常以本地清真寺两位有威望的阿訇所见为准,然后本坊的阿訇宣布入斋。在入斋的当晚四点左右,各清真寺的阿訇,要到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人们听到后,赶忙起来,洗脸、濑口,做饭封斋。并在东方发白以前吃好把斋饭,然后开始禁食封斋。

回族斋月

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份。伊斯兰的教历是以月亮盈亏为准的,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用一个闰年,没有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所以在中国开斋节每3年会提前一个月,也就是在中国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有三年的时间成为斋月。据《古兰经》记载,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真主阿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回族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凡是在这个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获得阿拉成倍的恩赐。因此,女性年满九岁,男性年满十二岁的穆斯林必须奉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面定,见月牙儿就开始入斋,通常以本地清真寺两位有威望的阿訇所见为准,然后本坊的阿訇宣布入斋。在入斋的当晚四点左右,各清真寺的阿訇,要到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人们听到后,赶忙起来,洗脸、濑口,做饭封斋。并在东方发白以前吃好把斋饭,然后开始禁食封斋。

斋月里,回族人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一般都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作为封斋或开斋的食物。封斋有狭义广义之说。狭义的斋戒要求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吃饱喝足。如有人起晚了,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房事。断绝一切饮食,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不能吃一点东西,也不许喝一口水。


回族的传统节日有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习俗和传统都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回族的传统的节日有哪些吧?

开斋节: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古尔邦节,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

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便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


回族传统节日

众所周知,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回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呢?一起来看看吧!

回族传统节日

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3个,分别是:1、圣纪节;2、开斋节;3、古尔邦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除了这3个重大传统节日以外,回族的节日还有登宵节、法图麦节、亡人节、盖尔德节等等。

1、圣纪节: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而设立,俗称“圣会”。

2、开斋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每年九月初,新月出现,至十月初见到新月,为期一个月。斋月里,回族的饮食一般为牛羊肉、油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3、古尔邦节:古尔邦节的时间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古尔邦的意思是:献祭、献牲,所以古尔邦节也称为“宰牲节”。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族是什么节日

回族的传统民族节日有尔德节、圣纪节、开斋节。尔德节又叫“古尔邦节”,又被称作“宰牲节”,2021年的尔德节即在7月20日,到这一天,回族的少数民族会宰杀牲畜,来庆祝开斋节的结束,这时候的回民还会举行丰富多采的文艺联欢。

圣纪节简介

据阿拉伯史籍记载,穆罕默德出生于570年,归真于公元632年6月8日。因此,教众将这两个纪念日合并举行,称为“圣纪”或“圣忌”,我国有的地方俗称“圣会”。圣纪是穆罕默德去世约300多年后,埃及法蒂玛王朝(909-1171)首先举行纪念活动,后传到我国回族。

开斋节简介

其与宰牲节并称为回族的两大节日,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波斯语称“肉孜节”。成年男女在每年斋月封斋1个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洗涤罪过。

根据穆罕默德关于“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的训谕,开斋节始于每年的教历9月初,结束于教历10月初见到新月时为止。


回民为何不吃猪肉的传说

传说一:真主阿拉遭遇了叛徒(敌人)的追赶,跑到了一个猪圈边上,无处藏身,为了逃过一难,便躲进了一头猪的肚子里。叛徒(敌人)找不到后,放弃走掉。真主阿拉得救,所以为了感谢猪对真主的救命之恩,约定回民不得吃猪肉。

传说二:在一次战争中,西夏王朝的大将军路过了一个刚发过大水的村庄,由于长时间的征战,他的军队已经没有了粮食,就在村庄里寻找可以吃的食物,可是大水刚退,村庄里也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不过有很多被大水淹死的死猪,将军就下令宰了这些死猪,吃猪肉,大水淹死的猪,带有很多病菌,吃了猪肉的西夏军队就都染上了瘟疫。

这场死猪肉带来的瘟疫,不但毒死了很多军队的战士,而且在这些战士回国的时候,又把瘟疫传给了很多的西夏人民,造成了整个西夏王朝都被瘟疫覆盖,病死了很多人,最后因为这个瘟疫造成王朝破灭,国家灭亡,国土面积也被他国占据。所以,在回民人眼里,猪肉是非常不干净的东西,非常不吉利的东西。

传说三:《古兰经》上记载回族的祖先元朝前还吃猪肉。后来发生了一些令人深省的事,一家回民养有母猪一只公猪三只,因为逢喜事,回民杀掉了三只公猪,和族人饱食一餐,半夜回到家上床睡觉,忽然看到母猪流着泪跪在地下拜三拜后离去,回民瞬间酒醒,连忙跟踪。跟到先人坟墓。不见了猪的踪影,第二天回民回去告知村民,村民信以为真,来到祖先坟墓前,发现坟墓上有土被松开的痕迹,村民猜测猪定是认祖归宗。所以禁止所有回族子孙吃猪肉。